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活化石:昆曲

昆曲,又稱「昆劇」,清代以前被人們稱為「昆山腔」或者「昆腔」,清代之後才被稱為「昆曲」,有著400餘年的悠久歷史,是我國的傳統文化藝術,也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

昆曲產生於明代嘉靖、隆慶年間(1522-1572年)的江蘇昆山,所以又被稱為「昆山腔」。北曲的清唱家魏良輔來到吳中,在原昆山腔的基礎上,融入了北曲中的一些唱法,吸收了海鹽腔、余姚腔的優點,在張野塘、謝林泉等民間藝術家的協助下,經過很大的努力,終於建立起昆山腔清新婉轉的新腔,但仍然只是清唱。後來梁辰魚將以西施為主要人物的《浣紗記》改寫成劇本,把傳奇文學、新的聲腔及音樂、表演藝術綜合在一起,第一次把昆曲由清唱搬上了舞台,成為戲劇,昆曲也開始走向成熟。

明萬曆初年,昆曲很快流傳到江蘇、浙江等地,並進入北京成為宮中大戲。從此,昆曲進入了繁盛時期,優秀的劇作家、新作品不斷湧現,如湯顯祖的《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紫釵記》,洪升的《長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等,演員的表演藝術也日趨成熟,行當分工也越來越細緻,將以前演出全本傳奇的形式改為演出折子戲,使昆曲的演出變得活潑生動。同時,它還與當時流行的弋陽腔進行頻繁的交流,吸收了說唱、舞蹈等藝術以豐富昆曲的演出形式。戲曲理論研究隨著昆曲的興盛也得到了日益繁榮。明代中期蔣孝根據陳白二氏舊編《南九宮目錄》和《十三調南曲音節譜》編寫了《南九宮譜》,後來沈景又根據其編了《南九宮十三調曲譜》,明代末期,沈景的侄兒沈自晉將《南九宮十三調曲譜》增補為《南詞新譜》,李玉編寫了《北詞廣正譜》。研究唱曲的著作有魏良輔的《南詞引正》、沈寵綏的《絃索辨訛》和《度曲須知》等。研究戲曲作家與作品的專著有王驥德的《曲律》、呂天成的《曲品》和祁彪的《遠山堂曲品劇品》,其中《曲律》是中國戲曲史上第一部全面而又系統的獨創性理論著作。

昆曲劇照

從明代晚期開始,昆曲開始走向衰落,因其經常在封建貴族的宮廷中進行演出,逐漸脫離群眾,出現嚴重的形式主義傾向,過分偏重對於曲詞的欣賞,反而使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清乾隆年間,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受到人們的歡迎和喜愛,出現了「花雅之爭」,最後以昆曲的失敗和沒落而告終。

昆曲的主要特點是曲調纏綿婉轉,表演優美動人,抒情性強。昆曲音樂所使用的曲牌有1000多種,屬於聯曲體結構,在南曲的基礎上並用北曲的套數;以曲笛為主要的伴奏樂器,並輔以笙、蕭、琵琶等;唱腔上注意聲音的控制,講究節奏的抑揚頓挫。行當分工細緻,淨分大面、白面、二面、小面,旦分老旦、正旦、作旦、刺殺旦、五旦、六旦、耳朵旦等,並且在表演上各自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

雖然昆曲已經衰落,但是我國歷史較長的地方劇種,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昆曲的影響,昆曲被人們稱為「戲劇的活化石」,在中國戲曲史、音樂史、文學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國文化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