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孟達的靠山倒了

到這一年的8月,曹叡繼位已經三個月了,曹魏這邊內政外交仍然沒有太多動作,而孫吳那邊卻忍不住了,孫權想乘人之危,對曹魏發起突然襲擊。

孫權御駕親征,主攻的目標是曹魏荊州刺史部的江夏郡。曹叡這才召集朝臣商議對策,大家都建議應該發兵去救援,曹叡認為沒有這個必要:「孫吳熟悉的是水戰,如今敢下船改為陸戰,是寄希望於出奇制勝罷了。只需命江夏郡太守文聘固守就行,兵法上說攻守勢倍,孫權不敢久戰。」

後將軍文聘兼任江夏郡太守,他也是名將了,曹叡相信有他在不必專門派兵增援。皇帝的表態就是決定,大家不好再說什麼,只能看結果了。結果竟如曹叡所料,孫權雖然來勢洶洶,但曹魏這邊沒費多大力氣就把他擋了回去,甚至連文聘都沒出動。

曹魏御史台的治書侍御史荀禹當時正在南方一帶視察,剛好碰上孫吳大軍來攻。治書侍御史是管監察的,品秩六百石,經常赴各地巡察。荀禹其人不詳,但他不是穎川郡荀氏本家,這位荀官員作為文官卻很有膽略,強敵突然壓境他一點也不驚慌,既沒逃跑,也沒有盲目拚命,他立即發動附近各縣軍民上千人,趁夜舉火造勢,吳軍以為魏軍早有防備,偷襲無法成功,隨後撤回,大家這才發現,新天子的見解果然不凡。

一直到了年底,眾人期待已久也議論已久的人事任命頒布了。

根據魏明帝的詔令,朝廷新設了太傅、大司馬二職,分別由鍾繇、曹休升任,他們的地位均高於三公。鍾繇空出的太尉一職由華歆擔任,華歆空出的司徒一職由王朗擔任,王朗空出的司空一職由陳群升任,陳群同時還負責尚書檯的日常工作(錄尚書事)。魏明帝還詔令升任曹真為大將軍,升任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

詔書下達,華歆辭讓太尉一職,願意讓給他的好朋友名士管寧。早年管寧與華歆、邴原並稱「一龍」,天下大亂後管寧到了遼東,從此滯留在那裡,曹操曾慕名徵召他,被公孫度有意阻攔,曹丕登基後華歆就推薦過管寧,管寧因此回到內地,被授予太中大夫的榮譽職務,平時居住在家鄉青州刺史部北海郡。

魏明帝不許華歆辭讓,同時另任命管寧為九卿之一的光祿勳,命青州地方官員派車去接,管寧自稱是草莽之人,上書辭讓。管寧是漢末三國隱士的代表,他是真正的隱士,自從回到中原後平時就坐在一隻木榻上很少外出活動,這種習慣保持了50多年,當時大家喜歡席地而坐,坐在木榻上就要屈膝,如果腿上蓋著被褥,膝蓋就會把被褥頂起,史書說管寧蓋腿的被褥與膝蓋接觸的地方都磨穿了。魏明帝以後又多次徵召過管寧,管寧都沒有應徵,魏明帝每年8月都會賜給管寧牛和酒。

後將軍文聘恰在此時病故了,魏明帝想起了曹洪,任命他為後將軍。曹洪被曹丕削籍貶為庶人後有不少議論,大家都覺得曹洪是曹魏的功臣,沒有犯下大錯卻受到這麼嚴重的懲處有些不公平。

在上述人事佈局中,對司馬懿的安排引人注目,他擔任驃騎大將軍一職在軍中僅次於曹真的大將軍,一個基本上沒打過仗的文職官員一躍成為大將軍,反超張郃、徐晃等名將之上。

司馬懿擔任撫軍大將軍後常鎮守在許昌,手下有一支人馬,但數量不多,有的史書提到僅5000人,遠遠算不上「手握兵權」。現在的情況不同了,不僅在軍中地位崇高,而且魏明帝還把中線戰場的指揮權交給了他(加督荊、豫二州諸軍事),這個戰場一向由征南大將軍夏侯尚負責,他在曹丕駕崩前剛剛故去。

曹真一向負責西線戰場,即關中方向;曹休一向負責東線戰場,即合肥方向,司馬懿接替夏侯尚成為中線戰場的總指揮,從此移駐於南陽郡的宛縣,包括襄陽在內的重要據點都在他的管轄之內。

