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女神何所神?

泰山女神全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俗稱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等。主祀於碧霞祠。碧霞祠舊稱昭真祠、昭真觀、碧霞靈佑宮等,位於泰山極頂稍南,創建於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祠內懸掛清朝三位皇帝的題額,康熙帝題「坤元葉應」,雍正帝題「福綏海宇」,乾隆帝題「震維靈岳」、「贊化東皇」。整個建築紅牆金瓦,恢宏嚴整,氣勢非凡,是中國道教十大廟觀之《東嶽碧霞宮碑》載:「自碧霞宮興,而世之香火東嶽者,鹹奔走元君,近數百里,遠即數千里,每歲瓣香岳頂數十萬眾,施捨金錢幣亦數十萬,而碧霞視他岳盛矣。」明清,泰山女神崇拜達到極盛,祠觀修建幾乎遍及大半個中國,明劉侗、於奕正合撰《帝京景物略》載:「……後祠日加廣,香火自鄒、魯、齊、秦以至晉、冀,而祠在北京者稱泰山頂上天仙聖母,……京北妙峰山,香火之盛聞天下,山有碧霞元君祠,俗稱娘娘頂,歲以四月朔開山,至二十八日封山,環畿三百里間,奔走絡繹,方軌疊跡,日夜不止。」清韓錫胙《元君記》描繪的場景更加宏闊:「統古今天下神抵,首東嶽,而東嶽祀事之盛,首碧霞元君。元君者,泰山玉女,元君,其封號也。廟在泰山頂,自京師以南,河淮以北,男婦日千萬人,奉牲牢香幣,喃喃泥首階下。」

泰山女神竟能贏得如此眾多善男信女的崇拜,到底是何所神耶?

明萬曆宰相王錫爵本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大學問家,可在撰寫《東嶽碧霞宮碑》中答曰:「元君者,莫詳所自出。」明王世貞在《游泰山記》中也說:「元君者,不知其所由始。」一石激起千層浪,隨後,學者文人紛紛探究泰山女神的來龍去脈,各依所據,莫衷一說,遂成為中國歷史文化疑案。清末學者顧言武在考稽了大量古籍資料後,也覺此案棘手,在《山東考古錄》中,觀點含糊,語焉不詳:「泰山碧霞元君,宋真宗所封,世人多以為泰山之女,後之文人知其說之不經,而撰為黃帝遣玉女之事附會之,不知當日褒封,固真以為泰山之女也,而泰山女之說則晉時亦有之。」現存主要的說法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說法:東嶽泰山之女。

清《山東通志。玉女祠》:「碧霞元君為東嶽大帝之女,與東嶽大帝同居泰山。」

1942年北京中法漢學研究所出版《民間新年神像圖畫展覽會》:「傳說以泰山娘娘為東嶽大帝之女,此神乃司使婦女多子,並為保護兒童之神。泰山娘娘之供奉極為普遍,山東尤甚。」

1929年美以美會中國書報部出版李於忱《破除迷信全書》第10卷:「我國所敬拜的諸神,似乎多發源於泰山,即如東嶽大帝、石敢當等等,而三國時的管輅,且有到泰山治鬼的話,至於世俗所供奉的碧霞元君,則又說是東嶽大帝的閨女。」第二種說法:天仙神女。

明王之綱《玉女傳》:「泰山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黃帝時始見,漢明帝時再見焉。按:《玉女考》,李諤《瑤池記》云:黃帝嘗建岱岳觀,遣女七,雲冠羽衣,焚修以迓西昆真人。玉女蓋七女中之一,其修而得道者。」

明王思仁《登泰山記》:「考元君之始,黃帝封岱,遣七女,雲冠羽衣,迎崑崙真人,元君其一也。」

第三種說法:凡女修仙得道。

《道藏。玉女卷》:漢明帝時西牛國孫寧府奉符縣善士石守道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日子時生女,名玉葉,貌端而性穎,三歲解人倫,七歲輒聞法,嘗禮西王母,十四歲忽感母教,欲入山,得曹仙長指,入天空山黃花洞修焉,天空蓋泰山。「

筆者認為,以上幾說均荒誕不經,多為臆造的神話、仙話,宣傳宿命論,輪迴報應,欺騙和愚弄人民。東漢時,原始的自然神崇拜與神仙家、方術家、道家的思想互相融合影響,出現了天、地、山、川等自然神有子有女的觀念,以後的道教吸收了這種信仰,認為名山必有天仙玉女。據宋末元初馬端臨《文獻通考。郊社考》記載,宋時,宋真宗和王欽若喜歡裝神弄鬼,在泰山導演了「降天書,行封禪」的鬧劇,封禪之餘,借泰山有女的怪異傳說,大搞造神活動,請出女神,以適應皇權專制的需要,同時也迎合了廣大勞動人民祈求溫飽安定、延續宗嗣、消災免難等最低微的生活願望。正如《東嶽碧霞宮碑》中說:「齊魯道中,頂齋戒彌陀者聞數千里,策敝足繭而猶不休,問之,曰:」有事於碧霞。『問故,曰:「元君能為眾生造福如其願。』貧者願富,疾者願安,耕者願歲,賈者願息,祈生者願年,未子者願嗣。子為親願,弟為兄願,親戚交厚,靡不交相願,而神亦靡誠弗願。」泰山女神正是在這樣的封建社會中借助於傳說發展起來的。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泰山女神肇始於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女神崇拜,進入父系社會以後,特別是封建社會中,泰山已成為封建帝王封天禪地的聖地,當然不允許這樣一位女性來當山神爺,東嶽大帝地位上升,但泰山女神的神話仍在流傳,沉重的封建壓迫和自然災害使廣大人民苦不聊生,於是,泰山女神便成了慰貼他們痛苦心靈的「慈母」,得到成千上萬人的頂禮膜拜。

泰山女神到底是何所神耶?揭開這個歷史文化之謎,不僅有助於瞭解民族文化的歷史,戳穿宗教家編造的鬼話和封建統治階級以神道設教的騙局,而且對挖掘淨化這位女神身上積澱的寶貴民間文化遺產,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從以上介紹的泰山女神的諸種說法中,君以為哪一種答案比較接近真實?

(呂大明)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