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孔子的思想稱為「儒」。後來孟子繼承了他的思想並建立起學術體系,並稱為「孔孟」。在中國如果提起「孔孟」,馬上就會聯想到與之相對的「老莊」。
無法考證老子究竟是否是真實存在過的人物。《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有孔子向老子問禮的內容,然而《論語》中老子並未登場,直到後來的《孟子》也沒有提到老子。《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極為含糊地說「莫知其所終」。《老子》又稱《道德經》,被認為是他的著作,戰國中期以後所著的說法非常有力。老子本名李耳,字聃,楚人。據《史記》,他是輩分略長於孔子的同時代人。其思想尊崇「無為」,這與重禮樂即「人為」的孔子思想是對立的。
《論語·微子》中有個故事,講的是楚國一個叫接輿的人,在孔子面前邊唱邊走過。
——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鳳是虛構的鳥,據說會在太平時出現,亂世中隱匿。這個人把孔子比作鳳,還說,以前已經過去的事情,我就不勸你了,但你還有未來,不要白白送死。停下來吧!陷身於如今的政治中太危險了……
孔子聽到這首歌,正想和這名男子交談,但對方迅速離去。這個故事也揭示了有人批評孔子,說他從禮樂出發的政治活動沒有用。特別是在楚國,這種情形很多。
可能是尊崇無為自然觀點的人們創造出老子這個人物作為自己的思想始祖。暫且不論老子是否存在過,《老子》(《道德經》)中所述思想有眾多的共鳴者是個不爭的事實。與孔子的「仁」相對,老子主張「道」的觀念。所謂「道」指的是遙不可及、不可知的事物,同時也是萬物的根源。它被形容是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觀點上接近於虛無思想。不過,「無為自然」強調人可以安穩度世,其實也並未否定功利性的處世方法。它否定了人為,不認可文化,而將原始生活描繪成了理想之鄉。
與孔子的現實主義相比,老子可以說是幻想主義、超現實主義的。孔子所編各地的民謠《詩經》三百餘篇中收錄了民眾樸素、現實的聲音。而在老子的故鄉楚,則誕生了以屈原為代表的詩人們所作的高蹈、奇幻的《楚辭》。有人把中國人的精神比成是由「孔孟」和「老莊」這兩根繩索互相纏繞的產物,也有外觀表現為「孔孟」而內裡卻是「老莊」的說法。
老莊思想的「道」非常深奧,而稱為「道教」的宗教團體的產生則是很久之後的事了。老子和莊子都沒想過要建立起什麼組織。既然尊崇無為自然的思想,那麼就不應該出現建立集團、組織等人為的行動。
莊子的本名是莊周,按《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的說法,他是魏惠王(前370年即位)或是齊宣王(前320年即位)時候的人,所以和孔子的後繼者孟子基本上是同時代人。
他的著作《莊子》描述了悟「道」之人的大自由,在哲學層面上論述了「道」就是不斷地生成和流轉,理想是跟隨大自然的變動享受自由,也就是達到「游」的境界。若當世動盪不安,中國進入亂世後,人們就會被老莊思想所吸引。
組織了最強固思想集體的當屬墨子。墨子本名墨翟,最初學儒。據說出生於公元前468年左右,正是孔子死去的時候。不久他脫離了儒家,建立了另外的思想體系。諸子百家中,墨家的宗教氛圍最為濃厚。他們信仰上天,還主張天下萬物平等而不問長幼貴賤。儒家的「仁」也是一種愛,但這是把對父母、家族的愛延及到他人的一種差別之愛,故此遭到墨家的批評。墨家強調無差別愛,稱之為「兼愛」。墨家還倡導「尚賢」,尊崇賢者的意思,說的正是才能主義,主張不管出身或階級如何,人只要有才能,就應被授予天子、諸侯、宰相等地位,他們也必須尊奉上天的意志,勤勞工作。
