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預傳

杜預字元凱,京兆杜陵人。祖父杜畿,是魏尚書僕射。父親杜恕,是幽州刺史。杜預博學多所通曉,明於國家興廢之道,常說:「立德是我不能做到的,立功立言差不多可以做到。」當初,杜預的父親與宣帝司馬懿不和,被幽禁而死,所以杜預長久不得調升。

文帝嗣位,杜預娶文帝的妹妹高陸公主為夫人,開始拜為尚書郎,繼承祖父豐樂亭侯的爵位。在職四年,轉為參相府軍事。鍾會伐蜀,以杜預為鎮西長史。鍾會謀反,他的僚屬官佐都被害,只有杜預靠他的智慧得免於禍,增加封邑一千一百五十戶。

杜預與車騎將軍賈充等制定律令,完成之後,杜預為律令作了註解,並向皇帝上奏說:「法律是判決案件的準繩和範例,並不是詳細探究事理和人性的書,所以文字簡約而例子明顯,允許做的和禁止做的都省約簡要。例子明顯則人們容易看到,禁令簡要則人們不易犯法。容易看到的人們就知道迴避,不易犯法則刑法就會少用。刑法之本在於簡要明顯,所以必須審訂名分。審訂名分不要拘於細微末節。古代的刑書銘刻在鐘鼎上,鑄在金石上是為了堵塞與刑法相違背的規定,避免執法人巧使舞弊,濫作解釋,現在我所注的是將刑法的內容提綱挈領,區分名分。使用法的人按照名例審定取捨,循繩墨之直,避免像折薪一樣隨意砍削。」皇帝下詔,將此律令與註解頒佈於天下。

泰始年間(265~274),為河南尹。杜預以為京師是教化天下的基點,由近到遠,凡施政行文,務必以國家大政方針為準。杜預受詔命制定了升降賞罰官吏的考核條例,大致內容是:「臣聞上古之政,主要是順應自然,自己有虛心誠意,人民相應地也會信賴順從,自己心神通暢,天下的事就會順理成章。後世淳樸之風漸散,表彰美的,顯示惡的,設官分職,頒賜爵祿,宣佈六典,詳細考察。然而還要依靠明哲的輔臣,安置忠貞的有司,使名位不得超過他的功勞而獨擅美名,也不得使功勞被隱蔽而與名位不符,為政者都能咨詢採納各方面的意見。到了末世,不能以大道治國,而求助於稠密細碎的法律條文,心有疑就相信耳目,懷疑耳目就相信書簡。書簡愈繁,官方愈偽,法令愈明,巧飾愈多。昔日漢代刺史,歲終也向朝廷上奏,不制定考核條款,只粗略舉出官吏的清濁。魏朝建立考課制度,繼承了漢代京房的遺意,條文十分細密。然而由於條文細碎而違背大體,所以歷代都行不通。不若重申唐堯的舊制,去密而就簡,則簡明而易行。順應萬物之理,心領神會,善惡存於人心。拋開人而專用法,則會傷害理。現在考核薦舉優劣,莫若委任明達的官員,使各自考核自己轄區的官吏。任職一年以後,每歲挑優者一人為上等,劣者一人為下等,統計以後報於朝廷。這樣考核六年,主辦此事的人總集案卷,那些六年都是優的提拔任用,六年都是劣的上奏免官,那些優多劣少的仍舊錄用,劣多優少的降職。現行考核的品位,所指對像不一樣,標準確實有高有低。若照標準高的條文取為優,照標準低的條文就不能評優,主持此事的應當衡量輕重,略微下降,不必盡扣法律條文。己丑詔書認為考課制度難以實行,可聽憑典型例子,推薦例子的理由根據,也是來自輿論風聲。過六年突然來一次推薦,升降賞罰沒有平時的依據,這又不是古代進行三年一考的意思了。現在每年一考,優積多者可以升,劣積多者可以降。以士人君子之心衡量,沒有在原職六年六次罷黜清廉有能者,六次進用劣下者。監司也會隨時彈劾這些人。如令上下公開互相包容過錯,這會使清廉之議頹喪,對官吏的升降也無所取。」

