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三門峽:峽與關——帝國的輝煌

我早早地吃了晚飯,心想這回一定要搶在酒店夜總會的歌聲響起之前進入夢鄉。嘿,還真睡著了,而且一覺到天亮。接下來繼續我與“黃色巨龍”的故事。現在我要溯流而上,前方就是三門峽市了。本來坐火車更合適的,可是中國的火車票實在太難買了,而且還有大量的票是只賣你票不賣你座位的(站票)。我還是坐汽車吧,酒店到長途汽車站只有幾個街區。大巴從老高速路出城,逶迤在中國黃土高原的最東端。每年冬天,遮天蔽日的黃土從蒙古高原呼嘯而來。

車到中途,我在澠池縣下來,攔了一輛當地的出租車。澠池縣附近有個地方我想去一下,那就是仰韶村。往北幾公里,很快就到了。不知怎的,我對這裡的期望那麼高。實際上只有兩幢小樓,而我是唯一的遊客。看園人本來已經睡著了,見有人來,滿臉驚訝。我費力來到這裡,因為它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首個遺址,意義非凡。發現者是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時間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如今,仰韶儼然成了一種文化,廣泛用在中國其他類似的遺址上。

說起仰韶文化,大伙知道,指的是六七千年前黃河及其支流流域大部分地區的人類聚落。仰韶文化屬於母系社會。從居住和墓葬來推斷,女性在這些聚落中起主導作用。而比它晚兩千年的龍山文化,起主導作用的就是男性了。這種改變緣於戰爭。只要生活的重心是為了養育後代和吃飽肚子,女性就比男性重要。而一旦食物富足,子嗣繁多並成長順利,男性就開始走向戰爭。戰爭不是男性的被迫行為,而是主動行為,是男性荷爾蒙使然。從有戰爭的那一刻起,男性就開始統治世界。

仰韶村可看的東西不多。據看園人說,安特生發掘的大部分遺存,都在斯德哥爾摩的遠東古物博物館裡,而中國考古學者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第二次發掘的東西,則在鄭州和北京的博物館裡。據說這裡現在計劃建一幢較大的樓,讓一些文物回歸故里。我的疑問和看園人一樣:這麼偏僻的地方,誰會來呢?我請他回去繼續睡覺,我也離開了。

我到三門峽市時,已經是傍晚時分了。這座城市因黃河上的最後一道峽谷“三門峽”而得名。過了三門峽,黃河在中國北方平原上一路高歌,直奔大海。歷史上,三門是指峽谷中高高凸起的三塊巨石所形成的狹窄通道,它們被稱為人門、神門和鬼門。唯一可以通船的,是靠近北岸的“人門”。“鬼門”和“神門”想開船過去就太危險了。但如今三道門都已被炸得粉碎。炸掉它們,是為了修建黃河歷史上的第一座大壩。大壩建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不幸的是,中蘇合作的這個設計方案,實在是一場災難。設計者沒有考慮到黃河難以置信的洩沙量(峰值達七百五十公斤/立方米水)。只要想想把七百五十公斤泥沙放到你家浴缸裡,你就知道問題有多嚴重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設計方案又兩度做了重大修改。從此大壩能按計劃運行,但發電能力大大下降了。

大壩在三門峽市東北二十八公里,通公交,也有遊船每天早上從市區旁邊的水庫出發到那裡。在市區住了一晚後,我決定坐船去。坐船遊覽最令人難忘的,不是大壩也不是水庫,而是船員。他們個個都是音樂家,一人開船,其他人則演奏中國民樂,唱中國民歌。他們也會唱幾首西方歌曲。那天乘客中有四個澳大利亞人,船員就唱他們所謂的澳大利亞民歌。那首歌起調是“奧布-拉-迪,奧布-拉-達,生活在繼續,呀!”一點兒沒錯,就是這麼唱的。

我們的船平穩地向大壩駛去,途中掃過成百上千棵樹的樹梢。每年農忙季節開始前,大壩都要蓄水。一蓄水樹就淹掉了。

一個小時後,我們到了,從旁邊的水泥台階拾級而上,開始一睹大壩的風采。

大壩跨度八百米,高一百米,水泥壩體內有五台發電機組,發電量在夏季達到峰值。夏季上游洪水奔騰而下,水庫的水量暴漲,往日平靜的水面也變得波濤翻滾。

從壩頂俯瞰,一塊孤零零的巨石仍然兀立在河中間。它是那三塊巨石僅存的部分。那三塊巨石曾使這裡成為黃河上最恐怖的河段。如果錯過了靠近北岸的“人門”,百分之八十會翻船。中國人為什麼甘冒如此大的風險呢?這是因為,中國大多數歷史時代的首都都在西安一帶,而糧食必須從中原運過去,來支撐龐大的朝廷和戍邊的軍隊,運輸量的巨大可想而知,想走陸路越過黃河兩岸的山脈幾無可能,只能走黃河這條水路。所以中國人別無選擇,必須想辦法通過三門峽。他們的辦法很巧妙。先在北岸的峭壁下鑿洞,然後把木樁打入洞裡,最後在木樁上鋪設木板,形成棧道。當年,成百上千的人腰間綁著繩索,一步一個腳印,吃力地在棧道上跋涉,把運糧的駁船拖向上游。就在大壩下的懸崖上,木板棧道的痕跡至今清晰可見。一孔孔的洞眼,一根根的木樁,猶如一個個的象形文字,詮釋著中華帝國曾經的輝煌,也詮釋著是誰的力量撐起了這片輝煌。

