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同治帝載淳

同治帝載淳,6歲登極,在位13年,19歲病死。年號初定為「祺祥」。「辛酉政變」後改年號為同治,當時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意為共同治國。

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皇帝親政,十三年(1874年)死去,實際親政只有一年多。同治6歲繼承皇位之後,對他影響最大的兩個人,一個是他的生母慈禧皇太后,另一個是他的皇叔父恭親王奕訢。這種關係很像順治皇帝同孝莊太后、皇叔睿親王多爾袞的關係,但有兩點不同:一是,當年孝莊太后是在後台懿訓輔政,而慈禧太后是在前台垂簾聽政;二是,當年睿親王多爾袞攝政七年就病死,而恭親王奕訢做議政王直到同治死。關於同治與叔父恭親王的關係,我們將結合歷史事件的敘述展示。先說同治皇帝與母親慈禧太后的關係。

慈禧的地位很特殊,辛酉政變後開了皇太后「垂簾聽政」的先河。慈禧皇太后是同治的第一位老師,又一直掌握著朝政大權。慈禧掌控同治、光緒兩代皇帝而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朝廷權力的中心,長達48年之久。因此,講同治不能不先講慈禧,而講慈禧不能不先瞭解慈禧的身世。

同治的母親慈禧太后,由於她的特殊地位、身份、影響與作用,對其身世,有多種異說。尤其是慈禧的出生地,可謂眾說紛紜。除北京說之外,還有五種說法:(1)甘肅蘭州,(2)浙江乍浦,(3)內蒙古呼和浩特,(4)安徽蕪湖,(5)山西長治。

慈禧出身於滿洲鑲藍旗(後抬入滿洲鑲黃旗)一個官宦世家。慈禧的曾祖父吉朗阿,曾在戶部任員外郎,遺下銀兩虧空,離開人世。祖父景瑞,在刑部山東司任郎中,相當於現在部裡的一個司局長。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時,因沒能按時退賠其父吉朗阿在戶部任職時的虧空銀兩而被革職。外祖父惠顯,在山西歸化城當副都統。父親名叫惠征,在吏部任筆帖式,是一個相當於人事部秘書、翻譯的八品文官,後屢有陞遷。根據清宮檔案《內閣京察冊》(清政府對京官三年一次的考察記錄)記載:慈禧的父親惠征,在道光十一年(1831年)時是筆帖式,道光十四年(1834年)考察被定為吏部二等筆帖式。十九年(1839年)時是八品筆帖式。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再次考察定為吏部一等筆帖式。二十六年(1846年)調任吏部文選司主事。二十八年(1848年)、二十九年(1849年)因為考察成績又是一等,受到皇帝接見,被外放道府一級的官職。同年四月,任山西歸綏道。咸豐二年(1852年),調任安徽徽(徽州府)寧(寧國府)池(池州府)太(太平府)廣(廣德州)道的道員。

從慈禧之父惠征的履歷看,他曾先後在北京、山西、安徽等地任職。那麼,慈禧出生在何處?

關於慈禧的出生地幾乎沒有留下任何文獻記載,因為誰也沒有料到幾十年後這個普通官宦之家的女子,會成為執掌大清國朝政近半個世紀的聖母皇太后。近幾年,北京的學者從清宮檔案中找到了新的史料,就是清朝皇帝選秀女的名單,這在檔案中叫做「排單」。其中有咸豐五年(1855年)慈禧的親妹妹被選為秀女的記錄。慈禧的這位妹妹後來成了醇郡王奕譞的側福晉,光緒皇帝的生母。「排單」上明確記載:此女屬滿洲鑲藍旗,姓葉赫那拉氏,父親名叫惠征,最高官職做到五品的道員。一些學者主要根據這份「排單」認定,咸豐五年之前,慈禧的娘家住在北京西單牌樓北劈柴(辟才)胡同。所以,這裡應該是慈禧太后的出生地。按照京師八旗分城居住的規定,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鑲藍旗滿洲都統衙門在阜成門內華嘉寺胡同;到民國初年,鑲藍旗滿洲都統衙門舊地在阜成門內華嘉寺14號。劈柴胡同距華嘉胡同很近。慈禧的父親屬於滿洲鑲藍旗,應當住在劈柴胡同一帶。

此外,還有人認為慈禧出生在北京東城方家園。《清朝的皇帝》記述:「慈禧母家在東城方家園,父官至安徽徽寧池太廣道,時當道光末年,洪楊起事,惠征守土無方,革職留任,旋即病歿,遺妻一、子女各二,慈禧居長。」有書說:「恭親王曾慷慨言之:『大清天下亡於方家園』!」注云:「方家園在京師東北角,為慈禧母家所在地。」慈禧之弟照祥,襲承恩公。《翁同龢日記》同治九年(1870年)八月十七日記載了慈禧母親發喪一事:「昨日照公(照祥)母夫人出殯,塗車芻靈之盛,蓋自來所未有,傾城出觀,幾若狂矣!沿途祭棚絡繹,每座千金,廷臣往吊者皆有籍,李侍郎(軍機大臣、戶部侍郎李鴻藻)未往,頗忤意旨。」

慈禧家的具體地點至今沒有解決,慈禧入宮時選秀女的「排單」至今也沒有發現,所以慈禧的出生地點以及身世仍存在著如下五種異說。

第一,慈禧出生在甘肅蘭州說。是根據慈禧的父親惠征曾任過甘肅布政使衙門的筆帖式。傳說慈禧出生在當年他父親住餅的蘭州八旗馬坊門(今永昌路179號院)。但是,經過專家查閱文獻、檔案,發現惠征雖然做過筆帖式,但其地點是在北京的吏部衙門,而不是在蘭州的布政使衙門。

第二,慈禧出生在浙江乍浦說。是根據慈禧的父親惠征曾在浙江乍浦做官。《人民日報》曾發表一篇小文,題目是:《史界新發現——慈禧生於浙江乍浦》。這篇文章說:慈禧的父親惠征,在清道光十五年至十八年(1835~1838年)間,曾在浙江乍浦做過正六品的武官驍騎校,而慈禧正是在這段時間出生的,所以她的出生地在浙江乍浦。這篇文章又說:在現今乍浦的老人當中,仍然流傳著關於慈禧幼年的傳說。當時的規定,京官每三年進行一次考核。學者查閱清朝考核官員的檔案記載:這時的惠征被考核為吏部二等筆帖式,三年後又被「懿妃(慈禧)遇喜大阿哥」檔案作為吏部筆帖式進行考試,可見這時惠征在北京做吏部筆帖式,為八品文官。所以,這種說法值得懷疑:其一,惠征不能同時既在北京做官又在浙江做官;其二,官職也不對,在京師是文官,在浙江是武官;其三,品級也不合。

