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太監聽了仇士良的話,便又結合私黨,背著武宗皇帝,在暗地裡做招權納賄的勾當。但武宗卻是一位英明之主,朝廷政事,不論大小,都是親自管理。那太監便是要在暗地裡舞弊,也是無可下手。因此太監們在背地裡商議,欲探聽萬歲爺有什麼嗜好,便設法投其所好,使萬歲爺昏迷在這嗜好之中,便也無暇顧及國家的政事了。後來打聽得萬歲爺酷好杯中之物,眾太監便設法去搜羅各處的名酒。武宗愛酒的名兒,傳至四方,便有那幽州刺史官蘇允中來湊趣兒。他獻上十二壇名酒,又獻一個勸酒的美人兒,一齊送進宮去。
那勸酒美人,原是揚州的娼妓,名小翠的。她不但容貌美麗,更是善於勸酒。每當華筵初張,小翠兒便頓著嬌喉,唱《酒中八仙歌》。每唱一闋,便勸酒一巡。座中的賓客,既貪她的美色,又愛她的嬌喉,便不覺舉杯痛飲。那小翠又藏著滿肚子的新奇酒令兒,屋中十景架上,又滿排列著片籌玉筒。每一筒便是一種酒令,又風雅,又香艷。牙籌上雕著艷雅的詞句,人見了便是不能飲酒的,也由不得鼓動興趣,強飲幾杯,湊湊趣兒。因此一班文人雅士,達官富商,都擁擠在小翠兒的妝閣中,盤桓不忍去。那小翠兒的名氣,一天大似一天。便有那官府大員,常常把她喚進府去,陪伴飲酒。十天八天,不放她出來。
從此小翠兒也不把那班文人商賈,放在眼中,專一巴結達官貴人。每一次坐著香車出行,前呼後擁,招搖餅市。如今她索性巴結上了皇帝。武宗雖是一個英明之主,但見了這個如花一般的美人兒,又能歌唱,又能說笑,不由得把這萬歲爺的神魂兒迷住了。當時宮中太監,見把這一位英明的萬歲也捉弄倒了,便大家趁萬歲他昏迷的時候,在暗地裡招權納賄。那武宗得了這個小翠兒,每日伴著在絳雲軒飲酒聽歌,猜拳行令。把個英明天子,灌得酒醉如泥。當時有一位節度使杜悰,看萬歲如此沉迷不醒,便上了一道奏章,力勸皇上須勵精圖治。此時武宗皇帝因飲酒過量,傷害肺腑,臥病不起,心中深自悔恨,不該好色貪酒。如今讀了杜悰這本奏章,心中萬分悲傷!依著床頭,不住地流淚!無奈肺病一天沉重一天,掙扎到冬天時候,便晏了駕。這時宮中太監的威權,一天大似一天,在武宗皇帝病勢危急的時候,便在宮中秘密會議,欲立太叔光王忱為太子。說起這光王忱,當初也有一段風流故事,留傳在宮廷間。這光王忱是武宗皇帝的弟弟,憲宗皇帝的少子。光王的母親鄭氏,原是當初丞相李錡的姬人。李錡和憲宗,自幼在東宮,原打伙得很是相投的。有時憲宗還在李錡家中遊玩,自朝至暮,十分快樂!
