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

康拉德·阿登納(Konrad Adenauer,1876—1967)。普魯士軍官之子,大學攻讀法學專業,隨後迎娶一位科隆貴族小姐,1917—1933年擔任科隆市長,後任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第一任總理、國父。

阿爾伯特·巴林(Albert Ballin,1857—1918)。德國猶太實業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憑借壟斷德國漢堡至北美的航線而發家,該航線後發展為世界最大的航運公司。曾勸阻德皇放棄海軍擴軍計劃。

奧古斯特·倍倍爾(August Bebel,1840—1913)。普魯士軍官之子,當過工人,後經商成功,後任德國社會民主黨領袖,素有「工人們的俾斯麥」之稱。

漢斯·馮·貝爾勒普施男爵(Hans von Berlepsch,1843—1926)。普魯士高官,1889年曾負責與罷工礦工們談判,後任普魯士貿易大臣。

愛德華·伯恩施坦(Eduard Bernstein,1850—1932)。德國社會民主黨猶太裔政治家。深得馬克思、恩格斯賞識,不過很快淪為「修正主義」的鼓吹者。

特奧巴登·馮·貝特曼·霍爾維格(Theobald von Bethmann Hollweg,1856—1921)。普魯士高官,曾於1909—1917年擔任德意志帝國首相。一個哈姆雷特式的悲劇人物,能洞察威廉二世的治國秉性,卻對可能會愈演愈烈的世界大戰袖手旁觀。

奧托·馮·俾斯麥公爵(Otto von Bismarck,1815—1898)。容克集團保守派急先鋒,工於合縱連橫之術(cauchemar des coalitions )的「鐵血宰相」,成功塑造了一個抑制革命的二元制君主立憲制政體。著有三冊極具研究價值的回憶錄。

伯恩哈德·馮·比洛(Bernhard von Bulow,1849—1929)。1905年獲封公爵,曾任外交大臣,1900—1909年擔任德意志帝國首相。個人自負程度明顯超出能力所及。重拾貿易保護主義關稅,支持海軍擴軍計劃。著有四冊誇誇其談的回憶錄。

列奧·馮·卡普裡維(Leo von Caprivi,1831—1899)。1891年獲封伯爵,為陸軍出身的海軍大臣,接替俾斯麥繼承德意志帝國首相(1890—1894)。奉行與俄國緩和的外交政策,並與英國構建非正式同盟,甚為容克地主集團和民族主義分子所仇視,最終遭到德皇的不公罷免。

喬治·克列孟梭(Georges Clemenceau,1841—1929)。法國激進派政治家,綽號「老虎」,有生之年誓不饒恕德國強佔阿爾薩斯—洛林的歷史。1917—1920年擔任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總理,在巴黎和會上一手設計「葬送」法國未來的歐洲格局。

弗朗茨·康拉德·馮·赫岑道夫(Franz Conrad von Hotzendorf,1852—1925)。1906—1911年、1912—1917年擔任奧匈帝國參謀總長,是奧匈帝國1908年、1914年在巴爾幹半島的進攻戰略的主要推手。未能通過軍事勝利挽救哈布斯堡王朝,相反,卻將其帶向毀滅。

本傑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1804—1881),第一代比肯斯菲爾德伯爵,英國保守黨領袖。1871年曾提醒國人警惕「德意志革命」,擔任英國首相期間與俾斯麥在1878年柏林會議上通力合作,阻止了英俄之間的戰爭。

弗裡德裡希·艾伯特(Friedrich Ebert,1871—1925)。德國社會民主黨領袖,德國1918年臨時政府負責人,與德軍最高統帥部結成聯盟,後任魏瑪共和國第一任總統。

庫爾特·艾斯納(Kurt Eisner,1867—1919)。巴伐利亞社會民主黨領導人,1918年11月7日宣佈巴伐利亞共和國成立,後於1919年2月21日遇刺身亡。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Franz Ferdinand,1867—1914)。奧匈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皇位繼承人,頗具改革思想。曾受命改革奧匈帝國陸海軍,因為愛情而與庶族女子結婚,1914年6月28日在薩拉熱窩同妻子一道被波斯尼亞塞爾維亞青年所殺。

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1831—1888)。在位僅僅99天的德意志帝國皇帝。與英國維多利亞公主結為夫妻。一腔改革熱忱,懷揣建設一個自由主義德國的理想。

夏爾·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1890—1969)。法國軍官、政治家。畢業於法國聖西爾陸軍學校,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於貝當元帥指揮下的法軍步兵第33兵團,曾在凡爾登戰役中被俘。終其一生對德國愛恨交織。

