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早期騎兵戰術特徵:騎射與游擊

第一節 匈奴騎兵戰術與其經濟形態、社會結構的關係

最早的騎兵來源於遊牧族的生活方式,中原政權組建騎兵的濫觴,則是戰國中後期趙武靈王學習遊牧族的「胡服騎射」。顧名思義,這種早期騎兵最重要的武器是弓箭,「騎射」是草原遊牧族傳統的狩獵技術和習慣戰術,甚至是遊牧族身份認同感的重要來源。冒頓單于在給漢文帝的信中,談及他統一北方草原的功業,就驕傲地宣稱:「諸引弓之民,並為一家。」[1]這不僅是戰術問題,而且是與遊牧族的生活形態密切相關。《史記·匈奴列傳》保存了戰國至西漢中葉包括匈奴在內的北方遊牧族的珍貴史料,其中對遊牧族戰術素養的描述是:

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為食。士力能彎弓,盡為甲騎。[2]

射獵本身就是匈奴等遊牧族人經濟生活的一部分,這直接影響了遊牧者的戰術形式。根據司馬遷的記載,匈奴等草原民族採用單兵騎射戰術,幾乎從不與敵軍進行近距離的衝擊肉搏作戰:

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禮義。[3]

其攻戰,斬首虜賜一卮酒,而所得鹵獲因以予之,得人以為奴婢。故其戰,人人自為趣利,善為誘兵以冒敵。故其見敵則逐利,如鳥之集;其困敗,則瓦解雲散矣。[4]

遊牧族的傳統習慣戰術是「騎射」而非衝擊肉搏,這不僅有生活習俗、戰術層面的原因,也和草原遊牧族缺乏中央集權有直接關係。因為在飛馳的、無馬鐙的馬上進行衝鋒肉搏的近戰,騎士的傷亡概率很高,尤其是在對抗中原密集的步兵軍陣時。只有嚴厲的軍事紀律才能強制士兵們投入肉搏作戰,但草原上恰恰缺乏這種政治傳統。拉鐵摩爾在《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中已經發現,北方草原的權力趨於分散,領袖對部屬的權威和控制力遠不如漢地,當遊牧族部屬對領袖失去信賴,很容易帶著畜群遠走他鄉。拉鐵摩爾認為,這是遊牧生活天然具有的「移動性」所致。[5]巴菲爾德在這方面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對遊牧帝國權力結構的總結是:

內陸亞洲遊牧國家以「帝國聯盟」的方式組織起來,它們在對外事務上是像國家那樣獨裁的,但內部組織則是協商與聯盟化的……

在地方層面上,部落結構依舊維持自身形式,在權力來自於自身民眾支持而非帝國任命的部落酋長的統治之下。故而,在地方層面國家結構變化甚小,無法最終確保將草原上擄掠成性的當地人聯合起來。……帝國政府壟斷了對外及戰爭事務,使帝國在相關問題上作為一個整體而與其他力量討價還價。[6]

巴菲爾德是從遊牧社會與中原漢地的政治關係層面來論述的,並未聚焦到騎射戰術這麼微觀的層面,但他的結論對於討論遊牧族戰術仍有重要意義。狄宇宙專門考察匈奴帝國的權力體系,也得出了和巴菲爾德類似的結論:

很顯然,在中國的政治家中存在著一種觀點,認為單于的權力與中國的皇帝相比較而言,是非常有限的……

我們通過對漢王朝與匈奴外交關係的考察表明,從公元前198年到公元前133年期間,中國北部邊疆地區不斷遭受侵襲,因為在匈奴人的部落聯盟中缺少一個絕對的權威,以確保貫徹落實和平條約的內容。[7]

