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咸豐帝奕詝

奕詝(zhǔ)是清朝最後一位通過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他20歲登極,在位11年,享年31歲。年號咸豐,「鹹」是普遍的意思,「豐」是富足的意思,「咸豐」是天下豐衣足食的意思。可是在當時,所謂「天下豐衣足食」,只能是個不切實際的幻想。咸豐皇帝面臨著內憂外患、國將不國的嚴重局面,而他卻無膽識、無遠略、無才能、無作為。咸豐做了11年的皇帝,顯然是個歷史的誤會。

陸游曾經在《釵頭鳳》中這樣感歎差錯淒慘的愛情:

紅酥手,黃滕酒,

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陸游在這首《釵頭鳳》裡,連續用了三個「錯」字——錯!錯!錯!這三個「錯」字,借用在咸豐皇帝奕詝身上,竟或有幾分貼切。咸豐11年的皇帝生活,最明顯的三個特點就是:「錯」、「錯」、「錯」!咸豐皇帝第一錯是錯坐上皇帝寶座;第二錯是英法聯軍入侵時錯逃離皇都北京;第三錯是臨終之前錯定了顧命八大臣。

下面講咸豐皇帝第一錯。

道光皇帝共有9個兒子:他立儲時,長子奕緯(已死)、二子奕綱(已死)、三子奕繼(已死)、四子奕詝(16歲)、五子奕脤(16歲,出繼)、六子奕訢(15歲)、七子奕譞(5歲)、八子奕詥(3歲)、九子奕譓(2歲),其中奕緯、奕綱、奕繼早逝,奕脤又過繼給了惇親王綿愷。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道光帝已是65歲的老人,這年奕詝16歲,奕訢15歲,其餘的兒子都是5歲以下的孩子。這就意味著有條件、有能力競爭帝位者,只有奕詝和奕訢兩兄弟。

奕詝的生母為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二等侍衛頤齡之女,家境寒素。她入宮之初,封為嬪。但她聰慧漂亮,嫵媚動人,很討道光皇帝的喜歡,晉封為貴妃。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月,她在紫禁城承乾宮生下奕詝(咸豐),這年她22歲,正是花樣的年華。鈕祜祿貴妃生子奕詝兩年後,皇后佟佳氏病死。她時來運轉,晉封為皇貴妃,統攝六宮之事。又過了一年,被冊為皇后。月盈則虧,寵極則衰。鈕祜祿氏雖身為皇后,但漸因色衰而愛弛,抑鬱寡歡,得了大病。道光二十年(1840年)正月病死,年33歲。奕詝當時只有10歲。

奕詝生母過世後,受靜貴妃撫育。靜貴妃,姓博爾濟吉特氏,刑部員外郎花郎阿之女。她初為靜貴人,後晉為貴妃。靜貴妃生有三個兒子:皇二子奕綱、皇三子奕繼和皇六子奕訢。前面說過,奕綱和奕繼已死,靜貴妃膝下只有皇六子奕訢。奕訢比奕詝小一歲。靜貴妃便將失去生母的奕詝收在膝下撫育。奕詝孝敬靜貴妃如同生母,視奕訢如同胞弟。而同奕詝爭奪皇儲最有力者,就是他視作同胞的皇六弟奕訢。

奕詝和奕訢,他們倆都受靜貴妃撫養。道光在連喪三位皇后——孝穆成皇后、孝慎成皇后、孝全成皇后的悲傷之餘,沒有再冊立皇后。便冊靜貴妃為皇貴妃,攝六宮事。奕詝和奕訢小兄弟倆,都在上書房讀書,年齡相近,關係密切,並無嫌猜。不過,奕詝讀書比奕訢早一年。奕詝6歲開始讀書,師傅為杜受田。

杜受田,山東濱州人。父堮,嘉慶進士,官至禮部侍郎。受田,道光三年(1823年)進士,會試第一,選庶吉士,授編修。十五年(1835年),入直上書房,教奕詝讀書,後升為上書房總師傅。杜受田師傅教導奕詝,盡心盡力,傾注心血。史載:「受田朝夕教誨,必以正道,歷十餘年。」奕詝為皇子時,從獵南苑,馳逐群獸,墜馬傷股。經上駟院正骨醫士治療,留下殘疾,行動不便。他小時候還得過天花,臉上留下麻子。

