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北魏政權後期的戰爭模式

494—520年代是北魏後期,魏軍與齊梁軍隊的作戰方式已經高度中原化,並逐漸積累在山林、水網地帶的作戰經驗。雖然北魏在「河陰之變」後陷入動盪和分裂,但繼起的西魏、北周和東魏、北齊仍基本繼承了北魏的漢化政治基礎,其模式一直影響到隋的統一。

第一節 孝文帝時期的魏齊戰爭形態

北魏太和三年,南齊建元元年(479年),蕭道成代宋建齊。此舉引起北魏軍隊南侵,雙方在淮河沿線展開了一系列戰事。但此時魏孝文帝年齡尚幼,其祖母馮太后執政,缺乏對外擴張的衝動;蕭道成長期駐防淮南,拉攏邊疆武將形成了新的統治集團,戰鬥力比較強,也使北魏難以在戰場上獲得優勢。所以在南齊初年的一系列戰事中,齊軍保守住了淮河防線,北魏始終未能將邊界推進過淮河。

南齊初年的戰事又出現了一個新的特點,即蠻人越來越多地介入到南北戰爭當中。邊境蠻人部族生活在淮河上游兩岸的山林地帶,特別是淮南大別山區及桐柏山區,他們長期受到南朝政權的欺壓,希望獲得外援。隨著460年代北魏佔領淮北,南北交界線逐漸靠近蠻人地區。蠻人的上層(多數以桓、田為姓)遂招引魏軍進入這一地區,從而引發南北政權之間的戰事。480年代,在桐柏山北麓的沘陽、舞陰、醴陽地區,魏齊軍隊發生了一系列小規模戰事,齊軍尚保持著對這一地區的控制。

太和十七年(493年),魏孝文帝元宏自平城遷都洛陽,並對南齊政權展開了數次大規模進攻。從孝文帝時期開始,北魏對南朝的戰爭模式實現了「中原化」的完全轉型:兵種上以步兵為主,騎兵為輔;戰術上野戰和攻堅戰、城壘防禦戰並重;後勤補給模式上以後方運輸為主,不再依賴戰場劫掠。只有依靠這種戰爭模式,北方政權才能夠在淮河流域立足,並穩步推進到淮河以南、長江沿岸,最終訓練水軍進行渡江作戰,完成南北統一。這個過程北魏只進行了一半,便因六鎮起義和河陰之變終結,但繼起的西魏、北周和東魏、北齊政權,仍是按照這個模式繼續完成統一。

下文主要分析493—528年間(即魏孝文帝后期到世宗、肅宗朝),北魏對南方齊、梁政權的戰爭,側重討論以普遍徵兵制為基礎的動員形式在戰爭中的應用,以及這種動員形式與戰場季節、地理等因素的互相影響,並如何使北方軍隊成功進入江淮之間的戰場。

遷都洛陽時的動員規模

太和十七年(493年)夏,孝文帝元宏打破了與南齊持續數年的和平通使狀態,宣稱要對南齊發動討伐。從後來幾個月的進程看,元宏此次實際是準備遷都洛陽,只是為了避免醞釀階段的種種阻力而採取了「南伐」的形式。為了保障大量人員、輜重南遷,北魏在黃河上修建了浮橋,並免除了河南、淮北地區七州的軍糧。[1]由於在到達洛陽之前遷都計劃一直秘不示人,此次「出征」完全按軍事行動進行動員,但詳細的動員數字則有不同記載。《魏書·高祖紀下》:

八月……己丑,車駕發京師,南伐,步騎百餘萬。[2]

但《魏書·天象志》和《北史》記載的數字卻都是「步騎三十餘萬」[3]。《資治通鑒》用《北史》之說,但未出「考異」。從現實情況看,以「三十餘萬」較為接近真實:在太和二十到二十一年(496—497年)之交,孝文帝從第一次真正南征的戰場返回洛陽,對尚書僕射李沖說起未能成行的太和十七年南征計劃:「朕去十七年,擁二十萬眾,行不出畿甸」[4]。可見493年他離開平城時直接率領的禁軍部隊只有二十萬,這也是北魏禁軍全面動員之後比較合理的規模。那麼,「三十萬」的說法又從何來?可能是北魏全境為此次「南伐」而動員的總兵力。因為北魏步兵最主要來源是河北地區,從來都是直接開赴河南戰區,不會翻越群山趕到平城;與戰區距離最近的河南和青齊地區的軍隊也應當是就近集結待命,不會遠涉到平城。而《北史》為了誇大孝文此次南伐的聲勢,遂將總的動員數字都計入了從平城出發之軍中。至於《魏書》本紀「百餘萬」說法的來源,可能是當時檄文、詔書中故意誇大的數字。關於此事雖無直接證據,但有一旁證:孝文帝中途止於洛陽時,關中發生羌人叛亂,原定的西路軍轉而進行平叛作戰,其中盧淵所部「以步騎六千眾,號三萬,徐行而進」[5],可見兵力誇張了五倍之多。

九月,孝文帝一行進至洛陽後,群臣進行了一番「稽顙於馬前,請停南伐」的表演,孝文帝便宣佈停止南伐,正式遷都。但由於洛陽城郭宮室殘破,需要重新進行建設,遷都各項事務也需要安排,所以此後的一年間,孝文帝一行輾轉於河北、平城和北疆六鎮之間,在這個過程中,原來為「南伐」進行的戰備當已逐漸撤銷,已動員起來的軍隊也恢復正常狀態。

第一次南征

太和十八年(494年)夏,孝文帝一邊部署遷都事務,一邊試圖發起南征。河南民力此時已用於新都建設,孝文只能從其他地區徵兵。但主持日常政務的官員對此不太積極,因為按照常理,北魏政權無力在遷都之際維持大規模戰爭,所以此次徵兵因臣僚的怠工而延誤。御史台官對元澄等尚書官員提出彈劾,批評其在關西動員不力:

車駕南征,徵兵秦雍,大期秋季閱集洛陽。道悅以使者治書御史薛聰、侍御主文中散元志等,稽違期會,奏舉其罪。又奏兼左僕射、吏部尚書、任城王澄,位總朝右,任屬戎機,兵使會否,曾不檢奏;尚書左丞公孫良職維樞轄,蒙冒莫舉;請以見事免良等所居官。[6]

出土《高道悅墓誌》對此事亦有記載:

荊揚未賓,豹尾翾路,星遣飛馹,徵兵秦雍,限期季秋,閱集洛陽。而兵使褰違,稽犯軍律,憲省機要,理膺繩究。尚書僕射任城王,地戚人華,寵冠朝右。尚書右丞公孫良,才望沖遠,天心眷遇。皆負氣自高,曲樹私惠。君並禁劾,會□洗咎,由此聲格,遐邇斂屬……[7]

核以墓誌,《魏書·高道悅傳》之「秋季」原為「季秋」,即是九月,集結地點是洛陽,正好乘冬季對南齊發起攻勢。此事因牽涉高官太多而不了了之,而集結到洛陽的兵員應遠低於預計人數。

經過一年輾轉,到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一月,孝文帝朝廷回到了初具規模的洛陽。此時,南齊宗室蕭鸞剛剛篡奪帝位,齊政局迅速變幻,各種流言蜂起,邊境有傳聞稱齊「雍州刺史曹虎據襄陽請降」。孝文帝有心乘機發動南伐,但負責政務的李沖和元澄二人反對,他們認為新都洛陽正在營建,暫無實力支持大規模戰爭。孝文也承認「襄陽款問,似當是虛」,曹虎未必真會投降,但他仍認為,即使沒有適當的戰機,也可以借南伐「巡淮、楚,問民之瘼,使彼土蒼生,知君德之所在」[8],即向南方政權及民眾展示自己的德化成果,這也和孝文正在推行的漢化改革密切相關。所以雖然沒有時間進行充分動員準備,孝文仍迅速投入了第一次真正的南征作戰。十二月,按照孝文的部署,魏軍分為四路,對南齊發起進攻,自西向東依次是:[9]

遠西線:「平南將軍劉藻出南鄭」,攻擊漢中地區;稍後,駐防仇池的元英所部也參與到進攻漢中的戰事。這裡是群山地帶,軍隊行動緩慢,但魏軍還是擊潰了齊軍的數座營壘,開始圍攻南鄭,一直持續到次年夏孝文帝在東線宣佈撤軍,元英等才撤回仇池方向。[10]和其他幾路魏軍相比,元英這一路戰果最多,但因為地處西陲,對全局戰事影響甚微。