也忘了回東宮去,便留住在李錡府中。那李錡的內眷,妻妾子女們,也都和憲宗談笑無忌。內中惟有愛姬鄭氏,長得更是美艷出眾,尤其是善於烹調。恰巧這位憲宗皇帝,又是講究飲食的。如今在李錡家中,嘗了美味的酒菜。那李錡也要討好憲宗,便令這愛妾鄭氏,出堂拜見。誰知他二人真是前世的冤孽,一見了面,便各自生了心。憲宗從此更是在李錡家中走得勤。但此後的來往,與從前大不相同了。從前憲宗到李錡家去,總是覷著李錡在家的時候,兩人吃喝遊玩著,大說大笑,十分親熱。
自從憲宗心中有了鄭氏以後,便覷著李錡不在家的時候,偷偷地走去,和鄭氏私會。他是一位東宮太子,又是將來的皇帝,有誰敢去管他的閒事。每次憲宗到李錡家中去,便和鄭氏在花園中,盡情旖旎,徹膽風流。後來也被李錡親自衝破過幾次,李錡心中雖覺得酸溜溜兒似的,萬分難受。但總不肯因兒女之好,壞了君臣的義氣;因此李錡便忍了心頭的痛,索性向憲宗說明,把這個愛姬奉贈與憲宗。
憲宗大喜,把這鄭氏娶進宮去,不上半年工夫,便生下這光王忱。待憲宗即位以後,因寵愛鄭氏,也便寵愛這位光王。
無奈這光王,因他母親在驚恐羞恥時所生的,自幼便有幾分呆氣。又是生性十分殘刻,宮中諸王子,都不和光王親愛,在背地裡說他是私生子。憲宗見他不理於眾口,只得立文宗為太子。
這光王見自己不能得勢便也在宮中安分靜守。直守了十多年,忽然又得時起來。原來光王平日在宮中,與一班太監甚是聯絡。
宮中太監,都稱他作太叔。在武宗時候,太叔的權勢很大。在宮中人人尊敬他;因此一班太監,都要仗著太叔的勢力,植黨營私。那太叔也漸漸地起了野心。更有他母親鄭太妃,在一旁竭力攛掇著各太監,擁戴光王。又許各太監將來事成以後,給他許多好處。那太監們在宮中密議,聯合外面大臣,矯皇帝詔旨,說皇子年幼,立光王為皇太叔,權當軍國政事。待武宗晏駕以後,太叔居然高坐朝堂,裁決庶事。所理國事,都井井有條,文武百官十分信服!
當時宰相李德裕,便奏請皇太叔自為天子,號稱宣宗。誰知宣宗一朝登位,卻甚是精明,處事又苛刻少恩,所有舊日用事的幾個太監,都被宣宗假著事故,一齊裁撤。待外臣也頗少恩德。因此弄得內外怨恨!當時宣宗因自身貴為天子,便尊生母鄭氏為皇太后。又怕李錡在朝,把憲宗舊日的私情,漏洩出來,有關他母子的顏面,便硬說李錡有大逆之罪,拿他家族盡行斬首。
武宗在日,原有一位得寵的王才人,長得美秀玲瓏。武宗生平最是鍾愛。這王才人原是穆宗時代選進宮去的,那時年只十三歲,已是擅長歌舞。十四歲時,模樣兒長得愈是苗條。武宗為太子時,見了已十分愛悅!穆宗便拿她賞與太子。武宗登位,原欲冊王氏為皇后,只因她出身微賤,又是不生子息,丞相李德裕,竭力勸諫,說怕貽天下人譏笑。但是這王才人,卻實在長得令人可愛。你道是怎樣一個可愛的模樣?原來她不但眉眼俊美,卻又體格苗條,肌膚白膩,姿態翩躚。最可愛的,她和武宗一般地披著甲冑,戎裝跨馬,在西山下圍獵,和武宗立馬並肩,遠望去好似一對璧人,剛健婀裊,十分動人。原來武宗也長得白皙肌膚,頎長身材。如今武宗欲冊立她為皇后,被大臣諫阻,沒奈何只得暫屈王氏為才人,宮中均呼為王才人。
這王才人在宮中,直至武宗崩駕,寵幸不曾稍衰。王才人不但容貌美麗,卻又心性靈敏,凡是皇帝的嗜好,王才人無不先意承志。武宗看了,愛也愛不過來。從來愛美人的,總不免在床笫之間,多用些工夫。因此武宗的身體,漸漸的淘虛了。
