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應傳

陳寶應,晉安候官地方的人。世代為閩中四姓貴族。父親陳羽,有才幹,是郡中的英雄豪傑。陳寶應性情反覆無常,多變化與狡詐。梁代晉安多次反叛,連續殺死郡中守將,陳羽起初都蠱惑參與其事,後又任官軍嚮導打敗叛軍,因此全郡的兵權都歸於陳羽一人之手。

侯景之亂時,晉安太守、賓化侯蕭雲把轄郡讓給陳羽,陳羽年歲已高,只管郡中事務,命令陳寶應統兵。當時東部一帶饑荒,會稽尤其嚴重,死者達十分之七八,平民男女,都自己出售自己,只有晉安豐饒。陳寶應從海道進犯臨安、永嘉和會稽、余姚、諸暨,又運去糧食和他們做生意,換來不少玉帛和子女,那些有能力搭上船的人,也都投奔他回到晉安,因此資產富足,兵力強盛。侯景被平定,元帝於是以陳羽為晉安太守。

高祖輔佐朝政時,陳羽告老辭職,請求把太守之職傳給陳寶應,高祖同意了。紹泰元年(555,)陳寶應任壯武將軍、晉安太守,不久升任員外散騎常侍。二年,受封為侯官縣侯,封邑五百戶。當時東西兩邊的山嶺道路,被寇賊佔據隔斷,陳寶應從海道去到會稽納貢。高祖接受禪讓,任命陳寶應為持節、散騎常侍、信武將軍、閩中刺史,兼會稽太守。世祖即位,晉號宣毅將軍,又晉陞他父親為光祿大夫,又命令宗正記載他家世系,編為宗室,並派使者條理他的子女,不論大小加官晉爵。

陳寶應娶留異之女為妻,侯安都討伐留異時,陳寶應派兵援助他,又資助周迪兵馬糧草,進犯臨川。等到都督章昭達在東興、南城戰敗周迪,世祖於是命令章昭達統率眾軍,經建安南道越嶺,又命令益州刺史兼信義太守余孝頃統率會稽、東陽、臨海、永嘉各軍從東路會合,來討伐陳寶應,並詔令宗正絕斷他的戶籍。於是尚書下符說:

告晉安士民百姓:往日隗囂遠在隴西聚眾抗拒,東漢沒有拖延對它的誅滅,遼東叛變,魏朝人展遠大謀略一舉平亂,至於說到無諸乃是受漢策封的重臣,有扈乃夏之同姓。肇難時均被誅滅。前者納吳陳書王劉濞之子為質招致橫海之師,後者違背夏啟的命令,以致有《甘誓》所稱之征討。何況那些不與宗盟相聯,姓名不紀於庸器,又明顯犯有像周代管叔、蔡叔、武庚之類的叛逆之罪,像舜時共工、睭兜、三苗、鯀那樣深重的罪孽?

案閩寇陳寶應父子,乃夷族,陳氏旁支,原本奉上不誠。梁喪亂期間,閩地被隔斷,父親陳羽既然是當地豪俠之士,煽動蠻族一隅,紮起椎狀髮式,箕踞而坐,自立為大帥,沒有教養,所資助的都是邪惡諂媚之人,放縱如蜂如豺之心,很快辭官。毒辣之氣焰隨即收斂,以致於網漏吞舟之魚,沒有得到懲治,年復一年,逍遙法外。自從我朝得東南之王氣,興建大業,天下之民如眾星拱月般擁戴,爬山涉水,不辭辛勞前來歸附,陳寶應父子盡避已經歸順,但擅自割據沃土,很少朝貢。朝廷寬宏大量,寵信有加,初掌臨郡,加以受之皇室之榮,裂土封邑,假以藩國隆盛。封賜戶牖,建邑櫟陽,其家族乘華車者十人,得保舊地封為侯爵。又因盛漢統治天下之後,有施恩於婁敬,編為宗室之舉,隆周每當朝會,便以同姓之滕侯為長,於是皇帝冊封,恩澤普施,大小辟職,授及嬰孩。

