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兒命造軍火
戰爭期間,美國軍隊的人數高達1200萬,羅斯福甚至向國會提出了108,903,047,923美元的軍事預算,史無前例!美國的B-17空中堡壘、B-29超級空中堡壘、B-24「解放者」式轟炸機、P-51「野馬式」戰鬥機,相繼在各大飛機製造廠投產。
對於生產成績最好的工廠,由陸軍、海軍頒發獎旗以茲鼓勵,讓光榮的旗幟在車間的房頂上高高飄揚。
福特車輛製造廠的柳樹場很快就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車間。車間裡有一條裝配線長達半英里,每小時可以生產一架30噸重的轟炸機。
這些飛機出廠很快,根本不用考慮倉儲問題,直接由駕駛員開著滑行到附近的機場,進行試飛後立刻去參加戰鬥。
所謂時勢造英雄,已經60歲但勇於創新的實業家亨利·凱澤就是在這一時期成了美國歷史上的名人。
1942年,他收購了加利福尼亞州和俄勒岡州的造船廠,在那兒革新技術,用預制構件和裝配的方法,大規模生產船隻,成功地將一艘萬噸級自由輪的平均生產時間從200多天減為40天。
到了1942年9月,也就是戰爭爆發後的第十個月,他創造了世界紀錄:1萬噸的自由輪安裝龍骨24天後就下水了。那個時候,他在大西洋上已經造了100艘輪船。
到了1944年,美國每個星期都有一艘護航航空母艦下水,甚至17天內就可以建造出整條貨船。
在1945年的頭212天,他們造出了247艘這樣的貨船,一天不只完成一艘。
當時美國的報紙上畫了一幅漫畫:兩個工人要去吃午飯,吃午飯之前,倆人商量道,離吃飯還有一點兒時間,咱要不要再造一艘自由輪?
1940年德國軍隊在西線發動閃電戰時,擁有3034架飛機、2580輛坦克、10000門大炮和4000輛卡車。但在法國崩潰以後的五年,美國生產出了296,429架軍用飛機、102,351輛坦克、自行火炮、372,431門大炮、2,459,645輛卡車、87,620艘各種軍艦、5,425艘貨船,以及不計其數的炸彈、輕武器和彈藥。
1943年年底,在德黑蘭會議上,蘇聯領袖斯大林舉杯祝酒說:「為美國的生產乾杯,沒有美國的生產,這場戰爭就會失敗。」
1941年8月,希特勒還在跟墨索里尼說夢話:「美國是個軟蛋國家,美國人的生活態度完全是由貪婪成性的生意經所形成的。」
實際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的前輩興登堡元帥談及美國的戰時生產時就說了一句話:他們瞭解打仗是怎麼一回事兒。
偷偷製造原子彈
1942年,在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市東北18英里的橡樹嶺,工人們在平整山麓,準備興建一些建築。
那兒的人都不知道他們在搞什麼名堂,有人好奇地問:「你們這是幹嗎?」
工人說:「一小時一塊三毛五。」
從這兒向西2000英里就是新墨西哥州平靜的聖菲城,不少帶有外國口音的人走到東宮街109號的房子,然後就有船隻把他們載到35英里以外的一個營地,他們知道這個營地叫「Y號工地」。
這就是後來舉世聞名的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
知道這個秘密的,只有幾個科學家、一位少將和少數幾名由羅斯福總統親自指定的文職人員。
美國趕在德國之前偷偷製造出原子彈
這項計劃要花20億美元,費用分散在各種聯邦預算之下,從賬目上根本看不出來有這個項目的存在。
參議員杜魯門,也就是後來的美國總統,不明就裡,親自到這兒到處打聽情況,想看看納稅人的錢是否用得其所。
白宮對此只有一個態度,就是讓他少管閒事。
美國科學家知道,他們是在跟時間賽跑。
根據英國情報人員的報告,柏林命令挪威生產3000磅重水,後來又增加到1萬磅,隨即捷克鈾 一直源源不絕地運向德國。
1942年10月15日,盟國在挪威空投了一支突擊隊,破壞了這個氫化廠的一部分,讓盟國有了喘息的機會。但是納粹很快就會重建工廠。
可惜的是,由於希特勒把大批科學家都趕到了美國,美國科學技術人才雲集,工作效率到底要高一些,搶先把原子彈造了出來。
於是美國掌握了制勝的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