奕訢也在上書房讀書,但較奕詝聰明,師傅是卓秉恬。史書說:「與文宗同在書房,肄武事」,「集花槍法二十八勢,曰『棣華協力』;刀法十八式,曰『寶鍔宣威』。」皇父道光以「白虹刀」寶刀賜給奕訢。奕訢身體很好,頭腦聰明,書文不錯,武功也好,還有所發明和創造。

道光晚年,立儲大事,猶豫不定:皇四子奕詝,「長且賢」,年齡最大,又很仁孝;皇六子奕訢,雖為庶出,但家法傳嗣,不分嫡庶,而且「天資穎異」,能文能武。隨著他們年齡漸大,皇儲爭奪,暗藏機關。

道光帝秘密立儲的故事,野史筆記和民間傳說,多種多樣,繪聲繪色。

一說:追思亡後而施恩其子。奕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由貴妃晉陞為皇后不久,就突然死去。有一首《清宮詞》寫她暴死,事多隱秘。傳說道光帝十分悲痛,決定不立其他妃嬪的兒子,而立皇后生的兒子奕詝,以此告慰孝全成皇后的亡靈。

二說:欲立奕訢而改立奕詝。傳說道光皇帝寵愛奕詝的生母孝靜皇貴妃,所以曾寫好諭旨,要立奕訢。但書寫時被太監窺見,最後一筆特別長,猜想寫的是「訢」字,而不是「詝」字。這件事傳了出去,道光帝很不高興,便改立為奕詝。

以上雖屬傳說,卻說明一個道理,就是道光應該立奕訢,而不該立奕詝,咸豐錯坐了皇帝的寶座。

據野史記載:道光晚年,身體衰病。一日,召皇四子與皇六子入對,將藉以決定儲位。兩位皇子都請教自己的師傅,問詢如何應對。奕訢師傅卓秉恬說:「皇父如有垂詢,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奕詝師傅杜受田則對奕詝說:「阿哥如條陳時政,知識不敵六阿哥。惟有一策:皇上若自言老病,將不久於此位,阿哥就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誠而已。」他們兩兄弟都照著自己師傅說的做了。道光對皇四子奕詝的話很高興,謂皇四子仁孝,儲位遂定。

《清史稿·杜受田傳》記載同上面類似的故事:

至宣宗晚年,以文宗長且賢,欲付大業,猶未決。會校獵南苑,諸皇子皆從,恭親王奕訢獲禽最多,文宗未發一矢。問之,對曰:「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悅,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儲遂密定,受田輔導之力也。

上文中的宣宗是道光帝,文宗就是後來的咸豐帝。這就是《清史稿·杜受田傳》所載「藏拙示仁」的故事。

以上故事,說明奕詝突出「仁」與「孝」。這是道光立奕詝為皇太子的重要原因。由此可以看出:道光帝選擇皇太子的主要標準是所謂的「德」。本來皇太子的選擇,應當是「德才兼備」,道光選擇皇太子的時候,沒有「德」、「才」兼顧,而是偏重「德」。後來的事實證明,咸豐帝奕詝遇到大事時缺乏遠略、膽識,而是退縮、逃避,證明他在「德」的方面也是有欠缺的。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六月,道光帝密立儲位,將皇四子奕詝名字書寫密封於匣。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道光帝病危,急召宗人府宗令載銓,御前大臣載垣、端華、僧格林沁,軍機大臣穆彰阿、賽沖阿、何如霖、陳孚恩、季芝昌,總管內務府大臣文慶,公啟匣,宣示建儲朱諭:「皇四子奕詝,著立為皇太子。爾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贊輔,總以國計民生為重,無恤其他。特諭。」道光正式宣佈:立皇四子奕詝為皇太子。當日午時,道光帝崩於圓明園。

奕詝即位,改明年為咸豐元年(1851年)。奕詝做了皇帝,其御名要避諱。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三月,諭旨:「以二名不偏諱,將來繼體承緒者,上一字仍舊,無庸改避,亦無庸缺筆;其下一字應如何缺筆之處,臨時酌定,以是著為令典。」於是,命「將御名上一字仍舊書寫,毋庸改避,下一字著缺寫末一筆」。以前所刻印的書籍,都不需改避。

道光身後留下的寶座,應當由奕訢坐。皇六子奕訢論德論行,以文以武,在道光諸皇子中是最優秀的。結果卻被奕詝錯坐了皇帝的寶座。當然,這個歷史責任不在咸豐,而在道光,或者說在「秘密立儲制度」。咸豐錯坐了皇位,不僅給自己帶來了悲劇,而且給民族和國家帶來了悲劇!