墨子重視的除了「兼愛」、「尚賢」外,還有「非攻」,這正是否定戰爭的觀點。把攻擊視為非,而受到攻擊後的反擊則是被允許的。如果有國家遭到攻擊,墨家就會集體前去援助防衛。據說楚將要攻宋時,墨子的三百弟子赴宋協助防衛,而墨子親自去了楚國,勸說他們不要發動攻擊。
墨子死後,墨家勢力依然強盛,在思想界和儒家分庭抗禮。墨家因援助防衛,所以並不只是一個思想集體,還是技術能人的集體。他們建造防禦的城牆,並製造櫓等工具打擊侵略軍。墨是人的姓,但也有種說法認為,墨是木工的必備工具,於是有人推測墨子原本是棟樑之材的建築家。《墨子》中可以看到數學和物理學方面的記述,可以說這在諸子百家中大放異彩。
堪稱可以匹敵儒家的墨家勢力到後來還是逐漸失勢,在歷史舞台上完全消失了。墨子死後,分裂為三派是墨家勢力衰微的原因之一,而且天下人人平等的思想為特權階級的統治者所厭惡,這也是加速墨家沒落的一個原因。
2
司馬遷在《史記》的年表中,列了春秋時代的十二諸侯(實際上是十三個),對戰國時代則給出了《六國年表》。雖稱作六國,但有除周王室以外的秦、魏、韓、趙、楚、燕、齊七國,故也稱為戰國七雄。而在最後,秦消滅了其他六國。處於表的末尾的秦成了握有天下的國家,所以不被計算在內,這就是稱之為《六國年表》的原因。
戰國時代除七雄外,初期還有鄭、越、魯等其他小國存在,但這些小國都慢慢落伍而被吞併,於是成了七雄相爭的局面。不言而喻,競爭非常白熱化。為了生存下來並在競爭中獲勝,諸侯們都在積極地網羅著有能力的人才。
諸子百家的人們也在尋找著賞識自己才能的諸侯。既有想出人頭地的人,也有為實現理想的、豪言要兼善天下等等的自負的人。
孟子準備了數十輛車,帶著他的幾百個弟子,遊歷各諸侯國。而他自己的決定雖是成為諸侯之師,卻沒有入仕的想法。孟子比孔子更進一步,是個民本主義者。孔子在社稷之上列了上天,孟子則列了民。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他認為,君主的地位不應比前二者高,一旦失德就不再擁有君主的資格。齊宣王詢問他關於周武王討伐君主殷紂王這件事,他答道,損壞仁義的人不過是一介匹夫而已,武王誅滅的不是君主,而是區區一介匹夫。這正是容忍革命的思想。
滯留齊國的時候,孟子如果想提什麼建議,就直接去齊宣王那裡,從來沒有被齊宣王宣召過。如果齊宣王想向孟子瞭解些事情,就得親自去往孟子的所在。有一次,齊宣王以生病不能前去造訪為理由,想請孟子前來宮殿,於是派使者前去。孟子也正好有事情想對齊宣王說,正要趕往宮殿。當他一聽到使者的傳話,就說「我也病了」,拒絕參見。這樣的事情不是一回兩回了,孟子認定自己的理想不能通過齊宣王來實現,於是離去。
孟子也和孔子一樣,晚年安居在故鄉鄒,指導後生們的學業度日。此外,對孟子思想應該關注的地方除了容忍革命的思想外,還有重視經濟的觀點。《孟子·滕文公》中講到
——無恆產者無恆心。
意思是如果沒有穩定的財產,人心也不會安定。他認為,讓人們有恆心的是政治,因此經濟非常重要。所以,孟子的儒不是唯心論。
魏文侯也熱衷於廣集人才,據說他自己就師從於孔子的高弟子夏,學習學問。子夏的門人李克、西門豹、段干木等人在魏國,調節谷價,修築灌溉工程。當時凡是參與經濟、法律、產業實務的人都被歸類為「法家」,而這些人雖然出自儒家的門第,但可以說一半是法家。同樣仕於魏的吳起也曾是儒家曾子的門人,但被逐出門牆,原因是他不為母服喪。吳起貪財、好色,甚至殺妻,但卻善於用兵,曾攻陷了秦的五座城池。吳起當然被歸類為「兵家」。
