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上巳】

享受完「大唐狂歡夜」上元節之後,您是不是覺得還沒過夠吃喝玩樂的癮呢?沒關係,跟著我們穿越團,咱還有的是機會。

如果說以賞燈為主的上元節是「夜間狂歡」,那麼一個多月以後,每年三月三日的「上巳節」則是「水邊狂歡」。這個據說能追溯到《詩經》和《論語》的古老節日,最具代表性的標誌就是「水」,絕大多數節慶活動都在水邊進行······那邊那位男客人,您在傻笑些什麼?介意跟全團客人分享一下嗎?哦?您說您想到了現代歐美國家的那些「天體海灘」?

雄性動物們的腦回路啊······不過這位客人的聯想倒也並非全不靠譜。如果這團裡有天體海灘愛好者,穿越體驗一下我國古代「上巳節」,大概真的能從中找到很多樂趣和共鳴。

怎麼說呢,至少秦漢之前,每年三月三這一天,大量群眾扶老攜幼全家來到河湖溪流等自然水體邊,很多人是真的會當場脫光了跳進水裡洗澡的。您還記得我們說過古代平民家庭洗澡有多困難多費錢吧?特別是在北方的冬天,風雪呼嘯,寒氣襲人,柴炭比其他季節更昂貴難得,要在家裡燒桶熱水洗個澡,對平民百姓來說真是奢侈行為了,所以大部分人一冬天都忍著髒污垢膩,甚至連衣服都不怎麼洗換(因為過冬厚衣服比春夏單衣貴,窮人家能保證一人有一件就不錯)。

這樣忍過兩三個月,到三月三日,春回大地,氣溫轉暖,河湖漲融,人們來到這樣乾淨豐沛的水邊,自然會覺得身上發癢,想要清爽一把。雖然這時候的水溫還是比較涼,跳進去洗澡可能不算太舒服,但春季也是各種疫病的傳染高發期,個人衛生不好好搞一搞,染病的概率更大,所以有點兒經驗常識的人家都會鼓勵家人洗一洗。當然,那時候科學不發達,這些生活經驗一代代傳下來,往往附會上迷信色彩,大家不說春天洗澡是為了防病,而說是為了「驅邪」,身上的污垢就代表疾病、災禍、不祥,用潔淨的流水加上柳枝、香草、桑葉、薺菜花等,把髒污洗掉,這一年就不會再惹上災病。這個活動還有個現在已經很生僻的專門名詞,叫「祓禊」[注50]。

全村人一起露天洗澡,夠刺激吧?這還不算什麼,秦漢之前,啥封建倫理道德還不盛行,鄉間民風淳樸野性,青年男女在河湖裡洗著洗著對上了眼,就牽著手直奔小樹林去幕天席地了。這還不是個別現象,到那天您要是往水邊的長草灌叢裡隨便走走,大概隔幾步就能發現一對野鴛鴦。所以有的學者認為上古的「上巳節」還可以稱為「性愛Party」,約等於現代海天盛筵什麼的吧……

客人您口水擦擦,很遺憾啊,到了唐代,這些混浴風呂露點狂歡什麼的,已經不太流行了。

唐朝人還是會扶老攜幼全家到水邊來過節,但是「禮教」的觀念已經深入全社會。人們在河湖裡洗洗手、沖沖腳,也就算是「祓禊」,想更開心一點兒的話可以在水邊唱歌跳舞談情說愛。吃貨們這天還會準備一些煮雞蛋、大紅棗,投入到流水中,讓它們向下漂游,被下游的人們拾起來順嘴吃掉,這叫「曲水浮素卵」「曲水浮絳棗」。當然文人們在水邊吟詩作對,把酒杯放入流水,順著迴旋的波浪在人們之間穿行,落到誰身前誰拿起來一飲而盡、賦詩一首,這就是更加有名的「曲水流觴」了。

具體到您穿越的長安城,跟「上元節」情況相似,每年「上巳節」,城內百萬人口幾乎會全都集中到城南的「曲江池」「芙蓉園」一帶春遊踏青,傾城而出,萬人空巷。當時人寫詩說:「上巳曲江濱,喧於市朝路。相尋不見者,此地皆相遇。」[注51]平時僻處城南郊野的曲江風景區,到了三月三日這一天,比繁華商業區和市區主幹道還熱鬧擁擠。在城裡特意去找而找不到的人,這地方都能遇見了。

長安貴家郊外野遊,一般都要撐起用大幅布帛製作的「行障」「帷幕」,搭出一處半隱蔽的空間,把家主賓客與閒雜人等區隔開來。上巳節的時候,只見偌大的曲江池畔,行障帷幕緊密相連,幾乎沒有能插下腳的地方,可想而知這些富貴人家提前幾天就派人去選地方占場子了。幄幕像雲一樣聚合在一起,車馬擁擠喧嘶,貴人們身著綺羅華服,雜沓而來,頭上身上系戴的香囊首飾花鈿免不了到處遺落,把道路都盈滿了。

相比後世來說,唐朝的女性出門還是比較自由的,而三月三這一天,家中有待嫁女兒的,更是要把她們帶到曲江這裡來。為啥呢?因為這是挑女婿的好機會。

唐代的科舉考試,大都在早春二月舉行,二月底三月初「放榜」公開成績,考中了「進士」科的學子們俗稱「鯉魚躍龍門」,從此步入人生坦途,捧上了鐵飯碗,也成為長安人家爭相嫁女的對象。在「上巳節」,按慣例,新科進士們齊聚曲江池畔的「杏園」,開宴慶賀,吟詩作曲,遊園賞景,總之是他們出風頭亮相的時候。除了進士之外,當朝宰相高官權貴們也紛紛佔據池畔的亭台樓閣風景名勝地,開宴擺酒,邀請社交場合的風雲人物來參宴給自己掙面子。如果您穿越以後很混得開,在長安上層社會圈子裡打響了名氣,那麼到這天,您可能會對著五六七八九十張請柬發呆,最後只能在曲江池畔一家一家辛苦趕場,被未來的老丈人丈母娘七大姑八大姨和娘子們評頭論足議論一個遍。

