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應有盡有的國家

我們常常聽說:法國向來超然物外,居住在大陸上的法國人,卻要比居住在淫雨霏霏、荒僻寂寥的小島上的英國人更加無比地富有「島民性」。總之,法國人由於一向固執地對國際事務漠不關心,他們已經成了所有民族中最以自我為中心的一個,而且他們還成為目前大多數事端的禍根。

那麼,為了徹底瞭解這一切,我們必須追本溯源。任何一個民族的根都深植於其地理環境與靈魂當中。地理塑造了靈魂,靈魂也在改造著地理,它們是密不可分的。我們不能拋開其中任何一個,孤立地去研究另一個。如果我們真正把握了兩者的本質,我們就有了一把開啟任何民族的特性的鑰匙。

對法國人的不斷指責正是基於這一事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對他們毫無保留地大肆頌揚也是由此而來。因為,他們的美德與劣根性都直接產生於他們所處的地理環境。他們的自以為是、自高自大的情緒源於他們佔有的大西洋與地中海之間優越的地理位置,這使他們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如果在自家後院就可以享受到宜人的氣候與美麗的風景,又何必去其他國家尋求改變呢?如果只需乘坐幾小時的火車就可以從20世紀返回到12世紀,或者從賞心悅目、滿眼青翠的古堡田園,來到遍地沙丘蒼松的神秘之鄉,又何必奔波異國,學習不同的語言,熟悉不同的習慣與風俗呢?如果自家飲食起居和親朋故舊不比任何其他國家差,如果他們能把菠菜做成一道人人愛吃的菜餚,又何必去為護照和支票之類的事情煩心,又何必去忍受糟糕的食物、酸酒以及北方農民那僵硬的呆頭呆腦的面孔呢?

當然,一個可憐的瑞士人可能一生除了山之外什麼也沒見過,而一個可憐的荷蘭人,除了一小塊平坦的綠草地和幾頭黑白花奶牛之外什麼也沒有見過,如果他們不經常到國外遊覽,肯定會無聊死了。一個德國人早晚也會厭倦自己一邊聽著美妙的音樂,一邊吃著乏味的香腸三明治的用餐習慣。一個意大利人也不可能一生都吃空心面。一個俄國人肯定希望偶爾也能舒舒服服地吃上一頓飯,而不必為買半磅人造黃油去排六個小時的長隊。

法國

與他們相比,法國人真是太幸運了,他們簡直是生活在一個人間天堂裡。這個國家應有盡有,所要的東西隨手可得,而不需要再換一趟車。所以,法國人會問:「我何必要離開自己的國家呢?」你可以說他固執、片面,說他是不正確的。我希望我能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不得不承認,法國人從許多方面的確是得天獨厚的,他們獨享上天之恩賜,獨佔地理之福澤。

首先,法國有各種各樣的氣候——溫帶氣候、熱帶氣候以及兩者之間的溫和氣候。它還擁有引以為榮的全歐洲最高的山,同時它還有在平坦的大地上四通八達地連接著法國各個工業中心的運河網。如果一個法國人喜歡在山坡上滑雪來消磨冬季,他可以去阿爾卑斯山西側薩瓦的小村莊。如果他喜歡游泳甚於滑雪,那麼他只需買一張去大西洋岸比亞里茨的車票或者去地中海之濱戛納的車票。如果他對人感興趣,想看看流亡中的君主和就要成為君主的流亡者,或者那些有前途的男演員和大紅大紫的女演員,或者小提琴家和鋼琴高手,還有那些讓水銀燈下的君主和普通百姓都神魂顛倒的傾國傾城的舞蹈演員,看看他們的模樣,聆聽他們的聲音,那麼他只需坐在巴黎的和平咖啡店裡叫上一杯加奶咖啡,靜靜恭候。或早或晚,每一個曾成為世界報紙頭版人物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會經過這裡。而且,他們的出現從不會引起任何特別的關注,因為這樣的事情在15個世紀中每天上演,即使是一位國王、一位皇帝,甚至教皇本人,都不會比一位新生出現在校園裡更為引人注目。

這裡,我們遇上了政治地理學上的一個不解之謎。2000年前,這片飄著共和國三色旗(這面旗幟日夜飄揚,因為法國人一旦舉起一面旗幟就永遠不會讓它飄落,除非它已被時間與風雨磨損得無法辨認)的大部分土地乃是大西洋與地中海之間的西歐平原的一部分,何以有一天,這裡會發展成為一個世界上最集權的國家?這裡顯然沒有任何地理的因素。