說起兵家,春秋晚期仕於吳的孫武因其著作《孫子》享譽世界。他的子孫孫臏和吳起基本上是同時代人,也有著作傳世。這部失傳千餘年的兵家著作於1972年發現於山東臨沂的漢代古墓中,於是人們得知被稱為《孫子》的著作實際上共有兩部。
齊國國都臨淄周圍的城牆有十三個門,西邊的稷門旁列著許多大宅子,這些是用來招待天下的學者並請他們在此居住的。學者們並不一定要就職,可以只是自由地研究、討論,並享受大臣或者其副職級別的薪水,這是為防止有才能的人流向他國而採取的舉措。世人稱這些人為「稷下學士」。《史記》列舉的稷下學士中存在一個有趣的現象,即持道家老莊思想的人很多。信奉老莊思想的人中,大體上很少有做官的才對。恐怕稷下學士也是魚龍混雜。
稷下的學術總管最初是淳於髡,在《史記·滑稽列傳》中可以看到他的名字。這是個無法進行歸類、讓人不可思議的人物,齊威王對他言聽計從。一般認為荀子是稷下最後的學術總管,雖然被歸類為儒家,但他主張與孟子的性善說相對的性惡說。孟子認為,人天性本善,誰都可以成為聖人,然而後天的環境和習慣導致不善,所以要努力把這些負面因素排除。荀子正好相反,認為人性本惡,要經過改造才能成為聖人。二者在後天努力這一點上是一致的。
荀子觀點中有與墨子「尚賢」類似的部分,主張不問出身、錄用賢能的人為士大夫。如果排斥了世襲制和門閥主義,國政就會交到有能力的官僚手中。他的弟子韓非子和李斯開拓官僚制的道路,絕不是偶然的。
雖然叫做諸子百家,也有很多學派消失了,未能流傳下來。爭論用的辯論術也就是論理學開始盛行,而論理的這些人也被稱為「名家」。持「白馬非馬說」的公孫龍就是其中代表,他向趙惠王主張兼愛,所以本應屬於墨家。任何學派都不得不盡力要在爭論中勝出,所以論理學的專家「名家」經常門庭若市。
3
性善說和性惡說都強調了後天的努力。雖然出發的角度不同,但二者都提出要在某種程度上對人類的行為加以約束,這樣一來就產生了法治主義的思想。主張以法律來規制人類的行為,從而使國家變得富強的就是法家。
秦起用的公孫鞅可以說是其中的代表。他因為功績而被封於商地,所以又稱商鞅。他成為秦的大臣是在秦孝公十年(前352)。在商鞅實行政治改革後,落後的秦國的實力有了驚人的增長。以法律束縛所有的事情正是集權主義的做法。嚴刑峻法的統治極大地限制了人們的自由,而對國家來說,統治則變得異常容易。
五家為一保的鄰保制被創立,這項政策使人們開始承擔連帶責任。密告會得到獎勵,反之,如果鄰保中有壞人而不告發,五家的人就會因這一個理由被全部斬首。此外,分家也成了義務。一家如果有兩名以上男子,就必須分家,否則稅金加倍。人們於是不得不分家,分了家就要開墾新的土地,故此這項政策極大地推進了開墾。階級制度也更為明確,王族如果沒有功勞,就再也不能享受相應的待遇。軍功是按戰場上獲得的首級數量來計算的。這就是等級以「級」來表示的緣故。
商鞅的第二次改革甚至禁止了父子兄弟同居,非常地不人道。不過,生產發展了,戰爭中的秦也變得強大起來,並成功從魏奪回了黃河以西的失地。秦一躍成為一流國家,正是拜商鞅這套高壓的統治主義所賜。
商鞅之所以能放開手腳採取各種手段,是因為得到了秦孝公的絕對信任。秦孝公於在位第二十四年(前338)死去,隨後商鞅立刻垮台。因他制定的法律而遭殃的人數不勝數。即位的惠文君也是如此,自己的隨從被商鞅處以刑罰。這位受割鼻之刑、八年未曾外出的公子虔,誣告「商君欲反」,想置其於死地也在情理之中。
商鞅開始逃亡,但他甚至無法在旅店過夜。根據他所制定的法律,如果留宿沒有身份證明的人,旅店的老闆就要受處罰。他一度在魏亡命,魏也是受到商鞅攻打過的國家,所以就把他送還給秦了。商鞅走投無路而起兵,最終被車裂而死。
殺死商鞅的惠文君在即位十三年時稱王,就是秦惠文王。齊威王和魏惠王已經在九年前就稱王了。韓也在不久之後傚法秦,稱王號。誰也不必再對周王室有所顧忌了。
