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孝綽傳

劉孝綽字孝綽,彭城人,本名冉。父親劉繪,齊朝時任大司馬霸府從事中郎。劉孝綽年幼時聰明,反應快,七歲時就會寫文章。舅舅王融是齊朝的中書郎,特別欣賞他,常常把他帶在車上一起去親戚朋友家,號稱神童。王融總是說:「天下的文章,除了我之外恐怕就要數阿士了。」阿士是劉孝綽的小名。劉繪負責起草齊朝的詔書誥令。當時劉孝綽年齡不到上學的歲數,劉繪卻時常讓他代自己起草詔書誥令,他父親的朋友沈約、任日方、范雲等知道他的名聲後,都派人前去拜訪,任日方特別欣賞他。范雲比劉繪大十幾歲,他的兒子范季才和劉孝綽兩人年齡相仿,都是十四五歲,到范雲見到劉孝綽後,便判定二人年齡大小,讓范季才拜劉孝綽為兄長。天監初年,入仕為著作佐郎,寫了一首《歸沐詩》贈給任日方,任日方回信說:「你這位洛陽的美才子,給我一篇歸隱的佳作。安慰老人的心情,我也是虛度歲月,白活到老。正直的史官對事對人有褒有貶,而主管者卻專門關注醜惡的一面。你脫穎而出,春天耕耘,秋天一定會有收穫。」像任日方這樣的名流竟如此推重他。遷任太子舍人,不久又以太子舍人兼任尚書水部郎,接到聖旨後上書表示感謝,很快即正式擔任尚書水部郎。

高祖特別喜歡篆書,每次宴游,讓沈約、任日方等人寫詩言志,劉孝綽也被邀請參加。有一次曾陪高祖宴游,在席上作詩七首,高祖看罷他的詩文,對每篇都讚賞不已,自此之後朝野對劉孝綽都另眼相看。不久皇帝下令讓劉孝綽擔任知青州、北徐州、南徐州三州事,出任平南安成王的記室,並隨王府一起赴任。後不久又補任他為太子洗馬,遷任尚書金部郎,又重新任太子洗馬,負責東宮管記。出任上虞縣令,回京後任秘書丞。高祖對舍人周捨說:「第一位的官應讓第一流的人擔任。」所以讓劉孝綽擔任此職。後因公事免職。不久又再次授任秘書丞,並出任鎮南安成王咨議,後因回京免職。起用為安西記室,歷任安西驃騎咨議參軍,皇帝又下詔讓他臨時主持司徒右長史事,遷任太府卿、太子僕,又負責東宮管記。

當時昭明太子喜好文學和才士,劉孝綽與陳郡的殷芸、吳郡的陸垂、琅笽的王筠、彭城的到洽等都很受昭明太子的禮遇和歡迎。太子擬建築樂賢堂,便派畫工先畫劉孝綽於堂屏。太子寫的文章特別多,很多士人都想把太子的文章抄錄整理成冊,太子獨獨讓劉孝綽收集整理他的文章,並寫序言。劉孝綽遷任員外散騎常侍,並兼任廷尉卿,不久便正式任廷尉卿。

起初,劉孝綽與到洽二人很友好,都與東宮昭明太子有交往。劉孝綽自以為才華超過到洽,每次宴游品論詩文,劉孝綽總是鄙薄恥笑到洽的詩文,到洽因此懷恨在心。劉孝綽擔任廷尉卿時,把小老婆帶進官府居住,而把母親仍留在自己的家中。到洽不久任御史中丞,派令史調查審議這件事,便彈劾上奏說:「把少妹妹帶進華麗的宮殿,而把老母親丟在破舊的房屋裡。」高祖為掩蓋劉孝綽的醜行,把奏文中的「妹」字改為「姝」字。因此事被免官。劉孝綽的幾個弟弟,當時受劉孝綽的蔭護都居在荊州和雍州,便上書攻擊到洽十件不公正的事,言辭激烈,都是鄙責到洽的。並另抄寫一份送給東宮,昭明太子下令把奏文燒掉,連拆開看都沒看。

