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拓實未趕上東條須美子的喪禮。當他趕到時,火葬已經結束。東條淳子馬上在裡屋設了一個祭壇,讓他上香。照片上的東條須美子年輕、充滿朝氣,與拓實記憶中的長相一模一樣。他後悔莫及:那時跟她多說說話就好了。
  「好像沒有你朋友的名字。」上萬香,東條淳子將一份報紙遞到他面前,像是一份晚報。
  拓實打開報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流通的動脈——東名被切斷」這樣的標題,下面寫著「死亡六人,燒燬車輛六十輛」。這是一篇有關日本阪隧道火災事故的報道。該文認為回復交通需要數天時間,事故起因是六輛車連續追尾,其中載有易燃品乙醚的卡車燃燒後,火勢蔓延開來,從而造成大約一百六十輛車爆炸起火。火場溫度過高,無法撲滅,只能任其自然燃盡。讀者這篇報道,拓實不由得直起雞皮疙瘩,因為只要時間相差一點,自己或許也已葬身火海。
  死者的身份已經判明,確實,其中沒有時生的名字。遇難者乘坐的車輛都已查明,所以即便時生是個假名字,也肯定不在其中。
  可以鬆一口氣了。
  可時生去哪裡了呢?在靜岡車站等了一夜,他也沒出現,以為他在事故發生時已通過隧道,可他也沒來東條家。
  「就此別過了。」他這麼說道。他為什麼下定決心要在那兒告別?他要去幹什麼?
  歸根結底,他是什麼人?為什麼會出現?又為什麼會消失呢?
  拓實曾向東條淳子打聽過,時生會不是是自己的遠親。最初,時生就是這麼介紹自己的。東條淳子卻露出難以認可的神情,歪著腦袋說道:「麻岡家好像沒有這麼一位。」
  她的回答自然在意料之中。拓實也一直以為這種說法只是托詞。時生有什麼隱情,不便公開身份,又必須接近拓實。那隱情到底是什麼呢?然而,不管拓實多麼冥思苦想,總想不出說得通的答案。
  東條淳子向多留拓實幾天,可他還是很快就離開了東條家。他隱隱預感到以後還會多次來到這個價。他現在擔心的是時生。
  回到東京,也沒見時生出現。拓實無奈,只得又恢復了在印刷廠打工的生活。勞累一天後回到家裡,也沒人在等他。時生出現前,拓實的生活就是這樣的,可不知為什麼,他現在覺得十分空虛。
  日本阪隧道事故後的第十天,他看到一則報道稱,隧道的上行方向通車了,但交通堵塞仍十分嚴重。
  以前,拓實不怎麼看報紙,可發生那起事故後,他也開始關心起報紙來了。他自己不買,只是在休息時看別人放在車間裡的報紙。他覺得或許會再發現一些受害者。然而,所幸的是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並未增加。
  正當覺得關於那種事故的報道越來越少的時候,他盯住了報紙社會版的某個角落——那兒刊載這時生的照片,是一張正面照片,下面寫著「被發現的溺水者川邊玲二的屍體」,報道的標題為「發現了已消失兩個月的屍體」。拓實立刻開始閱讀。
  在靜岡縣御前崎的海邊發生了一件怪事:兩個月前被衝上海灘的溺水者屍體一度去向不明,現於同一地點重新被發現。死者是城南大學三年級學生川邊玲二(二十歲),他於五月上旬出海進行帆船航行時遭遇風暴,被捲入大海溺水而死。其時,與他同船的同為帆船俱樂部成員的山下浩太(二十歲)也溺水身亡,兩人的屍體同時被衝上海岸,被附近的居民發現。然而,就在目擊者去報警時,川邊的屍體竟不知去向。警方與海上保安本部認為其被潮水捲回大海的可能性較大,並進行了搜尋,結果一無所獲。今天凌晨,基本上是在同一地點,又發現了溺水者的屍體,根據其攜帶物品可判明為川邊,其家人也認同。屍體幾乎沒有損傷,也沒有腐爛。警方認為,兩個月前川邊被衝上岸時,可能出於假死狀態,甦醒後不知在何地存活,而今又遭水難。但他穿的衣服與兩個月前一般無二。因為,這仍是個不解之謎。
  拓實瞪大眼睛將那張照片看了很多次,儘管圖不太清晰,難以仔細辨認,但那無疑就是時生。
  兩個月前……
  拓實回想起當時和時生見面的情景。不正是兩個月前嗎?與他分手的日子是本月十一日,也就是說,是在發現川邊玲二的屍體之前。
  不會吧?從假死中甦醒的川邊玲二自稱為時生,與自己待了兩個月?怎麼會有這種事?拓實根本就不認識川邊玲二。
  這篇報道一直在他的腦海裡揮之不去。他甚至想致電報社詢問川邊玲二的家在哪裡,然後悄悄潛去查訪。但僅僅是想想,並未付諸行動。
  事實上,他也覺得這一切肯定是偶爾,是巧合而已。但同時,他更害怕推導出時生正是溺水者這樣的結論。拓實希望他依然活在什麼地方。
  那起事故後約兩個月,一天,拓實獨自搭乘高速公路長途客車。他聽說日本阪隧道的下行線終於開通了。此前東條淳子曾與他聯繫,說是有些須美子的遺物要交給他。他答應在隧道全面開通後的第一天個休息日就過去。
  等待發車時,一個他曾經講過的女子上了車。他略一思索,就想出是在哪兒見過她了——隧道事故發生之前,在足柄服務區,事故後不久,在靜岡車站也見過。那時,她梳著馬尾,現在則披著長髮,一身深灰色連衣裙。
  她坐在拓實的斜前方。車開動後,她就開始看文庫本。拓實一直在看她,發現她的臉要動,就趕緊將目光移開。
  客車也同意馳入了足柄服務區。拓實回過神來,發現自己一直在關注那姑娘的動向。她要去哪兒?跟她搭訕,她會見怪嗎?
