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皇族為什麼姓愛新覺羅?

現在,單從姓名來看,滿族人一般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但在清朝的時候,滿人和漢人的姓氏習慣卻迥然不同。無論彼此稱呼,還是公私文牘,滿人照例稱名而不舉姓。如晚清的肅順(愛新覺羅氏)、榮祿(瓜爾佳氏)

都是指名字,除非為他們正式立傳,誰也無意追究他們是何姓氏。稱名而不舉姓,是滿族的一個古老習俗,漢人不明底細,便產生了誤解,以為滿人祖、父、子、孫不同姓,其實,滿人各有姓氏,只是沒有既稱名又道姓的習慣而已。辛亥革命以後,滿族人一般都冠以漢字姓了。有的取原來多音節姓氏中第一字為姓,或數音節相切取一近音的漢字為姓,如舒穆祿氏改姓舒或徐,瓜爾佳氏改姓關。也有將原有姓氏譯意為漢字取為姓的,如巴顏氏改姓富(巴顏,滿語為富有之義),清皇族愛新覺羅氏改姓金,也屬此類,因為「愛新」在滿語中即是「黃金」。這樣一來,滿族的姓氏特徵就基本消失了。不過滿人改漢字姓並非如此簡單,就拿清皇族來說吧,末代皇帝溥儀的七妹愛新覺羅。韞歡改成了金志堅,而溥儀的名字之上,卻赫然冠以昔日輝煌的「國姓」愛新覺羅,仍然保留著滿族人的古風。

說起愛新覺羅氏的由來,清人的解釋是「受姓自天」。我國東北的長白山,是清王朝的發祥地。據說,有一次天女佛庫倫在長白山附近布爾湖裡池洗浴時,吞食神鵲所銜的朱果,遂覺身重不能升天,不久,生下一男孩,長得體貌奇偉,落地便會講話。他的母親佛庫倫對他說:「汝以愛新覺羅為姓,名布庫裡雍舜。」(《清太祖高皇帝實錄》)這個布庫裡雍舜就是清王朝奠基人努爾哈赤的始祖,清代那些被稱為金枝玉葉、天潢貴胄的「黃帶子」們都是他的後裔。然而,如果翻開明朝或朝鮮官私史書一看,卻發現從努爾哈赤起,一直上溯到他的六世祖,即建州左衛的開山祖猛哥帖木兒,都不姓愛新覺羅,而是姓佟或童,甚至努爾哈赤本人遇到和明王朝、朝鮮有正式公文來往時,也自稱姓佟。1596年(萬曆二十四年)正月初五日努爾哈赤寫給朝鮮方面一件稟帖,開頭便道:「女直國建州衛管束夷人之主佟奴兒哈赤稟,為夷情事。」(申忠一《建州紀程圖記》)這時距努爾哈赤起兵已經過了十幾年了,他仍然不說自己姓愛新覺羅,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明朝時候,女真人中間素來就有冒姓漢人姓氏的風氣。佟姓是遼東望族著姓,努爾哈赤的先人借來用作本支姓氏,揆其本意,大概是想借此抬高自己在同族人中的地位。另外,這樣做也便於和明朝中央政府以及朝鮮國打交道。當時在女真人中間,除豪酋之類的頭面人物借佟、李、王、楊等漢姓外,一般部民通常也冠以漢姓。由此來看,努爾哈赤曾以佟為姓在當時並不是不可思議的怪事,問題在於既然是借漢姓,那麼,他本來姓什麼呢?

有些學者認為,努爾哈赤的先世本姓「覺羅」,覺羅是地名,在烏蘇里江上游一帶,那裡曾是努爾哈赤先世聚居之處。女真人通常以居地為姓氏,於是乃以「覺羅」為姓。努爾哈赤對明朝宣戰後,不便再冒姓佟,也沒有與明朝文書來往的必要了,而「金」是前朝女真的國號,以金為姓不僅可以自顯是帝王種族的後裔,也能借此號召女真族人繼承發揚完顏金的遺業,於是在自己舊有的姓氏覺羅上,加上了一個金字,滿語就讀為「愛新覺羅」。照這一說法,清皇族姓金是後來出於政治需要而加上的,覺羅二字的涵義,就如張、王、李、趙一樣,不過是姓氏的專稱。在滿族姓氏中,除國姓愛新覺羅外,還有伊爾根覺羅、舒舒覺羅、西林覺羅、通顏覺羅、呼倫覺羅、阿哈察喇覺羅等,他們與清皇族同姓而不同宗,由於支派疏遠,所以統統歸入了「民覺羅」,從這一點也足以證實上述看法。有些學者則認為,努爾哈赤姓「愛新」(「金」)淵源有自,據明初朝鮮官方修撰的《龍飛御天歌》的記載,努爾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兒姓「夾溫」,「愛新」二字有可能是「夾溫」雙聲互轉,「夾溫」的合音則為「金」,照這樣的解釋,清皇族本姓「愛新」(「金」),「覺羅」不是姓的專稱而是統稱,當「姓氏」(滿語「哈拉」)講,愛新覺羅即「金姓」「金族」之義。

時至今日,恐怕已經沒有人還會相信清皇族「受姓自天」的神話了,但他們為什麼以愛新覺羅為姓,以及與此相關的愛新覺羅究竟作何解釋,卻仍然是個懸案,不斷引起人們深入探索的興趣。

(郭成康)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