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和魯迅的小說

20世紀初期,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西方科學和民主思潮的大量輸入,特別是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影響和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一些覺醒的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因而出現了一個以反帝反封建為主要內容的思想革命和文化啟蒙運動,後人稱之為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涉及文化思想、政治制度、文學革命、科學與民主等各個層面,其中,文學革命在整個新文化運動中佔據了重要地位,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學革命是1917年由陳獨秀主辦的《新青年》發起的。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的發表標誌著文學革命的開端,這篇文章強調文學作品必須言之有物,不作無病呻吟,並依據歷史進化的眼光,主張文學語言同口語相接近,提倡白話文。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以激進的戰鬥姿態,從文學與社會革命、思想革命的關係上闡述了文學革命的必然性,明確提出了反對舊文學,建立新文學的口號。《新青年》的主張反映了反對虛偽艱澀的封建舊文學,建設現實主義新文學的歷史趨勢和時代要求,得到文學青年的響應。隨著「五四運動」的爆發和國內外形勢的變化,文學革命的理論和主張也日益體現出鮮明徹底的反帝反封建色彩,越來越多的文學家加入了文學革命的陣營。魯迅於1918年年初參加了《新青年》的編輯工作,置身於倡導民主和科學、反對舊禮教和舊文學的鬥爭中。同年5月,《新青年》發表了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小說描寫一個因患迫害狂的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動,把對社會生活的清醒認識和狂人特有的內心感受雜糅在一起,深刻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禮教對人性的毒害,指出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是人吃人的歷史。這是魯迅徹底反封建的第一聲「吶喊」,也是魯迅文學戰鬥史上新的開端。

接著,魯迅發表了《孔乙己》《藥》《故鄉》《阿Q正傳》等十幾篇小說,後來編成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吶喊》,於1923年8月出版。《吶喊》反映了從辛亥革命前後到「五四運動」前後的中國社會,特別是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壓迫下逐漸凋敝的農村和市鎮的面貌,塑造了沒落知識分子、城市貧民、人力車伕、被壓迫農民等形象,鞭笞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揭露了深刻的社會矛盾和時代弊病。最早對魯迅小說進行研究的是茅盾,他在1923年10月的《文學週報》上發表文章,從思想意義和藝術成就兩個方面給予魯迅小說極高的評價,認為《吶喊》第一次有力地攻擊、怒罵了中國傳統的舊禮教,體現出巨大的戰鬥力,並且創造了中國小說的新形式。

《狂人日記》

1926年,魯迅出版了第二本短篇小說集《彷徨》,收入《祝福》《傷逝》等11篇作品。《彷徨》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到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以前的社會現實,比較集中地描寫了知識分子的痛苦和掙扎,反映了他們的個人奮鬥和理想的破滅。與《吶喊》相比,《彷徨》較多地流露出作者當時憂鬱、彷徨的情緒,但他對於社會的分析和批判卻是同樣清醒和深刻的。在藝術技巧上,《彷徨》對小說形式的掌握,以及人物形象的描繪,都比以前圓熟。

《故事新編》於1936年出版,是魯迅的第三本小說集,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奇特的作品。收入的8篇小說都是以歷史事件或神話傳說為題材,同時又和現實鬥爭密切結合。一方面保持了作者在小說創作中的現實主義原則,真實地反映歷史人物的主要精神;另一方面又大膽地馳騁浪漫主義的想像,在歷史題材中注入強烈的愛憎和理想。在塑造反面形象上,魯迅大膽地吸收現代生活的某些典型細節,充分發揮他在雜文裡經常運用的漫畫化手法,有力地突出作品的現實批判性;正面形象則凝聚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戰鬥傳統,使作品閃爍著樂觀主義的光彩。

魯迅的小說使中國文學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他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要求對國民性進行改造的作家。他首先要求從根本上推翻封建主義在中國的統治,首先提出啟發農民等被壓迫階級的革命性,提高他們的民主主義覺悟的問題。魯迅在描寫被壓迫人民的不幸時,常常是期望他們奮起抗爭;同時,還以極大的憤怒來揭露封建階級、封建思想的殘酷統治。他反映社會問題的深刻性、反封建的徹底性,都是中國過去的文學作品所未曾達到的。在表現手法上,魯迅善於從現實中粹取種種人物的特徵來塑造典型形象,並運用畫龍點睛和白描的手法來加以刻畫。他的藝術語言十分精煉,對話簡短卻很傳神,描寫真實、樸素,不借助曲折離奇的情節,而是以平易近人的生活場面來展現人物的性格。魯迅的小說顯示出一種冷峻而深刻的風格特徵,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一座高峰,魯迅本人也是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以及中國現代文學的重要奠基人。

(盧月)

《中國文化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