西線:「行征南將軍薛真度督四將出襄陽」,負責接應傳說中的曹虎投誠。因為魏、齊邊界距離襄陽尚遠,這路魏軍的任務是先攻佔南陽郡。但魏軍將領城陽王鸞、盧淵、李佐、韋珍等互不統屬,盧淵認為軍糧缺乏,難以遠征,遂先圍攻赭陽縣(今河南省葉縣附近)。幾路魏軍作戰消極,頓兵赭陽城下三個多月。當齊援軍即將趕到時,盧淵率先逃命引起潰敗,被齊軍追殺損失慘重。[11]

中線:「大將軍劉昶出義陽」,在上游渡過淮河,試圖攻佔義陽城。義陽是南齊司州治所,守軍據城抵抗,魏軍遲遲不能破城。當南齊援軍陸續趕到時,孝文帝的撤軍命令也傳達至此,魏軍遂撤回淮北境內。[12]

東線:「徐州刺史元衍出鍾離」,攻擊淮河中游南岸的壽陽、鍾離等城,試圖在淮南取得立足點。孝文帝本人則率禁軍駐紮懸瓠城,這裡向西南是義陽戰場,向東南是鍾離(包括壽陽)戰場,便於指揮協調。

對於魏軍攻勢,蕭鸞朝廷的反應和劉宋時期的歷次對魏作戰相似,就是堅壁清野,嚴密防守邊界上的重要城池,同時緊急增援被圍困的城市。到太和十九年(495年)一月底,孝文帝看到前線各路都未取得明顯戰果,一座重要城市都沒攻克,遂親率主力渡過淮河。齊人對孝文親征的感觀見諸《南齊書·魏虜傳》:

宏自率眾至壽陽,軍中有黑氈行殿,容二十人坐,輦邊皆三郎曷刺真,槊多白真毦,鐵騎為群,前後相接。步軍皆烏楯槊,綴接以黑蝦蟆幡。牛車及驢、駱駝載軍資妓女,三十許萬人。[13]

可見魏軍對南方人造成的震懾,主要是其軍馬和力畜的眾多。不過「三十許萬人」的數字也有些誇張,《資治通鑒》在收錄這段內容時,改為了「眾號三十萬」[14]。元宏在壽陽八公山流連賦詩,肯定想到了一百一十二年前在這裡兵敗的苻堅。他應當從苻堅的失敗中吸取了一些教訓,最重要的是避免在戰場上做孤注一擲的冒險。隨後,元宏主力循淮河東下,與正在圍攻鍾離城的元衍東路軍匯合。

按照元宏的設想,魏軍「將臨江水」[15],再現當年拓跋燾兵至瓜步的一幕。但此時南齊主力崔慧景、裴叔業所部已開到鍾離附近。而且三月將至,春水漸漲,齊軍艦隊已自海口駛入淮河,魏軍主力有被隔絕於淮河南的危險。元宏不甘心在一城未下的情況下撤軍,一時頗有騎虎難下之感。但此時元宏妻兄(亦是妹夫)司徒馮誕病死於軍中,次日元宏便藉機宣佈班師,結束了第一次南征。在齊軍威脅之下,魏軍主力的撤退極為狼狽,有萬餘名士兵被遺留在淮河中心的洲島之上,在向齊軍交納了五百匹戰馬之後,才被允許渡回北岸。[16]

對第一次南征的總結

元宏第一次南征歷時近半年,雖然一度對南齊形成巨大的軍事威脅,最終卻未能取得任何拓地或殲敵戰果,攻南陽的西路軍還有重大傷亡。這次失利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戰前準備不充分,時機選擇不正確。在洛陽新都營建之際,難以進行充分的戰備動員,就匆忙投入了戰事。且戰事開始時已是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二月,春季馬上就要來臨,但元宏沒有考慮這些因素。

第二,全線進攻,平均使用兵力,沒有明確的主攻方向和戰略目的。

第三,將帥選用多不得人。元宏的門第和身份觀念嚴重,選擇將帥更多地重視其出身和是否有文化,而不重視軍事經驗。受命指揮中路軍進攻義陽的劉昶是劉宋宗室,才智低下,「天性褊躁,喜怒不恆」,在北魏朝會上從來都是諸王捉弄的玩物,卻被委以方面之任;[17]西路軍將領之一盧淵出自有文化的河北望族,但沒有任何軍事經驗和戰爭勇氣,在受命出征前他就向元宏表示「臣本儒生,頗聞俎豆,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惟陛下裁之」。但元宏不為所動,最終釀成慘敗。[18]

在班師途中,元宏也在總結這次南征的經驗教訓。當北返至黃河石濟津渡口時,老臣高閭迎駕朝見,元宏在談話中對自己的決策進行了辯護:

車駕還幸石濟,閭朝於行宮。高祖謂閭曰:「朕往年之意,不欲決征,但兵士已集,恐為幽王之失,不容中止。發洛之日,正欲至於懸瓠,以觀形勢。然機不可失,遂至淮南。而彼諸將,並列州鎮,至無所獲,定由晚一月日故也。」

閭對曰:「人皆是其所事,而非其所不事,猶犬之吠非其主。且古者攻戰之法,倍則攻之,十則圍之。聖駕親戎,誠應大捷,所以無大獲者,良由兵少故也。且徙都者,天下之大事,今京邑甫爾,庶事草創,臣聞《詩》云『惠此中國,以綏四方。』臣願陛下從容伊瀍,優遊京洛,使德被四海,中國緝寧,然後向化之徒,自然樂附。」

高祖曰:「願從容伊瀍,實亦不少,但未獲耳。」……[19]

按元宏的說法,此次南征本是貿然之舉,去年自己並未決心出征,但已經進行了徵兵動員,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初到懸瓠時只是想觀察一下前線形勢,但又覺得有戰機,就率主力渡過了淮河。至於未能取得任何戰果,他歸因於戰事開始較晚,因進入春夏季節而被迫退兵,如果再有一個月的時間,戰果應當不止於此。

高閭則認為失利的根本原因是兵力不夠,「所以無大獲者,良由兵少故也」,營建新都佔用了太多兵力,「京邑甫爾,庶事草創」,建議暫時放棄對齊戰事。孝文帝暫時沒有接受高閭「良由兵少」的總結,他認為「實亦不少,但未獲耳」[20]。

返回洛陽一年後,到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元宏決心再度發起南征。他與李沖等群臣討論上次南征的教訓,就採用了高閭「兵少」的解釋。他說,太和十七年從平城南下時,自己「擁二十萬眾」,兵力充足,但因遷都之決策而中止了南伐,所謂「此人事之盛,而非天時」;上次(太和十九至二十年)的南征「天時乃可,而闕人事,又致不捷」[21]。這裡元宏理解的「人事」主要就是集結的兵力。所以他認為,只要征發足夠的兵力,就可以取得對齊戰爭的勝利。

第二次南征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六月,元宏開始籌備第二次南征,並為此進行了充分的動員:

六月……壬戌,詔冀、定、瀛、相、濟五州發卒二十萬,將以南討。……丁卯,部分六師,以定行留。[22]

冀、定、瀛、相、濟五州都在黃河下游南北兩岸,是北魏統治腹地,從這裡征發的都是一年期「蕃兵」(參見前文對薛虎子所轄徐州戍兵的分析)。「六師」則是朝廷直轄的禁軍,可見禁軍部分留守洛陽,部分出征。此外參戰的應還有南線邊境戍兵。大致推測,參與出征的禁軍,和邊境原有的駐軍,規模都應在十萬左右。五州軍隊征發和集結都需要一定時間,六月進行征發已經留出了這個提前量。所以到八月,元宏率禁軍離開洛陽,正式開始第二次南征。

元宏吸取了前次南征戰線過寬、兵力分散的教訓,此次將主攻方向確定在南陽盆地和義陽地區。因為這裡距離新都洛陽距離最近,威脅最為直接,而且前度魏軍受損失最大的也是南陽方向。元宏親率主力攻擊南陽及漢水以北(沔北)地區,豫州刺史王肅受命攻擊義陽。

魏軍主力首先到達前度盧淵等戰敗的赭陽城。齊軍依舊採取據城固守的策略。元宏留部分魏軍圍城進攻,自己帶主力南下到達南陽郡治宛城,依舊留部分軍隊圍攻,主力繼續南下,分兵圍攻新野。這樣,沔北地區的大小城壘都被魏軍分兵圍困。孝文帝則率以騎兵為主的禁軍往返於各城之間督戰,並準備阻擊自襄陽北上的敵援軍。