當時武宗最信道教,卻又痛惡佛法,令京師東都,只許留佛寺兩所。每寺留僧三十人,各道亦只許留寺院一所,余皆毀廢,僧尼勒令還俗,田產沒入官中,寺院木材,改造作公廨驛捨,所有銅像鍾磐,一律熔化,改鑄制錢;共計毀去寺院四千六百餘區,閒庵冷廟,四余座;勒令還俗的尼僧,共有二十六萬五百人,收沒良田數千萬頃,奴婢十五萬人。從來排佛的帝王,共有三人;一是魏太武,二是周武帝,三是唐武宗,佛家稱為三武之禍。武宗既力排佛教,便專信道教。在即位的初年,便宣召方士趙歸真入宮,傳授符篆之術,拜為道門教授先生。
便在西安宮外,建一座望仙觀,供養教授先生。武宗每日朝罷,便至觀中聽講法典,十分地誠敬。那歸真趁此廣引徒黨,又迎合意旨,為皇帝修合快樂仙丹,不老神藥。武宗服下,陡覺精神倍長,春興甚濃,自暮達旦,采戰不休。武宗只顧得王才人歡心,便也不念傷害身體,漸漸的容顏憔悴,形體枯瘦。這王才人也曾幾次勸諫萬歲爺,以少服丹藥為是。無奈武宗只圖眼前的快樂,也不暇念及將來的慘痛。果然挨到會昌六年,武宗竟一病不起,在彌留的時候,只有王才人一人侍立榻旁。此時武宗已不能說話,便用手指著王才人,兩目瞪著,注視不瞬。
王才人知道萬歲爺捨她不下的意思,便忙拜倒在御榻下,一面拭著淚奏道:「陛下千秋萬歲後,妾願相從地下。」一句話才說完,那武宗便嚥了氣。
那時宣宗即位,久已打聽得王才人的美貌。那王才人正哭倒在龍床前,宣宗已傳旨下來,宣召王才人晉見。那王才人知道新皇帝不懷好意,便推說入室更衣去。她退入寢室,緊閉雙扉,急急解下衣帶,自縊而死。宣宗十分悼惜!便下旨追封王才人為賢妃,出殯之日,宮中妃嬪,念她在日時待人的好處,又可惜她的美貌,便一齊哭送。尤其是宣宗,見死了一個美人兒,便終日長吁短歎,悶悶不樂!那皇太后鄭氏,原是疼愛皇帝的,見萬歲爺因想念美人,鬧得廢寢忘餐,便替他在後宮中,挑選了十個美貌的嬌娃,一任宣宗臨幸。那宣宗眼前有了美人,便也解了心中煩悶。
這時宮中大權,全操在皇太后鄭氏一人手中。但鄭太后入宮之初,便和太皇太后郭氏,結下了生死之仇。你道為什麼?
原來那太皇太后郭氏,安居興慶宮,頤養多年,歷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四朝,都十分尊重這位太皇太后。直到宣宗即位,他與太皇太后原有母子之義。但只因宣宗是鄭氏所出,鄭氏在當初和郭氏,一個是母后,一個卻是偷偷摸摸來的。婦人的妒念,是有生俱來的。那鄭氏得了皇帝寵幸,自不免恃寵而驕,在郭皇后跟前,常有失禮的去處。這郭皇后是郭子儀的孫女,詩禮之家,最重名節。她見了鄭氏輕狂的樣兒,如何容得。從來母后有統率六宮之權,郭氏便瞞著憲宗的耳目,把一腔怨恨,盡發洩在鄭氏身上。鄭氏也自知來路不正,便也只得挨打受罵,過著日子。此次母以子貴,鄭氏得為太后,所有從前對於郭氏的宿怨,便要乘機報復。
宣宗此時,也欲為生母吐氣,對著這太皇太后郭氏,便十分失禮。鄭氏又唆使宮中太監,造作謠言,說憲宗的暴崩,是太皇太后在暗中下的毒藥。頓時沸沸揚揚,把這個話傳遍了宮廷。傳在宣宗耳朵裡,怎的不悲憤;他便指使興慶宮監,斷絕太皇太后的飲食。那郭氏是六七十歲的老婦人了,一身養尊處優,從未遭人欺凌,如今忽遭此變,叫她如何禁受得起。她悲愁交集,終日以淚洗面。當時那宮中的太監宮女,都走盡了,只留下太皇太后,孤苦零丁,一人悶坐在宮中。有一個老侍女,原是服侍太皇太后二十多年了,為人甚是忠心,宮中宮女都走盡了,獨有這老宮女忍著飢餓,不肯離開。太皇太后幾次令她出宮去,那宮女說:「奴婢願侍奉太皇太后至死。」太皇太后一夜睡至三更時分,心中萬分悲涼,見窗外明月如晝,便悄悄地起來,登著勤政樓眺望一會,不覺悲從中來,心中一陣辛酸!