有一個地理學派認為,氣候與地理條件對塑造人類命運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毫無疑問,這兩種因素是在發揮著這個作用,但不是絕對的因素。有時,情況會截然相反。摩爾人與西班牙人曾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1200年瓜達爾基維爾河谷上空的驕陽與1600年的太陽沒有什麼區別,可是1200年他賜福給人們一個花果樂園,而在1600年它詛咒的光芒卻灼燒在廢棄的水渠上、漫天的雜草上、乾焦的荒野上。瑞士有四個民族講著四種語言,但他們卻能感到自己是一個家庭的成員。比利時只有兩個民族,可是他們卻相互仇視,甚至把褻瀆對方士兵的墳墓當作每個週日下午的消遣。冰島人守著他們的彈丸小島,居然維持了1000多年的獨立與自由。同樣的島民愛爾蘭人卻忘記了什麼是獨立與民主。世事往往如此。不管機械、科學和各種標準化發展到什麼程度,在事情的總規劃中人性卻仍然是一切事物中最不可靠、最不穩定的因素,他要對許許多多不可思議、不可預期的變化負責,世界地圖便是活生生的例證,而法國的客觀情況剛好可以證明這一點。

從政治上看,法國是一個獨立完整的國家。可是,假如你再仔細觀察地圖,你會注意到法國實際上是由兩個背靠背的相對獨立的部分組成——東南部俯視地中海的羅訥河流域與西北方面向大西洋的廣袤平原。

讓我們先看一看這兩部分中最古老的那一部分——羅訥河流域。羅訥河發源於瑞士,但這條不起眼的小河直到離開日內瓦奔向法國紡織工業中心里昂,才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在里昂它與發源於北方的索恩河匯合。索恩河的源頭與默茲河源頭只有幾英里,後者與北部歐洲的歷史是密切聯繫著的,就像索恩河(與羅訥河一道)對於南部歐洲的興衰也曾起過重要作用一樣。羅訥河不利於通航,當它注入利翁灣時,其落差已達6000英尺,這說明它水流湍急,使得現代汽船一直無法完全征服這條大河。

儘管如此,它還是為古代腓尼基人和希臘人提供了一條進入歐洲心臟的便利通道,因為當時的人力——奴隸資源——是非常廉價的。船隻必須依靠那些「古代伏爾加縴夫」(他們的命運一點兒也不比他們那些俄國同行好)逆流而上,如果只順流而下,則只需幾天時間。就這樣,古老的地中海文明通過羅訥河河谷首次敲開歐洲內陸的大門。奇怪的是,那一地區最早的商業區馬賽(至今仍是法國最重要的地中海港口)並沒有直接建立在羅訥河河口,而是建立在向東有幾英里遠的地方(現在有一條運河與羅訥河相接)。但是,馬賽作出了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早在公元前3世紀,馬賽的錢幣就已經流通於奧地利的蒂羅爾和巴黎的周邊地區,不久這座城市就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商貿中心了。而且,馬賽很快就成為這一地區及其北部地區的首府。

後來,這座城市遭遇到不幸。該城的公民由於受到阿爾卑斯山蠻族的壓迫,便邀請羅馬人來此援助。羅馬人來了,而且按他們的一貫作風留了下來。羅訥河河口地區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provincia),即普羅旺斯省(provence)。它曾在歷史上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它默默見證了一個事實:是羅馬人,而不是腓尼基人和希臘人,認識到了這塊肥沃的三角洲的重要性。

於是,我們又遇到一個歷史學與地理學上最令人困惑的問題:普羅旺斯——融合了希臘文明與羅馬文明,擁有理想的氣候條件和廣袤的沃土,前有開闊的地中海,後有北歐廣袤的中部大平原,具備一切自然的優勢,似乎注定能夠成為羅馬理所當然的繼承者——卻失掉了這場競爭。在愷撒與龐培的鬥爭中,普羅旺斯站在了龐培一方,於是對方摧毀了這座城市。然而,這只是小事一樁。不久之後,馬賽人又在同一地方做起了生意,而羅馬的文學、藝術、科學和禮儀在羅馬已經無處容身,便跨過利古裡亞海,逃到普羅旺斯,將這裡變成一個在蠻族層層包圍之下的文明孤島。