狄宇宙也注意到了司馬遷對匈奴騎射戰術的描寫,他認為,司馬遷這種記載是出於一種道德上的不屑,和古希臘、羅馬人對草原民族的描述如出一轍。[8]本書則認為,這種騎射游擊戰術與遊牧族鬆散的權力結構有直接聯繫:匈奴人騎射作戰「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見敵則逐利,如鳥之集;其困敗,則瓦解雲散」,參戰動機是為了劫掠財物致富,來自單于的賞賜不過是象徵性的一杯酒而已,首領對下屬戰士沒有絕對權威,無法強制他們從事過於危險的行動,所以匈奴人從不與敵軍進行硬碰硬的正面作戰,也不會採用危險的肉搏衝擊戰術。從戰國到漢代前期,遊牧族從未與中原主力軍隊進行過正面大規模決戰,也從未進行過對城池、堡壘的大規模攻堅戰。[9]

反觀中原,自春秋末年以來,步兵開始成為戰場主力兵種,嚴格的紀律一直是步兵作戰的基本原則,戰術則是列成密集的隊形,與敵軍進行面對面的砍殺肉搏。孫武為吳王闔閭訓練宮女「吳宮教戰」「三令五申」的故事,就是最早的典型例證。戰國初期,中原列國通過變法運動,都確立了這種中央集權政治下的軍事模式,軍隊是由國家財政供養的軍事機器,戰爭行為是為了貫徹統治者的意志,軍事統帥對士兵擁有絕對權威,可以命令士兵們投入哪怕是必死的肉搏作戰。兩相對照可以發現,匈奴等遊牧族騎射、游擊的戰術形式,與其生活方式和社會權力結構有直接關係。

第二節 《六韜》中的戰國騎兵戰術原則

自戰國中後期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以來,中原政權也學習遊牧族戰術組建了騎兵部隊。騎兵和春秋時盛行的戰車一樣可以高速奔馳,對地形的適應性又高於戰車,但當時騎兵尚無馬鐙,難以進行正面衝擊作戰,只能用弓箭射擊,和戰車的戰術有很大區別,所以尚無法完全取代戰車。《六韜·均兵篇》對車、騎兵戰術特點進行了比較:

車者,軍之羽翼也,所以陷堅陳,要強敵,遮走北也;騎者,軍之伺候也,所以踵敗軍,絕糧道,擊便寇也。[10]

可見戰車是用強攻手段直接衝擊(「陷」)敵步兵主力軍陣,或者截擊(「要」)行軍狀態的強敵;而騎兵則主要負責偵察任務(「伺候」),依靠其機動性破壞敵軍後勤運輸(「絕糧道」),與敵較小規模的機動部隊作戰(「擊便寇」)。車騎兩者分工迥然有別。當然,兩者的共同點是速度快,當敵軍已經潰散奔逃時,兩者都可以參與追擊殲敵,但其任務詳細區分起來仍有不同:戰車「遮走北」,「遮」是從正面阻截;騎兵「踵敗軍」,「踵」是尾隨於後,仍側重追蹤引導而非直接戰鬥。

《六韜》的《戰車篇》和《戰騎篇》分別列舉了適合車、騎作戰的「八勝之地」「十勝之地」。此「地」不是狹義的地形,而是車、騎兵攻擊敵軍的各種時機和方式,即戰術。《戰騎篇》的「十勝」實際只列舉了八種情況(條目序號為本書所加):

(一)敵人始至,行陳未定,前後不屬,陷其前騎,擊其左右,敵人必走;

(二)敵人行陳整齊堅固,士卒欲鬥,吾騎翼而勿去,或馳而往,或馳而來,其疾如風,其暴如雷,白晝如昏,數更旌旗,變易衣服,其軍可克;

(三)敵人行陳不固,士卒不鬥,薄其前後,獵其左右,翼而擊之,敵人必懼;

(四)敵人暮欲歸捨,三軍恐駭,翼其兩旁,疾擊其後,薄其壘口,無使得入,敵人必敗。

(五)敵人無險阻保固,深入長驅,絕其糧路,敵人必饑;

(六)地平而易,四面見敵,車騎陷之,敵人必亂;

