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矩傳

裴矩字弘大,是河東聞喜人。

祖父裴他,曾任魏國都官尚書。

父親裴訥之,曾任北齊太子舍人。

裴矩在襁褓中就成了孤兒,到長大成人,勤奮好學,很愛好寫文章,有聰明才智。

伯父裴讓之對他說:「看你超凡的才識,足以成為人才,但是要求得為官顯達,還應學習一些處理世事的學問。」裴矩開始留心當時的政事。

北齊北平王高貞做司州牧,徵召裴矩做兵曹從事,隨後,又轉任高平王文學從事。

直到北齊滅亡,裴矩都沒有得到調遷。

高祖做定州總管,召來裴矩並授給他記室職務,很親近尊重他。

後來,裴矩因母親去世離了職。

高祖做國相後,派使者騎快馬召來裴矩,讓他參與相府記室事務。

到高祖受禪得到皇位,他又遷升為給事郎,掌管舍人要事。

在討伐陳的戰事中,他又兼任元帥記室。

隋軍已經攻破丹陽,晉王楊廣讓裴矩同高赹收集陳國的地圖和戶籍。

次年,奉詔巡撫嶺南,還沒起程,就遇上高智慧、汪文進等聚眾作亂,吳、越一帶道路被堵塞,皇上難以派遣裴矩前去。

裴矩請求迅速出發,皇上同意了。

走到南康,獲得數千兵卒。

當時,俚人的元帥王仲宣逼進廣州,並派遣部將周師舉圍攻東衡州。

裴矩同大將軍鹿願趕到那裡,賊軍已經設置了很多柵欄,兵馬駐紮在大庾嶺,互為援助。

裴矩進兵攻破敵人,賊軍害怕,就放棄了東衡州,佔據原長嶺。

裴矩又進兵攻破原長嶺,於是斬周師舉。

接著,他又從南海發兵援助廣州。

王仲宣因害怕就潰逃了。

裴矩安撫的地區有二十多個州,又按隋朝制度設置官職,安排那些首領任刺史、縣令。

等到回報皇上,皇上非常高興,讓他上殿慰勞他。

皇上對高赹、楊素說:「韋光率領二萬士兵,不能早過庾嶺,我還時時擔心他的兵少。

裴矩憑借三千殘破之兵,一直打到南康,有像這樣的臣子,我還有什麼憂慮的呢!」裴矩因功被授為開府,賜封為聞喜縣公,得賞布帛二千段。

後來,又被授為民部侍郎,接著又遷升為內史侍郎。

當時,突厥很強盛,都藍可汗的妻子大義公主,就是北周宇文氏之女,因此多次製造邊患。

後因大義公主同隨從的胡人私通,長孫晟先揭發這件事。

裴矩請求出使,勸說都藍可汗公開懲治大義公主。

皇上同意了他的請求。

果然像裴矩說的那樣,大義公主被殺。

後來,都藍可汗與突利可汗勾結作難,多次侵犯亭障,皇上命令太平公史萬歲任行軍總管,出兵定襄,命令裴矩做行軍長史,在塞外攻破達頭可汗。

史萬歲被殺,裴矩的戰績竟未被敘錄。

皇上因為啟民可汗剛剛歸附,就命令裴矩撫慰他,回京後裴矩任尚書左丞。

那年,文獻皇后去世,太常卿不知道禮節制度,裴矩和牛弘參照《齊禮》制定殯葬禮儀。

轉任吏部侍郎,有稱職之名。

煬帝即皇位,要在洛陽建造東都,裴矩任修府省,九十天就完成了。

當時,西域各蕃邦大多到張掖同中原往來通商。

煬帝命令裴矩掌管那裡的事務。

裴矩瞭解煬帝正努力經營遠方的謀劃,於是,對那些到張掖來經商的胡人,裴矩就引誘他們,讓他們說出自己國家的風俗習慣和山川險要,撰寫了《西域圖記》三卷,回朝把它上奏給朝廷。