將他從幽谷中擢升高位,無人可比,然而他包藏禍心,膽敢行叛逆之舉,與留異相勾結,與周迪互為表裡,結為姻親,歃血為盟,自以為唇齒相依,在山谷中對抗朝廷,已頗有時日。等到朝廷騎兵防阻山林,平關秦望以西,水陸並進,攻克匯澤之南川,他竟敢舉兵,助凶孽,舉國同仇,意欲盡殲叛賊。每每想到罪惡只在於賊首,憐憫受驅迫之人,凡有所俘獲,都勒令釋放。再派中使,頒達詔令,皇恩浩蕩,一概准允改過。留異既已鋌而走險,周迪又逃脫刑法,欺騙地方官吏,作為他們的屏障,對朝廷使者橫加凌辱。又扣留應上交的賦稅,劫掠四民,在境內挨家挨戶搜括資財,將所有的貧民百姓,都擄為奴隸。叛賊互相煽動,糾合聚集,飄揚過海,搶掠浹口,侵擾嶺嶠,偷襲述城,擄掠吏民,焚燒官署寺院,是可忍孰不可忍?

今派沙州刺史俞文礒,明威將軍程文季,假節、宣猛將軍前監臨海郡陳思慶,前軍將軍徐智遠,明毅將軍、宜黃縣開國侯陳慧紀,開遠將軍、新任晉安太守趙彖,持節、通直散騎常侍、壯武將軍、定州刺史、康樂縣開國侯林馮,假節、信威將軍、都督東討諸軍事、益州刺史余孝頃,率領二萬羽林軍,戰艦蓋海,乘跨滄波,掃蕩叛賊巢穴。要像孫權治兵濡須以拒曹軍那樣,斬蛟中流,命馮夷而鳴鼓,黿鼉為駕,輾方壺而建旗。

義安太守張紹賓,忠誠懇切,多次派他求軍,南康內史裴忌,新任輕車將軍劉峰,東衡州刺史錢道戢,都即遣參加打仗,與張紹賓同行。

已故司空歐陽公,往日曾上奏表,請求下令討伐,雖遠隔千里而與朝廷意見不謀而合,好比伏波之論兵,遺留之誠願長逝,同於子顏之不赦。征南薨謝,上策無忘,周南餘恨,嗣子不忝。廣州刺史歐陽紇,聲勢浩大,水陸大軍,二萬人分途進發,水軍以扼長鯨之勇,陸軍以掣封..之威,率廣州、衡州之師,來會六軍。

潼州刺史李月者,明州刺史戴晃,新州刺史區白獸,壯武將軍..行師,陳留太守張遂,前安成內史闕慎,前廬陵太守陸子隆,前豫寧太守任蠻奴,巴山太守黃法慈,戎昭將軍、湘東公世子徐敬成,吳州刺史魯廣達,前吳州刺史、遂興縣開國侯陳詳,使持節、都督征討諸軍事、散騎常侍、護軍將軍章昭達,率領緹騎五千,組甲二萬,直渡邵武,駐紮晉安。勒馬徐行,高揚戰旗,對叛軍形成犄角之勢,以制止叛軍逃遁。

前宣城太守錢肅、臨川太守駱牙、太子左衛率孫詡、潯陽太守莫景隆、豫章太守劉廣德,都隨機鎮防阻敵,佈置在路上。

使持節、散騎常侍、鎮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新建縣開國侯黃法..,在中流戒嚴,作為後援部隊。

兵器所指,只追究元惡和留異父子罪責。其黨羽主帥,雖然在叛軍中任職,背離我朝,但若能翻然改變意願,相機為朝廷立功效力,不論以前如何,都加以獎賞擢升。建、晉兩地吏民百姓,久被驅迫者,大軍將明加撫慰,都准允安居樂業,流寓失鄉者,准允回到本土。其他立功立事者,都分別給予獎賞。若執迷不悟,仍從叛軍作惡者,兵器所指,一律不予赦免。

章昭達打敗周迪後,越過東興嶺,在建安駐紮,余孝頃又從海道襲擊晉安,陳寶應佔據建安的湖邊,抵禦王師,水陸兩路都築起柵欄。章昭達修築深溝高壘工事,不和他交戰,只是命令軍士砍伐樹木建..。不多久水大,乘流放出,衝擊敵水柵,又水陸兩路迫進,陳寶應軍潰敗,寶應隻身逃入山草中,走投無路而被擒獲,和他的子弟二十人一起被押送到京都,斬於建康市。

《陳書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