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伯陽字隱忍,東海人。祖父徐度之,是齊南徐州議曹從事史。父親徐僧權,是梁東宮通事舍人,兼秘書,以擅長書寫知名。
徐伯陽聰明好學,聽父母的話,能一直溫言善語地侍奉父母,進退舉止有禮節。十五歲時,以文筆優美揚名。學習《春秋左氏》。家中藏有史書,他讀了大約三千多卷。赴試成績很好,尚書征補他為梁河東王國右常侍、東宮學士、臨川嗣王府墨曹參軍。大同年間,出任侯官令,很得民心。侯景之亂時,徐伯陽從海上向南去到廣州,依附於蕭勃。蕭勃被平定後回到朝廷,又攜帶家屬去到吳郡。
天嘉二年(561),詔令他侍太子讀書。不久任司空侯安都府記室參軍事。侯安都久聞其名,看見他,設大席為禮。甘露降在樂游苑,詔賜侯安都,侯安都吩咐徐伯陽寫答謝奏章,世祖看後稱奇。太建初年,中記室李爽、記室張正見、左民郎賀徹、學士阮卓、黃門郎蕭詮、三公郎王由禮、處士馬樞、記室祖孫登、比部賀循、長史劉刪等為文會之友,後來又有蔡凝、劉助、陳暄、孔范也參加進來,他們都是那時的文人士子。游宴賦詩,編成書籍,徐伯陽為之作序,頗為流行。
新安王任南徐州刺史後,徐伯陽任鎮北新安王府中記室參軍,兼南徐州別駕,代理東海郡丞。鄱陽王任江州刺史,徐伯陽曾奉命出使到那裡,鄱陽王率領府中幕僚和徐伯陽登上匡嶺,設宴,酒酣時,鄱陽王命他們寫劇韻二十,徐伯陽和祖孫登率先完成,鄱陽王賜給他們奴婢和雜物。新安王回京後,徐伯陽任臨海嗣王府限外咨議參軍。十一年春,皇太子駕臨太學,詔新安王在辟雍發佈《論語》試題,又命徐伯陽作《辟雍頌》,其文很被欣賞。任鎮右新安王府咨議參軍事。十三年,聽到姐姐去世的消息,生病而死,時年六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