愛德華·格雷爵士(Edward Grey,1862—1933)。1905—1916年任英國外交大臣,力促把同法國締結的《友好協約》打造成反德盟約,在自由黨的普遍置疑下仍於1907年裹挾俄國正式加入此協約。

理查德·伯頓·霍爾丹(Richard Burdon Haldane,1856—1928)。1911年獲封子爵,英國陸軍大臣。有感於普魯士軍隊的戰無不勝,故而在第二次布爾戰爭後對英國軍隊進行改革。1912年曾前往柏林商討限制英德兩國海軍軍備的事宜。

保羅·馮·興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1847—1934)。德國陸軍元帥。因在1914年東線戰場大敗俄軍而聲名鵲起,一躍成為風雲人物,並在1916—1918年負責指揮德國作戰事宜,後襄助希特勒在1933年奪權。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奧地利海關小職員之子,1914年前在奧地利經歷的落魄生活促使他自願加入德國巴伐利亞兵團,在西線戰場身受重傷,復員後投身政治。獨裁者、「魔鬼化身」——德國抵抗組織成員漢斯·貝爾恩德·馮·海夫騰(Hans Bernd von Haeften)如此形容希特勒。

克洛維親王,霍恩洛厄·希靈斯菲斯特(Hohenlohe Schillingsfurst,1819—1901)。生於巴伐利亞王室家族,除了助長威廉二世濫施淫威外,身為首相的他毫無任何政治閃光點可言。

約瑟夫·霞飛(Joseph Joffre,1852—1931)。法國元帥,曾任法國最高軍事委員會委員,負責法國軍事動員。1914年9月創造了「馬恩河奇跡」,1918年被選為法蘭西科學院院士。

米哈伊爾·尼基福羅維奇·卡特科夫(Michael Nikiforowitsch Katkov,1818—1887)。俄國保守主義政治家,深受黑格爾哲學影響,崇尚英式君主立憲政治。人到中年,雖不再相信君權神授的沙皇專制,卻墮落成積極鼓吹以泛斯拉夫主義為基礎的沙皇專制。是個工作狂。

弗裡德裡希·克虜伯(Friedrich Krupp,1812—1887)。德國埃森大實業家,綽號「槍炮大王」。起初從事零星代工業務,後逐漸壯大為德國重工業巨頭。他的大型「克虜伯莊園」佔地數公頃,可言俯瞰整個魯爾河谷。

卡爾·萊吉恩(Carl Legien,1861—1920)。德國工會領導人之一。在俾斯麥推行的《反社會黨人法》終止後,萊吉恩接受政府委任,力主工人階級參與國家政權。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擔任德軍最高統帥部參議,是倡導1918—1919年議和的人士之一。

弗拉基米爾·伊裡奇·列寧(Wladimir Iljitsch Lenin,1870—1924)。俄國革命領袖。幫助德國最高統帥部成功顛覆已被世界大戰耗盡國力的沙皇統治,號召世界起來革命以實現世界和平。指派托洛茨基暫時簽署苛刻的《布列斯特條約》,等到德國社會主義革命爆發後便廢除了此條約。

卡爾·李卜克內西(Karl Liebknecht,1871—1919)。德國社會民主黨領導人之一,與羅莎·盧森堡一道於1918年創立了德國共產黨,後遭到自由軍團分子殺害。

埃裡希·馮·魯登道夫(Erich von Ludendorff,1865—1937)。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陸軍將領,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他急欲在東線發動決戰,「讓法國把血流盡」的計劃在凡爾登之役中破產。是1916—1918年德軍的實際指揮者。

路德維希二世(Ludwig II,1845—1886)。巴伐利亞國王。以狂熱追求藝術著稱,是瓦格納的資助人,興建了數座藝術城堡,導致國內負債纍纍。接受俾斯麥招安,上書懇請普魯士國王稱帝,之後個人精神日趨失常。

羅莎·盧森堡(Rosa Luxemburg,1870—1919)。傑出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家,德國社會民主黨激進派,一個美麗的女人。生於俄國猶太人聚集區,遠赴瑞士蘇黎世學習經濟學。是德國左派社會民主黨組織——斯巴達克派的創建人,也是德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後被自由軍團分子殺害於柏林。

馬克斯·馮·巴登親王(Max von Baden,1867—1929)。德意志帝國最後一任首相,巴登大公爵位繼承人,思想偏向自由派。1918年10月3日被任命為首相,負責與協約國進行停戰談判。後修改憲法,宣佈皇帝退位。

