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500公里時速撞向地球,最後時刻說了什麼?

如果你知道不久後自己即將死去,會是怎樣的感受?

在這段時間裡,你又會說些什麼?

我們其實很難想像,在極端環境下自己的表現,因為絕大多數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安寧祥和的環境裡。

但畢竟還是有不少人,從事的是我們無法想像的職業,就比如今天要說的這個故事,就是從一段「臨終遺言」說起的。

1

1967年4月24日早晨6點24分,蘇聯奧倫堡附近的平原上空,出現了一個急速下墜的物體。

從外形上判斷,應該是人類的一艘宇宙飛船。但已經距離地面如此之近,飛船卻沒有放出任何降落傘——這導致飛船如同一枚炮彈一般,撞向地面。

飛船與地面發生接觸的一剎那——沒有懸念地——發生了巨大的爆炸,火光吞噬了一切。

這艘飛船裡面是否有人?

很遺憾,這是一艘代號為「聯盟一號」的載人宇宙飛船。裡面搭載著一位蘇聯宇航員,他叫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

他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因載人航天而遇難的宇航員。

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

2

在2001年人教版初中語文第五冊,有一篇課文詳細記錄了科馬洛夫遇難時刻的故事。

在這篇題為《悲壯的兩小時》的課文中,科馬洛夫在人生最後時刻所做的事,催人淚下。

科馬洛夫發現飛船的降落傘不能正常打開,隨即向地面報告,於是,他墜落前的最後兩小時,是向全世界直播的,包括他的家人在內,數以億萬計的觀眾全程目擊了他人生的最後時刻。

在這場直播中,出現了不少慷慨激昂的話語,節選如下:

科馬洛夫眼含熱淚:「謝謝!謝謝最高蘇維埃授予我這個光榮稱號!我是一名宇航員,為宇航事業獻身是神聖的,我無怨無悔!」

……

「能。看得很清,兒啊,媽媽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此時淚水已經把她的雙眼蒙住了。老太太把話筒交給兒媳婦——科馬洛夫的妻子。科馬洛夫給妻子送了一個調皮而又深情的飛吻。妻子抱著話筒剛說:「親愛的,我好想你!」就淚如雨下,再也說不出話來。

科馬洛夫的女兒接過話筒:「爸爸!我的好爸爸!」孩子已泣不成聲。看到12歲的女兒,科馬洛夫的眼睛裡驟然飄過一層陰云:「女兒,你不要哭。」「我不哭,爸爸。你是蘇聯英雄。我只想告訴你,英雄的女兒,是會像英雄那樣生活的!」

「和爸爸談談學習情況。好女兒,爸爸就要走了,告訴爸爸你長大了幹什麼?」

「像爸爸一樣,當宇航員!」

科馬洛夫又一次落淚了:「你真好,可是我要告訴你,也告訴全國的小朋友,請你們學習時,認真對待每一個小數點,每一個標點符號。『聯盟一號』今天發生的一切,就因為地面檢查時,忽略了一個小數點,這場悲劇,也可以叫作『對一個小數點的疏忽』。同學們記住它吧!」

……

科馬洛夫這時太激動了:「謝謝啦!全國全世界的同胞們,我也愛你們!正因為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愛,上帝才這樣愛我,讓我從千萬里的高空飛向大地,在火與光的歌聲裡獲得新生。同胞們,請與我一起喊——人民萬歲!科學萬歲!」

科馬洛夫向人們親切地揮著手:「我已經看見大地了,大地很美。如果上帝讓我轉世投胎,我還要當宇航員,我和女兒一起重上太空。因為太空很有意思,很好玩。真的,太空很好玩……」轟隆——一聲爆炸,整個蘇聯一片寂靜。人們紛紛走上街頭,向著飛船墜毀的方向默默地哀悼,哀悼……

毫無疑問,這是一篇非常能打動人的課文。

但非常遺憾的是,這個故事除了科馬洛夫遇難這個事實之外,其他情節完全沒有任何根據,甚至可以說是捏造的。

科馬洛夫的葬禮於1967年4月26日在莫斯科的紅場上舉行。圖為他的遺孀瓦倫蒂娜·科馬洛夫在葬禮上吻別她死去丈夫的照片

3

按照課文提供的索引,這篇文章摘自1995年的《讀者》第二期,作者是山東青年文化館的馮峰鳴。

原文還有一段更戲劇化的文字:

一位青年,發瘋一般衝進指揮台,搶過了話筒:「科馬洛夫同志,請讓我與您說一分鐘的話!科馬洛夫,我是你的情敵,是你情人的丈夫。一個小時前,我還恨你。想等你回來與你決鬥,我發誓要殺死你。現在我明白了,她為什麼會愛你。你是最崇高最偉大的男子漢!就讓她愛你吧!我也愛你!全蘇聯人都愛你!全世界的人都愛你!」

拋開這種充滿帶有強烈主觀臆想的話語不說,也不深究一個青年隨隨便便就能「發瘋」一樣衝進指揮台,還能「搶過話筒」,甚至可以不談課文中那些明顯的硬傷(比如宇宙飛船進入大氣層下墜後居然有兩小時直播時間),就說說那篇課文最大的一個問題:

當時美蘇處於「太空爭霸」階段,科馬洛夫執行的這項任務,是為蘇聯載人登月做準備,屬於絕密——當時根本沒有,也不可能有面向外界的直播,還長達兩小時。

20世紀60年代初,代表當時先進水平的蘇聯「東方號」系列載人火箭

換句話說,這篇課文所有感人肺腑的話,全是作者自己憑空臆想出來的。作家葉永烈曾表示:「無法理解,這篇文章是怎麼過五關斬六將,入選到課本裡的。」

不過,科馬洛夫遇難確實是一件非常悲壯的事,只是這種悲壯,是在「兩小時」之外。

4

關於這個故事的另一個版本,來自於一本叫作《星人:尤里·加加林傳奇背後的真相》的書〔傑米·多倫(Jamie Doran)和皮爾斯·畢卓尼(Piers Bizony)合著,以下簡稱《星人》〕。

這本書的敘述,主要基於一位叫韋尼亞明·羅薩耶夫(Venyamin Russayev)的克格勃特工(他是當初「照顧」科馬洛夫的特工之一)的回憶和談話,以及一位記者雅羅斯拉夫·戈洛瓦諾夫(Yaroslav Golovanov)當初在《真理報》上的報道。這本書主要是寫人類第一個太空宇航員加加林的,但順帶也寫到了加加林的摯友:科馬洛夫。

1967年,處於和美國「太空爭霸」競爭中的蘇聯,希望向太空發射一艘「聯盟一號」太空船,隨後在第二天向太空發射另一艘飛船。兩艘飛船在太空中相遇並對接,然後「聯盟一號」的宇航員爬到第二艘飛船中,和他的另一名同事互換位置,最後乘坐第二艘飛船返回地球。

如果成功,這將是世界上首次實現航天員在太空中的轉移。蘇聯打算在登月飛行中使用這種辦法,將航天員轉移到單人登月艙中或從登月艙中接回來。

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在最大高度為301公里的軌道上繞地球一周,歷時1小時48分鐘,於上午10時55分安全返回,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太空人——所以後來有人對《星人》一書提出質疑:加加林作為蘇聯的太空英雄,屬於「國寶」級人物,是不可能再被派上太空冒險的,所以如果是替補,也只是名義上的而已

當時的蘇聯最高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希望用這次發射的勝利,向「十月革命」勝利50週年獻禮。

被選中登上「聯盟一號」宇宙飛船的宇航員,就是科馬洛夫。當時還為科馬洛夫預備了一名替補,那就是加加林。

按照《星人》一書的記載,加加林和一些高級技術人員很仔細地檢查了「聯盟一號」飛船,然後發現了203個結構性問題——這會讓這艘飛船在太空中面臨非常危險的問題。加加林建議任務應該推遲,並據稱寫了一份10頁的備忘錄。但是,這份備忘錄和推遲的建議,沒有人敢反饋給勃列日涅夫。(任何公開資料和檔案中都沒有提到過這10頁備忘錄,《星人》一書的作者表示他們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但我個人認為,飛船當時肯定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和隱患,但如果當時加加林真的發現了明顯的致命的缺陷,其他人沒有理由不報告給勃列日涅夫——畢竟發射失敗比推遲發射要丟臉得多。而且科馬洛夫也是蘇聯屈指可數的優秀航天員,蘇聯不可能要刻意犧牲掉他。)

加加林(左)和科馬洛夫在打獵,兩人確實私交很好

在距離「聯盟一號」發射不到一個月的時候,那位克格勃特工羅薩耶夫回憶,科馬洛夫和他見了一次面,當時科馬洛夫淚流滿面地說:「我不可能再活著回來了。」

羅薩耶夫問:為什麼不拒絕這次任務呢?

