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炊了,大家歡歡喜喜上墳去吧【寒食清明】

穿越到唐朝的一大好處,就是唐朝人特別豁達樂觀、爽朗、愛熱鬧、抓緊一切機會享受生活。就說咱們現在體驗的這些古老節日,在唐朝以前,很多都是為了紀念、追思、標誌農時或驅邪趨吉等,但是到了唐朝人手裡,一個接一個地全都變成大家開心娛樂享受美食美景美人的時光。

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寒食節」和「清明節」了。至少說到「清明節」,大家應該還都有個概念,知道這是給過世的親友上墳掃墓的日子,但您知道喪心病狂的唐朝人在這一天都幹些啥嗎?

咱們這就穿越過去看一看。客人您等等,手別那麼快,您看,落地時間設置錯誤了吧。

您問哪兒錯了?這不是設的四月五日清明節嗎?大哥,這「四月五日」是指陽曆、西曆、公歷、格裡高利公元紀年的「四月五日」,現代我們放清明小長假按這個時間放。可是在唐代,人家是按農曆、夏歷、陰曆來紀年月日的。在唐朝,「清明節」大都是三月上旬,「春分」這個節氣之後的第十五天,有時候甚至比「三月三上巳節」還早,所以到了後來,漸漸的「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就合三為一了,後世統稱是「清明節」。

「上巳節」我們前面已經體驗過了,這回要去體驗的是「寒食節」「清明節」。

「寒食節」是怎麼回事,其實也有好多人都聽說過,基本就是晉文公和介子推這一對君臣之間的恩怨情仇愛恨虐戀。君主落難時臣子割股相救,領導發達富貴了就把窮兄弟忘了,結果窮兄弟一生氣跑進深山裡躲著不出來,再怎麼蒙主寵召也傲嬌拒絕,最後鬧到君主放火燒山,偏執狂臣子抱著棵柳樹寧死不相見的地步,最後為了紀念這「忠臣」,大家以後在燒山這一天都禁止生火,還編柳條圈、插柳種柳來紀念介子推。

這個故事流傳很廣,但是據專家考證,其實「寒食節」的起源並不是它,而是周朝末期因為星象學說而產生的「禁火」習俗。按照古人「天人合一」「萬物有靈」的思想,火這個東西保存燃燒了一整年,特別是經過漫長的冬季,它也會疲累浸惡,需要像植物動物一樣繁殖重生。所以在春天,大家要把「舊火」統一滅掉,為保證滅得乾淨,這個滅火時間長達一至三天。

「寒食」結束以後的第一天就是「清明」,在這一天,宮廷裡要向外頒賜「新火」。宮裡的小奴們在殿前一字排開,每人一套傢伙,現場在榆木上「鑽木取火」,第一個取火成功的,皇帝會賞賜他三匹絹、一口金碗。隨後這火種被大家用榆木或柳木條引燃,分送出宮,賞賜給近侍大臣,以示皇恩寵眷。得到宮內「傳火」的人家會把木條插在大門旁邊,誇耀整日,所謂「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官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注53]。

宮內「傳火」有限,平民百姓家就別想了,老老實實自己弄新火種吧,這也是一項技術活兒呢。

所以穿越到唐朝的寒食節以後,您的第一感覺是什麼?冷?沒這麼誇張啦,即使在長安,農曆三月的日間平均氣溫也有十幾攝氏度了,唐朝首都居民這時候都爭先恐後地到戶外活動呢。多穿件衣服,身上不會有太大感覺的,但是您的肚子裡恐怕已經開始嘰裡咕嚕作響了吧?

去廚房看看,冷鍋涼灶,煙氣不起,平時無論什麼時候都保存著火種的爐炭這時候也完全熄滅。別說做飯了,您想給自己燒口熱水喝都沒門兒。您問那「寒食節」期間唐朝人都吃什麼?難不成大家一起絕食三天?

當然也不會。您揭開灶上這瓦罐瞧瞧,滿滿一罐子稀粥呢!這可不是普通的白米粥,人家有個專門名稱叫「餳大麥粥」。您趁人不注意嘗一小口,粥裡有大麥的醇厚味和杏仁的香苦味······我說客人您別舀了一勺又一勺喝起來沒完,這「餳大麥粥」的正經吃法可不是這樣的。

作為寒食、清明節的特色食物,「餳大麥粥」的做法和吃法都相對複雜。先將大麥(或者粳米)熬成漿,煮熟,再把杏仁搗碎拌進去,冷凝以後切成塊狀,分給大家吃,吃的時候澆上麥芽糖稀。還有一種「干粥」,是把麥粉、粟粉、米粉炒熟,加水調成糊糊吃,有點像後世的「面茶」「藕粉」「黑芝麻糊」這些東西。