第三,慈禧出生在安徽蕪湖說。是根據慈禧的父親惠征曾做過安徽徽寧池太廣道的道員,道員衙署在蕪湖,因此說她出生在蕪湖。慈禧既然生長在南方,便善於演唱江南小曲,由此得到咸豐帝的寵幸。一些小說、影視多是這麼說的。電影《火燒圓明園》中有一個情節,蘭貴人(就是後來的慈禧)在圓明園「桐蔭深處」唱一曲纏綿小曲,咸豐皇帝聽得如醉如癡,從此博得寵愛。顯然,不能以慈禧擅唱南方小曲,孤立地作為她出生在南方的證據。就像北方人會唱黃梅戲,不能以此證明出生在安徽一樣。根據歷史記載:惠征當徽寧池太廣道員是在咸豐二年(1852年)二月,正式上任是在同年七月。而慈禧已經在咸豐元年(1851年)入宮,被封為蘭貴人;檔案中還保存有蘭貴人受到賞賜的賞單。可見慈禧不會是生於安徽蕪湖。

第四,慈禧出生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說。是根據慈禧的父親惠征曾任過山西歸(化)綏(遠)道的道員。清代的綏遠城,今為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這種說法又稱為內蒙古說。慈禧的父親惠征當年曾任山西歸綏道,道署在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據說在呼和浩特市有一條落鳳街,慈禧就出生於落鳳街的道員住宅裡,甚至傳說慈禧小時候常到歸化城河邊玩耍。但文獻記載,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惠征任山西歸綏道道員時,慈禧已經15歲,所以說慈禧不可能出生于歸化城。不過,慈禧可能隨父惠征在歸化城住餅。慈禧的外祖父惠顯,從道光十一年至十七年(1831~1837年)年,在歸化城做官,當過副都統。慈禧可能在外祖父家住餅。以上就成為慈禧出生歸化(今呼和浩特)說的一個歷史的影子。慈禧的母親不可能從北京回娘家生孩子,因為這在當時既路途遙遠,也不合禮法。所以,慈禧不大可能出生在今呼和浩特市。

第五,慈禧出生在今山西長治說。這是近年來的一種新說法。此說認為慈禧不是滿洲人,生父也不是惠征。今山西長治當地傳說:慈禧原是山西省潞安府(今長治市)長治縣西坡村王增昌的女兒,名叫王小慊,4歲時因家道貧寒,被賣給上秦村宋四元家,改姓宋,名齡娥。到了11歲,宋家遭到不幸,她又被轉賣給潞安府(今長治市)知府惠征做丫頭。一次,惠征夫人富察氏發現齡娥兩腳各長一個瘊子,認為她有福相,就收她作乾女兒,改姓葉赫那拉氏,取名玉蘭。後來玉蘭被選入宮,成了蘭貴妃。說慈禧是王家的女兒,當地提出的根據是:(1)王姓家譜從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一直續譜到現代。王氏家譜上更寫著:「王小慊後來成為慈禧太后」。但是,這份家譜不是原家譜,是後來重抄的。(2)當地還傳說:在西坡村外邊的山腳下,還有據說是慈禧生母的墳。墳前有碑,原來是木牌,後來豎立石碑。說慈禧是宋家的女兒,當地提出的根據是:(1)在上秦村裡至今保存著一處娘娘院,被認為是慈禧入宮前住餅的院落。(2)在宋家的炕上曾刨出了當年慈禧給宋家寫的家信等,據說她娘家六代侄孫還保存著這封信。(3)在上秦村居住的宋家老人說:「慈禧太后是咱家的。」為此,宋家曾聯名寫信,要求政府調查澄清這件事。上面的傳說,有文有物,具體生動。長治地方眾口一詞,畫押證明,說慈禧是長治人。長治市還為此專門成立「慈禧童年研究會」。上述動人的傳說,真是太傳奇了。經專家考證,在這段時間,歷任潞安府的知府共有七個人,但是沒有惠征。既然惠征沒有在山西潞安府做過官,那麼慈禧怎會在潞安被賣到惠征家呢?

總之,不管慈禧生長在哪裡,她都是出身於官宦家庭。再加上慈禧在咸豐身邊的政治閱歷,使她具有一般女子所沒有的遠見、膽識、機智、謀略和手腕。慈禧在咸豐皇帝死後,帝后集團與帝胤集團結合,發動宮廷政變,摧毀「贊襄政務」八大臣集團。這場政變發生在咸豐十一年(1861年)即農曆辛酉年,所以史稱「辛酉政變」。

同治繼承皇位後,在位的13年間,主要發生了四件大事:第一件是即位當年發生的辛酉政變;第二件是清軍攻佔南京,太平天國失敗。大家對此很熟悉,就不講了;第三件是同治新政;第四件是重修圓明園。下面講辛酉政變。

在上文提到,咸豐皇帝的第三錯,是臨終前錯定了顧命大臣。它的一個直接後果是引發了「辛酉政變」。

當時,朝廷主要分為三股政治勢力:其一是顧命大臣勢力,其二是帝胤勢力,其三是帝后勢力。三股政治勢力的核心是同治皇帝,哪股政治勢力能夠同帝后勢力相結合,它就會增加勝利的可能性。

當時朝廷大臣實際上分為兩部分:一半在承德,另一半在北京。即:前者是以肅順為首的「承德集團」,後者是以奕訢為首的「北京集團」。在北京的大臣,又發生了分化,一部分傾向於顧命大臣,大部分則傾向於帝胤和帝后勢力。從而出現錯綜複雜的局面。「承德集團」隨駕,主要人物有贊襄政務八大臣:載垣、端華、景壽、肅順和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等。「北京集團」以恭親王奕訢為首,其支持者為五兄惇親王奕脤、七弟醇郡王奕譞、八弟鍾郡王奕詥、九弟孚郡王奕譓,還有軍機大臣文祥、桂良、寶鋆等人。

文祥,滿洲正紅旗人,道光進士,軍機大臣。英法聯軍逼京師,咸豐帝決定巡幸熱河。文祥「以動搖人心,有關大局,且塞外無險可扼,力持不可」,而被留守京師。軍機大臣中獨其一人被排除在贊襄政務大臣之外。

桂良,滿洲正紅旗人,為奕訢岳父,官湖廣總督、直隸總督、東閣大學士。咸豐赴熱河,同奕訢留守。

寶鋆,滿洲鑲白旗人,道光進士,署理戶部三庫事務。咸豐至熱河,調帑銀20萬兩修葺行宮,寶鋆「以國用方亟,持不可」,而受責降級。

翁心存,道光進士,入直上書房,授惠郡王讀書,又授六阿哥、八阿哥讀書。咸豐時任上書房總師傅,拜體仁閣大學士。對肅順興大獄心存不滿,載垣等請褫其頂帶,歸案訊質,被降五級,革職留任。翁心存、祁寯藻、彭蘊章,他們都是上書房的師傅,翁、祁、彭「三人者,並與肅順不協,先後去位」。