(七)敵人奔走,士卒散亂,或翼其兩旁,或掩其前後,其將可擒;

(八)敵人暮返,其兵甚眾,其行陣必亂,令我騎十而為隊,百而為屯,車五而為聚,十而為群,多設旌旗,雜以強弩,或擊其兩旁,或絕其前後,敵將可虜。[11]

第一條是針對敵軍步兵陣列還未排好時進行攻擊。第二、三條針對的是敵軍已經部署完畢的步陣。其他都是攻擊在行軍甚至逃跑中的敵人,以及騷擾敵後方,破壞糧運。值得注意的是,對敵人步兵,騎兵都是採用「薄」「翼」的戰術,即貼近敵軍奔馳但不正面衝鋒,同時射箭給敵軍製造緊張氣氛。因為步兵大量裝備長柄兵器,如《六韜》所舉萬人之軍中,有三千使用矛盾、戟盾的士兵,會部署在受敵軍威脅最直接的方位。無馬鐙的弓箭騎兵直接衝擊這種軍陣,無異於自蹈死地。《六韜·戰騎篇》列舉了騎兵「九敗」的情況,第一條就是攻擊敵步陣,「凡以騎陷敵,而不能破陳,敵人佯走,以車騎返擊我後,此騎之敗地也」。可見騎兵貿然衝擊步陣是很難獲勝的。

特殊情況下,戰國騎兵也可以衝擊陷陣,但那是針對敵騎兵,而非隊列嚴整的步兵,《六韜》騎兵「十勝」戰術第一條,「陷其前騎」,攻擊的是敵軍騎兵,因為敵騎兵這時正在保護「行陳未定」的步兵,需將其驅逐,才能驅散正在列隊的敵步兵。「十勝」的第二條,敵步兵「行陳整齊堅固,士卒欲斗」,是最難強攻的局面。此時騎兵的戰術是對敵陣「翼而勿去,或馳而往,或馳而來」,靠馬群快速奔馳製造巨大聲勢和塵土,「其疾如風,其暴如雷,白晝如昏」,以震駭敵步兵,使其喪失鬥志而潰逃。但對於這種戰術的效果,《六韜》作者只說「其軍可克」,「可」表現一種可能性而非必然性,與其他諸條「必走」「必懼」「必敗」「必亂」的承諾完全不同。其實面對陣列嚴密的步兵,這種緊貼戰術危險性很大,因為接近步陣的騎兵必然受到敵弩箭射擊(《六韜》所舉萬人之軍中,弓弩手有六千名),在奔馳的馬背上不便發力,騎兵所用的弓遠不如步兵弓弩射程遠,戰馬作為射擊目標也較大,而且步兵還能得到盾牌的保護。所以戰國和秦漢之際,幾乎沒有單純騎兵擊敗成建制主力步兵的戰例。

第三節 秦漢之際的騎兵戰例

趙武靈王改革以來,騎射戰術被引進到中原。但騎兵對草原民族和中原政權的意義並不相同:草原民族只有騎兵;中原政權的主力是步兵,騎兵和戰車兵都扮演步兵的輔助角色。此時騎兵在中原未能擔負正面衝擊職能,一方面是因為還沒有馬鐙提供技術支持;戰術習慣上的因循則是另一個原因,因為戰國到漢初的騎兵很多都來源於遊牧族,他們還保留著在故鄉的戰術習慣。在楚漢戰爭中,來自遊牧族的樓煩騎兵就極為活躍:「項王令壯士出挑戰,漢有善騎射者樓煩,楚挑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12]注引應劭曰:「樓煩胡也,今樓煩縣。」可見樓煩胡人以其騎射技藝在漢軍中服役。漢軍騎將灌嬰斬、俘的戰功裡,也有很多「樓煩將」,可見秦軍和楚軍中也有很多樓煩騎士服役,且一直堅持著家鄉的騎射技藝。

