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錫蘭山佈施與錫蘭山之戰的關係

按此銘文,此碑於永樂七年(1409)春在中國刻成,兩年後立於伽勒。其波斯文銘文雖損壞嚴重,但在提及所贈禮品的部分仍然依稀可辨,言明佈施是「為了伊斯蘭之光」(to the light of Islam)。泰米爾文碑文也遵循同樣的格式,而佈施的受益人是Tenavarai nayanar神。帕拉納維塔納認為就是印度教的Devundra Deviyo。

此事既明,則我們可以回過頭來研究記載鄭和向錫蘭山寺院佈施的錫蘭山碑。錫蘭山的三種文字碑銘並非在當地製成。據上引嚴從簡記載,向錫蘭山寺院佈施之事乃是出航前已決定之事。而據上引向達教授所錄錫蘭山碑漢文碑文可知,錫蘭山碑是明成祖御制之碑。由於擇石,鐫刻銘文與紋飾(包括碑頂之雙龍相對雕像)需較長時間,不可能在鄭和停泊錫蘭山期間完成,而只能是鄭和出航前已經依照明成祖旨意制碑。故此三種文字合璧碑也是出航之前已經準備好了的,並在出航前裝船,然後運至錫蘭山立石。制碑與裝船的地點應當就在當時明朝的首都南京。今南京東郊湯山附近遺有朱棣為明太祖所制巨型石碑的未完成品,可見那裡是一處官辦採石場。如能有機會檢測錫蘭山碑的材質,將之與湯山或南京附近其他山石進行對比,或許能使能本案獲得滿意的結論。

有些學者根據漢文碑文所提到的永樂七年(1409)二月,認為此時鄭和尚在錫蘭山,並依此為據來推算鄭和第二次與第三次航行的行期,足見確認錫蘭山碑乃出航前已經備好一事,有重要意義,亦即此碑之日期並非鄭和立碑之時,而是明成祖頒旨的日期。(註:法國伯希和與日本學者山本達郎早已指出這一點(見上引陳得芝:《關於鄭和下西洋年代的一些問題》,第210頁注1),但有些中國學者並不按受,反而堅持此碑日期乃為鄭和在錫蘭山的時間之誤說,見上引金雲銘:《鄭和七次下西洋年月考證》,第140—141頁。誤解此碑日期的學者還有束世澂,見其著《鄭和南征記》(出版於1941年3月)。此書之節錄標題為《鄭和下西洋記事》,收於《鄭和研究資料選編》,第160頁。持此說者為數甚多,茲不再引。)在自然動力航海時代,中國海舶出洋下番只能在每年西北風起的深秋至冬季。據《星槎勝覽》鄭和於永樂七年九月從太倉啟程,十月抵福建長樂,十二月才從五虎門洋出航。按通常從華南至錫蘭山或南印度須航行三個月計,船隊抵達錫蘭山時已為永樂八年(1410)春末。

與此碑直接相關之重要事項為鄭和所統海軍的錫蘭山之役。錫蘭山之役《明實錄》、《國榷》等書繫於永樂九年(1411),其他史料則記為永樂七年。學者們的解說也各不一。實際與鄭和立碑應為同一次出洋。(註:見陳得芝:《關於鄭和下西洋年代的一些問題》,第211頁。)綜合錫蘭山碑之漢文碑文、明嘉興藏本《大唐西域記》卷11《僧伽羅國條》(註:茲據鄭鶴聲、鄭一鈞編:《鄭和下西洋資料彙編》,中(下),第1579頁。)及嚴從簡《殊域周咨錄》的記載,可似構錫蘭山之役的先後過程為:

永樂三年(1405),鄭和首航,次年初抵錫蘭山。當地國王欲加害中國船隊,中國船隊避去。

永樂七年(1409),鄭和準備第三次遠航。預計船隊在錫蘭山會遭遇困難,時成祖打算以向該國佛寺佈施的辦法留下「買路錢」。在出航前事先備好御制碑與財物,並裝運上船。

次年初,船隊抵錫蘭山,鄭和船隊打算佈施立碑,但雙方對明政府佈施財物談判破裂。錫蘭方面謀襲船隊,為鄭和識破。明軍遂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出奇兵制勝。佈施之事也許就此中止。

永樂九年(1411),攜被俘錫蘭國王至北京。(註:受篇幅限制,此事留待將來撰文討論。)

換而言之,鄭和向錫蘭山寺院佈施與生俘錫蘭山國王,乃是同一件事。

〔原文載《鄭和研究》,2008年第4期,原標題為《〈錫蘭山碑〉的史源研究》。〕

《海路與陸路:中古時代東西交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