其序說:我聽說夏禹平定九州惡水,疏導黃河沒有超越積石,強秦兼併六國,設防禦也只到達臨洮。

故知西域蕃胡種族混雜,居住地方偏遠,是禮儀教化不容易到達,典章文化很少傳播到的地方。

自從漢朝興起,開拓黃河以西地區,才開始有名稱的,有三十六個國家,那以後又分崩離析,這才有五十五個國王。

那時,仍然設置校尉、都護等官職,以便存恤招撫。

然而,那些胡人時而歸順時而背叛反覆無常,屢屢經過戰爭。

到了後漢,才逐步廢了這些官職。

雖然自大宛以來,還略略知道人戶的多少,但是各國的山川地域沒有名目。

至於那些姓氏風俗、服飾物產,全無編纂記載,所以世上沒聽說過。

又因朝代的更替,時代相隔久遠,討伐兼併,有的興,有的亡。

有的地方原是舊的種族,卻又用現在的稱號,有的人不屬原來的氏族,卻又沿襲往時的名稱。

加上部落百姓交錯居住,疆界改變,戎人狄人語言不同,情況實在是難以全部驗實。

于闐之北、蔥嶺以東地區,從前朝史書中考證,有三十多個國家。

後來又遭陷沒,僅有十個存在。

其他被消滅俱盡,空有廢墟的,就無法記載了。

皇上膺受天命,化育萬物,不讓華夏和四夷隔絕,四海之內百姓,沒有不仰慕教化的。

凡是風吹到的地方,太陽能照臨的地方,各地賦稅貢獻全都到了朝廷,不管多遠沒有不到達的。

我既然撫納了他們,觀察瞭解邊關要塞的貿易情況,尋找探索書傳,採訪胡人,對有些有懷疑的事情,我就廣泛聽取鎊自不同的說法,按照他們本國的服飾儀態,從國王到一般百姓,表現出他們各自不同的形貌舉止,又即刻用丹青摹仿勾畫出,寫成《西域圖記》,一共是三卷,記有四十四個國家。

又另畫地圖,畫出其要害,從西頃以遠,到北海之南,縱橫綿延,將近二萬里。

我推想這裡從來就是富商大賈周遊經過的地方,所以,對各國情況沒有不普遍瞭解的。

還有一些地方,因地荒路遠,倉猝尋訪,還很難一下弄明白,但是又不能憑空虛造,因此缺如。

而兩漢相繼立國,西域作為驛捨,幾十戶百姓就稱一個國家,有名號,名不符實。

現在編入戶冊的,都有千多戶,他們利盡西海,多產珍貴奇異之物。

那些在山裡居住的人們,沒有國名,至於那些小的部落,大多也沒有記載。

從敦煌出發,到達西海,共有三條路,各條路又有它的路線。

北道從伊吾,經過蒲類海鐵勒部,突厥可汗處,渡過北流河水,到拂林國,到達西海。

那中道從高昌、焉耆、龜茲、疏勒,越過蔥嶺,又經過發汗、蘇對沙那國、康國、曹國、何國、大安國、小安國、穆國,到波斯,最後到達西海。

那南道從鄯善、于闐、朱俱波、喝般木陀,過蔥嶺,再經過護密、吐火羅、挹怛、凡延、漕國,到北婆羅門,最後到達西海。

三條路上的各個國家,也各有各的路,南北往來通達。

那東女國、南婆羅門國等,如果一齊順著要去的地方前行,各處都能通達。

所以瞭解到伊吾、高昌、鄯善都是西域的大門戶,全都匯合到敦煌,是西域的咽喉之地。

憑借國家的威望和恩德,將士的勇猛雄健,旌旗一舉則能渡過蒙汜,戰馬騰躍能跨過崑崙,像翻一下手掌那樣容易,哪裡不能到達呢!只是突厥、吐谷渾分別管轄羌族和匈奴,成為那裡的障礙,所以給朝廷貢獻的物品不能到達。