賈楨,山東黃縣人,道光一甲二名進士,後擢侍講,入直上書房,授皇六子奕訢讀書,後任武英殿大學士。咸豐赴熱河,命楨留守,楨「日危坐天安門,阻外軍不令入」。

所以,奕訢周圍這些人的特點:一是漢儒老臣多,二是正直不阿之臣多,三是對西方瞭解之臣多,四是力議咸豐在京主政者多,五是議和後請皇帝迴鑾者多,六是官員年富力強者多。以奕訢為首的「北京集團」,得到兩宮皇太后與同治皇帝的支持。

以上兩個朝廷集團,咸豐承德斷氣之日,便是開始較量之時。

七月

十七日,咸豐帝死。他臨終前做了三件事:(1)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2)命御前大臣載垣、端華、景壽,大學士肅順和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八大臣控制了政局。(3)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授予皇子載淳「同道堂」印章(由慈禧掌管)。顧命大臣擬旨後要蓋「御賞」和「同道堂」印章。八大臣同兩宮太后發生矛盾。

十八日,大行皇帝入殮後,以同治皇帝名義,尊孝貞皇后為皇太后即母后皇太后,尊懿貴妃為孝欽皇太后即聖母皇太后。

八月

初一日,恭親王奕訢獲准趕到承德避暑山莊叩謁咸豐的梓宮。《我的前半生》記載:相傳奕訢化妝成薩滿,在行宮見了兩宮皇太后,密定計,旋返京,做部署。奕訢獲准同兩宮太后會面約2個小時。奕訢在熱河滯留6天,盡量在肅順等面前表現出平和的姿態,麻痺了顧命大臣。兩宮太后與恭親王奕訢,破釜沉舟,死中求生,睿智果斷,搶奪先機,外柔內剛,配合默契。恭親王奕訢同兩宮太后密商決策與步驟後,返回北京,準備政變。此時,咸豐皇帝剛駕崩13天。

初五日,醇郡王奕譓為正黃旗漢軍都統,掌握實際的軍事權力。

初六日,御史董元醇上請太后權理朝政、簡親王一二人輔弼的奏折。

初七日,准兵部侍郎勝保到避暑山莊。勝保在下達諭旨不許各地統兵大臣赴承德祭奠後,奏請到承德哭奠,並率兵經河間、雄縣一帶兼程北上。

十一日,就御史董元醇奏折所請,兩宮皇太后召見八大臣。肅順等以咸豐遺詔和祖制無皇太后垂簾聽政故事,擬旨駁斥。兩宮皇太后與八位贊襄政務大臣激烈辯論。八大臣「嘵嘵置辯,已無人臣禮」。《越縵堂國事日記》記載:肅順等人恣意咆哮,「聲震殿陛,天子驚怖,至於涕泣,遺溺後衣」,小皇帝嚇得尿了褲子。兩宮太后不讓,載垣、端華等負氣不視事,相持愈日,卒如所擬。八大臣想先答應兩宮太后,把難題拖一下,回到北京再說。

十八日,宣佈咸豐靈柩於九月二十三起靈駕,二十九日到京。

九月

初一日,同治上母后皇太后為慈安皇太后、聖母皇太后為慈禧皇太后徽號。

初四日,鄭親王端華署理行在步軍統領,醇郡王奕譓任步軍統領。先是,兩宮太后召見顧命大臣時,提出端華兼職太多,端華說我只做行在步軍統領;慈禧說那就命奕譓做步軍統領。奕譓做步軍統領就掌握了京師衛戍的軍權。不久,奕譓又兼管善捕營事。

二十三日,大行皇帝梓宮由避暑山莊啟駕。同治與兩宮皇太后,奉大行皇帝梓宮,從承德啟程返京師。兩宮太后和同治只陪了靈駕一天,就以皇帝年齡小、兩太后為年輕婦道人家為借口,從小道趕回北京。

二十九日,同治奉兩宮太后回到北京皇宮。因為下雨,道路泥濘,靈駕行進遲緩。同治奉兩宮皇太后間道疾行,比靈駕提前4天到京。兩宮皇太后到京後,即在大內召見恭親王奕訢等。

三十日,發動政變。同治與兩宮皇太后,宣佈在承德預先由醇郡王奕譓就之諭旨,宣佈載垣等罪狀:

(1)「上年海疆不靖,京師戒嚴,總由在事之王大臣等籌劃乖張所致。載垣等不能盡心和議,徒以誘惑英國使臣以塞己責,以致失信於各國,澱園被擾。我皇考巡幸熱河,實聖心萬不得已之苦衷也!」就是將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圓明園被焚掠、皇都百姓受驚、咸豐皇帝出巡的政治責任全扣到載垣等八大臣頭上。

(2)以擅改諭旨、力阻垂簾罪,解載垣、端華、肅順、景壽任,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退出軍機。《清史稿·肅順傳》記載:此前,「肅順方護文宗梓宮在途,命睿親王仁壽、醇郡王奕譓往逮,遇諸密雲,夜就行館捕之。咆哮不服,械系。下宗人府獄,見載垣、端華已先在。」《清穆宗毅皇帝實錄》記載:「以醇郡王奕譓管善捕營事。」這可能同奕譓逮捕肅順事有關。

十月

同治帝在大典上穿過的小朝袍初一日,命恭親王奕訢為議政王、軍機大臣。隨之,軍機大臣文祥奏請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清史稿·文祥傳》記載:「十月,迴鑾,(文祥)偕王大臣疏請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命大學士桂良、戶部尚書沈兆霖、侍郎寶鋆、文祥為軍機大臣。

初三日,大行皇帝梓宮至京。

初五日,從大學士周祖培疏言「怡親王載垣等擬定『祺祥』年號,意義重複,請更正」,詔改「祺祥」為「同治」。「同治」含義可做四種詮釋:一是兩宮同治,二是兩宮與親貴同治,三是兩宮與載淳同治,四是兩宮、載淳與親貴同治。

初六日,詔賜載垣、端華在宗人府空室自盡,肅順處斬,褫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職,穆蔭發往軍台效力。據記載:「將行刑,肅順肆口大罵,其悖逆之聲,皆為人臣子所不忍聞。又不肯跪,劊子手以大鐵柄敲之,乃跪下,蓋兩脛已折矣。遂斬之。」

初九日,載淳在太和殿即皇帝位。

二十六日,禮親王世鐸奏遵旨會議並上《垂簾章程》。懿旨:依議。於是,皇太后垂簾聽政之舉,輿論已經造勢,章程亦已制定。

十一月

初一日,同治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御養心殿垂簾聽政。垂簾聽政之所設在大內養心殿東間,同治帝御座後設一黃幔(初為黃屏),慈安皇太后與慈禧皇太后並坐其後。恭親王奕訢立於左,醇親王奕譞立於右。引見大臣時,吏部堂官遞綠頭箋,恭親王奕訢接後,呈放在御案上。皇太后垂簾聽政,這在中國歷史上,既是空前的,也是絕後的。在這裡附帶說一點。慈禧本來沒有文化,但她注重學習。兩宮太后命南書房、上書房師傅編纂《治平寶鑒》,作為給兩宮太后的教科書,仿照經筵之例,派翁同龢等定期進講。後來慈禧也能批閱奏章,但常有語句不通和錯別字之處。