與曹真、曹休並駕齊驅,這是司馬懿受命托孤的最大收穫。

曹丕的死,讓一個人頓覺不安。

這個人,就是曹魏的建武將軍兼新城郡太守孟達。孟達投降曹魏後看起來順風順水,被任命為將軍和郡太守,還加了散騎常侍的頭銜,既是軍中高級將領和地方大員,又有皇帝身邊近臣的身份,同時還被封為陽亭侯。

新城郡是原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併而成的,包括今陝東南、鄂西北的大部分地區及相鄰的渝、豫兩地各一部,人口算不上多,地盤卻很大,而且處於長安、漢中、襄陽、公安等戰略要地的銜接處,是魏蜀吳三家此消彼長的關鍵點,地位其實相當重要。

如要把合肥看作曹魏的東南核心,新城就是曹魏西南的核心,曹丕把這裡都交給了孟達。曹丕是個愛恨分明的人,恨誰一會恨得要死,一旦被他盯上就算完了,但他要是喜歡一個人也會喜歡得要命,給予無條件的信任,找機會就提拔,孟達是曹丕喜歡的人。

曹丕對孟達的喜歡受到了大家的忌妒,陳群、司馬懿就看不上孟達,他們曾向曹丕進言,認為孟達並不可靠,這倒不能全歸為陳群、司馬懿心眼小,想想也是,孟達跟劉璋又叛劉璋,跟劉備又叛劉備,短短不過幾年已經換了三個東家。職場裡把愛跳槽的人稱為「跳蚤」,不管你本事再大、學歷再高,一翻簡歷,你平均一兩年就換一家公司,那對你的第一印象就會大打折扣,大概在陳群和司馬懿的眼裡孟達就是一隻「跳蚤」。

但曹丕不這麼看,他認為孟達很有本事。當他聽到有很多質疑孟達的聲音時,曹丕堅定地說:「我敢擔保孟達沒有問題!」皇帝親自為一個人擔保,誰還能再說什麼?曹丕擔心這些議論會讓孟達不安,還專門給孟達寫過一封信讓他不要介意,信中說:「過去伊尹離開商朝歸順周朝,百里奚離開虞國來到秦國,樂毅有感於皮囊裝屍之故從燕國脫身到了趙國,還有漢朝的王遵,他也很理解得失進退的選擇,知道成功和失敗的道理。上面這些人都留於丹青、史冊。你姿容、才貌出眾,才氣、度量超群,也一定能在史冊上留下美名!現在你願意像魚一樣在水中自由地生活,我感到欣慰快樂,我常向西邊眺望,思念之情如同對老朋友那樣,提起筆來給你寫信,歡悅之情也隨之而來。之前虞卿到了趙國很快就得到了相位,陳平歸順漢朝一見面就與皇帝同乘一車,我和你的感情超過了這些。現在我讓人給你送去御用的馬匹,以表明我對你的敬重和喜歡!」

曹丕是寫文章的高手,但把信寫到這種程度,也不能說他只是矯情,他真的很欣賞孟達,認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曹丕對孟達的評價是「將帥之才」,還說他是「卿相之器」,上面的信中他提到了虞卿,是戰國時的一名遊說之士,受到趙孝成王的器重,一到趙國就被授予上卿之位,佩相印,曹丕似乎暗示孟達,他在曹魏還會有更大的發展。

既然孟達這麼有才能,劉備和諸葛亮怎麼就沒有發現從而更加重用呢?其實,孟達的才幹很多只是表面的,他這個很有氣場,尤其有辯才,劉曄乾脆評價他只不過是憑借一些小聰明、愛玩心計罷了,這樣的評價或許有些苛刻,但大體沒錯。

孟達屬於情商遠遠高於智商的那路人,他不過是一名降將而已,之前也沒有太大的名氣,卻輕鬆搞定了老闆,不僅如此他還很會拉關係,在很短時間裡就有了兩個「鐵哥們兒」,而且都不是一般人。

一個是桓階,曹魏朝廷的首任尚書令,曾是陳群、司馬懿的頂頭上司;另一個是夏侯尚,曹丕的「發小」,曹魏的征南大將軍,新城郡就在他的轄區裡,是孟達自己的頂頭上司。孟達跟他們二人非親非故,也沒有同鄉之誼,他是怎麼拉上關係的不得而知,但對情商特別高的人來說這也不是什麼難事。總之,孟達來到曹魏後一開始地位是穩固的,上面有曹丕撐腰,下面得到了桓階、夏侯尚兩位重臣的幫襯。