司隸校尉石鑒因為與杜預有宿怨,上奏彈劾杜預,被免職,當時胡虜侵擾隴右一帶,皇帝以杜預為安西軍司,給兵三百人,馬百匹。到達長安,又加秦州刺史、領東羌校尉、輕騎將軍、假節等職銜。當時胡虜兵強盛,石鑒為安西將軍,使杜預出兵擊胡虜。杜預以為胡虜乘得勝之勢,馬匹肥壯,而官軍孤懸敵境而又困乏,應積蓄力量以待時機,春天才能進討,因而陳述了五不可、四不須的意見。石鑒大怒,又奏杜預擅自修飾城門官舍,使軍隊困乏,派御史檻車將杜預囚送廷尉。因為杜預妻是公主,符合刑法中八種減刑的條件,判定以侯爵贖其罪。此後隴右的軍事情況和杜預分析策劃的完全一樣。

當時朝廷上下都認為杜預有籌劃策略的才能,又值匈奴統帥劉猛舉兵反晉,佔領并州西部及河東、平陽一帶,皇帝下詔讓杜預以散侯的身份在宮中出謀劃策,不久又拜為度支尚書。杜預上奏建議籍田和安邊政策,討論處理軍國要事。又作人排新器,興常平倉,定谷價,計算鹽運,制訂考課制度。類似這樣內以利國外以安邊的建議有五十多條,都被皇帝採納。石鑒從軍中回京師,報功不實,為杜預所彈劾,二人遂互相仇恨,有時大吵大鬧,為此兩人都免了官,杜預保留侯爵,兼原來的職務。幾年之後,又拜為度支尚書。

元皇后的陵墓將遷到峻陽陵。按舊喪制,安葬以後,皇帝和群臣即可以脫孝服。尚書上奏,認為皇太子也應脫孝服。杜預提議「皇太子應守古代喪制,服喪三年」,皇帝聽從了這個意見。

杜預以為時歷有差錯,與晷度不合,制訂了《二元乾度歷》上奏皇帝,推行於世。杜預又以為孟津渡口不安全,渡船常有翻沒的危險,請求在富平津建橋。議論此事的人以為殷和周的都城都靠近孟津,歷代聖賢都不曾在此建橋,必然是這裡不可建橋。杜預說:「造舟為梁,就是建河橋。」橋建成以後,武帝帶著百官到橋邊舉行宴會,舉杯向杜預祝酒說:「不是你,此橋是不能建成的。」杜預回答說:「不是陛下的英明,臣也不能施展微小的技巧。」周朝太廟裡的欹器,到東漢時還放在皇帝御座旁,漢末大亂時失蹤,形狀和製作方法也失傳。杜預發揮自己的創造才能,製成一個欹器送給武帝,武帝非常讚歎。咸寧四年(278)秋,連綿大雨,又發生蝗災,杜預上疏陳奏了很多要事,這些事載於《食貨志》。杜預在宮中七年,斟酌處理國家大事,不可勝數,受到朝野的讚美,號稱「杜武庫」,是說杜預心中無所不有。

當時武帝秘密制訂了滅吳計劃,而朝臣議論多有不同意見,只有杜預、羊祜、張華與武帝意見相合。羊祜病重時推薦杜預代替自己的職務,因而以本官假節行平東將軍,兼征南軍司。羊祜死後,杜預拜為征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賜給追鋒車和第二駙馬。杜預到任後,修繕甲兵,耀武揚威,選拔一支精銳軍隊,襲擊吳西陵督張政,大破張政軍。因有功增封三百六十五戶。張政是吳的名將,佔據要害地方,因無防備而失敗感到羞恥,不把失敗受損的實情報告吳主孫皓。杜預想離間吳主與邊將的關係,向朝廷上表,把俘獲的吳軍歸還給孫皓。孫皓果然把張政召回,派武昌監劉憲代替他。所以大軍臨吳境時,吳國將帥徙移變換,造成動盪不安的形勢。