下面講咸豐皇帝第二錯,英法聯軍入侵時錯逃離皇都北京。

咸豐登極之後,面臨「內憂」與「外患」兩大難題:「內憂」——太平天國佔領南京;「外患」——英法聯軍入侵北京。他被困擾11年,並無一日安寧。

咸豐對內碰到的最大難題,是太平天國的興起。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奕詝告祭天地,即皇帝位。當年十二月,便發生太平天國起義。洪秀全在38歲生日這一天,即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於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咸豐元年(1851年),太平軍攻佔永安。咸豐二年(1852年),太平軍攻克武漢。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連克九江、安慶,攻佔南京,定名為「天京」。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清軍攻陷天京。太平軍餘部又奮爭兩年多失敗。此次戰火,燃遍14省之廣,歷時14年之久,清朝統治,元氣大傷,根本動搖。回顧清朝統一華夏後,在中原地區有三次大規模的戰爭:第一次是康熙朝的吳三桂叛亂,第二次是嘉慶朝的白蓮教民變,第三次則是鹹、同兩朝的太平天國起義。太平天國運動時間之長、地區之廣、規模之大、耗銀之多、死人之眾、影響之深,成為有清一代中原戰爭之最。

咸豐對外碰到的最大難題,是英法聯軍入侵北京。

先是,咸豐四年(1854年),英、美、法三國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條約》等要求,遭到清廷拒絕。

咸豐六年(1856年),英國借口「亞羅號」事件,進犯廣州,被擊退。

咸豐七年(1857年)十一月,英法聯軍攻陷廣州。兩廣總督葉名琛兵敗,後被俘,解送印度加爾各達,死於囚禁。

咸豐、同治朝與列強簽訂的部分條約

咸豐八年(1858年)三月,英法聯軍及英、法、俄、美四國公使,抵達天津大沽口外,要求所謂「修約」。咸豐令直隸總督譚廷襄「以夷制夷」:對俄示好,對美設法羈縻,對法進行誘勸,對英嚴辭責問。譚廷襄奉旨行事,結果沒有成功。四月,英法艦隊在俄、美支持下,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軍8000餘人潰敗。這時,咸豐想起當年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的耆英,但英、法拒絕同耆英談判。咸豐不得已派大學士桂良、吏部尚書花沙納為欽差大臣,赴天津談判。五月,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分別與英、法、俄、美等國代表,簽訂中英、中法、中俄、中美《天津條約》。條約樣本奏上,咸豐雖然憤怒,卻不得不批准。他在盛怒之下,令耆英自盡,算是找了一隻替罪羊。同時,沙俄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趁火打劫,兵逼璦琿(今愛輝),約黑龍江將軍奕山談判邊界事務。俄用武力迫使奕山簽訂中俄《璦琿條約》,割去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中國領土60萬平方公里,並將烏蘇里江以東40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劃為所謂中俄「共管」。

咸豐九年(1859年)五月,英、法借口換約,又率軍艦到大沽口。英法艦隊,進攻大沽炮台。清提督史榮椿下令開炮還擊,重創英、法艦隊,擊沉4艘、擊傷6艘,死傷400餘人,重傷英艦隊司令賀布。英法聯軍在美艦掩護下狼狽退走。咸豐見大沽獲勝,盡毀《天津條約》。爾後,英、法兩國都在調兵遣將,準備新的侵略。

