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對待兄弟和侄子尚且如此放任自流,對親生兒子那更是寬縱得一塌糊塗,無以復加。其直接後果,是導致皇子問題成為毀滅南梁王朝的主要因素之一。
梁武帝共有八個兒子,依次是:蕭統、蕭綜、蕭綱、蕭績、蕭續、蕭綸、蕭繹、蕭紀。其中蕭統、蕭綱、蕭續三兄弟同為丁貴嬪所生,其餘五子,分別出自五位妃子。次子蕭綜我們以前提過,母親為蕭寶卷寵妃吳淑媛,因此利用領兵北伐的良機,投入北魏。梁武帝一度斷絕了與他的父子關係,剝奪他的爵位封土。後來蕭綜客死他鄉,梁武帝懷念這個「兒子」,又恢復了他的名譽,派人秘密潛入北朝,盜取他的靈柩,回建康安葬。
中國的皇權時代,從秦始皇算起,到宣統皇帝,兩千一百多年中,綿延不斷。然而比梁武帝享壽更長的,僅有清朝的乾隆皇帝一人。皇帝的壽命,常常比皇帝的品德才幹更能影響皇朝的穩定性,不少皇朝的衰亡是源於皇位更迭的過於頻繁,劉宋和南齊都是這方面的典型例子。可是皇帝的壽命過長也不見得是好事,清朝的衰落,與乾隆皇帝倚老賣老、故步自封不無關係;梁國也是如此,梁武帝如果少活二十歲,江南百姓的命運或許不會那麼糟。
梁武帝即位後所封的太子蕭統,即昭明太子,口碑相當不錯。
關於昭明太子的傳說故事很多。相傳他出生時,形貌奇異,右手緊握,誰都無法掰開。梁武帝擔心他是殘疾,終日愁眉不展,有位大臣建議,張榜天下,招納名醫診治。榜文一貼出去,第二天就有人來揭榜,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鼎鼎大名的文豪沈約。沈約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去看小蕭統,有趣的事,蕭統的小手被他輕輕一掰就分開了。梁武帝大喜,便拜沈約為太子的老師,沈約在自己家鄉造了一座書館,專心教小蕭統讀書。這個書館,就位於今天浙江桐鄉的烏鎮。「昭明太子讀書處」遺跡至今殘存,也算是江南保留不多的六朝風物。
其實這個傳說經不起推敲,它最大的漏洞是,蕭統於齊和帝中興元年(公元501年)出生在襄陽,當時梁武帝還在進攻蕭寶卷的途中,不可能有精力去掰蕭統的小手,更不可能以皇帝之身,張貼皇榜。不過,傳說的確寄托了千年來文人對於昭明太子的美好遐思,昭明太子也的確具備集文人、皇子於一身的理想形象。
昭明太子自幼才智非凡,三歲讀《孝經》、《論語》,五歲遍讀五經,十歲就能開堂講儒家經學,屬於神童級別。他成年後更是酷愛讀書,過目不忘,出口成章。這裡還有段佳話,有一次,蕭統與一些名士在後池泛舟,番禺侯蕭軌興致很高,就說:「此處應當有伎人奏樂伴舞。」蕭統不予答覆,脫口吟誦晉代詩人左思的《招隱詩》:「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蕭軌慚愧不已,無語以對。
蕭統藏書數萬卷,好與文人交往,他所主編的《文選》(也稱《昭明文選》)是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他仁厚孝義,對僕人從不責罰,還多次減免判罰不當的重罪;遇到雨雪災,就派手下大街小巷地體察民情,對於貧困家庭、受災遊民,都發放糧食棉衣救助,因此深得民心。
遺憾的是,這位人望頗高的太子卻因為小人的構陷,受到了梁武帝的猜疑。
普通七年(公元526年),蕭統的生母丁貴嬪去世。蕭統派人買了塊好墓地,將要斬草下葬時,有個賣地的找到梁武帝身邊的太監俞三副,許諾說如果能把自己的地賣三百萬錢,便將其中的一百萬錢給俞三副作為報答。俞三副貪財,便密奏梁武帝,說太子所選的墓地風水不好,某塊土地是吉地,對皇帝有利。梁武帝一聽,對我有利,那就買吧,便宜就讓俞三副給賺去了。
安葬了丁貴嬪,一個看風水的道士對蕭統說:「太妃的墓地對你不利,若要避禍,就得厭伏。」「厭伏」是巫術的一種,是用一物壓一物的方法來作咒。蕭統按照道士的指示,在丁貴嬪墓側的長子之位埋下了臘鵝等物品。
沒想到太監出來搗亂。太子宮中有個內侍太監叫作鮑邈之,嫉妒另一位太監魏雅更受太子喜愛,心裡不平衡,向梁武帝告密狀,說:「魏雅勾結道士,為太子厭禱,在墓地裡作手腳,詛咒陛下。」
梁武帝一查,果然在丁貴嬪的墓地裡發現了臘鵝等物。利用巫術謀逆是宮廷大忌,非同小可,梁武帝本想徹底查清此事,幸虧侍中徐勉從中勸止,只誅殺了道士。