從秦漢之際戰爭的記載看,當時騎兵主要負擔偵察、騷擾、破襲敵軍糧道和後方等輔助性任務,作戰的主要對象是敵軍的騎兵及零散步兵,不能對抗敵主力步兵。這和《六韜》中的騎兵使用原則完全一致。下面主要總結劉邦在反秦戰爭及楚漢戰爭中組建、運用騎兵的過程,從而探討這一時期騎兵的實戰特點。

抗擊敵騎兵的職能:《六韜·均兵篇》說騎兵的主要用途之一為「擊便寇」,即與敵非主力的機動部隊作戰。在劉邦軍隊發展的初期,「便寇」主要是突然來襲的敵騎兵(有時也兼有車兵)。劉邦的騎兵部隊和戰術就是在與敵優勢騎兵的對抗中逐漸形成的。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劉邦起兵不久,在攻略到碭郡境內時就遭到了一支秦軍車騎部隊的攻擊。《史記》載此戰:「是時秦將章邯……至碭。東陽寧君、沛公引兵西,與戰蕭西,不利。」[13]當時章邯正帶領秦軍主力與陳勝所部作戰,大概是出於對劉邦勢力擴張的擔心,章邯派車騎部隊緊急北上迎擊,劉邦軍戰鬥失利退保留城:

又攻下邑以西,至虞,擊章邯車騎。[14]

攻蒙、虞,取之。擊章邯車騎,殿。[15]

《史記》注家對周勃的「殿」有不同解釋,其中兩說較有道理,一說「在軍後曰殿」,一說「上功曰最,下功曰殿」。此戰劉邦敗退,周勃可能負責殿後阻擊,任務雖然完成但有較大損失,所以評定為下等功。這應是以步兵為主的劉邦義軍首次與敵成建制的車騎部隊作戰,受了挫折但未致全軍覆沒,也說明秦軍車騎部隊在沒有步兵配合的情況下難以全殲敵軍。

劉邦收攏敗兵,再次攻擊碭郡得手,徵集到五六千人的隊伍。此時劉邦部隊中開始有騎兵的記載,應主要來自克碭郡後爭取到的秦軍騎兵。不久他「聞項梁在薛,從騎百餘往見之」[16]。可見此時劉邦只將騎兵作為自己的親隨保衛部隊,部將靳歙以「中涓」之職為劉邦統領騎兵,而「中涓」本是內侍性質的官員,[17]為劉邦駕車和統領戰車的夏侯嬰也是中涓之職。後來劉邦的騎兵部隊稱為「郎中騎兵」,也是貼身侍衛之意。這一時期,劉邦部屬諸將應該也會俘獲一些敵騎兵或戰馬,分散在各自軍隊中使用。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劉邦受命西進入關。當轉戰到南陽時,「收軍中馬騎,與南陽守齮戰犨東,破之」[18]。這是劉邦部隊首次集中騎兵兵力作戰,具體背景不詳,可能遇到了比較強大的敵騎兵壓力,也可能是集中騎兵進行奔襲。在隨後入武關、藍田的戰鬥中,靳歙率騎兵斬秦軍「車司馬二人,騎長一人」[19],另斬首俘獲士兵八十五人,可見是與秦車、騎兵作戰。秦朝滅亡後,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在漢中積蓄力量,對騎兵軍隊進行過整編,靳歙遷為騎都尉,另一位將領傅寬也遷為右騎將。劉邦和項羽決裂後北上攻擊關中。這裡是秦軍故地,有一些車騎武裝,樊噲在此時期曾擔任「郎中騎將」,與故秦的車騎部隊作戰。騎都尉靳歙在佔領關中的戰爭中也表現出色。

楚漢戰爭中,劉邦固守滎陽,受到了楚軍大量騎兵的威脅。因為漢軍糧食來源為黃河邊的敖倉,距離滎陽城四十五里,這座糧倉成為楚軍騎兵重點攻擊的目標。劉邦迅速集中騎兵力量與敵騎會戰,漢軍中老資格的騎兵軍官靳歙、傅寬都參加了這次戰役。[20]《灌嬰列傳》記載:

軍於滎陽。楚騎來眾,漢王乃擇軍中可為騎將者,皆推故秦騎士重泉人李必、駱甲習騎兵,今為校尉,可為騎將。漢王欲拜之,必、甲曰:「臣故秦民,恐軍不信臣,臣願得大王左右善騎者傅之。」灌嬰雖少,然數力戰,乃拜灌嬰為中大夫,令李必、駱甲為左右校尉,將郎中騎兵擊楚騎於滎陽東,大破之。

可見此前劉邦騎兵尚不習慣成建制集中作戰。項楚騎兵的威脅是促使劉邦騎兵完成這一轉變的關鍵因素。此次騎兵會戰漢軍僅達到了保衛糧倉的目的,但沒有殲滅楚軍騎兵主力。

破襲與略地作戰:滎陽敖倉一戰擊退楚軍騎兵後,漢騎兵迅速轉入進攻,所用戰術與楚軍相同,即迂迴到敵後方破壞其糧運。「受詔別擊楚軍後,絕其餉道,起陽武至襄邑。」[21]楚漢之間大規模的騎兵會戰,發生在漢王四年(前203年)韓信進佔齊地時。當時劉邦、項羽主力對峙於滎陽,無法分身,只能派遣各自的騎兵赴齊地參戰,於是發展為一場規模空前的騎兵大會戰,齊車騎將軍華毋傷,楚騎兵將領龍且、周蘭都被殺或被俘獲。漢軍乘勝佔領齊地。

漢軍平齊後,項楚的東線暴露,所以漢軍騎兵沒有返回劉邦麾下,而是乘機長驅迂迴,進入防禦薄弱的楚腹地破壞項羽後方。靳歙和灌嬰率騎兵進佔魯地,從東、西兩路南下侵襲項楚後方核心地區(今江蘇中北部),直至佔領其都城彭城。[22]當劉邦與項羽決戰垓下時,漢騎兵主力北上與劉邦會合。項羽率少量騎兵突圍後,灌嬰騎兵窮追至烏江邊,終於迫使項羽自殺。此後灌嬰、靳歙兩支騎兵部隊分頭襲掠長江流域,灌嬰平定了下游的吳、會稽、豫章等郡(今江蘇南部、浙江及江西省),靳歙進佔長江中游的江陵,平定南郡(今湖北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騎兵行軍速度快,可以乘敵主力被殲滅之機迅速略地擴張,但仍缺乏攻堅手段。如漢軍騎兵在垓下之戰前就襲掠了魯地,但當地人忠於項羽,仍堅守城池。直到漢軍已獲取項羽人頭,當地人才出降。

從騎將灌嬰等人的戰功統計可見,其戰果主要也是敵騎兵。如灌嬰從起兵到漢初的戰績,累計斬、俘敵「樓煩將」二十人、[23]騎將十五人、左右司馬五人,都是騎兵軍官,當然這些戰績也包括灌嬰下屬所獲,並非都來自他本人。靳歙部在攻入咸陽之前,曾斬秦「騎千人將」一人、「車司馬」二人、「騎長」一人;從漢中進攻關中時,所部斬「車司馬、候各四人,騎長十二人」。後與韓信分路進軍趙地,獲戰果「得騎將二人,車馬二百五十匹」[24]。可見靳歙部的作戰對像除了敵騎兵外,還有戰車兵。

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吳王劉濞為首發起「七國之亂」。吳國地處南方,缺少戰馬和騎兵,當時曾有人勸說吳王:從吳地北征要經過淮河與黃河間的廣闊平原,而這種地形正適宜車騎部隊作戰,所以應該迅速穿過這個地帶直取洛陽。但吳王沒有接受這個建議,反而採用了步步推進的戰略,長期圍攻梁城不下。[25]這一漏洞被前來平叛的太尉周亞夫利用,他一方面命漢主力步兵堅壁不出,牽制住吳軍主力,同時「使輕騎兵弓高侯等絕吳楚兵後食道,吳兵乏糧……吳兵既餓,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擊,大破之」[26]。這是運用騎兵戰術配合主力獲勝的典型戰例。另外,此戰統帥漢軍騎兵的是弓高侯韓頹當,他是漢初叛逃到匈奴的韓王信之子,在匈奴生活多年後歸漢。[27]所以,戰國到漢初騎兵戰術與遊牧族的區別較小。