根據《星人》一書給出的說法,是科馬洛夫表示,如果他拒絕任務,當局還是會讓替補去的,而那位替補,正是他的好友加加林。

而另一方面,加加林也表現出了希望替朋友去冒險的決心,他甚至在發射當天出現在了現場,並要求穿上宇航服——質疑者對《星人》一書敘述的這段事實再次表示懷疑,因為以當時加加林的身份和有關規定,他不可能在一項沒有指派他的航天任務中,去穿上一件宇航服,甚至要求替代科馬洛夫上船。

但這些敘述至少還是能證明兩件事:第一,在發射前,「聯盟一號」的各方面情況並不是萬無一失的;第二,科馬洛夫最終還是登上了這艘飛船。

5

1967年4月23日凌晨,「聯盟一號」順利發射升空——科馬洛夫人生最後一個24小時,由此開始。

在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後,「聯盟一號」的故障開始接連發生:

左太陽能電池板無法打開,使得飛船只能用一半電力來操作儀表;

由於一半的太陽能電池板沒有打開,遮住了散熱器,導致熱量不能散發,使得姿態控制系統失靈——飛船開始緩慢地翻轉;

通信系統失靈,只有備用的可以使用;

進入軌道第5圈時,飛船的離子感應器失靈,無法進行定位,科馬洛夫改用手動控制也無效。

從飛船環繞地球第七圈開始到第十三圈,精疲力竭的科馬洛夫睡眠休息,與地面停止了聯繫(這些故障哪裡只會是因為「算錯了一個小數點」,而且算錯小數點這種低級失誤是不太可能出現的)。

而這時候,基於飛船出現的各種狀況,蘇聯的地面當局已經把加加林叫到了指揮中心,看看他是否能提供幫助。最終,指揮中心決定取消第二艘飛船的發射——曾有人提議發射第二艘飛船去營救科馬洛夫,但當局對第二艘飛船是否能不出故障實在沒有信心。

蘇聯宇航員的合影。後排中為加加林,前右一為科馬洛夫,前右二為科馬洛夫的妻子瓦倫蒂娜

在「聯盟一號」環繞地球到第十七圈的時候,燃料即將耗盡,科馬洛夫返回地球的要求被允許。

但當時的人心裡都隱隱有一種感覺:科馬洛夫不可能活著回來了。

此時,科馬洛夫操縱著已經出現大規模故障的「聯盟一號」,在太空中做著最後掙扎:

由於姿態控制系統失靈,飛船在制動點火的關鍵時刻不能保持穩定,科馬洛夫顯然想通過滾動的方式穩住飛船,調整飛船的方位以便點火,但失敗了。

到18圈的時候,飛船正確定向,正常旋轉,制動火箭點火,飛船準備彈道式重返大氣層——科馬洛夫曾經因身體素質問題差點落選宇航員,但他的工程師經驗帶來了加分,讓他最後得以飛上太空。

但是,在飛船繼續旋轉和滾動中降落的時候,科馬洛夫發現了一個致命的問題:主降落傘因為在打開過程中發生扭曲,打不開了!

身著宇航服的科馬洛夫

科馬洛夫立刻啟動備用傘,但備用傘和主降落傘纏在一起,也打不開了……

精疲力竭的科馬洛夫就算有通天的本領,此刻也無能為力了。

「聯盟一號」以超過500公里的時速,撞向地面。

6

從發現降落傘無法打開,到撞到地面,整個過程可能只有十幾分鐘時間。

按照《星人》一書的敘述,在地面控制中心,大家聽到了科馬洛夫發來的聲音,說他知道自己要死了。

同樣是《星人》一書的記錄,在土耳其負責監聽的美國特工,聽到了飛船撞擊地面前,科馬洛夫對建造這艘飛船者的詛咒,以及尖聲的驚叫——儘管從網上放出的一段疑似錄音中並沒有這方面的證據——但是作為人的本能,即便是發出尖叫這種行為,也比臨終前大喊「請和我一起喊:人民萬歲,科學萬歲」可信度要高。