她也顧不得了,便一聳身,向樓下跳去。那上身正探出窗外,後面老宮女,早已伸手上去,攔腰抱住。太皇太后回進屋子去,便抱頭痛哭,到天色將明,忽然暴崩。因此宮中謠說:「太皇太后是服毒自盡的。」宣宗餘怒未息,不願使太皇太后祔葬憲宗,竟葬之景陵外園。有太常官王皞上奏,請合葬祔廟,宣宗不許。王皞再上疏說道:「太皇太后系汾陽王孫女,事憲宗為婦,身歷五朝,母儀天下,萬不可廢正嫡大禮。」宣宗不理,貶王皞為句容令。
宣宗除對太皇太后失德以外,對於朝政,卻能勵精圖治,教訓子女,又能守禮。宣宗雖孝養鄭氏太后,但太后之弟光,因出身低賤,舉動粗陋,原出鎮河中。宣宗常得到諫議大夫彈劾他的奏本,便把他召回京師,拜為右羽林統軍,不再令他治理百姓。鄭太后屢在宣宗跟前,說光家貧。宣宗便賜他黃金千兩,又常常賜他珍寶玉帛,但始終不給他好官做。又有宣宗長女萬壽公主,下嫁起居郎鄭顥。天子嫁女,向例用銀葉裝點車輛,宣宗命易銀為銅,以示天子的儉德。公主臨嫁的時候,宣宗面訓她要謹守婦道,不得輕視夫族,干預朝事。鄭顥忽得了危險的症候,宣宗特派中使,到駙馬府中去探視。中使回宮,宣宗問我家公主何在?中使答稱在慈恩寺中觀戲。宣宗大怒道:「朕家女兒,何得如此驕放,怪道士大夫家,每不欲與朕家聯婚。」立刻令中使至慈恩寺,召公主回宮,面責道:「小郎有病,汝應不離左右,侍奉湯藥,何得自去觀戲。且入寺觀戲,亦非婦道。」公主謝罪而出。從此貴族都不敢放肆,謹守禮法。宣宗次女永福公主,面貌美麗,原擬下嫁於琮。一日永福公主伴宣宗食,適不合意,公主便嬌聲叱吒,把匕箸一齊折斷。
宣宗艴然大怒道:「如此情性,尚可為士大夫妻耶?」便改以四女廣德公主,下嫁為琮妻。當時公主縣主,甚是不守婦道,在婿家任意出遊。間有駙馬身死,公主便入宮另嫁。宣宗便下詔道:「國家教化,始於夫婦,凡公主縣主之有知者,已寡不得再嫁。」即此數端,已是難能可貴,當時史官,稱宣宗為小太宗。因太宗為唐朝極盛之時,如今宣宗在位,也在太宗時候一般的太平。可惜太平不久,宣宗年至五十,便覺精力衰弱,不知不覺,又犯了從前文宗、武宗的大病,愛服金石丹藥。初服尚稱有效,延至大中十三年秋季,藥性猝發,背上生疽,那精神日見衰敗,不久便崩了駕。
宣宗在日,並未立有太子。幸有右軍中尉王宗實,竭力主持,立鄆王溫為嗣皇帝,史稱懿宗。誰知這懿宗,因自幼兒在外居住,遊蕩成性,如今一旦住在宮中,便覺十分拘束。他漸漸地也行為放蕩起來,驕奢無度,婬樂不悟,且十分信佛。時時出幸安國寺,賜沉檀講座二,各高二丈,費錢十數萬。又設萬人齋,令人民不論男女,入寺飲食。傳聞法門寺供養佛骨,便打發中使,香車寶馬,往法門寺迎接佛骨。群臣交章勸諫,日有數起,王宗實一奏,最是沉痛,說憲宗因迎佛骨而晏駕,願陛下謹慎。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