[1] 《史記》卷一百十《匈奴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2896頁。

[2] 《史記·匈奴列傳》,第2879頁。另外參見林幹:《中國古代北方民族通論》,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4—77頁,「狩獵業成為練兵習戰的手段」節。

[3] 《史記·匈奴列傳》,第2879頁。

[4] 《史記·匈奴列傳》,第2892頁。

[5] 〔美〕拉鐵摩爾:《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唐曉峰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4—57頁。

[6] 〔美〕巴菲爾德:《危險的邊疆:遊牧帝國與中國》,袁劍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0—11頁。

[7] 〔美〕狄宇宙:《古代中國與其強鄰:東亞歷史上遊牧力量的興起》,賀嚴、高書文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第265—266頁。

[8] 〔美〕狄宇宙:《古代中國與其強鄰:東亞歷史上遊牧力量的興起》,第324—325頁。

[9] 可參考林幹對西漢前期匈奴歷次入塞劫掠的總結,見林幹:《匈奴史》,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13頁。

[10] 《六韜》,北京:中華書局,1971年,第38頁。標點有改動。關於《六韜》目錄版本學及考古方面的研究,參見張烈:《〈六韜〉的成書及其內容》,《歷史研究》1981年第3期;韓立森:《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墓竹簡〈六韜〉的整理及其意義》,《文物》2001年第5期。本書分析《六韜》騎兵戰術的特點,也認為《六韜》屬於騎兵衝擊戰術出現之前的作品,反映的是戰國後期的戰術思想。

[11] 《六韜》,第41頁。

[12]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328頁。

[13] 《史記》卷八《漢高祖本紀》,第352頁。

[14] 《史記》卷五十四《曹相國世家》,第2021頁。

[15] 《史記》卷五十七《絳侯周勃世家》,第2065頁。

[16] 《史記·漢高祖本紀》,第352頁。

[17] 《史記》卷一百三《萬石張叔列傳》,張守節《正義》引顏師古云:「中涓,官名。居中而涓潔也。」如淳云:「主通書謁出入命也。」(第2763頁)

[18] 《史記·漢高祖本紀》,第359頁。

[19] 《史記》卷九十八《傅靳蒯成列傳》,第2709頁。

[20] 僅從《灌嬰列傳》的引文,尚看不出雙方此戰爭奪的是漢軍糧儲。但《傅寬傳》云:「從擊項冠、周蘭、龍且,所將卒斬騎將一人敖下。」(第2707頁)可知騎兵會戰正發生在敖倉之下。後來傅寬隨韓信征齊時,與龍且、周蘭騎兵又有激戰。

[21] 《史記》卷九十五《樊酈滕灌列傳》,第2668頁。

[22] 見《史記·傅靳蒯成列傳》《樊酈滕灌列傳》。

[23] 《史記·灌嬰列傳》索隱引李奇曰:「樓煩,縣名,其人善騎射,故以名射士為『樓煩』取其美稱,未必樓煩人也。」張晏曰:「樓煩,胡國名也。」(第2269頁)按,不僅楚軍中有樓煩將,漢軍中也有,見本書前文。

[24] 以上見《史記·傅靳蒯成列傳》,第2709—2710頁。

[25] 《史記》卷一百六《吳王濞列傳》。

[26]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第2076頁。

[27] 《史記》卷九十三《韓信盧綰列傳》、卷一百二十五《佞幸列傳》。

《南北戰爭三百年:中國4—6世紀的軍事與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