赫爾穆特·馮·毛奇(Helmuth von Moltke,1800—1891)。1870年受封伯爵,為普魯士陸軍元帥。一生充滿傳奇色彩,通過將新技術運用到軍事上為德意志統一贏得三場決定性勝利(1864—1871)。

拿破侖三世(Napoleon III,1808—1873)。法蘭西第二帝國1852—1870年的皇帝,政變後建立了一個集個人獨裁與廣泛擁護於一體的統治。是意大利民族統一的支持者,卻反對普魯士領導下的德意志統一。在色當戰役中淪為普魯士的階下囚。

尼古拉二世(Nicolas II,1868—1918)。俄羅斯帝國末代沙皇。企圖繼續風雨飄搖的專制統治,但個人才幹卻是俄國歷代沙皇中最差的。稀里糊塗地裹挾俄國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革命後遭到秘密殺害。

菲利普·貝當(Philippe Petain,1856—1951)。法國元帥,1914年前尚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德國是其命運轉折點。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線法軍常勝將軍,曾在戰事最艱難的時刻重振了法軍士氣,因而大受歡迎。1940—1945年悲劇性地出任維希法國元首。

瓦爾特·拉特瑙(Walther Rathenau,1867—1922)。德國當世最有權勢的猶太實業家,也是多產的作家。因其猶太血統而屬於猶太人中的另類,又因其德國人身份而成為德國人中的另類。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負責安排德國戰時經濟,後出任魏瑪共和國外長。1922年被右翼民族主義分子暗殺。

菲利普·謝德曼(Philipp Scheidemann,1865—1939)。德國社會民主黨領導人之一。1918年11月9日在議會窗台上宣佈德意志共和國成立,是六位「人民委員會」委員之一。1919年2月被艾伯特總統任命為總理,不久因反對簽訂《凡爾賽和約》而辭職。

阿爾弗雷德·馮·施裡芬伯爵(Alfred von Schlieffen,1833—1919)。1891—1905年任德軍總參謀長。曾經主持制訂以他命名的作戰計劃(施裡芬計劃)——本質上是一場豪賭,不惜一切代價避免德國東西兩線作戰的中心思想最終讓德國萬劫不復。

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Gustav Stresemann,1878—1929)。德國自由黨黨魁,1923年起任魏瑪共和國外交部部長。為人謙和、胸懷大志且精力充沛,是德軍最高統帥部座上賓。曾遭議會彈劾而下野,堅稱自己是「理性共和派」——處理問題不會情隨事遷,而會有理有據的共和派。

阿道夫·梯也爾(Adolphe Thiers,1797—1877)。法國「七月王朝」統治下的溫和派政治家。反對拿破侖三世專權。反對同德意志開戰,擔心若不阻止普法戰爭則必將導致國內社會革命,力主1871年同俾斯麥的議和。

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Alfred von Tirpitz,1849—1930)。陸軍軍官出身,1900年獲封伯爵。野心過分膨脹,但又精力充沛、能力過人,曾提議建設一支與英國匹敵的德國海軍規劃,並直接負責擴充德國海軍艦隊。標準的普魯士軍人,未能看清一旦開戰德國必敗的大勢。

威廉一世(Wilhelm I,1797—1888)。普魯士國王,1871年1月18日稱德意志帝國皇帝。終其一生都是標準的普魯士軍人;絕非歌德筆下的浮士德博士那般怯弱,儘管他認為俾斯麥就是他的墨菲斯托。1848年革命時的頑固派做法遭到民眾反感,他統治的德意志帝國時代在他身後成為德國人普遍留戀的「過去的好時光」。

威廉二世(Wilhelm II,1859—1941)。末代德意志皇帝和普魯士國王。被舅舅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Edward VII)稱為「一個聰明過人的失敗兒」。他極具學習天賦卻剛愎自用,想要創造一個以強盛帝國和充裕物質為基礎的卡裡斯瑪式個人獨裁。但是,他誤判了德國自身的工業實力,最終帶領德國身陷一場出乎意料的軍事較量中。餘生在流亡中度過,言行平淡無奇。

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1856—1924)。美國第28屆總統。率領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想要通過「十四點原則」影響戰後世界的發展和格局,但該理想未能說服參加1919年巴黎和會的一眾歐洲政客。同時美國國會也拒絕支持該法案,因為「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曾經明確告誡後人要制止美國陷於紛亂複雜的國家聯盟中,而且美國已經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付出巨大犧牲。

《德意志帝國:一段尋找自我的國家歷史,1848—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