圍城戰持續了三個月,到太和二十二年(498年)一月,新野城首先攻克。這意味著切斷了南陽齊軍的退路,引發了湖陽、赭陽、舞陰等城壘的齊軍棄城遁逃,部分被魏軍截獲殲滅。到二月,宛城也被攻破。魏軍完全佔領了南陽盆地。齊軍崔慧景、蕭衍部從襄陽北上,試圖進行反攻,但進至鄧城時,被元宏親率的騎兵主力迎擊,齊軍損失二萬餘人,被迫退回襄陽。關於魏軍南征的兵力,《南齊書》云:

宏時大舉南寇,偽咸陽王元喜、彭城王元勰、常侍王元嵩、寶掌王元麗、廣陵侯元燮、都督大將軍劉昶、王肅、楊大眼、奚康生、長孫稚等三十六軍,前後相繼,眾號百萬。其諸王軍朱色鼓,公侯綠色鼓,伯子男黑色鼓,並有鼙角,吹唇沸地。[23]

這個記載比較誇張。首先,此時劉昶已死,不可能參與。王肅所部主攻義陽,與元宏不在同一戰場。且全部南征的魏軍也不會有百萬之眾。《南齊書·魏虜傳》又載「宏自將二十萬騎破太子率崔慧景等於鄧城,進至樊城,臨沔水而去」[24]。對於魏軍主力騎兵的數量也過於誇大。《南齊書·曹虎傳》所載數字則相對真實:「……崔慧景於鄧地大敗,虜追至沔北。元宏率十萬眾,從羽儀華蓋,圍樊城。」[25]《資治通鑒》卷一百四十一也採用了這個說法。

三月,南陽地區戰事結束,元宏率禁軍前往懸瓠城休整。此時東路軍卻遇到困難:王肅圍攻義陽許久不能克城。齊軍裴叔業部五萬人渡過淮河,攻擊魏南兗州治所渦陽城。渦陽屬於王肅的都督區,[26]但距離豫州治所懸瓠較遠,離徐州治所彭城較近,[27]所以徐州、豫州方面都有救援之責。徐州魏軍首先趕到,被齊軍擊敗。[28]元宏命豫州軍傅永等前往解渦陽之圍,又被齊軍擊敗,損失萬餘人。王肅忙於攻擊義陽,無力分兵,遂向元宏請求增兵救援渦陽。元宏卻拒絕了這個請求,他聲稱:自己派兵少則無濟於事,「多遣則禁旅難闕」,所以他命王肅以保住渦陽為重,義陽不能攻克便罷。王肅得此指示後放棄義陽之圍,東上救援渦陽。據《南齊書·裴叔業傳》:

虜主聞廣陵王敗,遣偽都督王肅、大將軍楊大眼步騎十餘萬救渦陽,叔業見兵盛,夜委軍遁走。明日,官軍奔潰,虜追之,傷殺不可勝數,日暮乃止。[29]

王肅所部兵力應不會有十餘萬之多。《南齊書·裴叔業傳》承認此戰齊軍戰敗,損失頗大,而《魏書·王肅傳》則只記載「肅乃解義陽之圍,以赴渦陽,叔業乃引師而退」[30],未載其戰果。

至此,夏季即將來臨,元宏準備暫緩對南齊的攻勢,他本人駐紮懸瓠城,待秋季再展開進攻。[31]去年夏季征發的五州士兵作戰已近一年,需要換防,所以元宏在四月份詔命:「發州郡兵二十萬人,限八月中旬集懸瓠」,以替換上一年的士兵。禁軍騎兵也應當進行了相應換防,但史書未載。

到八月時,各州新兵已經抵達懸瓠,但元宏忽然病重不起,對齊戰事只能中止。九月,魏軍方面聲稱因為蕭鸞新死,「禮不伐喪」,宣佈撤兵。[32]元宏的第二次南征至此結束。

第二次南征的總結及餘波

497—498年的第二次南征,魏軍成功佔領了以南陽、新野為核心的沔北地區,將邊界南推到漢水附近。這是元宏等北魏君臣吸取了第一次南征教訓的成果:

第一,提前進行廣泛動員,確保參戰的兵員數量,以及利用好冬季作戰的「窗口期」;

第二,明確戰役目標,集中兵力,在重點方向實現突破(沔北和義陽);

第三,在攻擊沔北地區時決策正確,圍城和打援相結合。對於齊軍據守城壘的情況,魏軍並不採用步步推進、逐城攻克的戰術,而是以主力推進至敵境縱深,對頑抗城壘進行分兵包圍,以步兵進行長期圍攻,騎兵主力則在戰線前方運動,伺機打擊敵援軍。這種快速推進、同時攻擊多城的方式,和467—469年慕容白曜攻青齊時逐城推進的戰術很不相同。這是因為此次魏軍投入的兵力很多,同時有完備的後勤保障體系,使一線軍隊不必四出搶糧,可以全力投入攻城作戰。

但此次魏軍只佔領了沔北,未能進佔義陽,在淮南取得立足點,只實現了部分預定目標。元宏對此的決策頗為奇怪,因為在王肅圍攻義陽,齊軍圍攻渦陽之時,元宏主力軍已經開進到離渦陽較近的懸瓠,他聲稱自己兵力不足,拒絕將禁軍投入戰事,可能是將禁軍騎兵作為預備隊,防範齊軍進行反攻。但救援渦陽也是魏軍機動部隊應當承擔的任務之一,騎兵部隊如對渦陽城下的齊軍進行打擊,正可發揮其野戰優勢,同時解除王肅部的後顧之憂,使其可以從容攻克義陽。那麼元宏為何拒絕派禁軍投入作戰?他的這種保守心態,可能和總結了苻堅淝水之戰失敗的教訓有關,所以堅持任何時候身邊都要有足夠強大的禁軍武裝。持重而不弄險,是元宏和拓跋珪、拓跋燾的很大不同。

元宏的第二次南征還有餘波,就是在次年(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初,南齊試圖奪回沔北之地,陳顯達率四萬齊軍突破魏軍防線,於二月攻佔馬圈城。[33]元宏不顧病情率兵救援沔北,擊敗陳顯達部,殲滅齊軍三萬餘人,再次將齊軍逐回漢水以南。這就是元宏的第三次南征,但僅限於挫敗南齊攻勢,維持去年戰事的既成局面。

總結 孝文帝改革與北魏政權轉型

史書關於獻文帝拓跋弘的記載極少,這可能和他與馮太后的矛盾、禪位及頗為可疑的死因有關,所以北魏正史對他的記載頗多隱諱。從僅有的一點記載看,拓跋弘在軍事方面與拓跋燾有些類似,比如親率主力遠征柔然,他甚至還曾經試圖進行全國總動員,對南齊發起征討,但此計劃並未付諸實踐。在他統治時期,北魏佔領並鞏固了青齊、淮北地區,政權的漢化進程在緩慢而自發地進行。這些軍事行動的方式複雜多樣,並沒有一種鮮明特徵,和拓跋弘好戰、篤信佛教、對馮太后的退讓隱忍等表現一樣,都呈現出含混、複雜的形態。而到了馮太后和孝文帝元宏的漢化(中原化)改革時期,特別是元宏遷都洛陽之後,隨著北魏政權自身性質的急劇轉變,三長制、均田制、官員俸祿制的實施,北魏政權能夠充分地利用漢地的財賦、人力資源,且使百官生活擺脫了對戰利品分配的依賴。所以北魏的軍隊變得更加中原化、正規化:制度化的後勤補給取代了搶掠衝動,漢人民戶中征發的步兵數量大增,在對南戰爭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

直接影響北魏與南方(南齊)政權間關係的,是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在遷都之前的十餘年間,北魏與南齊之間基本保持了和平共處。雙方使節往來頻繁,邊境地區也呈現出安定和交流增多的態勢。[34]但在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馬上發動了對南齊的大規模戰爭。在此後五年裡,魏、齊之間發生了三次大規模戰事。雖然元宏在499年病逝,南齊也在兩年後被梁取代,但南北政權之間的戰爭再也未曾中斷,直到530年代北魏政權徹底解體。

出現這種從和平到戰爭的轉折的原因:

首先,地緣政治及軍事地理層面。當北魏定都平城時,淮河流域、漢水中下游地區屬於極遠的南方,根本無法威脅到北魏最重要的代北、河北地區。且淮河、漢水流域濕熱多雨、終年不凍,河道和叢林太多,不適宜騎兵運動,所以北魏沒有向淮河、漢水以南擴張疆土的衝動。但洛陽與淮河、漢水流域在氣候、地理上的區別就沒有那麼大。遷都之後很多鮮卑大臣都難以忍受洛陽夏天的暑熱,而當他們適應了洛陽之後,淮河、漢水流域也就不那麼陌生了。再者,當北魏定都洛陽之後,距南齊控制的南陽盆地、淮河中上游地區只有四五百里,這使得洛陽缺乏安全感,必須將邊界線推進到淮河和漢水以南。孝文帝的三次南伐都是圍繞這個目的展開的。