現在又因為西域商人秘密送來財物,盼望歸附朝廷,願意作臣子。

聖上福澤給養人類,恩惠普及天下,如果使他們信服,讓他們得到撫恤,那麼就一定能歸順安定。

所以,皇上派遣使者,不要發動戰事。

只要各蕃邦歸順,吐谷渾和突厥也就能夠消滅。

我朝統一四夷和華夏,大概就在此時了!如果不記載什麼情況,就無以表達皇上聲威教化的深遠。

煬帝看後非常高興,賞給裴矩布帛五百段。

每天召裴矩到殿上侍坐,親自詢問西域的情況。

裴矩盛讚胡蕃中有很多珍寶,吐谷渾容易併吞。

煬帝因此很快意,將溝通西域,經營四方的重任全都委派給裴矩。

裴矩轉任民部侍郎,還沒開始辦事,就又調遷黃門侍郎。

煬帝又命令裴矩前往張掖,引導西域蕃邦入朝貢獻,到朝廷貢獻土產的有十多個國家。

大業三年(607),煬帝到恆岳祭祀,這十幾國都來助祭。

煬帝將要巡視黃河以西地區,又命令裴矩前往敦煌。

裴矩派使者勸說高昌王曲伯雅和伊吾的吐屯設等,用豐厚的利益好處來引誘他們,讓他們入朝。

到煬帝西巡,駐紮在燕支山時,那高昌王、伊吾設等人和西蕃的二十七國國主,都到道路左邊拜見煬帝。

煬帝讓他們都佩金玉,披錦緞,焚香奏樂,歌舞喧嘩。

又讓武威、張掖等郡的官家女子穿著盛裝跟隨觀看,車馬堵塞,綿延十多里,來顯示中原的強盛。

煬帝看到這情景,非常高興。

隋軍終於擊敗了吐谷渾,擴展疆土數千里,朝廷都派兵把守,每年輸出的物產以億萬計。

各蕃邦害怕,來朝廷上貢的絡繹不絕。

煬帝認為裴矩有安撫民心的才略,提升他為銀青光祿大夫。

那年冬天,煬帝到東都,裴矩因前來朝貢的蠻人夷人,就勸諫煬帝命令都府大演百戲,召集天下奇怪的技藝,排列在端門街。

當時,身穿錦綺、披金戴銀的人達十多萬。

煬帝又命令文武百官和平民百姓列坐棚閣任意觀看。

人們都披著色彩鮮麗的衣服,一月之後才結束。

煬帝又命令豐都、大同、通遠三市飲食店都設置帷帳,擺著豐盛的酒席,並且派掌管蕃邦的官員帶領那些蠻夷商民與漢民貿易交往,凡是蕃民到達的地方,店肆就把他們全部邀請入席,讓他們喝醉吃飽才離開。

那些蠻夷讚歎不已,稱中原是神仙之地。

煬帝讚賞裴矩的摯誠,回頭對宇文述、牛弘說:「裴矩很理解我的心意。

凡是呈奏的事情,都是我做了打算的事,我還沒有宣佈的時候,裴矩就已經說出來了。

假如不是盡心奉國,哪能像這樣呢?」煬帝派將軍薛世雄在伊吾建造城市,命令裴矩一同前往西域經營策劃。

裴矩諷諫西域各國說:「天子覺得蕃人貿易經商相距太遠,所以才在伊吾建造城市。」蕃人都認為是這樣,也就不再來干擾。

裴矩回到朝廷,煬帝賞給他錢四十萬。

裴矩又上奏皇上,請求讓他用反間計,讓射匱秘密進攻處羅,這些話記載在《西突厥傳》裡。

後來,處羅被射匱逼迫,終於隨使者入朝進見。

煬帝非常高興,拿豹皮和西域珍寶賞給裴矩。

裴矩隨從煬帝到塞北巡視,煬帝駕蒞啟民可汗帳篷。

那時,高麗已先派使者與突厥溝通,啟民不敢隱瞞,便帶領高麗使者前來拜見煬帝。

裴矩於是上奏皇上說:「高麗這地方,本來是孤竹國,周代把它封給箕子,漢代又把它分為三個郡,晉代也統轄遼東。

現在竟然不稱臣,另為外域。

所以先帝對它很憎恨,要討伐它也很久了。

只是因為楊諒無能,發兵征討沒有結果,陛下在這個時候,怎麼能不成就大業,讓這文明之地仍為蠻夷之鄉呢?現在,高麗的使者向突厥朝拜,拜見啟民,他們全國百姓順從歸化,高麗一定害怕皇上的神通廣大,考慮到後降伏的要先滅亡。

如果強迫他們入朝,應該是能達到目的的。」煬帝問道:「怎麼辦?」裴矩回答說:「請讓我當面告誡使者,放他們回到自己的國家,派他們告訴他們的國王,命令他們的國王迅速來朝廷進見。

如果不這樣的話,就要帶領突厥,馬上除掉他們。」煬帝聽取了這個建議。

後來,因為高元不聽命,才考慮征討遼東的策略。

軍隊到遼東,裴矩以本官身份兼任武賁郎將。

第二年,他又隨軍隊來到遼東。

後來,兵部侍郎斛斯政逃到高麗,煬帝命令裴矩兼管軍隊事務。

因為裴矩前後到遼參戰,又被遷升為右光祿大夫。

在當時,朝廷綱紀不振,人們都改變了節操。

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內史侍郎虞世基等濫用職權,徇私枉法,文武百官也多因行賄受賂而聞名,只有裴矩還保持原來的節操,沒有貪贓枉法的名聲,因此,被人們稱頌。

裴矩回到涿郡,煬帝因剛剛平定楊玄感叛軍,命令裴矩安撫隴西一帶。

裴矩因此到會寧,撫慰曷薩那部落,派闕達度設騷擾吐谷渾,常有俘虜劫獲,部落漸漸富裕。

裴矩回到朝廷,上奏煬帝,煬帝很讚賞。

後來裴矩隨軍隊到懷遠鎮,煬帝命令他總管北蕃軍事要務。

裴矩因始畢可汗部落逐日強大,就向煬帝獻計分散突厥勢力,要把王室女兒嫁給始畢弟弟叱吉設,並授叱吉設為南面可汗。

叱吉設不敢接受,始畢聽到這件事後,就逐漸產生怨恨。

裴矩又對煬帝說:「突厥本來就淳樸,容易離間,只是由於他們內部多有群胡,又全都凶狠狡猾,把突厥人教壞了。

我聽說史蜀胡悉最多奸詐詭計,受始畢寵信,請讓我誘殺他。」煬帝說:「好。」裴矩於是就派人告訴胡悉說:「皇上現在在馬邑大擺奇珍異物,要供蕃內貿易交換,如果先來,就能換得上等物品。」胡悉貪圖好處,就相信了這話,沒告訴始畢,就帶領他的部落,趕著六畜,連夜急馳,爭先恐後,希望能最先交易。

