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四、一封恐嚇信

曹操決定發起夏口之戰,對手其實並不包含孫權。

為了嚇阻孫權,防備他摻和進來,曹操專門派人給孫權送去了一封信,這封信的具體內容已不知道,只保存下來幾句話:「最近我奉天子之命討伐罪臣,大軍南下,劉琮投降,現在我率領水陸混合部隊共80萬,邀請將軍到東吳會獵。」

會獵不是打獵,而是邀你出來找個地方練練。這是一封挑戰書,也是一封恐嚇信,曹操告訴孫權,他的目標並非發動一場江夏戰役那麼簡單,他已經做好了把孫權放在一起收拾的打算。兵行詭道,軍事行動最在乎的是突然性,要打你事先專門照會一下,這並不符合常情,所以這封信也恰恰說明曹操的夏口戰役作戰方案裡沒有孫權什麼事。

孫權當然也能看出來曹操的真實意圖,他知道曹操之所以專門送來一封恐嚇信,目的只是阻止自己去支援劉備和劉琦。但孫權看得更遠,假如劉備和劉琦被消滅,自己就是曹操的下一個目標,必須早有準備。

與諸葛亮談完話後,孫權心裡已經有了主意,不管曹操是怎麼規劃的,他都要投入到這場戰役裡去,不是主動找打,而是爭取主動。只是他還想聽聽手下人是怎麼想的,於是召集會議進行商討。會上孫權手下的謀士和武將們想法呈現一邊倒,那就是投降,其中張昭最積極:「曹操是虎狼之輩,挾天子以征四方,動不動就拿朝廷說事,現在要抵抗他不一定有把握。我們過去可以賴以抗拒曹操的是長江,如今曹操得到荊州,獲得了劉表經營的水軍,各式各樣的戰船有幾千艘,曹軍水陸俱下,長江之險已經和我們共有了,實力相差懸殊,我認為不如投降。」

張昭的觀點有代表性,大家紛紛表示贊同,孫權很不痛快。

孫權看了看,只有一個人沒有隨聲附和,就是魯肅。會議中途孫權離席去上洗手間,魯肅趕緊跟了出來,這時孫權已經知道他要說什麼了,緊緊地握住了魯肅的手:「先生有什麼話要說?」魯肅對孫權說:「剛才聽了大家的議論,我認為他們都是要耽誤將軍,而不足以與他們討論大事。你聽我說,現在我魯肅可以投降曹操,但是將軍你不可以,為什麼呢?」

魯肅說得很著急,也很懇切,孫權睜大眼睛認真地聽著,魯肅接著說:「我魯肅要是投降了曹操,曹操一定會給我官做,我繼續吃香的、喝辣的,最少也得弄個太守、刺史當當。將軍投降曹操,曹操會怎麼對你?請早定大計,不要聽大家瞎議論!」這些話都說到孫權心坎裡了,他歎息道:「剛才大家說的,很令我失望,你的想法正和我一樣!」

孫權此時面臨著與劉琮一樣的處境,面對強敵是降是戰,都不好決策。劉琮手下的一幫人堅決主張投降,結果他們這些人裡僅被曹操封了侯爵的就有十多個,至少任命了三個部長,其他人也是該提拔的提拔,該加薪水的加薪水。這就是魯肅所分析的,投降了,曹操不會為難這些人,他們吃香的、喝辣的,活得會更滋潤。

但是劉琮就不一樣了,曹操不得不提防他,即使劉琮自己不多事,但難保有人把他抬出來當大旗,所以只能弄到別處去,好的話給個閒職,過著軟禁終身的生活,差的話,遇到風吹草動,腦袋隨時就得搬家。

孫權多聰明,他能想不到這些?

張昭等人的表現讓孫權很失望,從此也記在了心裡。孫吳陣營後來經常湧現後起之秀,除了周瑜、魯肅這些後來居上的人,呂蒙、陸遜、陸抗等重臣的提拔都帶有突然性,往往是連躥帶跳好幾級,讓人目瞪口呆。一方面說明孫權的用人藝術和識人之準,另一方面也說明孫權對於本陣營裡的一些老人不太感冒。

張昭是孫策當年所倚重的人,說起來在孫吳是類似於教父式的人物。但他仗著跟老孫是朋友,不把小孫放在眼裡,動不動就喜歡擺老資格,想批評誰就批評誰。可他一生職務都不高,孫權稱帝后設立了丞相一職,大家都認為應該是張昭,可孫權就是不同意,任命了名氣小得多的孫邵。孫邵死了,孫權還不讓張昭當丞相,任命了顧雍。可以敬著你,可以讓著你,但不會信任你,這些伏筆恐怕就是此時埋下的,張昭發表了一番投降論觀點,為此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魯肅建議孫權速找周瑜來商量,孫權這才想起周瑜來。

孫權掌權後不斷重用周瑜、魯肅等人,這遭到了一些議論,張昭就曾當面向孫權表達過不滿,張昭最不滿意的是魯肅,在孫權面前多次說過魯肅的壞話。現在孫權肯定會想,重用魯肅、周瑜看來沒錯,如果只重用你張昭,我恐怕想哭都沒處哭了!