其次,制度和社會層面。馮太后和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之後,北魏政權對漢地的控制力和資源的征發能力大為增強。在對南方戰爭中體現最明顯的,就是征發步兵的數量。在元宏的第二次南征之中,北魏在後方諸州兩次征發一年期士兵,這種蕃兵在每年八月集結到前線戰區,在秋冬季節進行作戰,來年夏季則與下一輪士兵換防。在後來的宣武帝朝對梁作戰中,仍在沿用這種戰爭動員模式。這種以征發步兵為主的軍隊可以進行時間較長的圍城攻堅戰,也可以駐防在淮河流域的城壘中進行持久防禦,且適應當地水網、山林地形,是北魏軍隊向淮南擴張及堅守的最主要力量。

第三,文化層面。孝文帝元宏漢化改革的重要方面,是在文化上改造拓跋鮮卑,使之在語言、風俗、生活習慣上全面漢化。伴隨著這一過程,自元宏到高層臣僚都不再有拓跋燾那種「我鮮卑」式的自外於華夏的心態,開始把北魏政權看作繼承了漢、魏、晉正統的中原王朝,實現對南方的統一就是順理成章之事。在元宏前兩次發起南征時,群臣多認為正在營建新都洛陽,不應過度征發百姓,但再無人質疑兼併南方的合理性。

在進攻南齊的戰事中,元宏一直在刻意營造王者之師的仁義形象。他命令沿淮戰區釋放所有擄獲的齊境民眾,禁止魏境的百姓趁火打劫。[35]在進軍到淮河以南的齊境之後,魏軍還盡量從後方運來軍需品,所謂「車駕巡淮而東,民皆安堵,租運屬路」,對齊境百姓也「如在內地,軍事須伐民樹者,必留絹以酬其直,民稻粟無所傷踐」[36],這和拓跋珪、拓跋燾時代魏軍赤裸裸的搶掠已完全不同,而它背後則需要一整套後勤保障體系。在第一次南征之前,元宏就已經對臣下坦言,他南伐的主要動機就是「巡淮、楚,問民之瘼,使彼土蒼生知君德之所在」[37],即向南方政權及民眾展示自己的德化成果。同樣因為這種原因,魏軍的第一次南征缺乏準備,軍事上並不成功,才有了後來的第二、第三次南征。南齊方面的史籍雖不會正面記載元宏的這些道德表演,但《南齊書》在記敘495年魏軍包圍壽陽的龐大兵力時,也記載:「(元宏)不攻城,登八公山,賦詩而去。」[38]顯露出某種詫異的心態,畢竟元宏的南伐和南朝人對魏軍南下的記憶太不一樣。

第二節 魏宣武帝初年的對南擴張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四月,元宏病逝於第三次南征軍中,太子元恪繼位,是為世宗宣武帝。此時,南齊皇帝蕭寶卷統治殘暴,誅戮大臣,引發各地的反叛。500年,齊豫州刺史裴叔業投降北魏,魏軍因此進佔壽春,首次控制了這座淮河以南的軍事重鎮。501年,蕭衍推翻蕭寶卷代齊建梁,從此開始了梁魏之間(包括後來的東西魏)持續近半個世紀的對峙和戰爭。正始元年(504年),梁朝行梁州事夏侯道遷又投降北魏,魏軍得以佔領漢中地區,使梁魏戰爭進一步升級。下面就結合北魏的戰爭動員方式對這一過程進行簡要梳理。

500年魏軍進佔壽春與應急動員

景明元年(500年)初,齊豫州刺史裴叔業擔心遭到蕭寶卷誅殺,開始與北魏方面聯繫投誠。北魏的豫州與齊朝豫州隔淮相鄰,治懸瓠城,刺史為薛真度,他及時將裴叔業的動向上報魏廷。魏世宗宣武帝元恪此時居喪,由元禧等大臣主政,當裴叔業將一個兒子送入魏境為人質後,魏廷緊急調兵向壽春進發。在給裴叔業的詔書中,魏廷聲稱:

前即敕豫州緣邊諸鎮兵馬,行往赴援。楊大眼、奚康生鐵騎五千,星言即路;彭城王勰、尚書令肅精卒十萬,絡繹繼發。[39]

元勰、王肅的「精卒十萬」並非能一蹴而就,而且最終也沒達到這個數字(詳見後),屬於檄文式的誇大之辭。北魏緊急調集的是邊境豫州的傅永所部兵力,以及楊大眼、奚康生率領的禁軍騎兵。下面做簡要分析:

奚康生部。奚康生出自代北的部落大人世家,歷任宗子隊主、太子三校、西台直後,都屬於典型的禁衛軍官序列。在孝文帝第二次南征時,奚康生被劃入豫州刺史王肅麾下,參與了圍攻義陽的戰鬥,但這是戰時的臨時編組,並不意味著他屬於豫州軍事序列。自義陽撤軍之後,奚康生應又回到了禁軍序列之中。當魏廷決定進佔壽春之時,「遣康生領羽林一千人,給龍廄馬兩匹,馳赴壽春」[40]。所部是羽林,賜給的馬也來自御用馬廄,說明奚康生禁軍是從洛陽出發馳向壽春。

楊大眼出身武都氐人,孝文帝發起南征時才獲得軍職,之後在孝文帝的主力軍中,參加過南陽和淮南地區的戰事,靠戰功逐漸獲得提升。在出兵壽春之前,他的職務不詳,但既然與奚康生同行,肯定也是從洛陽出發,屬於禁軍騎兵序列。

傅永所部。在孝文帝第二次南征時,傅永擔任豫州刺史王肅的軍府(平南府)長史之職,屬於豫州本地軍事序列。在第二次南征之戰中,傅永參與救援渦陽,兵敗後被免除官爵。但不久又被孝文帝起用,任「汝陰鎮將,帶汝陰太守」,汝陰屬於豫州,所以仍是豫州軍事序列。到裴叔業歸降時,傅永也受命入駐壽春,屬於詔書所謂「豫州緣邊諸鎮兵馬」之列。但在接到進軍詔命之後,傅永「與楊大眼、奚康生等諸軍俱入壽春。同日而永在後,故康生、大眼二人並賞列土,永唯清河男」[41]。楊、奚二人從洛陽出發,卻比駐防邊境的傅永先入壽春,似乎頗為怪異,但這不難理解:進佔壽春的詔書是從洛陽發出,隨楊、奚軍隊一起趕到豫州,傅永等還要集結、稍做準備方能成行,所以落在了楊、奚所部之後。

另外,據楊、奚、傅的本傳,三人在開赴壽春之前都是「統軍」之職。統軍可能是孝文帝改革之後才普遍設立的武職,在軍主之上,刺史之下,和郡太守基本平級,所轄兵力在千人到數千人之間。當局勢需要時,這一級的部隊可以進行迅速調發。

楊大眼、奚康生、傅永等進入壽春之後,王肅和元勰的部隊並未及時趕到,因為大部隊的集結和調動耗時更長。南齊方面獲悉裴叔業叛降之後,曾試圖集結重兵奪回壽春,但由於內部動亂未成。北魏進入豫州的先頭部隊僅有數千人,裴叔業舊部也多有不願入魏者,所以奚康生等在壽春「防禦內外,音信不通。固城一月,援軍乃至」[42]。之後,元勰被任命為揚州刺史,治所即在壽春。[43]

到十月,魏廷「詔壽春置兵四萬人」[44]。這個數字與年初詔書宣稱的「精卒十萬」有較大差距,且從此時的形勢看,四萬的數量也不可能達到。因為齊軍陳伯之部水軍沿淮河而上,試圖切斷壽春與北岸的聯繫。此時傅永所部已經回到汝陰郡,他再次受命增援壽春,率三千士兵乘船沿汝水而下。但齊軍已經封鎖汝水入淮河口,傅永等在水口上游二十里「牽船上汝南岸,以水牛挽之,直南趨淮,下船便渡。適上南岸,賊軍亦及」,終於連夜趕到壽春城。元勰對傅永來援深為感激:「北望以久,恐洛陽難復可見。不意卿能至也。」[45]這也可見當時壽春魏軍數量寡少(可能尚不到萬人),才會對三千援兵如此倚重。