這次政變,因載淳登極後擬定年號為祺祥,故史稱「祺祥政變」;這年為辛酉年,又稱「辛酉政變」;因政變發生在北京,又稱為「北京政變」。其時,「辛酉政變」的三個主要人物——慈安皇太后25歲,慈禧皇太后27歲,恭親王奕訢30歲。

「辛酉政變」取勝的直接原因是:

第一,兩宮皇太后和恭親王奕訢,抓住並利用官民對英法聯軍入侵北京、火燒圓明園的強烈不滿,對「承德集團」不顧民族、國家危亡而逃到避暑山莊的不滿,而把全部歷史責任都加到顧命八大臣頭上。也把咸豐皇帝到承德的責任加到他們頭上。從而兩宮皇太后和恭親王奕訢取得政治上的主動,爭取了官心、軍心、旗心、民心,顧命八大臣則成了替罪羊。

第二,兩宮皇太后和恭親王奕訢,利用了顧命大臣對慈禧與奕訢的力量估計過低而產生的麻痺思想,又利用了帝后雖是孤兒寡母,卻掌握「御賞」、「同道堂」兩枚印章——顧命大臣雖可擬旨不加蓋這兩枚印章卻不能生效,兩宮太后與奕訢可由大臣擬旨加蓋這兩枚印章便能生效的有利條件。

第三,兩宮皇太后和恭親王奕訢,搶佔先機,先發制人,沒有隨大行皇帝靈柩同行,擺脫了顧命大臣的控制與監視,並從間道提前返回,利用自七月十七日咸豐死,到咸豐靈柩運到皇宮,其間74天的充分時間,進行政變準備。原定九月二十三日起靈駕二十九日到京,因下雨道路泥濘,而遲至九月初三日到京,比原計劃晚了4天。兩宮太后於二十九日到京,三十日政變,時間整整差了3天。這為她們準備政變提供了時間與空間,打了一個時間差與空間差。

第四,兩宮皇太后和恭親王奕訢,意識到並預感到:這是他們生死存亡的歷史關鍵時刻,惟一的出路就是拚個魚死網破。慈禧曾風聞咸豐帝生前肅順等建議他仿照漢武帝殺其母留其子的「鉤弋夫人」故事,免得日後皇太后專權。這個故事,《漢書·外戚傳上》記載:漢武帝寵幸鉤弋夫人趙婕妤,欲立其子,以「年稚母少,恐女主顓(zhuān)恣亂國家」。趙婕妤遭漢武帝譴責而死。漢武帝臨終前,立趙婕妤子為皇太子,以大司馬、大將軍霍光輔少主,是為漢昭帝。但是,咸豐帝沒有像漢武帝那樣做,而是用「御賞」和「同道堂」兩枚印章來平衡顧命大臣、兩宮太后之間的關係,並加以控制。結果,這兩枚印章被兩宮太后所利用,打破了初始的權力平衡結構。

「辛酉政變」是君權與相權的一次大的衝突,表現了兩宮皇太后和恭親王奕訢的聰明才智。它的重大結果是清朝體制的一大改變。經過「辛酉政變」,否定「贊襄政務」大臣,而由慈安皇太后與慈禧皇太后垂簾聽政,這是重大的改制。「辛酉政變」後,恭親王奕訢為議政王,這是當年睿親王多爾袞輔政的再現。但有一點不同:既由帝胤貴族擔任議政王、軍機大臣,又由兩宮太后垂簾聽政。這樣皇權出現二元:議政王奕訢總攬朝政,皇太后總裁懿定。這個體制最大的特徵是皇太后與奕訢聯合主政,後來逐漸演變為慈禧獨攬朝政的局面。隨之產生一個制度:領班軍機大臣由親貴擔任,軍機大臣滿洲兩人、漢人兩人。在同治朝,大體維持了這種五人軍機結構的局面。

「辛酉政變」就滿洲貴族而言,主要是宗室貴族同帝胤貴族的矛盾與拚殺。兩宮皇太后特別是慈禧皇太后,主要利用和依靠帝胤貴族,打擊宗室貴族,取得了勝利。

同治皇帝在辛酉政變後,內有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外有議政王奕訢主政,從而開始了同治新政。

同治朝遇上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在國內處於「太平天國」與「義和團」兩次重大社會動盪之間,在國際處於英法聯軍與八國聯軍兩次入侵之間,如同處在兩次大風暴中間的緩衝期。同治之前的道光、咸豐,之後的光緒、宣統,都沒有這樣的有利條件。這就給同治朝實行新政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日本明治維新也正在此時。兩宮太后垂簾聽政、議政王奕訢主持政務,互相配合,推行新政。在奕訢集團的主持下,新政的主要措施是:成立總理衙門、設立同文館、辦新式學校、派人出洋、辦廠開礦、修築鐵路等,實行學習西方近代化舉措,開始走向開放、進步。

(一)設立總理衙門。全稱為總理各國通商事務衙門,一般稱作「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於咸豐十年(1861年)十二月初十日正式批准成立。它的實際職能是總攬新政的中央政府機構,是面對世界局勢、完全創新的機構。它不僅掌管清廷與各國間的外交事務,而且包括對外貿易、海關稅務、邊疆防務、海軍建設、新式工礦業,以及建新式學校、興修鐵路、礦務等,實際上它相當於清廷的內閣兼外交部。這是二千年來第一個專門處理外事的中央機構。總理衙門由親王一人總領,實為首席大臣,其他大臣從軍機大臣、大學士、尚書、侍郎等中指派充任。下設獨立公所,計有英、法、俄、美和海防五股等機構。其中,俄國股,兼理俄、日兩國外交事務;英國股,兼理奧地利交涉事務;美國股,掌辦對美、德、秘魯、意大利、瑞典、挪威、比利時、丹麥、葡萄牙各國交涉事務;法國股,兼理法國、荷蘭、西班牙、巴西各國交涉事務;後設海防股,掌管南北洋海防等。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主旨是辦理同西方關係事務,創辦近代化事業,它的出現是中國走向近代化的一個標誌。隨之,設立駐外使領館。

(二)出洋考察。西方國家兩次破門而入,清朝才被迫開門而出。中國走向世界,世界也走向中國。漢、唐盛世時,中國沒有人走出過亞洲,法顯和玄奘「取經」的「西天」,是印度而不是歐洲。明朝的鄭和下西洋也沒有到歐洲。清朝向西洋考察,開始於同治五年(1866年)。這年的春天,總稅務司赫德要回國結婚,向奕訢請6個月假,順便建議清政府派人到西方去考察。這正合奕訢的心意,於是上奏請派員出國考察並獲准,從而有了清政府派斌椿等人走出國門的破天荒事件。

