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是人們日常整容的必需品,幾乎家家都有,人人都用,可是在幾千年前,人們要梳洗整容,卻非易事。只能在河流旁邊,水井之上,臨水倒映,才能看見自己的影子。後來人們用銅盆盛水照影,這銅盆便稱為鑒。再後,
覺得銅鑒盛水照影還不方便,於是就把青銅鑄成平面,代替原來盛水的水平面,然後磨光,而鑒外的花紋,就演變成鏡背的花紋了,這就是最早的鏡子。所以後來的鏡,也有叫鑒的。如清代馮雲鵬、馮雲鵷編的《金石索》卷六,有「鏡鑒之屬」。唐太宗李世民曾說:「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可見古代鏡鑒二字是通用的。
中國銅鏡始於何時呢?至今尚無定論,不過,學術界普遍認為在戰國時期就開始有銅鏡。
考古學界老前輩梁思永,30年代曾主持河南安陽侯家莊商墓的發掘,發現「圓形片」,背有鈕。梁思永推測它是銅鏡,但因孤證而被否定。1957年在河南陝縣上村嶺虢國墓中,發現我國較早的屬於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的3面銅鏡。70年代,在安陽小屯婦好墓內又發現4面銅鏡,形制與安陽侯家莊出土的相仿,於是證實了梁思永的論斷。這樣,銅鏡的年代,就由戰國上推到3000年前的商代。隨著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蓬勃發展,地下寶藏不斷被人們所發現。70年代,在甘肅省便通縣齊家坪和青海省斌南縣尕馬台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晚期齊家文化的銅鏡,這樣中國銅鏡的歷史就提前到4000年前了。
我國銅鏡的鑄造,早期一般是素面無紋的。到戰國以後,多數鏡子的背面都有精美的裝飾圖案。每個時代有其特徵。如戰國鏡可分兩類:一種鏡身較厚實,邊沿平齊,用蟠虺紋為主題;另一種鏡身材料極薄,邊沿上卷,圖案花紋分兩層處理,一般是在精細地紋上再加各種主題浮雕,如山字形規矩紋等。有的戰國銅鏡埋藏地下已有二千三四百年,但保存完好,出土時一點沒有生銹,鏡面黑光如漆,可以照人。根據西漢《淮南子》一書所述,是用「玄錫」作為反光塗料,再用細毛呢摩擦而成。後來的磨鏡藥是用水銀作成的,玄錫就是水銀。可見戰國時人們已掌握了燒煉水銀的新技術。當時銅鏡的製作,還有鎏金、金銀錯、鑲嵌等。到漢代。銅鏡的應用範圍日益廣泛,圖案花紋也更加豐富。銅鏡開始普遍鑄有銘文,如「長宜子孫」、「長宜高官」等吉祥語。常見的花紋是蟠螭紋、星雲紋、四種規矩紋等。四種指蒼龍、白虎、朱雀、玄武的方位神。漢鏡銘文多為七言韻語,表示對人們平安幸福的祝願。如「尚方御鏡大毋傷,巧工刻之成文章。左龍右虎辟不祥,朱雀玄武順陰陽,……長保二親樂富昌,壽敞金石如侯王」。西漢還有一種小型平邊鏡子,鏡身稍微厚實,用「見日之光,長毋相忘」八字作銘,每字之間用雲紋作圖案,反映了西漢時期,社會上已開始用鏡子作為男女間愛情的表記,生前相互贈送,作為長久紀念;死後埋入墳墓,還是生死不忘。漢鏡中還有東王公、西王母、伍子胥等車馬人物鏡,採用浮雕手法,立體感很強。西漢中期還創造出一種透光鏡,光線照在鏡面,卻能把鏡背的花紋,清晰地反映在牆上。這種透光鏡的現象,在1000年前的北宋科學家沈括著的《夢溪筆談》裡已有具體記述,但是為什麼能透光的原理,近代科學素稱發達的英國、日本等國,研究了一二百年,始終未能成功。日本還稱這種銅鏡為魔鏡。上海博物館藏有漢代透光鏡,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在有關科研單位的通力合作下,經過1O多年的努力,終於揭開了透光鏡的千古之謎。
唐鏡和其他工藝一樣,反映了唐代經濟文化的繁榮昌盛,尤其是在唐玄宗開元、天寶全盛時期,銅鏡定為貢品。唐鏡中特別加工精美的金銀平脫花鳥鏡、嵌螺甸鏡等多為此時產生。還有鍍金、貼銀、嵌玉等工藝。唐鏡除圓形方形外,大量出現葵花形、菱花形。唐鏡鏡身厚實,合金比例,銀錫成分
增多,顏色淨白如銀。大的直徑超過1.2尺,小的僅如一般銀元大小。並且創造出有柄鏡。題材紋飾反映了唐代文化昌盛與對外經濟交流的結果,圖案有寶相花、串枝葡萄、鳥獸蜂蝶等,融合了外來文化。由於統治者宣揚道教思想,神仙因之流行,在唐鏡圖案中也得到了反映,如嫦娥奔月、真子飛霜、八卦鏡等。唐翰銅鏡的華麗圖案,在中國銅鏡工藝發展史上,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安史之亂以後,唐朝趨於衰落,銅鏡鑄造也受到影響,從此一蹶不振。到南宋時,一般家常用鏡,多注重實用,而不尚花紋,通常多素背無紋。到清代乾隆以後,銅鏡逐漸被玻璃鏡所取代,從此銅鏡退出了歷史舞台。流傳至今較早的一幅晉朝大畫家顧愷之《女史箴圖》,繪有一女子在給一男子梳弄髮髻,前面鏡架上掛著一面銅鏡,鏡背佈滿花紋,中有鈕、鈕下有孔,可以綬帶懸掛。其旁是盛裝梳洗工具的漆奩,這是至今流傳下來的我國最早使用銅鏡的繪畫,從中可以看出古代人們的社會風俗、服裝用具等等,給人以直觀的示範。
我國銅鏡的開始使用,解放前認為是在二千三四百年前的故國時期。隨著我國考古事業的不斷發展,上推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但也有人認為可以推到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的齊家文化時期。而後一種說法不易被人接受。
認為證據還不夠充分。總之。銅境究竟何時使用,還有待於地下文物的不斷發現(蔡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