次年(景明二年,501年),元勰被徵入朝,王肅繼任揚州刺史。[46]但此年七月王肅即病逝於壽春。任城王元澄繼任揚州刺史。[47]為了鞏固淮南,元澄實行了一些鼓勵軍心的政策。九月,魏廷宣佈「免壽春營戶為揚州民」[48],可見壽春駐防軍中多有賤民性質的營戶,這也是因為一年期蕃兵不易臨時征發,營戶的徵集調動則比較便捷。從元勰、王肅到元澄駐防壽春的短短兩三年間,北魏挫敗了齊、梁軍隊的反攻(501年正是齊、梁易代之際),並逐漸向周邊地區擴張。

503—504年魏梁戰事

進佔壽春之後,北魏獲得了在淮南的重要據點。按照孝文帝末年的趨勢正是向南方發動進攻的好機會。但在世宗即位之後的數年內,朝廷上層的矛盾衝突非常激烈,難以主動發起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不過對於壽春這個在淮南的重要立足點,北魏上下的觀念卻非常一致,就是必須死守,不能放棄。在這種情況下,壽春駐防將帥的意見會對魏朝的決策產生較大影響。景明四年(503年)夏,元澄向朝廷報告:梁軍正在巢湖入長江的水口—東關修築堤壩,準備抬高巢湖水位,使其向北倒灌壽春:

澄表曰:「蕭衍頻斷東關,欲令巢湖泛溢。湖周回四百餘里,東關合江之際,廣不過數十步,若賊計得成,大湖傾注者,則淮南諸戍必同晉陽之事矣。又,吳楚便水,且灌且掠,淮南之地,將非國有。壽陽去江五百餘里,眾庶惶惶,並懼水害……」[49]

這個判斷建立在對淮南地形缺乏瞭解的基礎上。因為巢湖所在的長江水系和淮河水系之間存在著分水嶺,即使人為抬高巢湖水位,也不可能使其北灌淮河。當然,梁軍此時有可能修築東關堤壩,抬高巢湖水位,那是為了使巢湖及其上游河道的水深便於行船,以便向前線運送軍隊和補給。另外,魏軍佔領壽春之後,梁軍勢必要防範其從水、陸兩路進向長江,也會主動鞏固巢湖(水道)、大峴(陸路)兩個方向的防務,營建城壘等。這些措施都刺激壽春魏軍產生了「大湖傾注」的恐懼,迫使其採取進一步攻勢。元澄這個表章果然引起了魏朝重視。這年六月:

詔發冀、定、瀛、相、並、濟六州二萬人,馬一千五百匹,令仲秋之中畢會淮南,並壽陽先兵三萬,委澄經略。[50]

這裡調發的二萬人,應主要是一年期蕃兵。且調發季節週期也和孝文帝第二次南伐時的兩次調發相同,都是夏季發佈調發詔令,八月(仲秋)在戰區集結完畢,乘秋冬季節展開攻勢,到明年夏季完成戰役行動,士兵復員回鄉或者由下一批蕃兵換防。另外,詔書還提到「壽陽先兵三萬」,比500年「詔壽春置兵四萬人」的詔書還少一萬,說明當初預定的部署計劃並未完全落實。

到八月,兩萬戍兵趕到之後,元澄部下有了五萬兵力,這是他進行對梁戰事的全部兵力。除了元澄揚州軍主攻巢湖、大峴方向之外,魏廷還任命元英為都督、征義陽諸軍事,負責攻擊義陽方向。這支部隊的數量不詳,可能略低於元澄所部,但得到了汝陰太守傅永所部的增援。

八月,東西兩線魏軍同時展開進攻。

東路,元澄所部主攻合肥和巢湖東關,為了防範梁軍自歷陽陸道來援,以一部兵力攻擊大峴山的梁軍城壘。事實證明,梁軍在合肥到東關一帶的兵力比較薄弱,並沒有堰水北灌的工程。但大峴山一帶守軍比較強大,顯然是為了防範魏軍陸路襲擊歷陽。元澄部攻佔了大峴附近的數座城壘,並擊敗了前來增援的梁軍司馬明素所部。

正始元年(504年)二月,當元澄部在南方戰場獲勝時,鍾離方向的梁軍乘虛西進,試圖攻佔壽春,[51]一度攻佔壽春外城,留守魏軍倉皇固守內城。此時蕭寶夤所部受命增援淮南戰場,剛剛度過淮河,與壽春守軍合力驅逐了梁軍,解壽春之圍。此事引起北魏重視,元澄遂將攻擊方向轉為鍾離城。

北魏朝廷命令元澄做好計劃:如果鍾離城中缺糧,應爭取在三月之前攻克;不然延宕至四月淮河漲水,梁軍可以從水路增援,甚至繼續西上切斷壽春後路,必然導致淮南慘敗。但元澄堅持圍攻鍾離。梁軍張惠紹等護送糧食試圖增援鍾離,遭到魏軍迎擊,張惠紹被俘。[52]但不久天降大雨,淮水暴漲,增援梁軍陸續開到鍾離,元澄倉促撤軍,在班師回壽春途中遭到梁軍追擊,損失四千餘人。壽春方向的南伐至此結束。

西路,元英所部圍困義陽時,梁司州軍隊據城固守,曹景宗所部三萬餘人、馬仙玭所部萬餘人相繼趕來救援。魏軍在圍城的同時先後多次擊敗來援梁軍。至正始元年(504年)八月,義陽梁軍被迫投降,魏軍乘勢攻佔周邊的山地關隘。[53]圍繞義陽的戰事跨越了正始元年整個夏季,但魏軍攻勢並未受到明顯影響,可能是因為義陽比鍾離處在淮河上游,所以雨季漲水對義陽一帶的影響有限,加之魏軍佔領著壽春,扼住梁軍溯淮河增援義陽之路,使梁軍只能從陸路前往,運輸、行動能力都受到很大限制,使得義陽最終被攻克。

此次戰事,魏軍在淮南進佔了合肥、義陽。這年年底,梁朝行梁州事夏侯道遷又投降北魏,魏軍得以佔領漢中地區,梁州刺史邢巒甚至一度試圖進攻蜀地。魏梁的戰線已經推進到漢水、淮河以南,梁軍則固守淮河下游南岸的鍾離、淮陰等城池。

第三節 505—506年蕭宏北伐與魏梁戰事

梁軍的進攻部署

隨著梁武帝蕭衍統治的逐漸穩固,梁開始對北魏的南下勢頭進行遏制和反攻。北魏正始二年,梁天監四年(505年)十月,梁朝開始準備進行北伐,梁武帝之弟蕭宏被任命為北伐統帥。次年春,梁軍在淮南對魏軍展開全線攻勢,目標是將魏軍全面逐出淮南,攻佔彭城、壽春和義陽。梁軍的北伐序列是:東線,又分東西兩路:

東路,從郁州島(梁青、冀二州)跨海攻佔朐山(今連雲港),進而溯沂水北上青齊、兗州地區(即今蘇北、魯南地區)。這一路沒有大型城市或山河地理屏障,屬於策應性質。

西路,蕭昺、張惠紹部,自淮河溯泗水而上,攻擊淮陽、宿豫等城,最終目標是攻佔彭城。中線,又分南北兩路:

北路,是蕭宏統帥的北伐主力軍,包含徐州刺史昌義之所部(駐鍾離),自鍾離向西水陸並進,指向壽春。

南路,豫州刺史韋叡自歷陽陸路北上,指向大峴、合肥方向,最終目標是與蕭宏會師,以鉗形攻勢夾擊壽春。

西線,號稱三萬軍隊從陸路進攻義陽。但這一路攻勢一直很弱,史書中提及也最少。

此外,其他地區(如漢水流域)的梁軍還進行過一些配合行動,但規模都不大。

關於梁軍投入此次北伐的兵力,史書沒有正面記載。《南史》在記載蕭宏與諸將的對話中,曾提及其所部為「百萬之師」[54],但這種說法很不可靠。因為此前的東晉、宋、齊北伐,投入淮河流域的兵力從未超過十萬。即使梁武帝這次動員非常充分,也不可能超過二十萬人。且這些士兵分散在至少五個方向上,蕭宏本部軍的數量只能更少。

魏軍的防禦和反擊

為應付梁軍攻勢,北魏最初是從邊境駐軍中互相調撥。三月,原駐防沔北地區的荊州刺史趙怡、平南將軍奚康生被緊急調往東方,解救宿豫之圍。但到四月時,魏之荊州又遭到梁軍攻擊,由於州軍被調往東方戰場,魏廷只能急調東荊州刺史楊大眼所部迎擊,將這支梁軍擊敗,維持了魏軍對沔北的控制。