斌椿,《清史稿》無傳,旗人。當時官員們對出國考察都不願去,也不敢去,而63歲的斌椿報名應徵。親朋故舊以「雲風險濤」相勸止,甚至有人以蘇武被扣匈奴相告誡,但他決心親自一試。斌椿是既受政府派遣、又為政府官員中赴西歐考察的「東土西來第一人」。同治五年(1866年)正月二十一日,斌椿率三名同文館的學生及自己的兒子廣英(為照顧其父同行),離京從上海乘輪船出洋,經過一個月零八天的航程,到達法國馬賽。他在歐洲遊歷110多天,訪問了法、英、荷蘭、丹麥、瑞典、芬蘭、俄國、普魯士、挪威、比利時等國,於九月十八日回到北京。斌椿寫出《乘槎筆記》,第一次記錄下親眼所見諸如火車、輪船、電報、電梯、機器印刷、蒸汽機、攝影、起重機、抽水機、顯微鏡、幻燈機、紡織廠、兵工廠等。還第一次參觀並記述了歐洲博覽會、芭蕾舞、大英博物館、國家議院、近代報社、高等學院,以及法國的凡爾賽宮、凱旋門等。他看到了西方近代的科技與文明。

(三)培養洋務人才。開辦外國語學校、實業學堂、近代軍事學校、派遣留學生等。同治朝新式學校最早者是京師同文館。從京師八旗子弟中選出10名學生,教員則由英國教士包爾騰擔任。同文館除了聘請洋人教授外語,還請徐樹琳教授儒家經典。當時的工薪,漢文教員年薪100兩,外國教師年薪1000兩。同文館學生膳食、文具全由政府承擔,每月另發10兩津貼。月課合格者獎銀32兩,季考合格者獎銀48兩,歲試及格者獎勵72兩。若三次考試都及格,共得獎銀152兩,加上每月津貼,每年得銀272兩。後奕訢請在同文館開設「天文」、「算學」館,「采西學」、「制洋器」,引起了京師內外的軒然大波。有人說:學「西技」是「捨本求末」,講「氣節」才是「強根固本」。也有人認為:設立同文館將使中國傳統喪失,令中國官員士子向外人學習技藝,不僅是一大恥辱,而且將使中國「變而從夷」。京師流傳出一副對聯:「鬼計本多端,使小朝廷設同文館;軍機無遠略,誘佳弟子拜異類師」。於是傳稱奕訢為「鬼子六」。前門外牆壁上出現「揭帖」,上寫:「未同而言,斯文將喪」,此帖裡嵌著「同文」二字,諷刺設立同文館,中國將喪失傳統文明。候補直隸知州楊廷熙呈遞條陳道:「西學」乃「西洋數千年魑魅魍魎橫恣中原」之學,請洋人為教員將使「忠義之氣自此消」,「廉恥之道自此喪」。有人將當年春旱,渲染為「天道示警」,攻擊是奕訢等人倡行「西學」而致,乃紛紛上折,要求同文館停止招考。更嚴重的是,大學士、同治皇帝的師傅倭仁也上書反對。他認為:「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又說:「古往今來未聞有恃術數而能起衰振弱者。」認為不必向外國學,以中國之大,「必有精其術者」。奕訢等遞上駁斥倭仁的奏折:僅尚空談,不切時務,中國將愈益落後。英、法皆小柄,卻幾次打敗中國,所恃者正是科學技術。朝廷一味因循敷衍,才一敗再敗。並請倭仁保舉「精其術者」。倭仁保舉不出人才,只好退讓。由於兩宮皇太后態度明朗,使攻擊同文館招生之風被壓下去。然而同文館的招生受到很大影響,原報名者98人,但參加考試者僅有72名,其中30人是為了有優厚獎學金而報考。半年後只餘下10名學員尚能跟上學業,遂與原來在館的八旗子弟合為一班。後在上海、廣州也開設了類似的學校,招收滿、漢子弟入學,只開設外語課,請美國人做教師。同文館後來聘請美國人丁韙(wěi)良為總教習,開設化學、數學、天文、物理、國際法、外國史地、醫學、生理學、政治經濟學等課程,畢業年限改為8年,至此同文館初具一所綜合性高等學府之規模。作為第一所近代學堂開辦起來後,它帶動了其他近代學校的出現。該校在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併入京師大學堂。它培養了一大批通「西學」的人才,其中僅駐外公使就培養出28人。

同治朝開設的新式學校,還有江南製造局附設的機械學堂、福州船政局附設的船政學堂等。福州船政學堂又稱「求是堂藝局」,是同治五年(1866年)由左宗棠主持福州船政局時附設。這所學校是近代較早開設的一所以學習自然科學為主的新式學校,同時又有軍事學校的性質,以培養海軍和造船人才為目的之一。

(四)派留學生出國。同治十一年(1872年),首批30名「幼童」奔赴美國留學,史稱「幼童出洋」。同治年間留學之風興起,與容閎分不開。容閎(1828~1912年),廣東香山(今中山)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入澳門馬禮遜教會學堂讀書,家長想讓他學成後做買辦。後該校教員、美國人布朗回美國時,容閎隨他去了美國,成為近代早期留學生之一。他在美國先讀中學,後入耶魯大學,攻讀4年,於咸豐四年(1854年)獲該校文學學士學位後回國。同治九年(1870年),曾國藩任直隸總督,容閎為其幕僚和譯員。他多次向曾國藩建議派遣留學生出國學習。同年,清政府批准了曾國藩等上奏派留學生的章程,決定派遣120名十二三歲幼童去美國留學,學習期限為15年,在上海成立留學出洋局管理此事。後以陳蘭彬、容閎為正副委員,常駐美國,經管留學生事務。幼童留學生年齡一般在12~16歲,出國前在上海培訓。因為當時風氣未開,招生工作極難進行,幼童父母都不願把孩子送到遙遠的大洋彼岸去。如詹天祐,他的鄰居在香港做事,向其父介紹留學招生一事,並勸他送詹天祐報名。但其父要兒子走科舉正途,而不願意出去留學。這位鄰居再三說明去美國留學比科舉進士有出息,並提出如果詹天祐去美國留學,就把女兒許配給他。他父親才願送子出國,當時詹天祐才12歲。後來詹天祐學成回國,修築京張鐵路,建灤河大橋,稱著於世。幼童先受預備班半年教育,學習簡單的英語,瞭解美國情況。學校要求極嚴格,學習差的經常受體罰,幼童們都很努力,完成了預期學業。同治十一年(1872年)夏,經過考試選拔,第一批幼童30名,在上海乘輪船出洋。從同治十一年到光緒元年(1875年),每年出國一批,每批30人,共有四批120人赴美國留學。幼童們到了美國,成為美國新聞中的轟動事件,美國總統還接見了他們。中國留學生給美國人留下「聰明能幹,彬彬有禮」的印象,並說他們是「中國的榮譽」。容閎提出並把他們分別安排在美國平民家庭中生活。美國的教師、醫生、紳士們紛紛把中國幼童領到自己家中,每個家庭對幼童都關懷備至,為他們提供較好的吃住條件,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他們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樑。

