八陣圖是諸葛亮在軍事上的一個了不起的創造。傳說它奇幻莫測,威力無窮。但是,八陣圖怎樣行兵佈陣,如何變幻陣勢,則成了千古之謎。
歷代詩人墨客對八陣圖的讚美給這個謎增加了份量。唐代大歷元年(766年),杜甫初到夔州,憑弔了當年諸葛亮構造的八陣圖遺址,寫下了這樣一首詩:「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詩人把諸葛亮的三分天下之功與構造八陣之名相提並論,也足見八陣圖的歷史價值了,成都武侯祠上的碑刻也寫道:「一統經綸志未酬,佈陣有圖誠妙略」,「江上陣圖猶布列,蜀中相業有輝光」。諸葛亮的一生戎馬倥傯,確實離不開八陣圖。
八陣圖也被小說家們加以神化了。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寫八陣圖「常有氣如雲,從內而起」,陣內怪石崢嶸,江濤怒吼。東吳名將陸遜不識八陣,衝入陣中,陣內突然狂風大作,「一霎時,飛沙走石,遮天蓋地」。雖左衝右突,卻不能出陣,後來幸遇一老者,才逃出八陣。回首望那八陣,依然雲霧茫茫,神秘莫測。
八陣圖的威力來自它的佈局有方,可分可合,可定可變。據軍事史家們研究,八陣是按八卦的原理佈置兵力。八陣有8個門:休門、生門、傷門、杜門、景門、死門、驚門、開門。其中生門、景門、開門是吉門,休門、傷門、杜門、死門、驚門5門是凶門。全陣用1.4萬馬軍,50人為一隊,共280隊;步軍1萬人,列為200隊,每個步兵佔地2步,一馬軍佔地4步,10人為一列,面對面,背對背。馬軍步軍互相配合,又可輪換,以便進行戰時休息,保存實力。八陣圖也能改變陣容,以迷惑敵人。
宋朝的阮逸在《李靖問對》一書中,曾詳細闡述了八陣圖佈陣法。書中指出,八陣圖最初由5隊人馬組成,其排列方法是將正方形平均分為9個方格,中間1格駐一隊,邊角上的4個方格各駐一隊。中間一隊穩居中央,其餘四隊可在周圍8個方格內變換位置,隊形隨機而變,兵力機動靈活,前後左右緊相呼應,因而有一定的威力。
八陣圖的威力也來自它便於用「倚伏之法」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八陣圖用石塊或輜重等車體構造掩蔽和障礙。車體上蒙上皮革,因此人們稱之為「車蒙陣」。這些陣內工事迂迴曲折,能有效地阻擋敵人騎兵的進攻,挫其銳勢,掩蔽和保護自己。敵人進陣後,守陣將士可用弓矢矛戟加以殺傷,用機動部隊加以切割肢解,敵人輕騎在陣內不能發揮優勢,往往被各個擊破。
諸葛亮作八陣圖是對歷史上陣法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東漢學者鄭玄注《周禮》時指出,春秋時代傑出的軍事家孫武曾在兵法書中講述八陣之法。《隋書。經籍志》一書著有《孫子八陣圖》一節,可惜內容散佚。不過,這也說明八陣圖古已有之。1972年,山東臨沂縣銀雀山出土的《孫子兵法》殘簡中,有一節是《八陣》篇。漢朝及三國時代的軍隊也演習八陣法,例如《三國誌。武帝紀》中說,「十月都試車馬,幸長水南門,會五營士兵為八陣進退」。不過,諸葛亮吸收和繼承了歷代軍事家在八陣法中的精華,又創造性地加以發展,因此後人說他的八陣法源於孫武,又不像孫武。
八陣法是諸葛亮行兵作戰的常用之法。從古籍上看,至少在三處地方用過這種方法。一處在陝西勉縣定軍山附近。干寶《晉紀》中說:「諸葛孔明於漢中積石作壘,方可數百步,四郭,又聚為八行,相去三丈許,謂之八陣圖。」《水經。沔水注》中也記載:「(定軍)山東名高平,是亮宿營處,營東即八陣圖也。」第二處在川東奉節縣長江邊上,就是陸遜被困的地方。據《水經。江水注》記載:「江水又東經諸葛圖壘南。石磧平曠,望兼川陸,有亮所造八陣圖,東跨古壘,皆壘細石為之。自壘南去,聚石成八行,行間相距二丈。「第三處在四川新都縣北30里的牟彌鎮。據《大明一統志》記載:「武侯八陣圖,土城四門,中起六十四魁,八八為行。」可見,八陣之法是諸葛亮的常用之法。陳壽在《三國誌》中也指出,諸葛「推演兵法,作八陣圖」。
不過,奉節縣長江邊上的八陣圖可能不是實戰的遺跡,而是演習八陣法的地方。據《荊州圖副》和劉禹錫《嘉話錄》記載,這裡的八陣圖聚石成堆,石堆高5尺,60圍,縱橫棋布,排列為64堆。石堆建造得很牢固,夏天大水沖擊淹沒,冬季水落平川,萬物都失故態,唯八陣石壘巋然不動,到了唐朝,石壘依舊。這些石壘,可能是練兵時軍隊隊形變化的一種參照物。
八陣圖在戰爭中的應用、變化究竟如何,現在還只是略知一二。隨著考古挖掘的發現,也許能提供古代八陣法的更多的資料,這是一份珍貴的遺產,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朱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