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聖

「詩聖」指唐代詩人杜甫。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又稱杜少陵、杜工部。祖籍襄陽(今湖北襄陽)。杜甫出生在一個有文學傳統的家庭,7歲開始學詩,祖父杜審言是武則天時期著名詩人。杜甫20歲出遊,先在江南一帶,到過金陵、姑蘇、浙江天姥山。四年後回洛陽考進士,沒被錄取,之後漫遊於山東等地,並在洛陽和李白相識,共游齊魯,訪道尋友,談詩論文,結下深厚的友誼。唐玄宗天寶五年(746年),杜甫到長安求職,前後10年,由於權臣當道一直沒被錄用,最後得到一個參軍的職務。生活窘迫,不得不出入貴族府邸充當「賓客」,陪他們作詩飲酒以取得資助;回家探視,卻得到幼子餓死的噩耗。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經歷了許多磨難:流亡、被俘、脫險、貶官、辭官、漂泊。直到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以後,得到好友嚴武的資助,才在成都浣花溪畔築起草堂,過了一段相對安定的生活。安史之亂平息後,嚴武舉薦杜甫為節度使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不久嚴武突然去世,杜甫失去依靠,舉家遷往夔州,不到兩年又輾轉於公安、岳陽、長沙、衡陽、耒陽之間,大部分時間是在船上漂流。唐代宗大歷五年冬,杜甫病逝於長沙與岳陽之間的湘江上。

杜甫是唐代最有名的詩人之一,一生創作了幾千首詩歌,後人常以「李杜」並稱。他的詩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亂前後20多年的社會全貌,生動記載了他一生走過的路程,使讀者「知其人」、「論其世」,因此被稱為「詩史」,杜甫則被尊為「詩聖」。作為「詩史」的杜詩並不是客觀地敘事,用詩體去寫歷史,而是在深刻反映現實的同時,通過獨特的風格來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杜甫的詩大部分涉及唐玄宗、肅宗、代宗三朝有關政治、經濟、軍事以及人民生活的重大問題,其中處處滲透著詩人的真情實感。如《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和《北征》,詩中有抒情,有敘事,有紀行,有說理,有對於自然的觀察,有對社會矛盾的揭露,有內心的衝突,有政治抱負和主張,有個人的遭遇和家庭的不幸,有國家人民的災難和對於將來的希望。這兩首長詩內容豐富,詩人的情感波瀾起伏,語言縱橫馳騁。這樣的詩是詩人生活和內心的自述,也是時代和社會的寫真,個人的命運和國家人民的命運息息相關,兩者在藝術上也達到高度的融合和統一。

唐玄宗天寶後期以來,杜甫寫了大量的時事政治詩。有的陳述政見,如《洗兵馬》;有的揭露統治者的殘暴,如《麗人行》;有的借寓言諷刺現狀,如《鳳凰台》《病桔》;有的是對窮苦百姓的同情關懷,如《又呈吳郎》等,都是個人的情感與史實相結合。還有不少長篇,或記載國家大事,如《夔州書懷》;或敘述地方變亂,如《草堂》《入衡州》;或回憶往事,如《壯游》《遣懷》等,都有著濃厚的抒情成分。

戰爭題材在杜詩中佔有相當的比重。著名的《前出塞》《後出塞》兩組組詩,敘述戰士在從軍過程中心情的變化,實際上是從不同角度反映詩人對於戰爭的看法。這兩組詩都是通過一個戰士的自白,概括了無數士兵的不幸命運,歌頌了戰場上的壯烈場面和將士的英勇善戰,同時譴責了統治者的窮兵黷武。還有「三吏」(《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更加細緻地刻畫了詩人內心的衝突:控訴戰爭,譴責差吏把老人和未成年的孩子都強徵入伍;卻又想到大敵當前,戰場急需補充新的力量,內心很是痛苦。

杜甫

杜甫寫過許多歌詠自然的詩。他歌詠的對象,往往既聯繫自己也聯繫時事,在情景交融的同時,又不忘自己所處的干戈擾攘、國破家亡的時代,如被困淪陷的長安時寫的《春望》,入四川時寫的《劍門》等,都很有代表性。「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寫花寫鳥,卻將它們與自己所處的環境及心情結合起來,情景呼應,真實感人。

杜甫在詩歌的內容和形式上都大大拓展了抒懷的領域。「以時事入詩,自杜少陵始」(胡震亨《唐音癸簽》)。雖然在杜甫之前也有以時事入詩的,但是像杜甫這樣深入民間,洞察時弊,把富有社會意義的重大問題都融入詩句裡是很少見的。杜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杜甫善於駕馭詩的各種形式,並使其得到新的發展。他善於用五言古體詩記述艱苦的旅程、世間萬象和人民的疾苦,十分生動,使人感到的不是五言的限制,而是語調的自然。他在七言古體詩中擅長抒寫豪放或沉鬱的情感,表達對政治和社會的見解。杜甫的五言、七言律詩功力很深,取得很高的成就,數量占杜詩的一半以上。他還將民歌的精華融入絕句中,用來即景抒情,論詩懷友,對絕句的發展也做出了貢獻。

杜甫把寫詩看作自己終生的事業,認為「詩是吾家事」(《宗武生日》)。他7歲學詩,到死都沒有停止創作。他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充滿愛國憂民的熱情,善於把社會現實與個人生活緊密結合,又有嚴肅的創作態度,「語不驚人死不休」,「新詩改罷常自吟」,語言千錘百煉,技法精益求精。這些都使杜詩的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達到完美的統一,杜甫因此成為古典詩歌的集大成者,對後世的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盧月)

《中國文化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