經此一事,梁武帝對於蕭統的好感與信任度大幅下降,有了更換太子的想法,蕭統終日憂懼不安。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他在後池遊玩,因採摘蓮花而落水染疾,病情迅速轉重,不治而終,年僅三十一歲。
蕭統的早逝,是南朝文學界的一大損失,也是梁王朝的一大損失。梁武帝在立嗣上碰到了難題,猶豫不決。按照立嫡舊制,應當立蕭統的嫡長子蕭歡為皇太孫,但墓地一案把梁武帝對東宮的印象搞得很差,他也不會喜歡蕭歡,何況他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蕭歡年紀太小,不足以主持大局。
蕭統死後過了近兩個月,梁武帝宣佈立蕭統的同母弟蕭綱為新的太子。這個選擇本身無可厚非,蕭綱與蕭統有幾分相似之處,也是能文善辯,性情恭順,但立蕭綱的方式,等於是廢嫡立庶,朝野為此議論紛紛,好些大臣都上表反對。梁武帝的另外幾個兒子,除了四子蕭績死在蕭統之前,剩下的蕭續、蕭綸、蕭繹、蕭紀都認為,既然蕭綱可以越位做太子,那麼他們當皇帝的機會也不是微乎其微的了。骨肉兄弟從此各懷心事,不僅嫉恨蕭綱,相互之間也是矛盾重重,誰看誰都不順眼。
跳得最歡的,是六子邵陵王蕭綸。蕭綸大約患有間歇性精神病,常常表現出荒誕的行為特徵。他在南徐州當刺史時,喜怒不定,橫行州里。某天他突發奇想,換了套僕役的衣服到市場裡做民意調查,碰到一個魚販子,就「採訪」他:「你說本州刺史是個什麼樣的人哪?」魚販實話實說:「本州刺史脾氣暴躁、性情殘虐。」蕭綸勃然大怒,二話不說,強行把活魚餵給魚販吞食。活魚跑到人肚子裡大吃特吃,魚販被硬生生折磨死。這件事傳出後,當地百姓害怕再被蕭綸實地採訪,走在路上都不敢互相搭話,南徐州幾乎變成「死城」一座。
又有一次,蕭綸到街上巡察,遇到有人出殯。他也不知發了什麼瘋,上前奪過孝子的孝服穿上,一路匍匐號叫,比自己死了爹還傷心。蕭綸身邊的典簽深覺不妥,害怕追究起來會因此獲罪,秘密把蕭綸的不法行為報告朝廷。梁武帝對蕭綸斥責了一番,蕭綸並未悔改,梁武帝才下令免除他的官職。
蕭綸感到委屈,忿忿不平。他找來一個模樣長相酷似梁武帝的老頭,給他換上兗服皇冠,請他高坐廳堂正中,自己恭恭敬敬地在底下跪拜,大講自己如何如何清白;折騰完了,又把老頭的衣冠剝掉,親手拿棍棒一陣毒打,把老頭打個半死,算是出了口惡氣。
不久蕭綸又琢磨出新花樣,他造了一口大棺材,把司馬崔會意放到裡面,裝上靈車,讓一群老太婆坐在靈車上,邊走邊哭,給崔會意出殯。崔會意忍無可忍,把事情告到梁武帝那裡。梁武帝實在過意不去,才又削除了蕭綸爵位,把他逮捕下獄。可是沒多久,他就釋放了蕭綸,恢復了他的爵位,還派他去做揚州刺史。
蕭綸繼續為非作歹,拚命搜刮民脂民膏。府丞何智通向梁武帝通報,蕭綸馬上密派心腹殺掉何智通。梁武帝處死了蕭綸的心腹,卻又一次對蕭綸網開一面,只關了他一個月而已。
蕭綱立為太子,蕭綸四處散佈「太子是按照諸子年秩所立」的言論,意思是說,只要父親和哥哥活得沒他長,皇帝就輪到他來做了。中大同二年(公元547年)蕭續去世,他更覺得自己希望大增,兩次謀劃弒君:第一次是在梁武帝外出的路上,埋伏兵士,事情洩露;第二次是向梁武帝進獻下了毒的曲阿酒,梁武帝把酒轉賜給太監,太監被毒死。梁武帝依然沒有對蕭綸作出任何實質性的處罰。
蕭綸之外,蕭續、蕭繹、蕭紀也不是什麼善主。蕭續和蕭繹長期關係緊張,蕭續在州府任上,大肆斂財,貪腐程度不遜於他的叔叔蕭宏,哪知道八字太差,翹了辮子,無福享受。蕭繹聽說後,高興得活蹦亂跳,把鞋子都給磕破。蕭續的財寶由他的嗣子蕭應繼承,蕭應是個白癡,荒唐到什麼地步?他與下人們到內庫裡檢閱財寶,指著一塊金條,問道:「這玩意能吃不?」下人回答:「不能吃。」「既然不能吃,那送給你們了!」蕭續斂財巨多,落得這麼個下場。
梁國的王公貴族,在梁武帝的嬌慣和袒護下,全是一批驕奢淫逸、不守法紀、禍國殃民的廢物。權貴有皇帝做靠山,以百姓為豬狗,梁國達到了「人人厭苦,家家思亂」的地步,梁武帝標榜「慈悲為懷」,又有什麼用?
梁武帝真的老了,他不再具有機敏過人的謀略,也沒有當機立斷的果敢;他至多只能保持已有的思維模式。長期的所謂「太平盛世」使他自以為功德圓滿,而認識不到社會矛盾的加劇和各種新問題的出現;即便認識到了,也不願面對現實,堅信只有更努力地宣揚「佛法」,才能消災解難。
嚴酷的現實是,可怕的災難無法避免,死亡的腳步正在迫近。虛幻飄渺的美夢早晚是要破滅的,跛足狼王侯景出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