周瑜沒有參加此次會議,因為他目前正在鄱陽湖練水軍。鄱陽湖就在柴桑附近,登上廬山,到一個叫含鄱口的地方,向下俯視就是萬頃碧波的鄱陽湖。

孫權趕緊派人去請周瑜,周瑜一到,也主張打:「曹操雖然托名漢相,其實是漢賊。將軍有神武雄才,繼承著父兄的遺業,佔據江東,地廣兵多,應該橫行天下,為漢室除殘去穢。現在曹操來了,他這是自己送死,請讓我為將軍來分析分析。」

周瑜接著說:「現在北面的形勢未定,馬超、韓遂都在關中,是曹操的後患。曹操捨棄擅長的鞍馬,改乘舟船,來與我吳越爭衡。現在天氣寒冷,北方兵士遠涉江湖之間,肯定不習水土,必然會生疾病。上面這些都是用兵之忌,曹操貿然行之,可以預言,將軍擒獲曹操,必為時不遠!」

要戰勝敵人,人馬數量、武器裝備固然重要,還有天時地利,這些都少不了,但只有這些未必靠得住,最能靠得住的是士氣,是必勝的信心。在一片「亡國論」盛行的時候,周瑜、魯肅等人展示出來的眼光和自信,讓孫權備感振奮。當然,只有決心還不夠,最近以來周瑜一邊訓練水軍,一邊也在思考著與曹操的決戰,他對曹軍方面的情報進行了大量搜集,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應對計劃。

周瑜向孫權提出請求,自己率精兵數萬進軍到夏口,迎擊曹軍。夏口目前在劉備、劉琦的手中,劉備既然派諸葛亮前來聯絡,此處即可視為友軍的防區,前推至夏口,可以爭取戰略上的主動。這一年孫權才26歲,周瑜稍長幾歲,但也不過33歲,周瑜與孫權長兄孫策親密無間的友誼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在此危難關頭周瑜是孫權完全信得過的人。

聽完周瑜激昂慷慨的一番話,孫權激動地說:「曹操想廢漢自立已經很久了,只是顧忌二袁、呂布、劉表與我罷了。如今群雄已滅,只剩下了我。我與曹操勢不兩立,你說應當迎敵,這與我的想法相合,這真是上天把你賜給了我呀!」

這次談話後孫權立即再次召集會議,這一回他不再徵求大家的意見,而是直接宣佈了決定,那就是舉江東之力聯合劉備抗擊曹操。為了表達決心,也為了防止有人再唱反調,孫權宣佈完決定即拔出佩刀,揮刀砍向奏案。孫權大聲宣佈:「以後有人再敢說投降曹操的,與此案相同!」

說罷,宣佈散會。

孫權連夜與周瑜研究行動方案,周瑜幫孫權進一步分析了敵情,認為曹操雖然揚言有水陸兩支部隊人數80萬,但仔細分析也不過就是20多萬,其中十五六萬是自己帶來的,荊州降卒有七八萬。應該說周瑜的這個分析是準確的,作為孫吳的主要軍事將領,他平時不可能不注意搜集敵人的情報,他對曹軍人數的判斷應該建立在一定情報線索基礎上的,因而更準確。

但即便如此,也遠遠超過孫權現在能調動的兵力。周瑜讓孫權不必著急,他認為曹軍是一群疲病之卒、狐疑之眾,人數雖然佔優,戰鬥力卻不怎麼樣,只要有5萬精兵,就足以打敗敵人。

孫權聽完周瑜的分析,拍著他的背說:「公瑾,你說得太好了。不過,5萬精兵難以馬上集齊,現在有3萬人,船糧戰具都已準備好,你們先出發,我隨後調集人馬,準備物資,做你們的後援。」

孫權還說了一句話,讓周瑜很感動:「你能打贏就打,打不贏你就撤回來,讓我親自上!」君王送主帥出征,一般會說「我就這點家當,全交給你了,你可得努力殺敵呀,打了敗仗提頭來見」。但現在孫權必須給周瑜減壓,畢竟拿3萬人對決30萬人的事,誰都沒有玩過。

孫權發佈命令,任命周瑜為左都督,老將軍程普為右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率3萬主力沿江西進,迎擊曹軍。

《三國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