杜預安排妥當以後,就請示伐吳的時間。武帝答覆待明年大舉伐吳,杜預上表陳述伐吳的理想計劃,他說:「自閏月以來,吳賊只是嚴加戒備,沒有調兵到上游。以常理和形勢推斷,吳賊已窮於計謀,力不能東西兩全,必先護上流,盡力保住夏口以東,以苟延殘喘,沒有理由把更多的兵力調到西境,讓國都空虛。陛下過於聽信朝臣之計議,因而便放棄滅吳大計,放縱敵人就會給自己帶來災禍。這確實是國家的長遠大計,假如實行這個計劃會失敗,不實行也是可以的。為事情制訂計劃當然務求完善牢靠。如果成功,則會開闢太平的基業;不成功,不過費些時光,為什麼就不肯試一試呢?如等到後年,天時人事變化無常,臣恐那時會更加困難。陛下平時的意見,是分別命臣等隨邊界進軍,各軍的進退要東西同步,這是萬全之舉,沒有傾敗的顧慮。臣對這些是明瞭的,不敢以自己的曖昧見解帶來不良後果。望陛下明察。」杜預在一月之內又向武帝上表說:「羊祜與朝臣意見多不同,不事先與朝臣籌劃,而秘密與陛下施此計,這就更加有不同意見。凡事都應該把利與害作比較,今行此計劃,十之八九有利,其餘十之一二至多無功而已。那些認為這個計劃必然破敗的形勢並不存在,只是此計劃不是出於他們自己,有功也沒有自己的份兒,恥於收回不願戰的意見,所以抱住原來的主張不放。近來朝廷事無大小,異議蜂起,雖然各人的想法不同,也多由於依仗陛下的恩寵而不顧國家前途,輕率地表示不同意見。昔日漢宣帝議趙充國所上表,實施以後成功,宣帝斥責那些持異議的人,這些人都叩頭謝罪,這樣是為了堵塞異端。自今秋以來,討賊的好形勢已很明顯。如今日中止行動,孫皓恐怖而生他計,或遷都武昌,修好江南諸城,使其居民遠遷,城不可攻,野無所獲,把大船集中在夏口,則明年攻吳計劃就來不及了。」當時武帝正與中書令張華下棋,杜預的表到了,張華把棋推開說:「陛下聖明神武,朝野清靜,國富兵強,號令如一。吳主荒婬驕奢而暴虐,殺害賢能。當今伐吳,不費功夫即可成功。」武帝即答應了杜預的伐吳計劃。

杜預在太康元年(280)正月,陳兵於江陵,派遣參軍范顯、尹林、鄧圭、襄陽太守周奇等,率兵沿江西上,授給節度之職,一旬之中,連克城邑,都和杜預策劃的一樣。又派遣牙門將管定、周旨、伍巢等,率奇兵八百,駕船夜渡長江,偷襲樂鄉,樹起很多旗幟,在巴山點起火,然後出擊要害之地,奇取吳賊指揮中心。吳都督孫歆震驚害怕,給伍延寫信說:「從北方來的晉軍,真是像飛過長江一樣。」吳地男女投降的有一萬多人。周旨、伍巢等在樂鄉城外埋伏,孫歆派兵抗拒晉將王睿,大敗而還,周旨等率伏兵跟在孫歆敗軍後面入城,孫歆沒有發覺。直至軍帳下,俘獲孫歆而還。所以軍中編了個歌謠說:「以計代戰一當萬。」於是進逼江陵。吳督將伍延假稱請求投降,而仍在城牆上列兵防守,杜預攻下了江陵城。長江上游已經平定,於是沅湘以南直至交趾廣州,吳之州郡都望風歸順,奉送印綬。杜預仗節以皇帝詔命安撫降者。總計斬殺及俘虜吳都督、監軍十四,牙門將、郡守一百二十多人,又借此兵威,遷徙將士及屯戍人家以充實江北。南郡故地都安置了地方官,荊州大地安寧有序,吳人投奔而來的,像歸家一樣。

王睿先上表說得了孫歆的頭,接著杜預將活孫歆送到京師,洛陽人都當著一個大笑話。當時各路軍將領聚會商量滅吳之事,有人說:「已有百年經歷的吳寇,難於一下子滅掉。當今酷暑即將到來,將會有雨澇,生瘟疫,應等到冬天大舉進攻。」杜預說:「昔日樂毅借助於濟西一戰而併吞強齊,今我軍威已振,譬如破竹竿,劈開數節之後,其餘就會迎刃而解,不須著手用力了。」立即指揮群帥,直逼秣陵,所過城邑,無不束手投降。原來認為不能立即平吳的人,寫信向杜預道歉。

孫皓平定以後,杜預率師凱旋而歸,因功晉爵為當陽縣侯,增加封邑連以前的共九千六百戶,封其子杜耽為亭侯,食邑千戶,賜絹八千匹。

當初進江陵時,吳人知道杜預頸上有癭,又怕其計謀,在狗頸上拴個葫蘆給杜預看,每棵有癭的大樹,都在癭上砍出一塊白的,寫上「杜預頸」字樣。城破以後,杜預把幹這些事的人捉起來殺了。