您說怎麼都是稀的?您快餓死了,需要點兒乾糧填肚子。也有也有,看這邊這一籠「子推蒸餅」,也是為了紀念介子推而命名的,但它其實就是「棗糕」,把棗子捏在面裡上籠蒸出來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模擬介子推老兄被燒熟在山上的模樣……您覺得這玩意兒太粗糙難下嚥?呃,寒食節也有高級食物,叫「寒具」,這東西一直流傳到現在,但大部分地方已經管它叫「散子」了,是用蜜調水和面,抻成一束束細麵條,盤旋彎曲起來下油鍋炸,炸得金黃酥脆一碰就斷,吃到嘴裡又香又甜入口即碎。食用油在唐朝是貴重的東西,「寒具」大概只有達官貴人才能吃得起。

餳粥、干粥、棗糕、寒具,這些都是容易保存的食物,在寒食節到來之前做上一堆儲存著,斷炊期間全家人就以此充飢。除此之外,還有一種食物,既好吃,又好看,更好玩,所以在唐朝大大流行開,可以作為唐朝清明節的代表性標誌,這就是——「彩蛋」。

那邊的客人在喊什麼?唐朝人抄襲基督教「復活節」?這腦袋被洗得……您請先去追究基督教抄襲古埃及風俗的責任,謝謝。

用雞蛋來表示「重生」以呼應「萬物復生」的春天,是世界多個地區都有的風俗。唐朝人在清明又吃又玩的彩蛋叫「鏤雞子」,也叫「畫卵」,是把雞蛋煮熟以後雕刻上各種花紋圖案,並染色繪彩。搞得這麼複雜,當然不純是為了吃,各家各戶會把自己鏤刻過的煮蛋拿出來相互比試炫耀,這種習俗當時叫「鬥雞子」,也是寒食節的一大特色活動。

說良心話,這些冷粥涼糕、煮蛋炸面,就算敞開了任吃管飽,可連口熱水都沒得喝,生生往下嚥,日子也夠難熬的。大概是唯恐您穿越過去以後心情還不夠低落,家裡人招呼著,別犯懶發呆,趕緊準備東西,咱們還要出城去掃墓上墳呢。

曠野昏灰,烏鵲拖著長調子淒涼啼叫,一座座零散離亂的墳頭間傳來斷斷續續的哭聲。有風吹過,紙錢紛揚亂飛,漫撒在古舊墳丘的綠草上。重重如雪的棠梨花與白楊樹交相搭疊,處處都是死生別離的場景。哭聲穿不透九泉之下的冥界,卻感應得上天在傍晚下起了淅瀝小雨。掃墓的人相互扶持著疲憊歸去,清明節最傳統的活動才算結束——這樣的景象湧上您心頭,無異於雪上加霜。本來就肚子空空又冷又餓,還得去哭墳頭,當個穿越者容易嗎?

不過您看看身邊的家人親朋,他們的情緒倒是挺高昂的,不但準備了酒食、果品、紙錢這些上墳用品,還眼錯不見地往布囊裡裝了些雜七雜八的玩意兒。你們一同動身,出門騎馬的騎馬,坐車的坐車,窮人就靠兩條腿慢慢走,出長安到城郊荒地墳墓集中的地方,一看,已經有好多人來這裡上墳了。

哭聲也有,主要發自新培的墳塚前,這是逝世不久的死者家人來懷念追思,感情還比較深厚,所以能哭得出來。大部分來掃墓的主要是給墳丘添一添土、澆幾盞薄酒,把帶來的食物供祭在墓前,紙錢揚撒或焚化,還要去附近的柳樹上折幾枝嫩綠枝葉插在墳上,或編成柳條圈給小孩子戴。最後是大人孩子依次向尊長墳墓叩頭行禮祭拜,把酒食留下(會有看墳人或流浪漢享受),這算掃墓完成。

氣氛本來應該是悲慼肅穆的,可您剛到墳前,還沒開始正經拜祭,就聽見旁邊傳來一陣吹拉彈唱嬉笑聲。這誰家倒霉孩子來搗亂?扭頭一看,咦,遠遠近近好幾堆人在墳頭之間席地而坐,一邊奏樂歌舞一邊吃喝談笑,跟出來春遊似的,就差摸出撲克牌來斗地主打雙升了。我說你們上墳上成這樣,也不怕死去的祖先氣得從墳裡爬出來敲你們?