鑽石王老五們忙著趕場相親,年輕美女們,無論已婚未婚,也有自己的秀場。唐朝有類似於現代的「女性社團」「婦聯」這種民間組織,一群女性呼朋喚友,拋開父母家人老公孩子,自己結伴出來遊玩。她們在曲江池邊佔個位置,解下自己的外裙作為「帷幕」,搭在樹上或者竹竿木架上,號稱是為了遮陽防偷窺,但其中的挑逗意味您想想就明白了。這種「裙幄」五顏六色,其中以大紅為最多,因為唐朝美女們最喜愛穿的就是紅色的「石榴裙」了。不過就算您找到機會能往「裙幄」裡面偷看兩眼,八成也看不到什麼香艷情景,因為唐美人的「外裙」裡還會再穿一層「襯裙」,「襯裙」裡還會再穿長褲(當時一般叫「褲褌」),走光的可能性很小。

您要問整個節日場地裡最熱鬧搶眼的人物是誰?那一般來說,是毫不謙虛謹慎的又驕又躁的皇帝陛下。

沒錯,每年一度長安上巳曲江大型狂歡活動的組織者和主要參與者,就是貪玩享樂的唐朝天子們。為了讓皇帝及其家人親友玩得滿意、看得高興,首都各區的區長們負責提前美化環境道路,除了打掃衛生灑水降塵,從皇宮到曲江,這一路街道兩邊都要用綵燈、絹帛裝飾一新。坑爹的是,裝飾了還不一定有沒有用,因為從有的皇宮,比如玄宗年間皇帝居住的「興慶宮」,到曲江池這裡,有一條封閉的專用通道「夾城」,皇帝妃子可以直接從夾城過來,根本看不到外面街上的情景。

皇帝的出遊隊伍進了「芙蓉園」(曲江池是芙蓉園裡的水景),直接登上這園子裡最高大的建築「紫雲樓」,在樓上大開宴席,與臣子們飲酒賦詩賞景作樂。宮中的太常、教坊樂隊也提前來到曲江池畔選擇演出地點。如果池岸上已經沒什麼好地方了,乾脆弄些舟船,在船上奏樂。用曹雪芹老夫子的話來說:「正值風清氣爽之時,那樂聲穿林渡水而來,自然使人神怡心曠。」

這一招,遊客們也好用,曲江池水面面積據說有200公頃,能容下大量遊船劃蕩,而且乘船遊玩比在岸上還有更多的好處。比如,岸上搭起帷幕的出遊人家,就算是最古板守禮的那種,也只會在左、右、後三面遮嚴實防人偷窺,而對著池水的這一面,肯定是敞開的——否則還怎麼看風景呢?這時候如果您劃一葉小舟,做不熟水性手忙腳亂狀,漂到人家帷幕附近,就能一覽無遺地飽餐人家女眷的秀色啦······看那位披紅巾的嬌羞美女,身材豐滿,髮髻如雲,怎麼不抬起頭來讓哥瞅瞅啊?哎哎,還真抬起來了······撲通!

哼,活該,被我大唐美女的獨特風韻驚嚇得掉水裡了吧?

在我大唐,即使是比較講究禮法的貴族婦女,彪悍起來也是豪放爽利不讓鬚眉。您要是希望見識到扭扭捏捏、羞羞答答的「古典美人」可穿錯朝代了。就連皇帝的大姨子小姨子們,高興起來照樣招搖過市不在乎平民百姓圍觀,詩聖杜甫就在某一年「上巳節」的芙蓉園裡,圍觀到了著名的楊氏姐妹。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為榼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注52]

試譯:

三月三日天氣晴朗,長安曲江池畔聚集了大批美人。她們意態濃遠、神情自得、肌膚細膩、骨肉停勻。綾羅繡衣映襯暮春美景,金絲繡的孔雀和銀絲刺的麒麟相映生輝。頭上戴的是什麼呢?翡翠片花葉直貼到鬢角邊。背後綴的是什麼呢?寶珠壓住裙腰多麼穩當合身。其中有皇宮裡的后妃至親,天子封為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

她們的宴席上有翡翠蒸鍋烹出的紫駝峰,用水晶圓盤盛放的魚鮮。這些東西人家都吃膩了,犀角筷子久久不動,鸞刀切了半天生魚片細肉絲也空忙一場。那麼她們吃什麼呢?宦官騎馬疾奔而來,因為是訓練有素的御馬,不揚起灰塵,他們絡繹不絕地送來出自御廚的海味山珍。在她們開宴時,旁邊的笙簫鼓樂奏出音樂,纏綿婉轉能感動鬼神,賓客隨從滿座都是達官貴人。

一位姍姍來遲的騎馬人,洋洋自得,到軒門才下馬步入錦褥茵障。他本來是兩位夫人的同族兄弟,卻與她們關係曖昧,就像白雪似的楊花飄落覆蓋浮萍,也像傳情的青鳥勤送紅巾。您想知道來者是誰?他的氣焰熏灼不可一世,千萬不要近前,小心宰相楊國忠呸您一臉!

本篇主要參考資料&深度瞭解推薦:

張勃.唐代節日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張宏梅.唐代的節日與風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黃新亞.消逝的太陽:唐代城市生活長卷.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注50:「祓禊」音fuxi(伏戲),古代「除惡之祭」。

注51:劉駕《上巳日》。

注52:杜甫《麗人行》。

《唐朝定居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