但是,清政府派往美國監督留學的官員陳蘭彬等,以留學生學運動、學跳舞,不穿長袍馬褂而穿西服,不行跪拜禮而行握手禮,甚至於有的學生剪了辮子等,認為「他們縱能學成歸國,非特無益於國家,亦且有害於社會」,向清廷建議將留美學生撤回。總理衙門大臣奕訢雖是要求實行新政的人,他對留學生違背「祖訓」卻接受不了,便奏請於光緒七年(1881年)五月,「將出洋學生一律調回」。留美學生自同治十一年(1872年)首批出洋,至光緒七年(1881年)撤回,最長者達9年。出國時的12~16歲的少年,歸來時已是20多歲的青年。他們在美國雖未完成計劃的學業,但都受到西方的教育。這些留學歸國的青年,後來逐步成為中國政界、軍界、學界、工商界等方面的知名人物和科技骨幹,為中國近代建設做出了貢獻。據不完全統計:從事行政和外交者24人,其中成為領事、代辦者12人,外交次長、公使2人,成為總長者1人,內閣總理1人;加入海軍者20人,其中成為海軍將領者14人;從事教育者5人,其中成為大學校長者2人;從事實業者30人,其中成為工礦負責人者9人、工程師6人、鐵路局長3人等。

(五)洋務求強。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在上海、南京、福州相繼辦起了近代軍工廠,多聘請洋員充當技術指導。這就是所謂的「洋務運動」,它包括舉辦新式軍用工業,編練新式軍隊,加強國防建設等,其宗旨是「求強」與「求富」。奕訢強調學習「西學」,製造「西器」。他認為,「采西學」、「制洋器」早在清初康熙大帝時就進行過了,如今再搞是發揚光大祖制和傳統。

咸豐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安慶軍械所辦成,並很快仿製出一批洋槍洋炮。曾國藩集合起湘軍軍官、幕僚試看演射。後膛槍、開花炮的威力、射程、射速、準確度、殺傷力比起鳥槍、抬槍和土炮的確強多了。湘軍和幕僚拍手稱讚,曾國藩興奮不已。

海軍建設,主要還是向外國購艦。19世紀70年代,由李鴻章主持向英國購買的軍艦有「龍驤」、「虎威」、「飛霆」、「策電」、「鎮東」、「鎮西」、「鎮南」、「鎮北」等炮艇。19世紀80年代,德國的軍火和造船工業有了突出的發展,李鴻章轉向德國訂購戰艦。

同治三年,清政府才開辦大型兵工廠,計有江南製造局、金陵製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西安機器局等20餘個。而規模大、有典型性的為江南、金陵、福州、天津、漢陽等幾個兵工廠。

江南製造總局。是曾國藩與李鴻章共同創辦的一個規模最大的軍事工業。同治四年(1865年),李鴻章委託海關道員丁日昌買下設立在虹口的美商旗記鐵工廠,把上海、蘇州兩個洋炮局搬至上海,成立了大型軍事工業製造局。同治六年,曾國藩主張在該廠製造輪船,又在上海海關撥出兩成關稅,為造船經費之用。此後,工廠逐年擴充,計有洋槍廠、洋炮廠、炮彈廠、火藥廠、輪船廠、煉鋼廠、子彈廠、水雷廠,並設有學校和翻譯館,其規模較為宏大。同治七年,造船廠造出了第一艘輪船,取名「惠吉」,至中法戰爭前共製出15艘軍艦,最大者為2800噸,小者只有數百噸。

金陵製造局。是同治四年(1865年)李鴻章任兩江總督時把馬格裡主持的蘇州洋炮局遷到南京雨花台,並加以擴充,更名為金陵製造局,主要製造大炮和彈藥。到光緒初年,該廠計有三個機器廠,還有火藥、火箭、水雷等工廠,規模也很大。

福州船政局。設於同治五年(1866年),是閩浙總督左宗棠創設的造船廠。該廠所聘洋員分別任監督和副監督。該廠由煉鋼廠、船廠和學堂三部分組成。工廠尚未建成,左宗棠便調往西北鎮壓回民起義,該局由福州船政大臣沈葆楨接辦。同治八年(1869年),該局造出第一艘輪船,取名「萬年青」,到同治十三年(1874),共造出輪船15艘。此後外籍工匠全部撤走,由船政學堂的畢業生接管技術工作。到甲午戰前,又造輪船20艘。中法戰爭前製造的輪船質量較差,全為木殼船,直到光緒十年(1884年)才能製造鐵甲艦,其造船技術一直未見提高,同英、德等國所制的鐵甲艦和巡洋艦皆無法相比,中法戰爭之前所造的軍艦多數毀於中法馬尾之戰中。

江南製造局、金陵製造局、天津機器局皆為李鴻章直接控制,這三個軍事工業統稱為「北洋三局」。

這些軍事工業的出現,引進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大機器生產,對吸收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和科技人才培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同治帝親政,時年18歲。他親政時,詔「恪遵慈訓」,就是要遵守聖母的懿旨。他親政後也辦了些事,如在西苑紫光閣會見日本國大使副島種臣、俄國大使倭良嘎裡、美國大使鏤斐迪、英國大使威妥瑪、法國大使熱福理、荷蘭國大使費果蓀,並接受他們呈遞國書。同治親政只有一年多的時間,他親自主持經辦的一件大事就是重修圓明園。