當富甲天下、大權在握的教皇也無法在台伯河上的那個城市(中世紀的羅馬暴民比豺狼強不到哪兒去,和我們美國的強盜們一樣凶殘)維護自己的地位時,他們將教廷遷到了阿維尼翁。這座城市以最早修建的巨型橋樑而聞名(現在,這座橋的大部分已淹沒於河底,但卻是12世紀的一個世界奇觀)。在這裡,教皇們還擁有一座足以抗拒一百次圍攻的城堡。自此而後的一個世紀中,普羅旺斯就是基督教的領袖們的家園,教廷的騎士們在十字軍中非常顯赫,其中一個普羅旺斯的簪纓世家還成為君士坦丁堡的世襲統治者。

然而,不知何故,普羅旺斯並沒有發揮出造物主在創造這片可愛的、肥沃的、浪漫的河谷時賜予她的神力。普羅旺斯產生過抒情詩人,然而他們儘管被公認為是那種文學體裁的奠基人(他們創作的這種文學體裁至今在小說、戲劇、詩歌中仍佔據著一席之地),他們卻從未能使柔和的普羅旺斯方言成為整個法國的語言。是北方(與它的方言)——而不是擁有任何自然便利條件的南方——創立了法蘭西,造就了法蘭西民族,給全世界送去法蘭西文化五彩繽紛的精華。16世紀前,沒有人能預見到這一點,因為當時人們認為,這片從比利牛斯山脈到波羅的海的大平原肯定將成為條頓大帝國的一部分。是的,那是一種地理上的安排,而人類對這種安排不感興趣,所以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萊茵河與默茲河及其三角洲

對於愷撒時代的羅馬人來說,歐洲的這一部分就是遙遠的西部了。他們稱這裡為高盧,因為這裡居住著高盧人,一個長著一頭金髮的神秘民族,希臘人稱其為凱爾特人。當時,那裡生活著兩支高盧人,一支居住在阿爾卑斯山與亞平寧山之間的波河流域,這是最早的一支。當愷撒孤注一擲、勇敢地跨過盧比孔河時,這部分高盧人就被留在了那裡,他們被稱為「山南高盧」或「山這邊的高盧人」。另一支是「山外高盧」或「山那邊的高盧人」,在當時的歐洲,這一部分高盧人被排斥在外。但是,在公元前58—前51年愷撒那次著名的遠征之後,這部分高盧人就與今天的法國聯繫在一起。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在這裡徵稅不會遭到當地人的反抗,因此這裡成為羅馬強化殖民化的首選之地。

北部的孚日山與南部的侏羅山之間的山口有著很好的通道,羅馬的軍隊(大部分為步兵)可長驅直入此地。不久,法蘭西的大平原上就星羅棋布地分佈著羅馬城堡、羅馬村莊、羅馬市場、羅馬教堂、羅馬監獄、羅馬劇場和羅馬工廠。在塞納河上有一座小島——凱爾特人仍然在那裡生活,他們居住在用原木搭建的房屋中,這個小島就是魯特西亞(巴黎古稱)——它成為建造供奉朱庇特的神廟的理想地點。當年神廟的所在之地便是今天巴黎聖母院矗立的地方。

由於這座島與大不列顛(公元1—4世紀羅馬最有利可圖的殖民地)可直接通航,並是可遏制萊茵河與默茲河之間動盪的一個優良的戰略重心,因此這座小島自然發展成為羅馬帝國統治西方的大本營。

正如我在前面討論地圖的一章所述,我們有時對羅馬人當時漂洋過海、翻山越嶺尋路的本事百思不得其解,其實這並不難理解。羅馬人在選擇精確地點方面有一種特殊的本能,無論築港口、建城堡、設商埠,他們都沒有失誤過。一位細心的觀察者在巴黎盆地中度過陰雨連綿的六個星期之後,可能會自問:「羅馬人為什麼偏偏選中這麼個破地方作為他統轄西方和北方殖民地的總部呢?」但是在你面前放上一幅法蘭西北部地圖,地理學家會告訴你問題的答案。