咸豐帝授權恭親王辦理與各國換約事宜的上諭咸豐十年(1860年)春,英軍18000餘人,法軍7000餘人,陸續開赴中國。爾後,占舟山、攻煙台。六月,英法聯軍再向大沽進攻。清僧格林沁率兵守大沽,而疏防北塘。僧格林沁上奏要在大沽同英法聯軍決戰,咸豐諭旨:「天下根本,不在海口,而在京師。」七月,英法聯軍由北塘登陸。咸豐戰和不定,痛失殲敵良機。英法聯軍攻陷塘沽後,又攻佔天津。咸豐派大學士桂良、直隸總督恆福為欽差大臣,赴天津談判。英、法提出天津開埠、賠款等要求。桂良擬好接受條款奏報,咸豐諭先退兵、後定約。英法聯軍以談判不成,向通州進軍。八月,咸豐派怡親王載垣、兵部尚書穆蔭為欽差大臣,往通州議和。載垣接受英、法要求,但英、法又提出向皇帝親遞國書,被載垣拒絕,談判破裂。載垣、穆蔭拘囚英使巴夏禮等,解到北京。英法聯軍繼續進攻,大戰於通州張家灣。僧格林沁戰敗,退到通州八里橋。英法聯軍6000餘人犯八里橋,僧格林沁、勝保兵再敗。

英法聯軍進逼北京,咸豐帝讓皇六弟、恭親王奕訢為欽差大臣,便宜行事,辦理和局。咸豐心生一計:暗示大臣奏請「秋獮木蘭」。初八日,咸豐以「秋獮木蘭」為名,從圓明園啟程奔往熱河。英法聯軍進至北京德勝門外,二十二日(10月6日),攻佔圓明園,總管園務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奕訢奏請放還巴夏禮等。這個事件影響重大:

第一,簽訂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條約》,又定中俄《璦琿條約》,將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中國領土60萬平方公里,並將烏蘇里江以東中國領土40萬平方公里,割給了俄國。後來俄國又佔去巴爾喀什湖以東44萬平方公里土地。

第二,英、法兩國索賠白銀1600萬兩。

第三,九月初三日(10月18日),英法聯軍焚燬圓明園,大火沖天,數日不熄。圓明園慘遭焚劫,使中華園林之瑰寶暨珍藏之文物珍品,或慘遭劫掠,或化為灰燼。

第四,英法聯軍侵入京師,這在中華歷史上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英法聯軍侵入京師,使得大清廟社震驚,圓明三園遭焚掠,京師百姓遭殃,中華文明受辱。這是中華千古未有之奇變,也是民族千古未蒙之奇辱。

遭遇殖民侵略,外國有相似的例子。在非洲,意大利曾經侵略並打敗過埃塞俄比亞,簽訂了不平等條約。1894年(光緒二十年),意大利尋找借口,入侵埃塞俄比亞。埃塞俄比亞國王孟尼利克二世,號召軍民抵抗侵略。埃塞俄比亞國王孟尼利克二世,積極備戰,發佈公告:「我決心保衛我們的國家,給予敵人以反擊,一切有力量的人都跟我來吧!」埃塞俄比亞軍民空前團結,有力者出力——參軍,有衣物者出衣物——捐出衣物、糧食,組成一支有11萬人和40餘門大炮的軍隊。埃塞俄比亞軍民用落後武器迎擊意大利軍的侵略。經過兩年奮戰,打死打傷意軍11000餘人,意大利侵略者被打敗了!意大利不得不乞和,簽訂《亞的斯亞貝巴和約》,承認埃塞俄比亞的完全獨立,賠款1000萬里拉。

可是,咸豐皇帝是怎樣對付英法聯軍侵略的呢?

第一,咸豐沒有下詔決戰。他沒有作戰決心,也沒有周密部署。起初,英軍18000餘人,法軍7000餘人,陸續開赴中國。咸豐皇帝沒有發佈詔書,動員軍民,積極抵抗;也沒有派軍隊守住天津塘沽海口。卻在圓明園慶祝他的30壽辰,在正大光明殿接受百官朝賀,並在同樂園連演四天慶壽大戲。咸豐和王公大臣沉醉在園內的聽戲歡樂中,英法聯軍卻加緊了軍事進攻。一個大清帝國,數以百萬計官兵,難道還不如埃塞俄比亞的11萬軍隊嗎?而且,意大利到埃塞俄比亞很近,不像英、法到清朝那麼遠;埃塞俄比亞是個小柄,不像清朝那麼地大、物博、人眾、兵多!

