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是中國文化的一大亮點。民以食為天,中國人自古以來就重視飲食。《禮記》上就說:「禮之初,始諸飲食。」飲食中凝聚著中國人的風俗習慣、審美趣味、生活態度等豐富的文化內涵。
中國飲食的地方風味
說起中國的飲食,明清以來,公認的有八大菜系,這八大菜系是:魯、川、粵、閩、蘇、浙、湘、徽。在今天,中國的美食地圖發生了很大變化,幾乎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的拿手菜,各地的菜系又處於大的融合之中。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你可以在這裡吃到全中國幾乎所有地方的名菜。
上海城隍廟
號稱天府之國的四川,也是飲食的天國。在四川,幾乎走進任何一家小飯館,都可吃到一頓味道鮮美而又價格便宜的飯菜。四川菜使用的原料並不特別,但它的調味品卻很別緻。四川菜口味偏辣,但辣並不是它的特點,湖南菜、貴州菜也辣,四川菜是辣中帶麻,麻才是川菜獨有的風味。四川有被稱為「三椒」的花椒、胡椒、辣椒的配料,還有風味獨特的豆瓣醬,又有一套獨特的製作功夫,這才使川菜風靡天下。四川火鍋舉世聞名,近年來,又湧現了像譚魚頭這樣的著名品牌。
廣東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常年氣候溫和,物產豐富,而且很早就是中國的通商口岸,所以飲食很有特點,形成了在中國有長遠影響的粵菜。粵菜追求新奇,好生猛海鮮,在烹製上手段也很講究,它所烹製的煲湯,歷來為人們所喜愛。
浙江菜風味清淡,精緻玲瓏,是南方菜的代表之一。如杭州的西湖醋魚,魚質細嫩,清雅美觀,有自然本色之美。世界各地的中餐館大多有這道菜,但往往不及在杭州吃到的正宗,因為沒有西湖的魚和水。
每個菜名都有一段故事
中國飲食的名稱,五花八門,每個著名的名稱得以流傳下來,都有一段美妙的故事,說明它如何博得人們的喜愛。菜名叫得好,菜也因此提高了身價。但很多菜名聽起來讓人一頭霧水,不要說外國人難以理解,就是中國人往往也不是很清楚。你要是望文生義,準得鬧出笑話來。
就拿天津著名的「狗不理」來說,這是一種人見人愛的肉包子。包子都是手工做成,剛出屜的包子熱騰騰端上來,柔柔白白的,幾乎一般大小,在淡淡的霧氣裡,這些整齊排列的包子,如同一個個含苞待放的菊花,皮薄餡嫩,口感柔軟,香而不膩。
為什麼這麼好吃的包子,卻叫「狗不理」——難道連狗都懶得搭理?原來這裡有一段故事。狗不理包子誕生於150年前,那時當地有一位小名叫狗子的年輕人,在一家包子店做夥計。學了三年後,自己單獨開了一家包子店。由於他的包子做得好吃,生意興隆,來吃包子的人越來越多,狗子再忙也滿足不了大家的需要,有人等的時間長了,就喊他,他因為忙著做包子,無法答應。後來人們就稱他的包子叫「狗不理」,這把他的包子名聲弄得更大,這個名稱一直叫到如今,成了天津的老字號。
天津狗不理
浙江菜中有一道菜叫「東坡肉」,它是很多喜歡吃肉的食客的至愛。這道菜選上等的五花肉,切成四方大塊,用蔥、姜墊鍋底,加上酒、糖等,在文火上燉。烹製出的美味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這道菜是一千多年前的北宋詩人蘇東坡在杭州做官時創製的。據說在杭州疏浚西湖時,蘇東坡做了紅燒肉犒勞大家,後人就用他的名字來命名這道菜,藉以紀念這位才華橫溢、性格豁達的詩人。
福建有一道菜叫佛跳牆,被推為福建菜之首。這道菜是用雞、鴨、海參、干貝、蹄筋、魚唇、魚肚、火腿等二十多種主料和花菇、冬筍、鴿蛋等十多種配料,放在罈子裡,加上紹興酒和雞湯,用文火燉制,燉出的菜湯味渾厚,肉汁鮮美,柔潤細膩,餘香滿口。這道菜為何叫「佛跳牆」,原來這道菜本是光緒年間福州「聚春園」所創製,初名「壇燒八寶」,後改名「福壽全」。一天,幾個秀才到聚春園聚飲,當端上這道菜時,香氣飄逸,一秀才當場作詩道:「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後來,「佛跳牆」的名字就流傳開來。
如今在世界各地的中餐館中,麻婆豆腐可能是最普遍的一道菜了。它的特點是又麻又辣,是川菜的代表之一。做這道菜要把豆腐弄爛,以便使麻辣味浸透,所以稱為麻破豆腐,但「破」字不吉祥,所以稱為「麻婆豆腐」。「麻婆豆腐」的「麻」字是指麻辣而言,與創製「麻辣豆腐」的女老闆的長相並無關係。
僅看中餐的菜名,就能產生好心情。如有道菜叫「四喜丸子」,是一道揚州的名菜,就是四個肉丸子,這個菜名給人增添喜悅。又如最近幾年比較流行的一個菜名叫「大豐收」,這是一道東北菜,將蘿蔔、黃瓜、西紅柿等削成條,放在一個柳條筐裡,顏色有紅、白、綠等,顯得非常嬌艷,就像秋天果實纍纍的樣子。
進餐時的溫情氣氛
