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國劇:京劇

京劇有近200年的歷史,是我國影響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劇種,因此又被人們稱為「國劇」。曾經有亂彈、京簧、京二簧、皮簧、二簧、大戲、平劇、京戲等名稱,最後才改稱為京劇。

京劇雖以「京」字命名,但是原產地卻不是北京,它的前身是南方的徽調。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正是乾隆皇帝八旬大壽,整個王朝都在籌備慶典,各地官員也競相獻禮。浙江鹽務大臣徵召了在南方深受人們歡迎的著名徽班「三慶班」入京為皇帝祝壽。自此之後,許多徽班也陸續來到北京,受到北京觀眾的喜愛,逐漸取代了昆曲和京腔的位置。

徽戲的劇目題材廣泛,通俗易懂,聲腔曲調也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徽班的藝人進入北京之後,吸收了當時在北京流行的昆曲、秦腔、京腔的部分劇目、曲調、表演方式及北京民間的一些曲調,又融入了本地的語言,而且他們還注意聽取觀眾的意見和建議,順應觀眾的要求,以滿足北京觀眾的需要。這些都為京劇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京劇臉譜

徽調傳入北京不久,乾隆末年,漢調也進入北京。漢調的主要聲腔是西皮和二簧,原本是流行於湖北一帶的地方戲曲,而且與徽調已經有了一定的交流,漢戲演員進入北京之後也直接搭入徽班進行表演。漢戲的皮簧腔極大地豐富了徽班的聲腔曲調,提高了演員的水平,使徽班的演出逐漸變成以皮簧腔為主,又具有徽調特點的新音樂形式,並將「中原音韻」融入了一些北京字音,統一為徽班演出的標準,在唱念的四聲調上則繼續沿用了部分湖北地方語言的聲調。這樣,漢調和徽調達到了高度的融合,為京劇的產生創造了充分的條件。

經過五六十年的發展,京劇終於在1840-1860年間真正形成,而且在各個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劇本的內容範圍有所擴大,政治、歷史方面的題材成為劇作家創作的重點。京劇獨有的劇目誕生,而且比皮簧戲更加豐富、生動。首先,在語言上形成了統一的語言規範,使用全國通用的官話,更利於京劇的流傳;在演出形式、舞台、服裝、化妝等方面都形成了規範化,比如戲衣的色彩就很有講究,帝王穿黃色,一至四品穿緋色,五品以下穿青、綠色;京劇中的音樂也是程式化的,主要以皮簧戲為主,伴奏樂器主要是京胡,同時伴以鑼鼓和其他管絃樂器,而且各種腔調、板式可以重複使用。

京劇臉譜

京劇的表演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包括唱、念、做、打四個方面。唱就是演唱。念,即念白,念白是經過藝術加工的、具有音樂性的舞台語言,能夠簡明地表達思想內容。念白又分為「京白」和「韻白」兩種,京白是經過北京話加工而成,聲調起伏較為誇張,具有乾淨、利落的特點,一般是劇中身份低的人使用,比如花旦、丑角等都念京白。「韻白」是在安徽話、湖北話的基礎上加工形成,音樂性強,節奏、聲調更為誇張,京劇中比較文雅的人,如老生、青衣、花臉等都念韻白。做,指舞蹈,或者日常動作的舞蹈化,包括身段、眼神等。打,指京劇中武術、雜技的舞蹈化,往往用來表現戰鬥或競技的情景。

另外,京劇還是一門虛擬性的藝術,它的表演時間、空間是非常自由的,不受實際生活的限制,舞台上人物的動作、環境都是虛擬的,需要觀眾在欣賞時發揮自己的想像力。

(孫愛迪)

《中國文化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