美國歷史學家阿西夫·西迪基曾有一份聯盟號飛船裡科馬洛夫最後時刻的記錄。他是從俄羅斯國家檔案中查到這份記錄的:

科馬洛夫:「激活,激活,不用擔心,一切就緒。」

地面:「收到,我們也沒擔心。你感覺如何,一切如何?Zarya,完畢。」

科馬洛夫:「我感覺棒極了,一切就緒。」

地面:「收到,我們的同志們建議你深呼吸。我們在等待著陸。這裡是Zarya,完畢。」

科馬洛夫:「感謝你轉達信息。(分離)確認。(含混不清)」

地面:「Rubin,這裡是Zarya。收到,分離確認。通信中斷期間加油!(停頓)」

地面:「Rubin,這裡是Zarya,你能聽見我嗎?完畢。」

地面:「Rubin,這裡是Zarya,你能聽見我嗎?完畢。」

地面:「Rubin,這裡是Zarya,你能聽見我嗎?完畢……」

科馬洛夫的紀念郵票

1967年4月24日早晨,隨著一聲轟然巨響,「聯盟一號」帶著巨大的衝擊力撞到了地面上,火光沖天,粉身碎骨。

科馬洛夫的遺骸,最終只找到了一小段足骨。

一年之後,加加林在一次飛機失事中遇難。

再過了一年,美國宣佈「阿波羅11號」登月成功。

饅頭說

就在科馬洛夫遇難之前三個月,蘇聯的對手美國,在「阿波羅一號」的模擬發射中失敗,火箭著火,三名美國宇航員全部遇難。

而相對於蘇聯,因為直播的關係,美國的兩次航天悲劇更讓人印象深刻:

「挑戰者號」升空後爆炸的場面。當時的《解放日報》突破國際新聞不上頭版的規定,頭版不僅報道,還上了兩張照片,在全國引起轟動

「哥倫比亞號」上遇難的7名宇航員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升空72秒後爆炸,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

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升空後於得克薩斯州北部上空解體,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

到2003年之前,全世界已經有22名執行任務的宇航員在探索太空的過程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中11人是在返回地球時遇難的)。

人類探索太空的道路從來就不是一條坦途,且充滿艱辛乃至巨大的危險,但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前仆後繼地頂了上去。所以,其實根本不需要過多的渲染,更不要刻意去煽情——在這個領域,國籍和國界其實已經變得模糊,他們是全人類共同的英雄。

英雄首先是人,是人都有人性。

並不是一定要喊「人民萬歲」,才配得上「英雄」的稱號的。

讀者評論

陰森軼:航天器是一個系統工程,即使結構上沒什麼問題,其他方面也難保證毫無紕漏,甚至是大紕漏。尤其我國在抗震領域做得明顯不夠(這方面比較著名的是潛艇),但是我們也在實踐中一步步完善自己,其中的責任和擔當實在令人讚歎。2010年我還在學校的時候做過一個航天項目,是關於空間站太陽帆板的,它與之前天宮的電池陣排列和運動方式完全不同,當時還是很震驚於空間站項目的推進速度,因為彼時天宮一號還沒上天,有關方面居然就已經籌劃到這一步。現在看天宮二號和天舟一號剛剛對接,果然空間站項目還是十年磨一劍,甚至更長。這種慎之又慎的作風應該就是前輩所做犧牲的必然結果吧,早籌劃,多論證,穩實行。

我很好奇:「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然而,星辰遠映,宇宙遙渺,向所有為之奮鬥的人致敬!

雯雯:我是航天家屬,所以我深知航天人的辛苦。稍微出一點差錯,幾年以來的好多系統和外協的辛苦準備全部泡湯,甚至是如文中所述危及航天員的性命。或許大家看到的都是發射成功或者航天員的榮譽時刻,但是他們航天人的辛苦真的是只有瞭解的人才知道,真的是沒日沒夜地不停歸零、驗證、實驗!就我國航天系統採用的歸零制度,目前已經成了國際標準了。

summer夏:今天(4月24日)是第二個航天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作為一名航天人,看到饅頭大師的這篇文章,深深地為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感到驕傲,也切實地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責任。太空如此美妙,探索永不停息。

《歷史的溫度2:細節裡的故事、彷徨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