鑒於梁軍在淮河流域的攻勢日益增強,四月,魏廷任命元英為「征南將軍、都督揚徐二道諸軍事,率眾十萬討之,所在皆以便宜從事」[55]。元英的都督區雖然包含了揚、徐二州,但主要的作戰區域仍是以壽春為中心的揚州,對於稍東的徐州戰區少有直接指揮。另外,元英所領的「十萬」軍隊也未必是實數,因為北魏方面並沒有這樣龐大的機動兵力。進入五月之後,淮河流域的魏軍節節敗退:

東線東路,六月,來自郁州島的梁軍桓和部攻克朐山,並溯沂水北上,進入魯南山地,在山區設立據點,並招納當地民眾從軍。

東線西路,五月,梁軍張惠紹部攻克宿豫、下邳,向徐州治所彭城進軍。[56]魏廷任命正在丁憂的奚康生救援徐州,「領羽林三千人,騎、步甲士隨便割配」[57],羽林為禁軍騎兵,「騎、步甲士」則可能是沿途州郡及徐州可以抽調的兵力。可見在緊急動員的情況下,北魏方面尚來不及詳細統計可以投入前線的具體兵力。奚康生部到徐州之後首戰擊敗梁軍,迫使其退保宿豫。彭城因此暫得保全。

中線南路,韋叡所部於五月攻克合肥,但不知何故,這路梁軍並沒有北上進攻壽春、策應北路蕭宏的攻勢。

中線北路,五月,蕭宏主力攻克梁城、逼近壽春。這引起了魏宣武帝的焦慮,他給元英的信中提及:魏軍將領對敵情判斷有誤、行動遲緩,才造成了如此被動局面。如今動員起來的軍隊已經有十五萬人之多,但這些軍隊何時才能投入戰場?漫長的戰線上,又該以何處為重點?

詔英曰:「賊勢滋甚,圍逼肥梁,邊將後規,以至於此。故有斯舉,必期勝捷,而出軍淹滯,肥梁已陷。聞之惋懣,實乖本圖。今眾軍雲集,十有五萬,進取之方,其算安在?克殄之期,復當遠近?竟以幾日可至賊所?必勝之規,何者為先?故遣步兵校尉、領中書舍人王雲指取機要。」[58]

《魏書》沒有收錄元英的回信,所以不知他對形勢做出了何種判斷。但隨後魏軍對徐、揚戰場採取了均等的重視。六月,邢巒被派往指揮東線徐、兗戰場,他曾在漢中與梁軍作戰,和元英一樣比較有對南方作戰的經驗。七月,隨著援軍陸續抵達壽春,元英開始正面迎擊梁軍,魏軍在陰陵擊敗了一支梁軍先頭部隊,斬獲五千餘人,遏制了其向壽春進攻的勢頭。[59]此戰使蕭宏喪失鬥志,屯兵梁城、洛口不進(洛口為洛澗水入淮之口,在壽春東)。

同在七月,北魏又「詔發定、冀、瀛、相、並、肆六州十萬人以濟南軍」[60]。這和以往大規模征發蕃兵的季節、方式完全相同。當進入八月之後,平南將軍、安樂王元詮受命「督後發諸軍以赴淮南」[61],但元詮並沒有出現在前線指揮官序列之中,所以他的任務可能是將河北地區征發的十萬蕃兵送到壽春,交給元英指揮。

北魏援軍抵達前線之後,戰場形勢逐漸發生變化。轉折最先發生在東線,八月,邢巒軍隊擊敗了桓和所部,拔除了一系列據點,肅清了沂水流域的梁軍。邢巒部隨後移師徐州,與奚康生部合兵奪回了宿豫。梁軍張惠紹部棄城逃往淮南。東線的威脅基本解除。[62]宣武帝命邢巒「率二萬之眾渡淮」[63],配合元英對蕭宏的戰事。但在九月邢巒部尚未渡淮之際,蕭宏便棄軍逃回江南,造成前方梁軍大潰敗,被魏軍「殺獲及溺死者將五萬」[64]。和南朝史書對兵力的習慣性誇張相比,《魏書》記載的這個數字是比較真實的。西路圍攻義陽的梁軍獲悉主力潰敗,也撤回境內。至此,梁軍的北伐以失敗告終。

元英進攻鍾離失敗

挫敗蕭宏主力之後,元英迅速向東推進,準備攻佔鍾離城。按照元英的計劃,魏軍應乘勝擴大戰果,佔領江淮之間的廣大地區,首先就要拔除鍾離。宣武帝為勝利所鼓舞,也同意了這個方案,並繼續命邢巒所部加入元英軍中。

但邢巒對此表示反對。他給宣武帝上表分析,淮南魏軍的糧秣不足,梁軍「雖野戰非人敵,守城足有餘」,如果逐城攻取,勢必難以奏效,且鍾離、淮陰、廣陵等城池靠近敵境,即使攻克也難以長期保守。而元英所部將士經過夏、秋兩季的征戰,「疲弊死病」,戰鬥力削弱,不堪再戰。宣武帝似乎部分聽取了邢巒的意見,不再試圖全面佔領江北,但仍堅持攻佔鍾離,他催促邢巒從速歸入元英序列。

邢巒再次上書陳述其意見。他說,淮南魏軍的糧食只能維持八十天,無法維持長期圍困鍾離;前線士兵參戰時穿的都是夏裝,如今漸入冬季,尚無御寒衣被。且鍾離有淮河天險作為屏障,之前孝文帝、元澄兩度進攻,都以失敗告終,此次也未見勝算。他還提出,如果堅持進攻淮南,不如大膽弄險,乘梁軍沒有準備之際「不顧萬全,直襲廣陵」,反倒有可能得手。[65]此時元英所部已經開始圍攻鍾離。宣武帝見邢巒堅持己見,終於批准其回朝的請求。

守鍾離城的梁軍只有北徐州刺史昌義之所部數千人。攻城魏軍共有十萬人,低於投入戰爭的總兵力,這可能是受後勤補給的制約。元英命令在淮河上建造了木橋(而非浮橋),以便物資運輸到鍾離城下,同時也阻隔梁軍艦隊從淮河來援。梁武帝派曹景宗救援鍾離,韋叡也受命從合肥趕赴鍾離,加入曹景宗部,據說參戰梁軍達二十萬之多。[66]雙方在鍾離城下連續激戰。

在淮南維持這樣的作戰規模仍是北魏的極大負擔。到冬末時,宣武帝已經不看好鍾離戰場(邢巒回朝之後,應當對宣武帝也產生了一些影響),他詔命元英準備班師,因為「師行已久,士馬疲瘠,賊城險固,卒難攻屠。冬春之交,稍非勝便,十萬之眾,日費無貲。方圖後舉,不待今事」。元英回信報告,當月鍾離一帶「霖雨連並,可謂天違人願」,但他堅持認為,到來年二月末或三月初時一定能夠克城。為了應對降雨和漲水,他要求加高淮河上的木橋,同時加緊造船,並增修一座浮橋以防不測。

隨著二人的書信往還,時間已經進入北魏正始三年(506年)春,元英預計的克城日期也逐漸推遲到四月末。但到三月底時,淮河突然漲水,梁軍戰艦乘水勢破壞了橋樑。與淮北交通斷絕引起了魏軍的驚恐,加之已連續作戰近一年,魏軍戰鬥力已極大削弱,在梁軍攻擊之下全線崩潰,紛紛棄營逃命,在梁軍追殺之下,「士眾沒者十有五六」[67]。元英與殘部逃回壽春。梁軍此次也吸取了元英的教訓,不再進攻壽春。此次魏梁大規模戰事宣告結束。

505—506年的魏梁戰事總結

此次戰事結束後,雙方態勢與開戰前變化不大。相對比較明顯的變化是梁軍奪回了合肥,阻斷了壽春魏軍南下之路,為歷陽的長江渡口提供了保障。雙方在戰爭中都暴露了一些弱點。

梁軍:在此次戰爭的兩個階段,即505年春夏的進攻和505年秋至明年夏的防禦階段,梁軍都有之前宋、齊對魏戰爭的先例。但在宏觀戰略和具體戰術方面,此戰仍有較明顯特點。