心裡剛剛這麼嘀咕,突然聽見那邊爆出一大波響亮喝彩。湊過去瞧瞧,還沒到近前,半空中忽地飛起一個大活人來,您怕是得嚇一跳。適應一下,這是娘子們在打鞦韆呢。

寒食、清明節裡打鞦韆,是唐朝婦女最喜歡的一項運動。提前找地方把高高的鞦韆架起來,參加活動的美女們一個個紅裙綠襖、打扮得桃羞杏讓、裙裾飄飄、衣帶當風,比賽誰蕩得更高,誰的姿態最優美,誰膽子最大、敢做特技動作(比如在空中鬆開雙手做展翅狀)。很多人蕩到頂峰,高度都與大樹樹梢平行了,當時只顧著爭強好勝笑鬧,下了鞦韆架回頭再看,才覺得心跳腿軟了。

不遠處的平地上還有更熱鬧的,七八個年輕美女居然湊在一起開始踢足球了。還真的是足球哎,用八片皮製成的,裡面有個用動物膀胱制的球膽,吹氣充滿,跟現代的世界第一運動足球已經很像了。當然唐朝人管這項運動叫「蹴鞠」,規則也是主要以腳踢、頭頂為主。下場的雙方球員們追逐奔跑,旁邊還有人擊鼓奏樂助威,觀眾們裡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洩不通,不斷歡呼叫好。

您覺得踢足球已經算是激烈運動了嗎?哈,在唐朝人看來,這個其實很斯文憋悶,大多時候是給女孩子們玩的。唐朝爺們兒偏愛的運動要比這野性得多,那就是——您猜對了,打馬球。

打馬球需要的場地和人數都比踢足球要大要多,每年寒食清明節舉行馬球比賽也幾乎成了定例。郎君們裹頭持杖,騎上駿駒,在廣闊的場地上流星逐電一般矯健奔馳,人喊馬嘶,熱氣騰騰。這麼一活動,胃裡那堆冷食寒氣都會融化消散,讓人舒服點兒。

馬球也是貴族運動,不是人人都有錢能買馬來騎著玩。那麼退而求其次,買不起馬,您買隻雞來玩一玩?

我可沒有罵人,這裡說的是真的活公雞,買來玩「鬥雞」的。這個遊戲從初唐到盛唐一直很盛行,從太宗到玄宗的皇帝們都是鬥雞粉,而且寒食清明鬥雞,也像打馬球一樣是固定活動。早在太宗李世民還是皇子當秦王的時候,有一年清明節跟人鬥雞玩,奉陪的臣僚們寫詩湊趣,就有人忍不住吐槽,先誇耀了一番公雞的威武能戰,最後說「雖然百戰勝,會自不論功」[注54]——當時戰功赫赫的秦王李世民正在跟兄弟爭皇位,這詩很顯然是把他比喻成鬥雞了,勸他「你小子收斂一點兒吧,別太張揚了」。

您看這清明上墳上得多熱鬧啊,女人踢足球打鞦韆,男人打馬球鬥雞,有沒有男女都能參加的遊戲呢?有啊,這一天「拔河」也是必玩娛樂,連皇室朝廷都出面組織王公大臣們來拔河,分兩隊拉扯繩子,哪邊力氣大拉過界哪邊贏。因為古人認為拔河有祈禱豐年、慶祝豐收的作用,而清明節正是春耕播種的時候,所以這活動正應景。

哪怕是最愛清淨、不喜歡湊熱鬧的人,經過一冬悶在家裡,春天出到郊外,也會到處閒逛踏青,欣賞這花紅柳綠的大好春光。看,那邊一樹桃花下,那崔郎君正在「人面桃花相映紅」地泡美女呢;這裡又有個號稱來上墳的,卻扯著牧童問「哪裡有酒賣」,牧童把他打發到杏花村去了;那邊樹下還有下棋的、演劇的、耍百戲的······

也正是由於唐朝百姓在上墳的時候玩出了這麼多花樣,只顧享樂,把本來應該悲哀肅穆的清明節弄得沒點兒正形正樣了,朝廷起初還覺得傷風敗俗,曾經鄭重其事地下詔要求禁斷「寒食上墓作樂」,但是後來發現根本管不住,只好聽之任之。不過仔細想想,那些已經埋在土裡的祖先,如果下世時隔不遠,也是唐朝鬼,那麼看到後世子孫如此歡樂地享受著生活,大概也不會介意,而會一起吃著供品唱起歌來吧。

本篇主要參考資料&深度瞭解推薦:

程薔,董乃斌.唐帝國的精神文明——民俗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張宏梅.唐代的節日與風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張勃.唐代節日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注53:韓翃《寒食》。

注54:杜淹《詠寒食鬥雞應秦王教》。

《唐朝定居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