第二,咸豐沒有政治韜略。咸豐戰和不決,小勝即驕。打了敗仗,簽訂《天津條約》;略獲小勝,又撕毀《天津條約》;再打敗仗,又拒絕妥協;施展貓伶狗俐小技,使得事態不斷擴大。沒有使天津談判就地解決,而支持肅順、載垣、穆蔭一夥,將英使巴夏禮等誘擒到北京,導致事態進一步擴大。咸豐帝沒有韜略,沒有格局,耍小把戲,玩小權術,使主動局面變成被動局面,又使被動局面更加被動。

第三,咸豐沒有身守社稷。面對英法聯軍6000餘人犯八里橋,咸豐沒有動員兵民「勤王」,全力守衛京師,而是準備逃跑。當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原因之一是「天子守國門」,抵禦入侵。明朝的崇禎皇帝,在社稷危難之時,既不遷都逃跑,也不巡狩圍獵,而是發出「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的哀歎,登上煤山,自縊而死。可是,咸豐皇帝在大敵侵入之時,不盡職守,不守國門,卻帶領老婆兒子、軍機大臣、王公貴族,逃之夭夭,美其名曰「巡狩」。咸豐皇帝鑄成了歷史之大錯、特錯!

咸豐皇帝逃到承德避暑山莊做了些什麼?是設法挽救國家危亡,還是關懷黎民塗炭?都不是。咸豐皇帝在避暑山莊裡貪女色、貪絲竹、貪美酒、貪鴉片!

一貪女色。有書記載:奕詝置兵敗於不顧,攜妃嬪遊行園中,寄情於聲色既聊以自娛,又自我麻醉。他有所謂漢女「四春」:牡丹春、海棠春、杏花春、陀羅春。此外還眷愛「天地一家春」,就是慈禧。還有野史說咸豐養著一位民間寡婦。《野史叟聞》記載:咸豐鍾情於一位寡婦曹氏,山西人,長得秀美妖艷,嫵媚動人。入宮以後,帝最眷之。野史類似的記載還有:「山西籍孀婦曹氏,風流姝麗,腳甚纖小,喜歡在鞋履上綴以明珠。咸豐帝召入宮中,最為眷愛。」

二貪絲竹。咸豐愛看戲,愛唱戲,有時粉墨登場。在熱河行宮,他都經常點戲、看戲。他有時指導太監演戲,如《教子》、《八扯》等戲,還演唱過《朱仙鎮》、《青石山》、《平安如意》等戲。他在熱河逃難,更醉心於戲劇。他把昇平署(宮廷戲班)招到承德行宮承差,親點戲目,欽定角色。他在避暑山莊的煙波致爽殿聽戲,幾乎每天都要戲班承應,有時上午剛聽過花唱,中午還要傳旨清唱。天暖之後,有時在「如意洲」看戲。「如意洲」有水上戲台,憑水看戲,別有情趣。薛福成《庸盦筆記》記載:咸豐帝在熱河不但圍獵,而且觀劇。「和議剛成,即召京師昇平署人員,到熱河行在唱戲,使咸豐帝樂不思蜀」。

三貪美酒。咸豐貪杯,一飲即醉,一醉便鬧,大耍酒風。野史記載:「文宗嗜飲,每醉必盛怒。每怒必有一二內侍或宮女遭殃,其甚則雖所寵愛者,亦遭戮辱。倖免於死者,及醒而悔,必寵愛有加,多所賞賜,以償其苦痛。然未幾而醉,則故態復萌矣。」

四貪鴉片。咸豐繼位不久,違背祖訓,吸上鴉片,並美其名曰「益壽如意膏」。咸豐北狩熱河後,京師被英法聯軍侵佔。他不親率軍民抗擊外敵侵略,卻以吸食鴉片來刺激自己、麻醉自己。

咸豐皇帝沒有國君的使命感,也沒有歷史的責任感。咸豐皇帝在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的歷史責任上,不僅有過,而且有罪。咸豐皇帝應是《北京條約》簽訂的直接責任者。咸豐在外敵入京、義軍蜂起、社稷多難、江山危急之時,逃離皇都北京,躲在避暑山莊,而且恐懼洋人,拒不迴鑾返京,從而鑄成他在民族、國家危難關頭逃離北京的第二個大「錯」!。

咸豐皇帝第三錯,是在臨終前錯誤旨定顧命大臣。

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五日,咸豐帝在熱河行宮病重。十六日,咸豐在煙波致爽殿寢宮,召見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御前大臣景壽、協辦大學士肅順,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杜受田之子)、焦祐瀛等。咸豐諭:「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又諭:「皇長子載淳現為皇太子,著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以上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顧命八大臣」或「贊襄政務八大臣」。載垣等請咸豐帝硃筆親寫,以昭鄭重。而咸豐帝此時已經病重,不能握管,遂命廷臣承寫朱諭。咸豐在病逝前,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授予皇子載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貴妃掌管)。十七日清晨,咸豐帝病逝。