當此之時,世祖蕭繹出任荊州太守,到任後給劉孝綽寫信說:「你如今隱居鄉下,時間充裕,可以隨便翻閱書籍,吟詩作賦抒發自己的情感,和古人一樣,無拘無束,有感而發;而且虞卿、史遷也是在這種情況下寫下名作的,想你舒張即興的寫作,肯定不少。洛陽的紙張漲價,左氏當年名滿京師。當時有左氏,今日有君,盛況理當相似。小人的詆毀,害怕招致廬江一樣的羞辱;擋道的姦情,擔心下屬謀反。所以將帷帳掀起激勵自己,不停地檢查錯誤,寫作習文從未間斷。至於心有所愛,不曾停止,美好的音樂,友好的話語,清風也願傾聽。好像夢想得到美玉,渴望名珠一樣,哪怕有卞氏璧、隨氏珠一樣的遺憾,也仍是一件好事。你如果有新近完成的佳作,想必能讓我看看。莫讓過多的思慮使我空求一場。沒有什麼送給你,以此代表我的心意。路程遙遠,計算起來,你的回信還要好長時間才能收到。」

劉孝綽回信說:「我自從離開京城,便到荊州,沒有去發現推舉人才,並且傳揚他們的文采。最近雖然也看到過一些好的文章片段,但卻沒有看到成篇的好作品。過去臨淄的詞賦都讓楊修寫盡了,沒有竭盡全力,有愧於先哲。江陵的舊俗,朝廷的典禮多如從前。李固為荊州郡守,推薦楊厚、賀純兩位賢士,徐趚為荊州郡守時,奏五郡郡守有貪污者治罪,威恩兼用。當是想使青史留名,而恥於讓文字墨跡傳世。雖然知道的不準確,但偶爾也能符合聖上的要求。自從退居鄉里,打掃窮家小院,像楊倫一樣不出門,像張摯一起謝絕來訪者。過去趙卿窮苦愁困,大膽無顧忌談論得與失。漢臣懷才不遇,大量敘述興衰、繁盛。此一時,彼一時,難以相比。我認為文豹有何過錯,因文章而獲罪。由此談開,確實不容易。所以悉心寫作,經過好幾年,既沒有子幼那樣的南山之歌,也沒有敬通那樣的渭水之賦,沒有什麼可以獻出讓你指教,稍微酬謝你的褒獎和鼓勵。且才能不夠,事與願違,反躬自省,心情很沉重。殿下體察微賤,不斷地關心我,讓我很感動。」

劉孝綽被免職後,高祖多次讓僕射徐勉傳聖旨安慰他,每次朝宴便請劉孝綽參加。後來高祖寫《籍田詩》,又讓徐勉先告知劉孝綽。當時奉詔作詩者有幾十人,高祖認為劉孝綽的詩最工整,當日下令,起用他為西中郎湘東王咨議。後任太子僕,母親去世時離職。服喪期滿後,任安西湘東王咨議參軍,任黃門侍郎,尚書吏部郎,有人告他接受了他人行賄的一束絹,降官為信威臨賀王長史。不久,升為秘書監,大同五年(539),死於任上,終年五十九歲。

劉孝綽年輕時名氣很大,恃才自傲,任性,喜歡欺負人,看不起別人,有不合意者,便大力詆毀。領軍臧盾、太府卿沈僧杲等,當時權勢很大,而劉孝綽特別輕視他們。每次上朝集會時,與公卿並不言語,反而找一些小吏打聽一些小道消息,因而不受歡迎。

劉孝綽文采過人,被學人所推崇,時人很喜歡他的文章,他每寫一篇文章,早晨寫完,晚上便傳遍各地,有些好事者都背誦傳抄他的文章,傳播到極遠的地方,文集幾十萬字,流傳在世。

劉孝綽兄弟及兒子、侄兒、侄女,當時有七十人,都會寫文章,這是近世少見的,他的三個妹妹分別嫁給琅笽的王叔英、吳郡的張嵊、東海的徐悱,都很有才華與學問。徐悱的妻子,文風清秀挺拔。徐悱,是僕射徐勉的兒子,任晉安郡郡守,死後運回京城,他的妻子寫的祭文十分淒涼悲愴。徐勉本想自己寫哀文,看到這篇祭文後,便不寫了。

《梁書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