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子弟(11)

申公的學生當博士的有十多人:孔安國官至臨淮太守,周霸官至膠西內史,夏寬官至城陽內史,魯賜官至東海太守,穆生官至長沙內史,徐偃任膠西中尉,闕門慶忌任膠東內史。他們都有廉潔的德行節操,治理官民也很有成效,尤其喜好學習,經常受到人們的稱讚。其他的申公弟子們,品行雖然不如他們完美,但是官至大夫、郎中、掌故的也有百餘人。他們講論《詩經》的風格雖然有所不同,但是卻大都依循申公的見解,不離其左右。

《禮經》學派

當時,講解、論述《禮經》的學者也大有人在,而魯地人高堂生的講解最接近《禮經》的原意,是當時講解最好的一個。從孔子的時候起,《禮經》的經書就不完整。到了秦朝焚書以後,經書散失的篇目就更多了。此時,只有其中的《士禮》篇是保存完整的,高堂生也以能夠完整地講解它而聞名於世。

另外一個禮學大師是魯地人徐生,他善於演習禮儀。孝文帝時期,徐生靠著懂得禮儀而出任禮官大夫。他把這套禮儀又傳給他的兒子,兒子又傳給孫子徐延、徐襄。徐襄這個人有善於演習禮儀的天賦,但是不懂得《禮經》書的原本內容;徐延稍微能讀懂《禮經》,但是不夠精通。徐襄也靠著懂得禮儀而出任漢廷的禮官大夫,後來官至廣陵內史。徐延和徐門弟子公戶滿意、桓生、單次,都曾經出任漢廷的禮官大夫。而瑕丘人蕭奮因為通曉《禮經》曾官至淮陽太守。此後,能夠講論《禮經》、演習禮儀的人,大都出自徐家門下,成為禮官專業戶。

《易經》學派

魯國的商瞿向孔子學習過《易經》。孔子死後,商瞿開始教授《易經》,歷經六代而傳到齊地人田何。田何,字子莊,秦末漢初人。漢朝建立後,田何把這門學問傳授給東武人王同,後來,王同又將其傳授給淄川人楊何。楊何因為通曉《易經》,於元光元年受到漢廷皇帝的徵召,曾官至中大夫。齊地人即墨成因為通曉《易經》而官至城陽國相。廣川人孟但也因為深諳此道而出任太子門大夫。魯地人周霸,莒地人衡胡,臨淄人主父偃,都因為通曉《易經》而官至二千石。但是,在他們之中,精於解說《易經》的,都出自楊何這一學門。

董仲舒及其學門

董仲舒是廣川(今河北棗強東)人,他熱衷於研究《春秋》,並深有所得。在孝景帝時期出任博士。他公開講授《春秋》,弟子們根據入學時間的長短來依次的輾轉互相傳授,所以有的弟子甚至沒有見過他的面。董仲舒曾經三年不到家裡的後園遊玩,只為了留出時間專心學術研究。他出入時的儀容舉止是最標準的,沒有不合乎禮儀的地方,學者們都效仿、尊敬他。

漢武帝繼位後,董仲舒出任江都國相。他依據《春秋》裡記載的自然災害和特異現象的變化來推求陰陽交替運行的規律,結果大有所成。採取了許多方法預測和影響降雨,後來在江都國推行,無不實現了預期的效果。在任職期間,他被貶為中大夫,專心在家裡撰寫《災異之記》這捲著作。此時,遼東郡的高帝廟發生了火災,他在書中認為是天災示警。主父偃很嫉妒董仲舒的才能,便竊取他的書上奏天子,說他妖言惑眾污蔑當今天子,想要陷害他。天子召集眾儒生,將此書給他們看,大家都認為書中有指責、譏諷朝廷和天子的內容。董仲舒的弟子呂步舒不知道此書為其師所作,竟指責該書的作者十分愚蠢。於是,天子把董仲舒交給司法機關處置,結果他被判處死刑,武帝劉徹感慨他的知識淵博也因為知道他有些懵懂,所以下詔赦免了他。此後,董仲舒再也不敢談論災異的事情了。

董仲舒為人廉潔正直。此時,朝廷正在大規模興兵征討四方的蠻夷,公孫弘研究《春秋》比不上董仲舒,而他卻善於迎合世俗的準則來處理事情,所以官至公卿。董仲舒認為,公孫弘的為人阿諛奉迎,品行不端,非常看不起他。公孫弘為此也十分憎恨他,便對皇帝說:「論當今之世,只有董仲舒可以勝任膠西王的國相。」劉徹聽取了公孫弘的「建議」,董仲舒被排擠出中央。膠西王平日裡聽說過董仲舒的德行,因此對待他很好。可是,董仲舒還是害怕時間長了會生出是非,不久後便以身體原因為借口,告老回家去了。直到去世,他始終不置辦家產,而專心從事學問研究、著書立說。所以,從漢高祖一直到漢武帝這五代君王在位時期內,只有董仲舒以精通《春秋》出名,他所研究的是《公羊春秋》。

《史記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