慈禧退簾後,想到宮外遊冶愉悅,回憶起當年的圓明園生活,她懿旨重修圓明園。這是重大的工程,至少要花幾千萬兩白銀。九月,同治帝發佈上諭:興修圓明園以為兩宮太后居住和皇帝聽政之所,讓王公以下京內外大小辟員量力捐修。恭親王不好完全拒絕,報效銀2萬兩,指令戶部先撥銀2萬兩。撥款之後,朝廷震動。接著百官疏奏,反對重修圓明園。御史沈淮疏請緩修圓明園工程。同治覽奏大怒,立即召見沈淮,嚴詞申責。接著御史游百川再上疏諫阻,同治又下諭將游百川革職。經過一段準備,十三年(1874年)正月,圓明園重修工程正大光明殿、天地一家春(原慈禧住處)等處先後開工。四月,同治視察圓明園,慈禧親自看取圖樣,應修殿宇不下3000餘間。七月初六日,發生廣東商人李光昭自稱「圓明園李監督」,借購修園木料詐騙白銀30萬兩的事件,引起朝臣反對。同治帝仍不同治帝繪《祝萬年圖》理睬,繼續其工程。七月十八日,恭親王奕訢、大學士文祥等十人(三位親王郡王、三位御前大臣、三位軍機大臣、一位師傅)聯銜疏奏,請停止圓明園工程:「宜培養元氣,以固根本;不應虛糜帑糈(xǔ),為此不急之務。」同治帝與十重臣幾番面對面地辯論,他明知錯誤,仍不悔改。當大家一再反對時,同治帝準備發上諭,以十大臣「朋比為奸,謀為不軌」的罪名,宣佈將十大臣革職。兩宮太后見事情鬧大,只好出面調解。據吳汝綸日記載:召見時「兩宮垂涕於上,皇上長跪於下。謂十年以來,無恭邸何以有今日?皇上少未更事,昨諭著即撤銷云云」。其結果是:革十大臣職的上諭沒有發佈,重修圓明園改為修葺三海。在奕訢等諫阻下,同治說:「我停工何如!爾等尚何嘵舌!」二十九日,停止圓明園工程。重修圓明園工程是慈禧的懿旨,奕訢等的諫阻,觸怒了慈禧。三十日,同治帝上諭:「著革去親王世襲罔替,降為郡王。」此次補蓋、添建、粘修、揭瓦後基本成型的殿閣亭榭等100座500間。八月初一日,同治發出上諭:「朕奉慈安端裕康慶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頤皇太后懿旨:皇帝昨經降旨,將恭親王革去親王世爵罔替,降為郡王,……著加恩賞還親王世爵罔替」云云。諭修葺西苑三海工程。

十二月,同治帝死於養心殿。他的死因,是個疑案。

同治6歲到14歲期間,每天應景做皇帝,到養心殿擺樣子,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他還要抽出半天時間,到弘德殿讀書。同治從小沒有得到嚴父的教育,母后皇太后與聖母皇太后都沒有文化,不得教育皇子讀書的要領。她們常在重華宮漱芳齋辦事、傳膳、聽戲,沒有給同治以文化的熏陶。同治貪玩,不愛讀書,「見書即怕」,不好學習,沒有長進。他的師傅教他學習看奏折,但他「精神極散」;聽講奏折,也極不用心。他的伴讀奕詳、奕詢,本意在陪同讀書、互相激勵、彼此切磋,實際上往往代其受過,起到「殺雞嚇猴」的作用。在課堂上,「無精神則倦,有精神則嬉笑」,實在是一個頑皮的學生。同治到十七八歲的時候,「折奏未能讀」,連「在內背《大學》皆不能熟」。

同治皇帝就其個人來說,出生在帝王之家,享受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獨尊榮光,過著「鐘鳴鼎食」的生活,沒有兄弟競爭便順利地登上皇帝寶座,這是他人生的喜劇。但是,同治也有人生的悲劇——他短暫的19年就有六大不幸:幼年喪父是為第一大不幸!童年擔當社稷重任而不能享受正常童真快樂是為第二大不幸!同聖母皇太后關係不好是為第三大不幸!婚姻不如意是為第四大不幸!無子無女是為第五大不幸!19歲便早亡是為第六大不幸!下面簡單說一下他的后妃。

同治有一後三妃,其中皇后的人選:慈安皇太后喜歡侍講崇綺的女兒阿魯特氏,慈禧皇太后則喜歡員外郎鳳秀的女兒富察氏。兩宮太后,意見不一,要同治自選。同治選定蒙古正藍旗崇綺的女兒阿魯特氏。於是奉兩宮皇太后懿旨,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冊立阿魯特氏為皇后,同治17歲,皇后19歲。又冊富察氏為慧妃。

皇后的祖父為大學士、軍機大臣賽尚阿,外祖父是鄭親王端華。皇后的父親崇綺,是有清一代惟一的「蒙古狀元」,是有清一代滿洲、蒙古以漢文獲翰林院編修的第一人。滿蒙士林,以其為榮。同治九年(1870年),選侍講,後充日講起居注官,再調盛京將軍。義和團事起,崇綺同朝廷勳貴多人信仰,事敗之後,隨榮祿走保定,住居蓮池書院,自縊而死。崇綺妻,瓜爾佳氏,在京師陷落時,闔門死難。《清史稿·崇綺傳附崇綺妻傳》記載:「崇綺妻,瓜爾佳氏,先於京師陷時,預掘深坑,率子、散秩大臣葆初及孫員外郎廉定,筆帖式廉容、廉密,監生廉宏,分別男女,入坑坐瘞,闔門死難。」

皇后出身於官宦名門、詩書大家,自幼習書達禮,性格耿爽,不善阿諛。據記載,皇后阿魯特氏「雍容端雅」,「美而有德」,且文才好。皇后幼年在家,崇綺親自授課,讀書聰穎,十行俱下,「後幼讀書,知大義,端靜婉肅,內外稱賢。及正位六宮,每聞諫阻,自奉儉約,時手一編」。她被冊為皇后,同治帝很喜愛她,也很敬重她,據說不久懷有身孕。慈禧皇太后不喜歡這個皇后兒媳婦,常找碴兒難為這位小皇后。慈禧不許她與同治皇帝同房,而要同治對慧妃好。同治帝不敢違抗,但他不喜歡慧妃,只好賭氣獨宿養心殿,生活寂寞寡歡。因為慈禧處處刁難,皇后日子過得很不舒心。同治病重,皇后護侍,也遭到慈禧的訶責。《我的前半生》記載:同治病重,皇后前去養心殿探視,二人說了些私房話,被慈禧皇太后知道。慈禧怒不可遏,闖入暖閣,「牽後發以出,且痛抶之」,並叫來太監備大杖伺候。據說皇后情急之下說了句:「媳婦是從大清門抬進來的,請太后留媳婦的體面!」慈禧一直以側居西宮為遺憾,也為咸豐臨終前沒有冊封自己為皇后而不滿。慈禧動怒,同治被嚇暈,病情加重。慈禧見狀,才未對皇后動刑。

同治之死,慈禧將責任栽到皇后頭上。皇后阿魯特氏見同治皇帝死,大慟大悲,不思飲食,吞金自殺,獲救得生。皇后之父崇綺,奏告慈禧皇太后。皇太后回答:「可隨大行皇帝去罷!」皇帝死了,尚未入葬,稱大行皇帝,就是說可以隨夫殉死。崇綺將此話告訴女兒。而且慈禧不為同治立嗣,卻讓同治堂弟兼姨表弟載湉繼承皇位,實際上是不為皇后留餘地。皇后只有自盡一條路可走。光緒元年(1875年)二月,同治帝死後75天,皇后阿魯特氏「遽爾崩逝」,年二十二。野史或謂:皇后阿魯特氏懷孕,慈禧恐其生男孩,將來纘承大統,自己不能垂簾聽政,故逼其死。

同治生活放縱,同家庭關係不和諧有關。據說:同治既近女色,或著微服冶遊。有人給他進「小說婬詞,秘戲圖冊,帝益沉迷」。他常到崇文門外的酒肆、戲館、花巷。野史記載:「伶人小六如、春眉,娼小鳳輩,皆邀幸。」又記載同治寵幸太監杜之錫及其姐:「有奄杜之錫者,狀若少女,帝幸之。之錫有姊,固金魚池娼也。更引帝與之狎。由是溺於色,漸致忘返。」據記載:醇親王奕譞曾經泣諫其微服出行,同治質問從哪裡聽來的?醇親王怫然語塞。又召恭親王奕訢,問微行一事是聽何人所言?答:「臣子載澂。」同治微行,沸沸揚揚,既不能輕信說其有,也不能斷然說其無!