當時,朝廷的主要政治勢力,可以分為三股:

第一,朝臣勢力。其集中代表是顧命「贊襄政務」八大臣——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下面把他們做個分析:

載垣:載垣為康熙第十三子怡親王允祥五世孫,襲親王爵。道光時,任御前大臣,受顧命。咸豐繼位,為宗人府宗正,領侍衛內大臣。扈從咸豐逃難到承德避暑山莊。同端華、肅順相結,資深位重,權勢日張。

端華:清開國奠基者舒爾哈齊之子、鄭親王濟爾哈朗之後,道光年間襲鄭親王爵,授御前大臣。道光帝死,受顧命。咸豐繼位後,為領侍衛內大臣。扈從咸豐逃難到承德避暑山莊。端華與弟肅順同朝用事。

肅順:為宗室,鄭親王之後,端華之弟。道光時為散秩大臣。咸豐繼位後,由護軍統領、授御前侍衛。又任左都御史、理藩院尚書、都統,後任御前大臣、內務府大臣、戶部尚書、大學士、署領侍衛內大臣。肅順同其兄鄭親王端華及怡親王載垣互相依靠,排擠異己,掌握大權。

景壽:景壽先祖為一等誠嘉毅勇公明瑞,乾隆時進攻緬甸得勝而受封,世襲罔替。三傳至景慶,死。弟景壽襲封。景壽為御前大臣、恭親王奕訢同母妹固倫公主額駙。

穆蔭:滿洲正白旗人,軍機大臣、兵部尚書、國子監祭酒(非進士特旨)。到天津議和,獲巴夏禮送到北京,事情鬧大,改派護駕熱河。

匡源:道光進士,軍機大臣。

杜翰:咸豐師傅杜受田之子。因咸豐感激師傅杜受田,授其子杜翰為軍機大臣。翰力駁董元醇請兩宮太后垂簾聽政之議,受到肅順等讚賞。

焦祐瀛:為道光舉人,軍機章京、軍機大臣,依附權臣肅順,詔旨多出其手。

上述咸豐臨終顧命、贊襄政務的八位大臣中,主要為兩部分人:載垣、端華、肅順、景壽四人為宗室貴族、軍功貴族;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四人為軍機大臣。當時軍機大臣共有五人,其中文祥兼戶部左侍郎(尚書為肅順兼),因上言力阻「北狩」而被留在北京,是軍機大臣中惟一被排除在贊襄政務大臣之外者。

第二,帝胤勢力。咸豐死時,道光九個兒子中健在的還有五阿哥惇親王奕、六阿哥恭親王奕訢、七阿哥醇郡王奕、八阿哥鍾郡王奕、九阿哥孚郡王奕等。在咸豐死時恭親王奕訢30歲、醇郡王奕20歲,都年富力強。大敵當前,咸豐皇帝和軍機大臣、御前大臣、內務府大臣等,多逃到避暑山莊,幾乎沒有一個人身臨前線。恭親王奕訢、醇郡王奕都是空有爵位的閒散親王、郡王,既不是大學士,也不是軍機大臣,更不是御前大臣,卻要挺身在第一線,處理那麼一個亂攤子。奕等本來就對咸豐登上皇位心懷不滿,且被免掉軍機大臣、宗人府宗令、八旗都統,要往承德奔喪又遭到拒絕,特別是他作為咸豐皇帝的血親而未列入「御賞」、「同道堂」章顧命大臣,於情於理,都不妥當。舊怨新恨,匯聚一起。況且,恭親王奕訢不是孤立的一個人,他同諸位兄弟——沒有官職的醇郡王奕等聯合起來,同帝后勢力聯合起來,同朝中顧命大臣以外的勢力聯合起來,成為朝中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