在西方,從古到今流傳的是分餐制,即使是招待來客,也是每人一套菜點,各取所需。近幾十年來,隨著中國的開放,西方的飲食方式也對中國產生了影響,但這並未從根本上改變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在中國人看來,吃飯重要的是吃出氣氛,吃出感情。一家人在一起吃飯,尤其是在節日,應該圍坐一起,那是團圓的象徵。吃飯過程中,長幼有序,有說有笑,長輩給晚輩夾菜,晚輩給長輩敬酒,熱氣騰騰,營造出一種溫情和諧的氣氛。
空泉青釉雙耳爐 元
灑蘭釉菊瓣盤 清雍正
在中國,為了款待客人,主人常常會親自分菜。如上了一道清蒸鱸魚,主人拿起竹筷,夾起魚最好的部分,分給最重要的客人。這樣的分餐習慣在今天的老一輩中國人中還很流行。這種習慣包含著一種尊重和關懷,人們借此來表達感情。
這種進餐習慣,對中國人的性格也有影響。熱熱鬧鬧的飲食習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國人的群體性。在聚會宴飲中,每個人首先要考慮群體的需要,吃飯的過程也是謙讓和照顧別人的過程,這與西方飲食習俗中的個體性的特徵有所不同。
西方人使用刀叉,中國人使用筷子。16世紀以來,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他們對這種「用兩個小木棍夾食物」的方式很好奇。到了20世紀,中國人也有人覺得用筷子太土,主張廢除,改用刀叉。其實,筷子是中國四千多年前的重要發明之一。世界上進餐方式主要有刀叉、筷子和手抓三種,筷子在今天仍然是很多亞洲國家使用的進餐工具,雖然就兩個小竹棍,卻以簡馭繁,使用起來十分靈活。
在中國,節日裡選用食物很講究,不同的節日吃不同的食物。如北方除夕的夜晚要吃餃子,既有團圓的意思,又有辭舊迎新的意思,「餃」和「交」諧音。正月十五元宵節,是狂歡的節日,這個節日因為所吃的食物而得名,元宵象徵團圓、圓滿。端午節要吃粽子,兩千多年前,一位深受人們愛戴的詩人屈原被人陷害,在這一天投江自盡,傳說人們往江中投擲粽子,是希望水裡的龍王不要帶走他,後來人們就形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廚師的高超技藝
中國餐飲的品質,重視手工的製作。有時候你吃飯,好像在看雜技表演。山西的刀削面,是喜歡吃麵食的山西人的一絕,面吃到嘴裡,有勁道,柔中帶有一種韌勁。刀削面的製作更是一絕。到了山西的麵店,看大鍋裡的水開了,削面師傅站在離鍋大約一米遠的地方,將揉好的面盤在胳膊上,拿著一把快刀,噌噌地就削了起來,刀起面落,薄薄的面皮滾入開水之中,活像魚跳入水,鍋裡水開的聲音和面落的聲音混和在一起,如同美妙的音樂。你要是第一次吃這樣的面,可能你會忘記了吃,而被削面師傅的高超技藝所吸引。要在從前,山西人做刀削面更絕,不是將面盤在胳膊上,而是盤在頭上,不是用一把刀,而是兩把,兩把刀在頭上刷刷刷地削,簡直就是雜技。
南京夫子廟夜景
四川的擔擔面與山西刀削面一樣,都是普通百姓享用的家常食物。所謂擔擔面,其實就是一碗光頭面,但就是這光頭面,卻做得極有意思。擔擔面舊時是挑在擔子上賣的。賣面的師傅走村串戶,敲著篤篤篤的梆子,人們一聽到梆子熟悉的聲音,就會聚集過來。擔擔面據說要放七種不同的油,有芝麻油、辣椒油、花椒油、芥子油、大蒜油、茴香油和雞油等,再加上豌豆尖、蔥花、豆芽菜等佐料,還有特殊的湯料。人們吃了這樣的面,沒有不點頭稱讚的。有人說,四川人吃的智慧,都凝聚在一碗擔擔面上,這是一點都不假的。
中國各種拿手的食品,往往都有它的絕活,就像上面所說的「狗不理」,沒有絕活,不可能在遍地做包子的中國鬧出大名聲。「狗不理」的絕活除了皮、餡之外,那包包子的技術就堪稱一絕,據說包子上的面褶必須在15個以上,不能少於這個數,而且褶皺要均勻,這樣包子的外觀才能像菊花一樣。上海的生煎饅頭(上海人稱包子為饅頭)遠近聞名,它是老上海的一種風味名吃,一般做法是先在扁平鍋中放油煎,加水後再煎,做出的包子金黃脆軟,餡嫩鹵多,一口咬下,又香又可口,令人一食難忘。一步馬虎,都做不出地道的生煎饅頭。
中國的飲食講究色、香、味、形俱佳。單就北京全聚德烤鴨看,可以說將這幾點都體現出來了。這個有近一百五十年歷史的北京名吃,如今已成為世界聞名的食品。很多到北京來的外國遊客,當被問到在北京最想做什麼時,一般總會回答:「一想看長城,二想吃北京烤鴨。」
全聚德烤鴨,從鴨子的選料到加工,每一道工序莫不精心完成。烤出的鴨子,外形油光發亮,呈棗紅色,豐滿鮮艷,有淡淡的熱氣,更有撲鼻的香味。一般在全聚德吃烤鴨,都是現點現烤現吃,鴨子烤好之後,由車子推出來,當著客人的面,師傅熟練地削皮片肉。全聚德的鴨子皮脆肉嫩,蘸上特別調製的甜面醬,配上甜甜的蔥絲,裹上薄薄的荷葉餅捲著吃。師傅還會將剩下的鴨骨做上一份乳白色的鴨湯,就著鴨餅吃,極為鮮美。如果是朋友相聚,還想喝點酒,可以點上鴨膀、鴨掌、鴨心、鴨肝、鴨胗、水晶鴨蛋等,吃一頓全鴨喜宴,當會令人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