在幾百萬年的過程中,這一地區被頻繁的地震破壞得亂七八糟,山峰與山谷就像賭桌上的籌碼,被扔過來扔過去。不同時期的四層厚厚的岩層被顛個不停,最終一個疊一個,有點兒像常用來溫暖老祖母心靈的那些中國茶具中的茶托,摞在了一起。最下面,也是最巨大的一層「茶托」從孚日山脈一直伸展到布列塔尼,它的西部邊緣便深藏在英吉利海峽的水底。第二層從洛林直達諾曼底海岸。第三層是著名的香檳地區,它環繞著第四層,這裡曾被確切地稱為法蘭西島。這個島呈圓形,被塞納河、馬恩河、泰韋河和瓦茲河包圍著,巴黎正處於這個島的中央。這意味著安全——絕對的安全——因為它能最大限度地防禦外敵入侵。因為敵人不得不首先攻克這些「茶托」陡峭的外延,而此時,防守部隊早已佔據了最佳防禦位置。萬一失守,他們還可以從容地退守到下一道「茶托」防線,在退回到塞納河的小島之前,他們可以連退四次。最後,他們還可以焚燒小島周圍的幾座外橋,將這裡變成一座堅不可摧的要塞。

法蘭西的地質結構

當然,一支意志堅定、裝備精良的敵軍是有可能攻克巴黎的。但是,那是極其艱難的,就像不久前的世界大戰(指第一次世界大戰——譯者注)所證明的那樣。拒德軍於巴黎城外的不僅是英軍與法軍的勇敢善戰,還有幾百萬年前地質變化的功勞,它設置了重重天然屏障,阻擋了西進的敵軍。

為了爭取民族獨立,法國人進行了將近10個世紀的鬥爭。但是,當大多數國家不得不去保衛各條不同的邊境時,法國人卻只需傾其全力守好西大門就可高枕無憂。這就解釋了法國為什麼比其他歐洲國家能夠更早地發展成為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現代國家。

整個法國西部地區位於塞文山脈、孚日山脈與大西洋之間,被低矮的山脊自然劃分為若干個相互獨立的半島和山谷。最西面是塞納河流域與瓦茲河流域,它們通過一條自然通道與比利時平原聯為一體,這個通道自古以來一直由聖昆廷城扼守。聖昆廷城後來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鐵路樞紐,因此它就在1914年德軍進軍巴黎時成為其主要攻擊目標之一。

塞納河流域經由奧爾良隘口與盧瓦爾河流域連成一片,使得這一地區注定要在法國歷史上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法國的民族英雄聖女貞德又被稱為「奧爾良貞女」,巴黎最大的火車站也被叫做奧爾良火車站,這兩個名稱的由來與該城正處於南北要衝的重要地理位置是密不可分的。中世紀,披甲騎士為這樣的重要關隘浴血奮戰,今天,鐵路公司也為這樣的重要樞紐你爭我奪。世界在改變,可是往往改變的越多,對過去的重複也就越多。

盧瓦爾河流域與加龍河流域之間現在有經由普瓦提埃的鐵路線相連,使彼此的交通變得很方便。公元732年,查理·馬特就是在普瓦提埃附近阻止了摩爾人向歐洲深入的腳步。也正是在這裡,公元1356年,黑王子(英王愛德華三世之子,英國著名將領——譯者注)徹底消滅了法國軍隊,使英國對法國的統治又延長了100年之久。

至於那寬廣的加龍河流域,它的南部是著名的加斯科涅地區,在那裡誕生了無畏的英雄達塔南隊長和英勇的國王亨利四世。這一地區由從加龍河上的圖盧茲到納博訥的河谷與普羅旺斯及羅訥河地區直接相通。納博訥坐落在地中海岸邊,曾是羅馬人在高盧地區最古老的聚居地。

正像所有這樣的古代商道一樣(這條路線在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開始前就已使用幾千年了),對某些人來說,它永遠是一棵搖錢樹。其敲詐勒索和牟取暴利的歷史與人類的歷史一樣古老。如果你對此表示懷疑,就請你去世界上任何一個山口關隘,去尋找1000年以前那條道路上最狹窄的地點,然後就是在那裡,你會發現幾處,甚至幾十處古堡的遺跡。如果你略通古代史,不同年代的石壁會告訴你:在公元前50年、公元600年、公元800年、公元1100年、公元1250年、公元1350年、公元1500年,都有一些強盜在此建立過城堡,向過往行人勒索過路費。