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日,同治帝崩於皇宮養心殿。同治之死,傳說頗多,主要有死於天花、死於梅毒、死於天花和梅毒三說。

主同治死於天花說。主要是根據歷史檔案和翁同龢日記。翁的日記記載:同治於十月「二十一日,西苑著涼,今日(三十日)發疹」。十一月初二日,「聞傳蟒袍補褂,聖躬有天花之喜」。又記載:「昨日治疹,申刻,始定天花也。」初九日,召見御前大臣時,「氣色皆盛,頭面皆灌漿泡飽滿」。上諭云:「朕於本月遇有天花之喜,經惇親王等合詞籲請靜心調攝」云云。經學者研究清宮歷史醫案《萬歲爺進藥用藥底簿》後認為:同治帝系患天花而死。在同治得了天花以後,太醫公佈病情與藥方,宣佈同治之病為「天花之喜」。慈禧太后暨文武大臣對同治之病,不是積極地尋求新醫藥和新療法,而是依照祖上傳下的規矩,在宮內外進行「供送痘神」的活動,敬請「痘神娘娘」入皇宮養心殿供奉。宮內張掛驅邪紅聯,王公大臣們身穿花衣,按照「前三後四」的說法,要穿7天花衣。同治的「花衣期」延長為「前五後七」,就是可望12天度過危險期。慈禧、慈安兩宮太后,還親自到景山壽皇殿行禮,祈求祖先神靈賜福。內務府行文禮部,諸天眾聖,皆加封賞。一身瘡痍的同治,在皇宮求神祭祖的喧囂中離開了人世。他死在養心殿,這裡恰是他的祖先順治被天花奪去性命的寢殿。《崇陵傳信錄》記載:「惠陵上仙,實系患痘,外傳花柳毒者非也!」近年專家們發現了御醫給同治看病的《脈案》。醫學史專家對相關檔案進行了認真分析,結論是:同治皇帝死於天花。

同治皇帝的惠陵主同治死於梅毒說。也主要是根據歷史檔案和翁同龢日記。野史中也有載述,《清宮遺聞》記載,同治到私娼處,致染梅毒。翁同龢日記云:十一月二十三日,「晤太醫李竹軒、莊某於內務府坐處,據云:脈息皆弱而無力,腰間腫處,兩孔皆流膿,亦流腥水,而根盤甚大,漸流向背,外潰則口甚大,內潰則不可言,意甚為難。」二十八日又記:太醫云:「腰間潰如碗,其口在邊上,揭膏藥則汁如箭激,丑刻如此,卯刻復揭,又流半盅。」二十九日再記:見「御醫為他揭膏藥擠膿,膿已半盅,色白而氣腥,漫腫一片,腰以下皆平,色微紫,看上去病已深。」李慈銘日記也記載:「上旋患癰,項腹皆一,皆膿潰。」但他又說:「宮廷隔絕,其事莫能詳也。」

但清宮史專家指出,清朝的典章制度是非常嚴格的,皇帝私自從紫禁城裡出去尋花問柳,是沒有什麼可能性的。另一種意見卻認為,同治重修圓明園計劃遭百官反對而失敗後,百般無聊,便在太監引導下,微服出宮,尋歡取樂。時外國人可能已知同治帝之病,如美國公使給本國政府的報告說,「同治皇帝病若以西醫及科學方法診治,決無不可醫治之理,決非不治之症。」然而,同治帝是一國之君,太醫開方要經過嚴審,出於為君者諱,是不能公佈病症實情,也不能按病開方,下藥不對症,醫治無療效。

主同治死於天花梅毒說。也主要是根據歷史檔案與文獻資料推斷。御醫診斷同治的症狀是:濕毒乘虛流聚,腰間紅腫潰破,漫流膿水,腿痛盤攣,頭頸、胳膊、膝上發出痘癰腫痛。這種看法是:同治或先患天花未癒而又染上梅毒,或先患梅毒而又染上天花,兩種疾病並發,醫治無效而死。

民間對於同治皇帝死因有種種說法,清朝官方則保持沉默,不予申辯。因此,同治到底是死於什麼病,成了一個歷史疑案。

同治死後,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急召惇親王奕、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孚郡王奕譓、惠郡王奕詳,貝勒載治、載澂、公奕謨,御前大臣伯彥訥謨祜、奕劻、景壽,軍機大臣寶鋆、沈桂芬、李鴻藻,內務府大臣英桂、崇綸、魁齡、榮祿、明善、貴寶、文錫,直弘德殿徐桐、翁同龢、王慶祺,南書房黃鈺、潘祖蔭、孫詒經、徐郙、張家驤入,奉懿旨,以醇親王之子載湉——既是同治的堂弟,又是同治的姨表弟,入繼文宗(咸豐),為嗣皇帝。

《清史稿·穆宗本紀》論曰:「沖齡即祚,母后垂簾。國運中興,十年之間,盜賊剷(chǎn)平,中外乂安。非夫宮府一體,將相協和,何以臻茲!」同治年間,機遇難得:內處「太平軍」與「義和團」兩大社會動盪之間,外處英法聯軍與八國聯軍兩次入侵之間。太后垂簾,親王議政,宮府一體,尚能協和,推行新政,有一定成效。

同治壽短病筆,載湉入繼大統,就是光緒皇帝。

載淳個人小檔案

姓名:愛新覺羅·載淳

出生:咸豐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

屬相:龍卒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

享年:19歲

謚號:毅皇帝

廟號:穆宗

陵寢:惠陵(清東陵)

父親:奕詝(咸豐)

母親:葉赫那拉氏,後尊為孝欽顯皇后

初婚:16歲結婚,配偶阿魯特氏,配偶:5人,皇后阿魯特氏

子女:無

繼位人:載湉(光緒)

最得意:興辦維新諸事

最失意:父親早故

最不幸:身後皇后自盡

最痛心:無子女

最擅長:戲耍

《正說清朝十二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