秦雖殺了商鞅,但依然沿用了他的政策,沒有改變統制國家的性質。擁有廣闊的腹地是秦的一大優勢。西方還有未開發的土地可供開拓,被稱為「天府」的富饒的蜀(四川),之後也被秦收入囊中。分家義務之所以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執行,也是因為有這樣的地利。
說到地利,楚也有同樣的優勢。南方有廣闊的土地可以開發,江南亦很富饒。所以能夠完成統一天下大業的,不是秦國就是楚國。
各國為了富國強兵,各自做著不懈的努力。不只是諸侯如此,他們下面的宗親也在網羅著有能之士。戰國四君子——齊國孟嘗君、趙國平原君、楚國春申君、魏國信陵君——擁有眾多食客已是耳熟能詳。戰國時代如果能持續再長一段時間的話,可能就會有國家被這樣的宗親(只有楚國春申君不是)或重臣取而代之。
此時戰爭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從車戰變為步兵戰,武士直接騎馬的騎兵戰也成了強有力的戰法。騎馬是從北方塞外民族那裡學來的。和塞外民族接觸較多的趙最先採用了騎兵,也因此改換了軍隊的服裝。《史記·趙世家》中詳細敘述道,採用筒袖、褲子這樣的胡服受到了保守派貴族的強烈反對,趙武靈王下了大力氣才說服他們。從馬背上射箭是有很強機動能力的新式戰法,被稱為「胡服騎射」。
韓國是七雄中最弱的一個。不過出了一個名相申不害,整頓內政,也具備了不可輕侮的實力。
燕遠離中原,和其他六國往來不多。但有遼東、遼西的腹地,擁有的實力也是個未知數。
齊王由太公望家族變為田氏,但齊和春秋時代一樣仍舊是個大國,擁有稷下學士,可以說文化水平特別高。秦國的司馬錯非常清楚,文化水平是衡量國力的重要標準。秦國雖然因商鞅的集權主義政策變得強大,但軟實力反倒變得薄弱,司馬錯對此心知肚明。
4
在戰國活躍著一批縱橫家。除了實力的鬥爭——士兵們互相殘殺的戰鬥以外,外交、謀略方面的鬥爭也愈發激烈。
關於外交和謀略,有個叫鬼谷子的人物,他手下還有兩名俊才——張儀和蘇秦。蘇秦取「合縱」之策,指的是為應對超級大國秦,燕、趙、韓、魏、齊、楚六國聯合起來的政策。與此相對應,張儀的做法是,秦和六國中的每一國締結和親條約,破壞他們之間的聯合。因為聯合是橫向的,故稱為「連衡」(或為「連橫」)之策。因此,謀劃「合縱」和「連橫」,四處奔走致力於外交與謀略的人被叫做縱橫家。張儀和蘇秦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也有其他拚命來回奔走遊說的二三流縱橫家。
這種現象是在秦成為超級大國後出現的。合縱是對秦的防波堤。蘇秦一手促成了合縱的成立,據說他身兼六國宰相。與此相對地,張儀的分化手段也很辛辣。在鬼谷子老師門下學習的時候,張儀始終成績優於蘇秦。然而因為蘇秦的合縱,秦在十五年間無法向函谷關以東發兵。強烈的自尊心使張儀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他全力以赴破壞合縱就在意料之中。
六國中實力最強的是楚,接下來是齊。張儀收買楚的大臣,扶植親秦派,成功使合縱派尤其是主張和齊同盟的一派沒落失勢。親齊派的屈原被流放,後投身於汨羅江。為了使楚親秦,張儀許諾說,要割讓秦的領土給楚國。不過,楚和齊絕交後,秦看到兩國若想重新修復關係已成為不可能的事情,就撕毀了約定。
之後出於複雜的緣由,楚懷王親自出武關,前往秦談判,被秦逼迫割讓領土,他嚴詞拒絕,於是被扣留在秦。懷王在秦國的土地上思鄉不已,在焦思中死去。