  不一會兒,客車從足柄服務區出發了。拓實有些睡意朦朧。這時,有乘客說了聲「日本阪隧道」,他睜開了眼睛。
  拓實知道隧道近了,他想看看大事故留下的痕跡。在此之前,他又看了一眼那個姑娘,隨即不禁屏住了呼吸。那姑娘手捏一串佛珠。
  隧道近了。路上畫的白線白得瘆人。乘客中發出一陣嘈雜聲,分不清是呻吟還是歎息。
  那姑娘已將佛珠夾在手指中,雙手合十。拓實直直地盯著她。
  下一個停車休息地是濱名湖服務區。見那姑娘下了車,拓實也站起身來。
  「不好意思……」拓實下定決心跟她打招呼。他作好了受到冷遇的心理準備,可她的眼神中並無見怪之意。
  「啊?」
  「在那次事故……就是日本阪隧道事故中,有誰遇難了嗎?是朋友?」
  她有些害羞地低下了頭,似乎意識到雙手合十的舉動被看到了。
  「我想,你和你的朋友沒受傷害吧?或許當時非常危險,是那輛花冠被燒掉了?」
  她頓時驚訝地睜大了眼睛。
  「那天在足柄我見過你。那天我也坐長途客車,你們開著一輛紅色花冠,對吧?」
  她露出恍然的神情,輕輕點了點頭。「你記得真清楚啊。」
  「我的同伴很注意你們。後來,在靜岡車站也見過你們。事故發生後,你們去了那兒,對吧?」
  「啊,是啊。我們到達隧道時已經進退兩難,動彈不得了。」
  「真的?那可真懸啊。」
  「差一點就葬身火海了。我們扔下車,跳了出來。那是朋友的車。」
  「真是千鈞一髮!我們都平安無事,真是謝天謝地。」
  「是啊。」那姑娘將手搭在一隻珠子編成的手袋上,那串佛珠估計就在裡面,「真是太危險了。事故前我們正好有些小事,因為遲了一會兒進隧道。若再早一點……不過,想想那些遇難者,自己怎麼也輕鬆不起來。當時要是直接過去,說不定遇難的就是我們了。所以……」
  「我懂你的意思。」拓實立刻回答。他覺得這是個心地善良的姑娘。
  休息結束,回到客車上,拓實詢問可否坐在她身邊,她爽快地答應了。
  她叫筱塚麗子,在池袋的一家書店工作,與父母一起住在日暮裡,這次出門是去參加一個在神戶的朋友的婚禮。拓實給了她一張名片。這是他擅自用印刷機創作的作品。
  就在他們互相自我介紹時,不覺客車已經抵達名古屋。時間真是過得飛快。
  「回到東京還能見面嗎?」拓實試探著問道。
  麗子稍一猶豫,隨即嫣然一笑,在他給的名片背面寫了一個電話號碼。
  「只能在晚上十點以前打。我老爸很煩人的。」
  「我在九點以前打。」拓實說著接過名片。
  這個約定三天後就兌現了。兩人約好在休息日見面,第一次約會的地點在淺草。不用說,拓實做了導遊。
  拓實一下子就迷上了麗子。麗子的性格有些不拘小節,無論什麼時候總心存感激。拓實覺得和她在一起,自己感到寧靜安穩,內心一些尖刺般的東西很快就融化了。
  每到休息日,拓實就與麗子相會,見不到的時候就打電話聽聽她的聲音。一轉眼,三個月過去,新年來臨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也隨之到來。
  元旦下午,拓實和麗子一起去淺草寺進行新年參拜。回家的路上,兩人走進咖啡店。
  「我要換公司了。」拓實喝著咖啡說道。
  麗子瞪圓了眼睛。「換到什麼公司?」
  「做通訊的,早就說成立後叫我過去,現在總算準備就緒了。」
  年底時高倉和他聯繫過。這件事早就說過,拓實沒當真,所以高倉打來電話時,他很吃驚。
  「通訊?」
  「以移動電話服務為主,還不止這些。」
  拓實說起在頭腦中描繪的將來的電話網絡系統。這些都是從「他」那裡聽來的。現在說起這些,拓實覺得親切,又略感苦澀。
  「我可不太懂。」麗子開心地笑道,「既然你這麼努力,一定會成功。加油啊。」
  「謝謝。」他笑著點點頭。
  麗子的眼神移到斜上方。那裡有一台電視機,歌手澤田研二正在演唱。
  「是Julie。這歌怪怪的,像是新歌。」
  拓實看到畫面下顯示出來的文字,不由得輕呼一聲。歌名是《TOKIO》。
  「原來時生飛上天了……」拓實喃喃道。
  [註:「時生」用羅馬字母也拼作「TOKIO」與「東京」發音相同。《TOKIO》一哥中有「TOKIO在天空中飛翔」的歌詞。]

《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