杜預回鎮以後,屢次向皇帝陳述自己家世任職,以為武將不是自己所長,請求退職。皇帝不許。

杜預以為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因而勤於講武,建立學校,江漢人民無不懷念其德,教化廣被萬里。開鑿山洞,設置關隘,派兵屯守要害之地,以維護鞏固太平形勢。又修治邵信臣的水利遺跡,引蚩、育諸水,灌溉田野一萬餘頃,田野劃分區域,刻石為界,公私同利。百姓仰賴杜預而得利,稱之為「杜父」。

杜預對公家之事,凡所知者無不盡力而為。凡他設計興造的工程,必進行周密的考察測度,很少有失敗的。

杜預喜歡傳名後世,常說「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刻了兩個石碑,記載他的功勳,一個沉在萬山之下的水中,一個立在峴山之上,說:「誰知道此地以後會不會高山變深谷,深谷變高山呢?」

杜預身不跨馬,射箭不能穿透木札,然而每遇征伐大事,他都居將帥之列。交友接物,恭敬有禮,有人求教,則盡其所知而答,誨人不倦,做事敏捷而言語謹慎。立功之後,閒暇無事,即專心鑽研經籍,著《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又參考各家譜第,成書稱為《釋例》。又作《盟會圖》、《春秋長歷》,成為完備的一家之學,到老年才完成。又撰《女記贊》。當時論者認為杜預文章質直,未被世人重視,只有秘書監摯虞很欣賞,說:「左丘明本是為《春秋》作傳,而《左傳》卻單獨流行。《釋例》本是為《左傳》而設,所闡發的道理不限於《左傳》,所以也單獨流行。」當時王濟懂得相馬,又很愛馬,而和嶠喜歡聚斂財物,杜預常稱「王濟有馬癖,和嶠有錢癖」。武帝聽到後對杜預說:「卿有何癖?」杜預回答說:「臣有《左傳》癖。」

杜預鎮守荊州時,幾次給洛陽的權貴要人送禮物。有人問為什麼要這樣做,杜預說:「我只怕被陷害,不求得益啊!」

杜預當初在荊州因為宴會喝醉了酒,睡在書齋中,外邊人聽到書齋中有嘔吐聲,偷偷從門縫中窺視,只見一條大蛇垂頭嘔吐。聽到此事的人都感到很驚異。後來徵召到京城作司隸校尉,加位特進,行至鄧縣而死,終年六十三歲。武帝很悲悼,追贈為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號為成。杜預死前寫了一個遺令說:「遠古之人不合葬,他們明白死生之道,生則有識,死則全無。中古聖人改為合葬,大概以為分葬合葬本無定則,主要是為了示教於生者。自此以後,大人君子或合葬或分葬,人生的事還沒有弄清楚,哪能知道死後的事,所以各以自己的願望行事。我以前做台郎,曾因公事經過密縣的邢山。山上有一墳墓,問農夫,說是鄭大夫祭仲的墓,或說是子產的墓,遂即率領隨從人員去祭奠參觀。墳墓造在山頂上,四望無遮無礙,山脈南北走向而墓斜向東北,朝新鄭縣城,意為不忘故國故鄉。墓的隧道只堵塞後面而前面敞開,不填土,告訴人們裡面沒有珍寶,不需要重隔深埋。山上多美石而不用,必收集洧水邊之自然卵石砌墓,以不勞工巧為貴,且此石於世上無用。此種葬法君子推崇其有節儉之情,小人從中無利可取,所以經歷千載而完整無損,這是由儉得來的。我去年春天入朝,因郭氏喪亡,按陪陵的舊制,自己上表在洛陽東首陽山之南營造將來的墓地。所得的地盤中有一小山,其高顯然比不上邢山,然而東仰二陵,西望宮闕,南觀伊、洛,北望夷、叔,曠然遠望,心情安適。所以就栽樹開道,作好建墓準備。到時候都用洛水圓石,開隧道向南,規模樣式倣傚鄭大夫,想以儉約來保全墳墓,棺木、器皿、衣物,都要與此相稱。」子孫們就按遺囑安葬了他。兒子杜錫繼嗣。

《晉書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