有時候,你還會驚奇地發現,在那些地方會有一座繁榮的城市,而不是一堆荒涼的廢墟。但是,卡爾卡松市的那些塔樓、堡壘、護城河崖和要塞會告訴你,為了抵禦那些虎視眈眈的敵軍的進攻,一座山口堡壘要修築得多麼堅固才得以保全至今。

法國的地理概況就談到這兒吧。現在,我要簡要介紹一下生活在大西洋與地中海之間的這個民族的性格。他們有一個共同之處,即一種平衡感與協調意識。我幾乎可以說,法國人一直在努力做到「合乎邏輯」,希望這個詞不會使你聯想到枯燥、刻板和迂腐這類的詞。

不錯,法國是歐洲最高峰勃朗峰的家鄉,但是這只不過是一種巧合,普通法國人對那些冰雪根本就漠不關心,就像美國普通大眾對佩恩蒂德沙漠興味索然一樣。法國人最喜歡的莫過於默茲河、吉耶訥、諾曼底以及皮卡第的和諧起伏的丘陵,跌宕有致;令人心曠神怡的小河,蜿蜒曲折;河岸點綴著高聳的白楊,英姿挺拔;河岸上的駁船,信步悠然;晚間籠罩在河谷上的煙霧,氤氳朦朧……這些美景再由華托(法國畫家,他的畫具有現實主義風格)盡數收入畫中,那是最好不過了。法國人最熟悉的莫過於那些千百年來永恆不變的村莊(任何國家中偉大的力量之所在)、那些小城鎮(這裡的人們仍然按照5000年前或500年前他們祖先的方式在生活,或者試圖維持著那種生活),以及巴黎,在那裡,10多個世紀以來最美好的生活和最偉大的思想攜手同行。

巴黎

法國人並不是多愁善感,不切實際的夢想者,就像世界大戰期間那些強加於人的荒誕離奇的故事中所講述的那樣。恰恰相反,他們是最明智、最熱忱的現實主義者,他們永遠能夠腳踏實地。法國人深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活到70歲是他們最美好的願望。於是,他會力圖使自己安逸地享受現世的生活,決不浪費時間去幻想。生活就是這樣的,那就讓我們生活得更美好吧!既然飲食對於現代人是一件美事,那麼我們就讓哪怕最貧困的人也能掌握烹調的技巧吧。既然酒早在耶穌基督時代就被認為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適宜的飲料,那麼我們就釀製最美好的酒吧。既然全能的上帝認為應該讓地球充滿各種各樣的迎合視覺、聽覺和嗅覺的東西,那麼我們就不應該辜負了上天對我們的期望,而應充分享受這一切,因為是全能的上帝要求我們這樣做的。既然集體的力量比個人的力量更強大,那麼我們就應緊密依靠這個社會的基礎單位——家庭,家庭會負責每個人的喜怒哀樂,而每個人也要對家庭的旦夕禍福負責。

這是法國人的生活理念,但是他的另一面卻不那麼理想了。這一面也是直接脫胎於我前文所講述的那些特徵。家庭生活往往會由一個愉快的美夢變成一場噩夢。無數大權在握的祖父祖母們成為阻擋歷史進步的一塊塊絆腳石。他們留給兒孫節儉的美德退化成搜刮、偷竊、詐騙、勒索和慳吝等種種惡習,甚至退化成對生活中每一件必需品的錙銖必較的性格,甚至對他人的樂善好施也變成袖手旁觀的態度,而事實上,如果沒有人與人之間的友善慷慨,文明的存在必將黯然失色。

但是,大體上說,法國人不論出身有多麼卑微,處境有多麼艱難,他們都抱有某種實用主義的人生哲學,這種哲學是以最低限度的支出來獲得最高限度的滿足。至少在一點上,法國人決不好高騖遠,因為他清楚,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如果有人告訴法國人,在美國,每個年輕人都希望將來的某一天成為其工作的那家銀行的總裁,法國人會說:「那又怎麼樣?」法國人可不願為了這種事而費力費神!身負重任還能花三個小時去用午餐嗎?用同樣的三個小時工作賺錢當然好,可是放棄了舒適和快樂未免代價太大了。因此,法國人是在勤奮工作,他的妻子以及兒女們也工作,於是整個國家都在工作,在賺錢,在按照自己喜歡的那種方式工作著、生活著,他們從不去管別人是怎麼想的。這就是法國人的智慧,他們的這種智慧儘管不能讓人發大財,可是卻比其他國家所津津樂道的「成功」信條更能保證人們獲得最大的幸福。

當我們談到海洋時,我都不必告訴你海邊的居民總是一味地打魚。他們當然是以打魚為生的。你還能期待他們能幹什麼別的工作嗎?擠牛奶還是挖煤窯?