能使楚大傷元氣,可以說秦的統一天下大業就成功了一半。然而,這個功勞也不只是張儀破壞合縱得來的。秦依從司馬錯的意見,向蜀進兵,得到了四川的土地,這也使楚喪失了戰意。秦得到了從長江上游攻楚的據點。張儀建議,為了統一天下,秦國應該首先消滅空有名分的周王室。司馬錯對此表示反對,主張應先伐蜀。司馬錯的意見最後得到了採納。
——我國的生活水平還很低,讓人民富裕起來是當務之急。
這是司馬錯的觀點。雖然在張儀的輝煌遮掩之下不易察覺,但和破壞合縱相比,得蜀才是秦強大的主要原因。此外,大量秦人移居到了人口稀少的蜀地,分家義務的法律必然會極大地推進移民工作的開展。秦的生活水平、經濟力量必定有了令人矚目的提高。
說到戰國時代,容易給人一種七雄嚴密封鎖邊境、互相爭鬥的印象。實際上縱橫家就穿梭於各國遊說,殷遺民開創的商業也是越過邊境進行的。各國的目標是富國強兵,對商人帶來的各種物資都很感興趣,所以也給予他們方便。
來往於各國的商人中,有一個叫呂不韋的人物。他通曉各國的情況,是個百科全書式的博學之士。他在趙的國都邯鄲見到了秦送去的人質——秦昭王的孫子子楚,說
——此奇貨可居。
「奇貨」意思就是淘到的寶貝。因為現在很便宜,於是準備買下並囤起來。
戰國時代的交換人質是家常便飯。兩國如果要做什麼協定,就馬上交換人質。像秦這樣的強國,儘管說是人質,選擇的也是在王族中不怎麼重要的人。子楚雖然是秦昭王的孫子,卻只是昭王次子安國君所生二十幾個兒子中的一個。然而,此時秦的太子死了,次子安國君繼兄長之後成為太子。於是,子楚就成了太子的兒子,所以他雖然在趙當人質,但在秦宮廷內的地位有了少許提高。
雖說是太子的兒子,他還有二十多個兄弟即對手。不過太子安國君的正妻華陽夫人沒有嫡子。太子妃華陽夫人為了確保自己將來的皇后、皇太后的地位,就必須有個養子。當然要從丈夫的兒子中挑選,子楚也有這個機會。雖然現在是個不幸的人質,但誰又敢說將來他就不會是秦王呢?所以呂不韋才稱他是奇貨——一筆划算的買賣。
呂不韋對子楚做了大量投資。通過華陽夫人的姐姐,終於成功地使子楚成了她的養子。所有的事情看上去都很順利,但唯一的差錯就是子楚愛上了呂不韋的愛妾。
——把那個女人給我。
聽到這個要求,呂不韋沒有拒絕。這是號稱邯鄲第一舞伎的絕世美女,因此子楚對她的渴求沒什麼值得奇怪的。如果現在就拒絕了,以前辛辛苦苦的投資就打了水漂。於是呂不韋不得已,就把她給了子楚。不過,據說此時她已懷有呂不韋的孩子,至少《史記·呂不韋列傳》中是這麼寫的。生下的兒子起名叫政——這正是後來的秦始皇。
秦昭王死後,趙送還了子楚和他的妻兒。子楚的父親安國君繼位,稱為秦孝文王。不過這個孝文王在父親昭王死後一年就隨之而去了。華陽夫人的養子子楚即位,真的是個「奇貨」。
子楚就是秦莊襄王。之後莊襄王也在在位第三年時死去。不言自明,剛滿十三歲的太子政即位,時間是公元前246年。商人呂不韋任相國,被秦王稱為「仲父」。這來自齊桓公對名宰相管仲的稱呼,意思是「等同父親的人」,也可以說仲父就是實際的攝政。
關於秦始皇的出生,前面所提的秘密究竟是不是事實已無從知曉。只不過他母親曾是呂不韋的側室,卻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呂不韋號稱有食客三千,家童一萬,過著空前奢華的生活。據說他還和已成為秦國太后、曾經的側室還有所來往。但是這樣做太危險了,於是呂不韋把一個叫嫪毐的精力旺盛的人推薦給她,以頂替自己。據說太后是個離了男人一天也過不下去的女人,可能呂不韋對她已無法應對了吧。
秦國在始皇帝即位的時候,實力已經遠遠超過其餘六國。統一天下的道路已經開啟。統一天下並不僅靠始皇帝一人之力,而是日積月累的,從商鞅改革算起已過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