第三,帝后勢力。就是6歲的同治皇帝和兩宮太后——東太后慈安和西太后慈禧。他們雖是孤兒寡母,在帝制時代卻是皇權的核心。咸豐在臨終之前,特製「御賞」、「同道堂」兩顆印章,作為日後頒布詔諭的符信。就是說,奏折「經贊襄大臣擬旨繕進,俟皇太后、皇上閱後,上用『御賞』下用『同道堂』二印,以為憑信」。這兩顆印章,「御賞」之章,為印起;「同道堂」之章,為印訖(結束)。將「御賞」章,交皇后鈕祜祿氏收掌;而將「同道堂」章交皇太子載淳收掌,因載淳年幼,「同道堂」章實際上是由其生母懿貴妃掌管。咸豐的旨意是在他死後,由皇后鈕祜祿氏、懿貴妃葉赫那拉氏與八大臣聯合執政,避免出現八大臣專權的局面,也避免出現皇后鈕祜祿氏與懿貴妃葉赫那拉氏專權的局面。皇后鈕祜祿氏與懿貴妃葉赫那拉氏的實權在八大臣之上,因為她們均有對於八大臣所決策軍政大事不予蓋章的大公主(恭親王長女)、大阿哥(同治帝)《荷亭晚釣圖》否決權。顯然,如果皇后鈕祜祿氏與懿貴妃葉赫那拉氏不加蓋「御賞」和「同道堂」這兩顆起、訖之章,那麼八位贊襄政務大臣是發不出「詔書」和「諭旨」的,贊襄政務八大臣之議決均不能生效。相反,由內臣擬旨而不經過顧命八大臣同意,加蓋「御賞」與「同道堂」兩章即能生效。因此,帝后勢力是朝廷中最為重要的政治勢力。在對待顧命大臣的態度上,帝后一方同帝胤一方的利益是共同的,他們聯合起來共同對付顧命八大臣。在朝臣、帝胤、帝后三個政治集團的政治力量對比上,顯然帝胤勢力與帝后勢力佔有優勢。

贊襄政務八位大臣的共同特點是:滿洲貴族(宗室貴族、軍功貴族、八旗貴族)與軍機大臣結合。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個權力平衡的結構,其實不然。因為咸豐沒有把帝胤貴族的勢力納入到「贊襄政務」的權力系統內。比如說,用恭親王奕訢「攝政」、或「議政」、或「輔政」、或「贊襄」,後來情況會不一樣。當時奕訢30歲、慈禧27歲,咸豐可能吸取了睿親王多爾袞攝政引起叔嫂、叔侄矛盾的教訓。從後來慈禧一度重用奕訢來看,這種結合是難以避免的。如果單從人數看,「贊襄政務」大臣八人;兩宮太后+同治+帝胤貴族的奕訢、奕才五個人,且帝、後為孤兒寡母。然而,兩宮太后+同治+帝胤貴族奕、奕、奕、奕、奕等,卻代表兩個強大政治集團、兩股強大政治勢力。因此,咸豐「贊襄政務」八大臣的安排,犯下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沒有將朝廷三股政治勢力加以平衡,特別是咸豐對慈禧與奕訢兩人的政治潛能、對權力失衡形成的政治危局,認識不夠,估計不足。其結果是:帝后勢力同帝胤勢力結合,發動宮廷政變即「辛酉政變」,摧毀了「贊襄政務」八大臣集團,代之以慈禧太后與恭親王奕訢聯合主政,繼而出現慈禧太后專權的局面。這是咸豐生前根本沒有預料到的。贊襄政務八大臣在「辛酉政變」中,政治力量對比不佔優勢,其失敗根本原因就在這裡。

咸豐皇帝臨終前沒能正確平衡主要政治力量之間的關係,導致辛酉政變的發生,從而出現皇太后「垂簾聽政」的局面,影響中國歷史近50年!這就鑄成了咸豐皇帝的第三個大錯!

個人小檔案

姓名:愛新覺羅·奕詝

出生: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月初九日

屬相:兔卒年:咸豐十一年(1861年)

享年:31歲

謚號:顯皇帝

廟號:文宗

陵寢:定陵(清東陵)

父親:旻寧(道光)

母親:鈕祜祿氏孝全成皇后

初婚:16歲結婚,配偶薩克達氏,為嫡福晉

配偶:16人,皇后薩克達氏等

子女:2子,1女

繼位人:載淳(同治)

最得意:運用智巧登上皇位

最失意:英法聯軍攻入北京

最不幸:簽訂《北京條約》

最痛心:圓明園被焚掠

最擅長:聽戲

《正說清朝十二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