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是何人的著作?

《周禮》這本古書共有4.5萬餘字。它以記述各種官職的形式來闡明制度,所以歷來又稱作《周官》。這本書中的官職,用天、地和四時劃分為6個部門。在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6個部門中,各有首長和下屬官吏數十人,構成一個嚴密的官僚體制。據說這本古書在漢代發現時,就缺掉「冬官」這一部分,於是就用一本類似的書《考工記》補上,成為現在這個樣子。那末,這本書究竟成於什麼時代?出於何人之手?歷來說法非常分歧。這裡我們簡略介紹並分析於下:(一)西周周公所作。漢代劉歆宣傳《周禮》是「周公致太平之跡」,後來學者如鄭玄等多信之。《隋書。經籍志》稱:《周禮》是「周公所制官政之法」。但是這種說法可疑的地方很多。洗從文體上來看,春秋以前不會出現如此洋洋灑灑,詳密而有組織的巨製;再從官職名稱來看,郭沫若曾作《周官質疑》,把西周銅器銘文中的官職和《周禮》比較,發現很多矛盾;三從田制來看,《詩經》、《孟子》、《禮記。王制》中都說西周有「公田」,而《周禮》中根本沒有;四從封國面積來看,《周禮》說「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顯然太大,與周初情況不合;此外,《周禮》中常見「把五帝」、「掌五刑之法」,這都應是戰國中期五行學說興起後的說法。

(二)西漢末劉歆偽造。從漢代出現此書開始,到清代的康有為等,許多學者認為,《周禮》是劉歆在王莽篡位當國師時,為了配合王莽的政變而處心積慮地偽造出來的。《漢書。王莽傳》云:「攝皇帝(指王莽)遂開秘府,……發得《周禮》。」可見這是王莽當政時代的產物。但也有人不同意這種看法。如宋代陳振孫認為:「此書多古文奇字」(《直齋書錄解題》),其他名物度數,也可與周制相參證,應該是先秦古籍。

(三)戰國策士的建國方略,或說是戰國法家謀求統一、富國強兵之書。《周禮》每一部分的開頭都這樣寫道:「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可見這是一部建國方略。戰國時的遊說之士,一定要有偉大的治國計劃,方能打動諸侯國君,獲取斑位。《周禮》要建立起一個強大的封建帝國,國內分佈著許多大小不等的諸侯,實行中央集權。《周禮。天官。大宰》云:「以八柄詔王馭群臣。」這就是說,國王可以用爵、祿、誅、奪等八種手段來操縱群臣的行動。《周禮》中又詳細講述了軍隊的編制、賦稅的徵收,特別講到要用刑法來控制人民。《周禮。地官。族師》中說:「五家為比,十家為聯,……使之相保相受」;《秋官》中又說:每年正月,「布刑於邦國都鄙」,「禁庶民之亂暴力正者」。這和商鞅的變法措施甚為接近。

(四)戰國時齊國人所作的記述現實的書。《周禮》和齊國的文獻《管子》有密切的關係。《周禮》云:「五家為比,十家為聯」;《管子。立政》也說:「十家為什,五家為伍」;《管子。禁藏》又說:「輔之以什,司之以伍。」《管子》有「相壤定籍」之法,《周禮》也有「鄉遂分上、中、下授田」之制。《周禮。大司寇》說:「禁民訟,入束矢於朝,然後聽之。」

這又是齊國規定的「足甲兵」的法令,見於《國語。齊語》。齊國是在東夷少數民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封建國家,一直保存著氏族公社組織和奴隸制的殘餘。這些在《周禮》一書中都有充分的反映。

(五)戰國時儒家所編的經典。它是以西周、春秋的制度為基礎,經過整齊劃一,加以系統化和理想化而編成的。《周禮》中記述農民有自己的份地,有比較完備的水利系統,但他們一無耕牛,二無鐵器,生產工具是很原

始的。《周禮》中記述的軍隊編制:「王六軍,大國三軍」,也與《左傳。襄公十四年》所記的西周、春秋時的軍制:「周為六軍,諸侯之大者三軍」相當。從思想傾向來看,《周禮》中有濃重的儒家思想。《天官》中明言:「儒以道得民」;《地官》中又講要以「六德」、「六藝」教萬民。當然,法家思想也有相當多的影響。所以有人認為,它的作者是接近法家的儒家,或許是荀卿弟子所編。(六)非出於一時一人之手,西漢末公佈時又經過竄改。因此,其中有不少互相抵牾的地方,彼此缺乏照顧,沒有精密計算。如《遂人》中說「十夫有溝」,「百夫有洫」,是十進位制;而《小司徒》卻說「九夫為井,四井為邑」。這如何能配合起來?書中還有上帝高於五帝的說法,南北郊祀之制,三皇五帝的史統,這些都是西漢時代熱烈討論的問題。

《周禮》成書於什麼時代,作者是誰,它是一部什麼性質的書,約可舉出上述六種說法。究竟哪一種說法為近似,讀者宜細心鑒別,反覆思考而慎擇之。(鄭嘉融)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