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能否重見天日?

九鼎,作為我國文明時代入口處的一塊里程碑,已經遺失了2000多年。它們能否突然破土而出呢?這是人們經常關心的一個問題。我國古代青銅工藝高度發達,傳下了許多稀世之寶。然而就歷史價值而言,卻沒有一件比得上夏朝的九鼎。後人將爭奪政權稱為「問鼎」,建立政權稱為「定鼎」,就是因為三代以來,九鼎一直被視為王權象徵的緣故。

根據《左傳》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的記載,夏朝初年,令九州州牧貢銅,鑄造九鼎,事先將全國各地山川奇異之物畫成圖形,然後分別刻於鼎身。九鼎鑄成後,陳列於宮門之外,使人們一看便知道所去之處有哪些鬼神精怪,以避凶就吉。

據說此舉深得上天的讚美,因而夏朝獲得了天帝的保佑。九鼎一出世,就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其實,透過神話因素,就不難看出它的政治價值。夏以九州之銅鑄成九鼎,再以九鼎象徵九州,無非是要表明自己乃九州之主,實現了天下一統。此後,九鼎便成了三代傳國之寶。夏亡之後,鼎遷於商,商亡之後,鼎遷於周。周成王正式定鼎於郟鄏辱(今河南洛陽境內),表明天命之所歸。春秋時期,隨著王室力量的衰落,強大的諸侯對九鼎便產生了覬覦之心,而由楚國首先發難。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帶兵攻打陸渾之戎。路經洛邑,特意擺開陣勢,顯示武力。周定王連忙派大夫王孫滿前去慰勞。楚莊王咄咄逼人,劈頭就問九鼎大小輕重如何。王孫滿冷冷地說:「在德不在鼎!」

接著又不緊不慢地回顧了九鼎轉手的歷史,進而指出:「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左傳》宣公三年)楚莊王碰了一鼻子灰,只好作罷。

到了戰國後期,周王室己是奄奄一息。據《戰國策。東周策》所載,周顯王時期,秦國興兵臨周,企圖奪取九鼎。周求救於齊,迫使秦國退兵。但強秦豈肯善罷甘休,後來秦昭王終於滅掉了東周。至於九鼎的下落,由於史籍記載不一,因而成了一個不解之謎。

首先,《史記》中的說法就不統一。周秦二本紀都說秦昭王五十二年(前255年),在周赧王死後,終於「取九鼎入秦」。據此,九鼎當失於秦亡之後。但《封禪書》又說:「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那麼九鼎早在東週末年便已遺失,與秦無關。後來,《漢書。郊祀志》也是兼收兩說,但又說「周顯王之四十二年(前327年),……鼎淪沒於泗水彭城下」。以後秦始皇出巡路過彭城(今江蘇徐州)時,派了上千人下泗水打撈,結果如同竹籃打水,未能如願。這說明九鼎並未入秦,至少沒有全部入秦。

對於《史記》中的矛盾,唐人張守節曾設法彌補,他說:「周赦王十九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飛人泗水,余八入於秦中。」(《史記。秦本紀》正義)這樣一來,《史記》自相乖謬之處就不復存在了。但張說沒有提供資料來源,而且將秦昭王取九鼎時間較《史記》本文提前41年。至於說一鼎飛入泗水,更是荒誕不經。

到了清朝,全祖望、沈欽韓等學者對上述傳統說法公開表示懷疑,並作了新的探索。王先謙在《漢書補注。郊祀志》中除引用全、沈二家之說外,又作了進一步的發揮,其主要內容大體可以歸結為以下三點:一、周人為防止大國覬覦,加上經濟困難,採取了毀鼎鑄錢的下策;對外則詭稱丟失,不知去向。二、史載秦滅周取鼎,為時人揣度之辭,並非事實。

三、秦人謬傳九鼎沉人泗水,秦始皇也受到愚弄。

這些說法足以發人深思,但未必即為至論。

九鼎既然被周人視為天命之所在,也就只能與社稷共存亡,豈有因大國覬覦而自行銷毀之理?況且九鼎鑄於夏初,器形不會太大,楚莊王就曾以鄙夷的口吻說:「楚國折鉤之喙,足以為九鼎。」(《史記。楚世家》)可見九鼎之「重」,只存在於傳統的神秘觀念之中,而不是實物本身的價值。東周統治者能為少量之銅而毀鼎鑄錢、甘心自隳天命嗎?

縱觀古籍中有關記載,對九鼎遺失的時間和地點雖然說法不一,但並無己被銷毀的材料。因此,我們有理由寄希望於考古工作的進展,九鼎如失於東周滅亡之前,那麼埋沒於關東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如失於秦末,那麼埋沒於關中的可能性就比較大;要是項羽破秦後載歸彭城,那倒極有可能「淪沒於泗水彭城下」,但與《漢書》記載的年代又相距甚遠。如能將這些問題考辨清楚,對於尋找九鼎的下落,也許不無裨益。

九鼎被作為王權象徵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但它作為我國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卻有其不可磨火的意義。我們相信九鼎一旦重見天日,必然會發出更加燦爛的光輝!

(陳生民)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