此戰前期梁武帝最大的失策,就是以缺乏戰爭經驗的宗室蕭宏擔任前線統帥,其怯懦導致了梁軍坐失戰機和慘敗。第二階段的鍾離防禦作戰,沒有了無能宗室的掣肘,前線統帥曹景宗、韋叡等都是經驗豐富的將領,才實現了勝利。但梁武帝蕭衍並未從此戰吸取足夠的教訓。此後梁朝的北伐,也多以其子侄為統帥,極少有值得稱道的勝利。這是梁武帝總結了宋、齊易代的經驗,防範武將坐大而採取的制約手段—畢竟蕭衍本人也是從雍州刺史起兵奪權的。前線統帥無能,梁朝將領需要更多地按照皇帝的旨意行事,但梁武帝本人的軍事素質也不高。他在起兵奪權之前,曾經歷過兩次魏齊戰事,但都表現不佳(梁朝正史對蕭衍進行了不少粉飾,但仍無法掩蓋)。他起兵反對東昏侯蕭寶卷的戰事,僅在攻擊郢城上就耗時數月,其運籌能力和實戰經驗都比較平庸,只是因為蕭寶卷更為昏庸無能,才使得蕭衍成功奪權。這一素質「短板」造成梁武帝執政數十年間的對外戰爭都無甚建樹。當然,蕭衍為帝有其所長,就是處理內政,特別是防範武人勢力崛起、消弭統治階級上層的衝突,使得梁朝維持了近半個世紀的安定局面。但蕭衍最終被叛將侯景的數百人武裝以戲劇性的方式攻佔都城,身死國滅,仍和他平生的這一「短板」有關。

戰術方面,此次梁軍的經驗積累,主要表現在依托河流作戰的戰術運用方面。在前期韋叡所部進攻合肥時,就先修堤堰提升肥水水位,[68]然後「起鬥艦,高與合肥城等」[69],駛到城牆邊直接攻城。此舉比步兵的攻城器械效率高很多,所以順利攻克合肥。到梁軍解救鍾離之圍時,為了突破魏軍在淮河上的橋樑及木柵,也建造了和橋樑一樣高的戰艦,乘漲水破壞了魏軍橋樑。此後,以戰艦直接臨岸攻城的戰術(往往結合修築堤堰,以及使用「拍桿」毀壞城牆),在梁朝及陳朝的戰爭中得到了廣泛運用。築堰抬高上游水位以便攻擊的戰術,在此後也應用得越來越廣,最極端的表現則是梁武帝在514—516年修築的截斷淮河的淮堰。

魏軍:從戰術和動員形式上,宣武帝時期的北魏軍隊已經習慣了在淮河流域的戰爭,其具體形式是以步兵為主、騎兵為輔的攻堅戰、守城戰。北魏在後方征發一年期戍兵的制度也已經定型,且與對南戰爭季節規律相吻合。

此次魏梁之戰北魏方面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朝廷(皇帝)與前線統帥之間的溝通、協調。此前北魏皇帝大多有親臨戰場指揮的傳統,但從宣武帝開始皇帝不再離開都城,與前線統帥之間的聯繫需要靠書信和特使傳達。後方朝廷要從維持戰事的資源、各戰略方向的均衡出發,進行綜合考量;前線統帥則只關注局部戰場,且往往受到立功衝動的驅使,不惜將戰爭擴大化。宣武帝即位以來元澄、元英兩次兵敗鍾離,都是由此引發。

這一特點又和北魏的政治形勢、軍事特點有直接關係。自拓跋珪開國以來,北魏一直是君主集權的政治模式,邊防兵力、補給也都由朝廷統一籌措,由後方州郡供應,邊州將帥沒有擁兵自重的可能。而東晉、南朝邊境將帥(都督或刺史)獨立性相對較強,較多地依靠本轄區資源維持軍力。這使得南方將帥對於戰爭比較謹慎,以避免造成「自己的」力量損失。而對於北魏將帥,軍隊皆是國家所有,戰敗的損失與己並無切身關係(雖然可能受到降職等處分),戰勝則仕途順利,所以往往會貿然發起戰事。且北魏軍隊調動速度快,可以很快從後方援助前線,而南方水運緩慢,就沒有這種優勢,所以北魏的邊境將帥也更敢於發動攻勢,並向朝廷請求更多的兵力,最終釀成506年鍾離之戰式的大會戰。

505—506年的魏梁戰爭,是南北方在江淮之間戰事中最激烈、規模最大的一次。此後的魏宣武帝、明帝朝,雙方間還有一系列戰爭,但戰略戰術及動員方式再未有創新。作為孝文帝元宏的繼任者,宣武帝全盤接受了其改革成果,以及對南方政權的對峙、戰爭態勢。但元宏改革的負面效果也在逐漸顯現,最嚴重的是重文輕武的風氣蔓延,終於導致六鎮士兵起義,瓦解了北魏統治。


[1] 《魏書·高祖紀下》:「六月丙戌,帝將南伐,詔造河橋。己丑,詔免徐、南豫、陝、岐、東徐、洛、豫七州軍糧。」(第172頁)這七州是臨近南齊的戰區,也是洛陽周邊地區,在將來的戰事或者遷都事業中,都是負擔較重的區域,免征軍糧的政策頗難理解。也許是考慮到大部隊會長期駐留這幾州,屆時將直接向當地居民籌措糧秣;也許是當地征發的士兵及民夫較多,本身就要形成對糧食的大量消耗。

[2] 《魏書·高祖紀下》,第172頁。

[3] 《北史》卷三《魏本紀第三》:「八月……己丑,發京師南伐,步騎三十餘萬。」(第110頁)《魏書》卷一百五《天象志二》:「八月己丑,車駕發京師南伐,步騎三十餘萬。」(第2368頁)

[4] 《魏書·李沖傳》,第1186頁。

[5] 《魏書》卷四十七《盧玄傳附盧淵》,第1049頁。

[6] 《魏書》卷六十二《高道悅傳》,第1399頁。本傳沒有載此事具體時間,但此時任城王澄兼左僕射、吏部尚書,從其本傳的任職情況看,應是從太和十七年(493年)冬正在營建洛陽,到第一次真正南征班師之後的太和十九年(495年)夏,故應是494年之事。

[7] 《釋北魏高道悅墓誌》,《文物》1979年第9期。《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北魏》,第104頁。墓誌此事之後才有「既而從縣洛中」,即正式遷都洛陽,亦可證此事應在494年。

[8] 以上見《魏書·任城王澄傳》,第466頁。

[9] 以下關於進攻部署的引文見《魏書·高祖紀下》,太和十八年(494年),第175頁。

[10] 《魏書》卷十九下《元英傳》,第496頁;卷七十《劉藻傳》,第1550頁。

[11] 《魏書·盧玄傳附盧淵》,第1049頁。

[12] 《南齊書·魏虜傳》:「遣(王)肅與劉昶號二十萬眾,圍義陽」(第994頁)。按,攻義陽的魏軍不可能有這麼多。可能是因為蕭衍參與了解救義陽的援軍,而《南齊書》成於梁代,遂大大誇張了蕭衍的戰功,順便拔高了魏軍的數量。

[13] 《南齊書·魏虜傳》,第994頁。

[14] 《資治通鑒》卷一百三十九,第4375頁。

[15] 《魏書·高祖紀下》,第176頁;《魏書》卷九十八《島夷蕭道成傳附蕭鸞》,第2168頁。

[16] 《南齊書》卷五十一《張欣泰傳》,第883頁。

[17] 《魏書》卷五十九《劉昶傳》,第1308頁。

[18] 《魏書·盧玄傳附盧淵》,第1049頁。

[19] 《魏書·高閭傳》,第1208頁。

[20] 按,「獲」字後似有脫漏,而「願從容伊瀍」似是衍文,為誤抄上文高閭語所致。

[21] 以上見《魏書·李沖傳》,第1186頁。

[22] 《魏書·高祖紀下》,第182頁。

[23] 《南齊書·魏虜傳》,第997頁。

[24] 《南齊書·魏虜傳》,第998頁。

[25] 《南齊書》卷三十《曹虎傳》,第563頁。

[26] 《魏書》卷六十三《王肅傳》:「加都督豫、南兗、東荊、東豫四州諸軍事。」(第1409頁)

[27] 《南齊書·裴叔業傳》:「渦陽,虜南兗州所鎮,去彭城百二十里。」(第870頁)

[28] 《南齊書·裴叔業傳》:「偽徐州刺史廣陵王率二萬人,騎五千匹……虜新至,營未立,於是大敗。廣陵王與數十騎走,官軍追獲其節。」(第871頁)但據《魏書》卷二十一上《廣陵王羽傳》,元羽當時為青州刺史:「都督青齊光南青四州諸軍事、征東大將軍、開府、青州刺史」(第550頁),不可能趕到渦陽。當時魏徐州刺史應為孝文帝之子、京兆王元愉,《魏書》卷二十二《京兆王愉傳》:「太和二十一年封。拜都督、徐州刺史」(第589頁)。但元愉年少,統兵者應另有其人。