與遊船上的音樂家們揮手告別,我的下一站是靈寶縣。西行的巴士在縣城把我放下,可我這次要看的地方又是在城外。和仰韶村一樣,這個地方大多數中國人聽說過,但沒去過,也不通公交。這個地方就是函谷關。

在中國的上古時代,函谷關是洛陽和長安兩都之間的必經之路。按照早期史學家們的說法,誰取了函谷關,誰就取了天下。它的戰略重要性始於兩千四百年前,甚至一直延續到現代。1944年,就是在函谷關,中國軍隊最終擋住了日本人前進的腳步。

函谷關的意義不只在軍事上。兩千多年前,它立關未久,就迎來了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中國歷史上聲譽僅次於孔子的偉大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老子辭去洛陽的官職,騎著青牛來到這裡。幾個月前,一名叫尹喜的修行人,感覺到某些徵兆,表明有聖人將從東方來,他就爭取當上了函谷關的關令。當他看到老子,他知道這就是他等待的聖人,於是向老子請教“道”,老子揮毫寫下了千古奇書《道德經》。《道德經》儘管只有區區五千言,卻一直是道家最重要的經典。每個中國人,無論是否學道信道,都知道它的開篇語——“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騎著青牛遠去了,但函谷關還在。由於不通公交,我打了一輛出租車。那是一條靈寶縣城以北十七公里的粗糙土路。剛下過雨,路上滿是車轍。足足走了快一個小時,才終於到了。景點不難找,一過新鋪的停車場就是。許多工程正在施工,顯然,車轍是工程車留下的,看來當地政府決意要把函谷關打造成觀光景點。可是,這裡除了建築工人,目前還只有我一個觀光客呢。

函谷關是橫貫於一山一河之間的狹長隘道,或者說,是一條在很深的溝谷中蜿蜒的土路。它南起終南山,北止黃河,全長十五公里,呈東西走向,溝壁至少五十米高,一些地方寬僅兩米,只能容下一輛牛車。函谷的意思是“隧道狀的山谷”,關的意思是“險隘”。由於它十分狹窄,過去只要幾個士兵就能把守。我走進去體驗了一把。正午的陽光下,裡面仍然黑森森的,兩側的黃土峭壁把一切都擋住了,唯一能看見的,就是頭頂的一線天。因為沒啥可看的,我就退了出來,等待出租車。我預計一旦現在這些工程竣工,這裡會有一個展覽館,也許還會有一個向老子和他的“道”焚香祭拜的神殿。我從那通刻著“函谷關”字樣的石碑旁走過,不禁驚異於為什麼這樣一個尋常之地,卻被史學家和藝術家賦予那麼多的榮光。他們經常把函谷關描寫為一座怪石嶙峋、白雪皚皚的雄關,而不只是一條穿越黃土高原的羊腸小道。

滿足歷史好奇心之後,我又回到靈寶縣城,等待下一輛西行的巴士。等不多久,另一趟開往西安的巴士捎上了我。去西安還有兩百多公里,我無意走那麼遠。十五分鐘後就在一個老縣城下了車。這個老縣城叫閿鄉,要多小有多小,不過也算是個縣城吧。我下車的原因,是看見高速公路長出了一隻去黃河的“手”;黃河就在閿鄉北面幾公里。那天我真走運,不到五分鐘就搭上了一輛順風大卡車,它和我去同一個地方:大禹渡。這個渡口以治黃第一人大禹的名字命名。卡車司機說,渡輪沒有運行時間表,但一般兩小時左右會有一趟,並說這仍然比繞道下一座橋要快一些。何況河邊有一頂帳篷,等船的人可以在那兒喝上杯茶。那天我的確運氣好。雖然太陽已經快要落山了,但渡船的船老大想趁天還沒黑再趕一個來回。三十分鐘不到,我就從黃河南岸到了北岸。有趣的是,我還發現自己“跨省”了,南岸屬河南,北岸屬山西。

我本來可以繼續搭那輛大卡車,到附近的芮城縣城,但我還是決定在大禹渡睡一晚。我住進了“大禹賓館”,從房間可以俯瞰我剛才上岸的地方。這賓館雖然是平房,但至少有二十四間客房,可以看出老闆的胃口很大。不過經理說,我是他這兩個星期見到的唯一客人。賓館客房簡樸,有淋浴但沒熱水。餐廳自然也是沒有的。所幸我還有些花生和餅乾,而經理又賣給我兩瓶啤酒。獨自坐在賓館屋頂的巨大水泥平台上,喝著啤酒,看著太陽落山,黃河遠去,雖然大禹賓館不是鸛雀樓,卻也大有“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意境。

大禹渡

晚上,枕著黃河東流入海的波濤聲,我睡得很香。

《黃河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