裴矩在馬邑埋伏軍隊,引誘他於是殺了他。

煬帝告訴始畢說:「史蜀胡悉突然帶領部落人馬來到我這裡,說是要背叛可汗,請求我收容他。

突厥已經是我的臣子,那裡有叛臣,我們應當協同處治。

現在已經殺了他,因此讓人前往相告。」始畢知道其中情況,因此不入朝。

大業十一年(615),煬帝到北方狩獵,始畢帶領數十萬騎兵,在雁門圍困煬帝。

煬帝命令裴矩和虞世基每天住在大堂,以便咨詢。

到解除雁門的包圍,裴矩隨從煬帝到東都。

射匱可汗派他兄弟之子帶領西蕃諸胡來朝廷進貢,煬帝命裴矩設宴接待他們。

不久,裴矩隨從煬帝駕臨江都宮。

當時,四方叛軍蜂擁而起,郡縣上奏作亂之事不可勝數。

裴矩把這情況告訴煬帝,煬帝很氣憤,派裴矩到京師接待蕃客,裴矩因病就沒有去。

到義軍入關之時,煬帝命令虞世基到裴矩住捨詢問對策。

裴矩說:「太原已有變化,京城又不安寧,相隔遙遠作出處理,恐怕失去機會,希望皇上早點從江淮回京都,才能平定事態。」裴矩又復出管事。

不久,驍衛大將軍屈突通兵敗的消息傳來,裴矩把這件事告訴煬帝,煬帝臉色劇變。

裴矩平時勤勉謹慎,沒有觸犯他人的事,又見天下正處於混亂,怕造成殺身之禍,於是,他對待別人,大多超過那些人所希望得到的,所以,即使是服勞役的下人,他都能得到他們歡心。

當時,跟從煬帝的驍勇之士,大多數都已逃亡,煬帝擔心這事,就詢問裴矩,裴矩回答說:「現在,皇上滯留這裡,已經兩年了。

這些驍勇之士都沒有家室,人沒有妻偶,就不能長時間安居,我請求讓士兵在這裡成家。」煬帝聽了非常高興,說:「你必定多智謀,這是個妙計啊。」於是,煬帝就命令裴矩核實將士情況,給將士們娶妻室。

裴矩召集江都境內寡婦和未出嫁的女子,把她們都集中在宮監之中,又召來將帥以及兵眾任憑他們挑選。

讓她們自首,讓那些先前就已與人通姦的婦女和尼姑、女道士等,也都配人。

因此,驍勇之士都高興,都相互稱道說:「這是裴公的恩惠啊。」在宇文化及叛亂之時,裴矩早晨起來將去上朝,走到坊門,遇到幾個叛逆黨徒,他們挾持裴矩的馬到孟景的住處去。

叛軍都說:「這不與裴黃門相關。」一會兒,宇文化及帶領百多人馬到來,裴矩相迎拜見,化及安慰諭示他。

化及命令裴矩參照制度,推舉煬帝侄子秦王楊浩做皇帝,授裴矩為侍內,隨宇文化及到黃河以北。

宇文化及僭越皇位,將裴矩遷升為尚書右僕射,加任光祿大夫,封為蔡國公,任河北道安撫大使。

宇文化及失敗,裴矩被竇建德俘獲。

因為裴矩是隋朝老臣,竇建德待他很優厚。

又任裴矩為吏部尚書,接著又遷職為尚書右僕射,專管銓選之事。

由於竇建德出身於群盜,沒有禮節,裴矩替他制定朝綱制度。

十月之間,典章法度就已經很齊備,就像君王一樣。

竇建德非常高興,經常向裴矩詢問要事。

竇建德渡黃河討伐孟海公,裴矩同曹旦等留在名州留守。

竇建德在武牢兵敗,將帥不知歸從哪裡,曹旦長史李公淹、大唐使人魏征等人歸勸曹旦和齊善行歸順大唐。

曹旦等人聽從了他們的勸告,於是就讓裴矩把八枚傳國玉璽,給魏征和李公淹,將崤山以東的土地全部歸順到大唐。

裴矩被授為左庶子,後轉任詹事、民部尚書。

《隋書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