[29] 《南齊書·裴叔業傳》,第871頁。

[30] 《魏書·王肅傳》,第1410頁。

[31] 《魏書·廣陵王羽傳》,載元宏此時給元羽的詩體信:「吾因天歷運,乘時樹功,開荊拓沔,威振楚越。時暨三炎,息駕汝穎。勢臨荊徐,聲遏江外,未容解甲,凱入三川。纂兵修律,俟秋方舉……」(第550頁)

[32] 《魏書·高祖紀下》,第184頁。

[33] 據《通典》第一百七十一卷《州郡一》,馬圈城在襄陽北三百里,見第4462頁。

[34] 雖然邊界地區醴陽發生過蠻族酋長的叛變,引起雙方間規模不大的戰事,但在戰事結束之後,北魏的大臣向太后和元宏坦承:挑起戰端的是北魏一方,南齊的反應合乎道理,所以北魏應當主動遣使恢復兩國關係,馮太后和元宏也採納了這個意見。見《魏書》卷五十五《游明根傳》,第1214頁。

[35] 《魏書·高祖紀下》:「詔壽陽、鍾離、馬頭之師所獲男女之口皆放還南」;「詔禁淮北之民不得侵掠,犯者以大辟論」(第176頁)。淮北之民即北魏境內之民,此舉是禁止北魏邊民藉機劫掠齊境。

[36] 《魏書·高祖紀下》,第186頁。

[37] 《魏書·任城王澄傳》,第466頁。

[38] 《南齊書·魏虜傳》,第994頁。

[39] 《魏書》卷七十一《裴叔業傳》,第1567頁。

[40] 《魏書》卷七十三《奚康生傳》,第1630頁。

[41] 《魏書·傅永傳》,第1552頁。

[42] 《魏書·奚康生傳》,第1630頁。

[43] 按,因為宣武帝初年北魏上層政治鬥爭極為激烈,《魏書·世宗紀》對這數年內地方刺史調動的記載幾乎闕如,只能根據諸人本傳拼合。《魏書》卷二十一下《彭城王勰傳》:「景明初,蕭寶卷豫州刺史裴叔業以壽春內屬,詔勰都督南征諸軍事,余官如故,與尚書令王肅迎接壽春……又詔勰以本官領揚州刺史。」故元勰應當是北魏在壽春的首任揚州刺史,見第578頁。

[44] 《魏書·世宗紀》,第192頁。

[45] 《魏書·傅永傳》,第1553頁。

[46] 《魏書·王肅傳》:「裴叔業以壽春內附,拜肅使持節、都督江西諸軍事、車騎將軍,與驃騎大將軍、彭城王勰率步騎十萬以赴之……肅還京師,世宗臨東堂引見勞之……尋以肅為散騎常侍、都督淮南諸軍事、揚州刺史、持節,余官如故。」(第1411頁)按,元勰離任、王肅繼任之間,元英曾短期代理揚州刺史,見《魏書·元英傳》:「司徒、彭城王勰鎮壽春……勰還,詔英行揚州。」(第496頁)當時可能是王肅和元勰一同回朝覆命,由元英代理淮南事務。

[47] 《魏書·世宗紀》:景明二年「秋七月……壬戌,車騎將軍、儀同三司王肅薨」(第194頁)。《魏書》卷五十九《蕭寶夤傳》:「景明二年至壽春之東城戍。戍主杜元倫推檢知實蕭氏子也,以禮延待,馳告揚州刺史、任城王澄,澄以車馬侍衛迎之。」(第1313頁)可見王肅死後,元澄立即繼任。

[48] 《魏書·世宗紀》,第194頁。

[49] 《魏書·任城王澄傳》,第471頁。

[50] 《魏書·任城王澄傳》,第472頁。

[51] 《魏書》只載這支梁軍為姜慶真所部,未提及其來源。《梁書》則根本未載此事。但據《魏書·蕭寶夤傳》(第1314頁),蕭寶夤受命為東揚州刺史,駐防東城,而他渡過淮河時,東城已被梁軍攻佔,可見姜慶真所部是從東方趕來,以當時形勢判斷,很可能來自鍾離城。

[52] 按,504年張惠紹被俘之事,在《梁書》中都無記載,但《魏書》的《元澄傳》《島夷蕭衍傳》等都有記載,且《元澄傳》詳細記載了魏朝同意放張惠紹還南的過程,應確有此事。505年梁軍北伐時,張惠紹亦在軍中。

[53] 《魏書·元英傳》,第499頁。

[54] 《南史》卷五十一《梁宗室上·蕭宏傳》,第1275、1276頁。

[55] 《魏書·元英傳》,第499頁。

[56] 這一路梁軍規模,《魏書》中有不同記載,《世宗紀》載「衍將蕭昺率眾五萬寇淮陽」(第201頁)。《奚康生傳》則載「臨川王蕭宏,副將張惠紹勒甲十萬規寇徐州,又假宋黑徐州刺史,領眾二萬,水陸俱進」(第1631頁)。實際蕭宏主力指向的是揚州(壽春),張惠紹和蕭昺的出擊方向相同,應是同一路。

[57] 《魏書·奚康生傳》,第1631頁。

[58] 《魏書·元英傳》,第499頁。

[59] 《魏書·世宗紀》:「戊子,中山王英大破衍徐州刺史王伯敖於陰陵。」(第203頁)《資治通鑒》卷一百四十六胡三省注,認為陰陵在全椒縣,見第4563頁。但全椒在建康對岸,此時魏軍絕對不可能運動到全椒。此陰陵應當在合肥以北,《梁書·韋叡傳》載其從合肥救援鍾離時,「自合肥逕道由陰陵大澤行」(第223頁),可見此陰陵在合肥與鍾離之間。《水經註疏》卷三十《淮水》載淮水經過壽春之後,「又北逕莫邪山西,山南有陰陵縣故城」(第2530頁)。可見此陰陵在壽春以東、鍾離以西。且《梁書·韋叡傳》載其攻佔合肥後並未北上,所以陰陵這一路失敗的梁軍,應是來自蕭宏所部。台灣「三軍大學」《中國歷代戰爭史》關於此次魏梁之戰的地圖,對陰陵的方位標注是正確的。另,《魏書·世宗紀》所載之「徐州刺史王伯敖」,在《梁書》中卻找不到對應材料。因為梁有南、北徐州,此時的北徐州刺史是昌義之,正在蕭宏進攻壽春的主力軍中,南徐州刺史歷來由宗室重臣擔任,此時是豫章王蕭綜,且未參加此次北伐。

[60] 《魏書·世宗紀》,第203頁。

[61] 《魏書·世宗紀》,第203頁。

[62] 按,史書對於張惠紹部放棄宿豫的時間記載頗為混亂,《資治通鑒》卷一百四十六亦不加甄別,重複載入。胡三省注則認為是蕭宏主力在梁城潰敗之後,才引起張惠紹放棄宿豫。但據《魏書》卷六十五《邢巒傳》載魏宣武帝給邢巒的詔書:「淮陽、宿豫雖已清復,梁城之賊,猶敢聚結……」(第1444頁)可見在邢巒驅逐張惠紹、奪回宿豫時,梁城的蕭宏軍隊尚未敗退,當然,這兩事的時間差可能較短。這個記載來自當時詔書原文,應當比較可靠。

[63] 《魏書·邢巒傳》,第1444頁。

[64] 《魏書·元英傳》,第500頁。

[65] 以上見《魏書·邢巒傳》,第1445頁。

[66] 《梁書·韋叡傳》:「魏中山王元英寇北徐州,圍刺史昌義之於鍾離,眾號百萬,連城四十餘。高祖遣征北將軍曹景宗,都督眾軍二十萬以拒之。」(第223頁)卷十八《昌義之傳》則云:「英果率其安樂王元道明、平東將軍楊大眼等眾數十萬,來寇鍾離。……六年四月,高祖遣曹景宗、韋叡帥眾二十萬救焉」(第294頁)。可見梁軍方面不太瞭解魏軍確切數量,做的估計也比較誇大。兩處都載梁軍總數二十萬,但這個數字也很可能有誇大,由於沒有別的史料,姑且從之。

[67] 以上見《魏書·元英傳》,第500—501頁。

[68] 此肥水不是流經壽春入淮的肥水,而是流經合肥入巢湖、長江,《水經註疏》卷三十二稱為施水,見第2690頁。

[69] 《梁書·韋叡傳》,第222頁。

《南北戰爭三百年:中國4—6世紀的軍事與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