但天有不測風雲,孟達很快遇到了煩心事,先是桓階因病去世,老對頭陳群接替桓階成為朝廷新的尚書令,緊接著夏侯尚也病逝了,孟達頓感靠山失去了一半。

這時,蜀漢江州都督李嚴手下有個叫王沖的人投降了曹魏。

王沖是益州刺史部廣漢郡人,李嚴的老部下,職務是牙門將軍,也算是蜀漢的高級將領。江州都督區與益州刺史部相當,守著蜀漢的東大門。李嚴平時不喜歡王沖,王沖因心裡緊張就投降了曹魏。

江州緊鄰新城郡,所以王沖先來到了孟達這裡,因為都是蜀漢舊人,孟達與他有過一次交談。在這次談話中,王沖對孟達說他投降曹魏後諸葛亮感到特別憤恨,一定要誅殺孟達的妻子兒女,最後因為先主不聽,所以沒那麼做。可孟達根本不信,他對王沖說諸葛亮很瞭解他投降曹魏的前因後果,決不會像王沖說的那樣。

這也就是一次普通的敘舊,說的人說完了,大概也就忘了,但聽者有意,他們談話時剛好有個人在場,此人名叫李鴻,擔任何職不詳,不過能參與孟達的私密談話,應該也有一定地位吧。李鴻從頭到尾聽完了二人的談話,尤其注意觀察了提到諸葛亮時孟達的表情,他發現孟達對諸葛亮仍然很敬重。

湊巧的是,李鴻不久投降了蜀漢,時間是諸葛亮從南中回師的前夕。諸葛亮聽說後,命人把李鴻送來,就在回師的路上接見了他,地點是朱提郡的漢陽縣,時間是蜀漢建興三年(225)的年底。李鴻向諸葛亮講述了他瞭解的曹魏那邊的情況,順便也講了孟達與王沖之間的這次談話,諸葛亮對此非常感興趣,問了很多細節,王沖告訴諸葛亮:「可以看出孟達至今仍然非常敬慕您,只是他覺得再也回不到蜀漢了。」

這是一個重要情況,讓諸葛亮陷入了深思,當時蔣琬和費詩也在場,諸葛亮對他們二人說:「回到成都後,得給子度寫封信。」子度是孟達的字,儘管他殺了諸葛亮的大姐夫、曹魏的房陵郡太守蒯祺,於公於私諸葛亮都應該很恨這個人,但從諸葛亮的口氣看,提起孟達仍然很親切。

費詩看不上孟達這樣的人,對諸葛亮說:「孟達是個小人,先前侍奉劉璋就不忠誠,後來又背叛先主,這樣反覆無常的小人,還值得給他寫信嗎?」諸葛亮聽了只是沉默,沒有再說話。

回到成都,諸葛亮先向後主匯報了此次南征的詳細經過,又對有功人員進行獎賞,忙完這些就過年了。

次年年初,諸葛亮真的給孟達寫了封信,信中寫道:「去年南征,年底才返回,在漢陽縣正好遇到了李鴻,從他那裡知道了你的一些情況,你的感歎表明你仍心存大志,說明你不是只圖虛名,只知道背主叛國的那種人。孟君,過去都是因為劉封侵犯了你,損傷了先主的待士之義。另外,王沖編造謊言,而你卻能明瞭我的心跡,不被王沖的謊言所惑,我重溫你說過的那些話,想起往日的友誼,不禁依依東望,所以給你寫了這封信。」

諸葛亮在信中表明,當年孟達之所以反叛完全是受劉封欺凌的結果,現在劉封被殺了,先帝也不在了,所以別有什麼顧慮,還是回來吧!信送去之後,諸葛亮又派人去永安,向李嚴說明情況,請李嚴也給孟達寫信相勸。李嚴和孟達都是劉璋時期的舊人,二人交往更深,也更能相互瞭解。

李嚴按照諸葛亮的要求給孟達寫了信,信中說道:「我和孔明都受托孤之重,深感責任重大,常常思念有良才相助。」信寫得言真意切,意思也只有一個,勸孟達回歸。諸葛亮和李嚴的信秘密送到新城郡,孟達接信後深思良久,雖然他沒有立即有什麼表示,但心裡已經有些動搖了。

到這一年的5月,突然傳來了曹丕駕崩的消息,孟達知道他的靠山算是全倒了。不僅如此,司馬懿以驃騎大將軍的身份接替夏侯尚成為曹魏中線戰場的總指揮,魏明帝明確司馬懿「都荊豫二州諸軍事」,成了自己的直接領導。

看來,這一回不反也得反了。

《三國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