但是,當我們涉及農業這個話題時,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正當大多數國家的人口在過去100年中都被吸引進城市時,法國卻還有60%的人口仍然繼續選擇生活在農村。法國是歐洲唯一一個能經得起長期圍困而無需從他國進口糧食的國家。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取代了古老的耕作方式,當法國農夫不再像他們那些在查理曼大帝時期和克洛維時期的祖先那樣耕種自己的土地時,法國就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

法國農民之所以能夠繼續留在自己的田地裡,是因為他們都是自己的地主。他的農場可能小得算不上一個農場,但是那是屬於他自己的。在英格蘭和東普魯士這兩個歐洲舊世界的大國有著大量的農田土地,但這些土地卻屬於那些不知姓甚名誰、不知身在何方的大地主們,而法國革命徹底地消滅了大地主,無論是貴族還是教士,他的土地都被分給了小農。這個過程對於以往的土地所有者是很難接受的,但是他們的祖先們不也正是用同樣強制的手段才奪得那些土地的嗎?這有什麼區別呢?而且,事實證明,這場土地革命給整個法國帶來巨大的利益,它使法國一多半的人口與國家的利益息息相關。不過,正如一切事情一樣,這種情況也有不足之處,它使法國的民族主義情緒過度膨脹起來。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法國人即使遷居巴黎仍然依戀著自己的故土,這種地方主義還使巴黎大街小巷充斥了無數專為某些地區的旅客提供服務的小旅館。這還可以解釋為什麼法國人極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國家而到世界上其他地方去。如果他對自己的國家已經心滿意足,他又何必移民去另一個國家呢?

下面介紹一下法國的農業。葡萄酒釀造業將很大一部分法國人附著於土地。整個加龍河流域都從事著葡萄酒文化產業。靠近加龍河河口的波爾多是葡萄酒出口中心,而地中海岸邊的塞特則是羅訥河流域的名酒港口。波爾多正南廣袤的遍地淤泥的朗德平原,那裡有踩著高蹺的牧羊人和可以四季待在戶外的羊群。來自勃艮第地區的全部葡萄酒都雲集於第戎,而香檳酒則集中在法國古老的加冕之城蘭斯。

當糧食生產與葡萄酒釀造不足以維繫國計民生時,工業就來助一臂之力。古代法蘭西的君主們不過是一群傲慢的低能兒,只知道如何殘暴地壓迫自己的臣民,並在凡爾賽宮漂亮的美人們身上揮金如土。他們使法國宮廷成為文明與時尚生活的中心,全世界的人都蜂擁而至,學習嫻雅的禮儀,並瞭解吃飯與宴會的差別。時至今日,在法國最後一個舊時代統治者被身首異處地拋進巴黎墓地的生石灰中的150年後,巴黎還在引導全世界的女性該穿戴什麼,該怎樣穿戴。為整個歐洲和美洲供應著那些不可或缺的奢侈品(不過大部分人看成比必需品還要重要)的工業都以法國為中心,或依靠著法國生產著供千百萬的婦女們使用的產品。裡維埃拉一望無際的花圃是那些6美元或10美元一瓶(十分小的瓶子,這是我們明智地對那些我們美國不能生產的產品徵稅的結果)的香水的起源地。

後來,在法國的土地上發現了煤和鐵。皮卡第和阿圖瓦也由於那些工業大量的煤灰堆和礦渣堆而變得晦暗醜陋。這些垃圾山在英國人試圖阻止德國人進軍巴黎的蒙斯戰役中曾發揮過重大的作用。洛林成為鋼鐵中心,中央高原也隨之成為法國的鋼鐵工業基地。戰爭結束後,法國人趕緊收回了阿爾薩斯,因為這裡可以給法國供應更多的鋼鐵。在過去由德國統治的50年中,阿爾薩斯的紡織工業取得很大的進步。由於近年的發展,如今四分之一的法國人在從事工業,現在他們可以洋洋自得地宣稱,他們的工業城市在外觀上和那些英國、美國的工業城市沒有太大差別,一樣面部猙獰,一樣乏味,一樣缺乏人性。

《人類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