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是明代官修的大型綜合性類書。解縉、姚廣孝等奉敕編撰。始纂於明永樂元年(1403年),永樂五年完成。初名《文獻大成》,後經增訂重修,命名為《永樂大典》。全書22937卷,其中「凡例」、「目錄」60卷,裝訂為11095冊,約3.7億字。書中保存了我國上自先秦,宋元以後的佚文秘典,下迄明初的各種典籍資料達8000餘種,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大典》書影

明建文四年(1402年),明成祖朱棣假借祖訓「清君側」之名,發動「靖難」之役,攫取了其侄建文帝的帝位,年號「永樂」。永樂元年(1403年)七月,朱棣以天下古今事物,浩如煙海,分散記載於許多書籍上,查找不便,於是下詔翰林院,命解縉等人系統搜集天下古今書籍,編纂一本大型類書,並以此想利用編修典籍來籠絡朝野儒士,使他們忠心效勞,以鞏固和加強自己的統治。他要求該類書將「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次年11月,全書告成,朱棣為之賜名為《文獻大成》。但朱棣認為此書採摘不廣,記載太略,又責令姚廣孝、劉季篪與解縉等重新編輯,並專門任命王景、王達等5人為總裁,鄒輯、梁潛等20人為副總裁,陳濟等為都總裁,徵調中外史官和各方文學之士為纂修,選書法頗好的國子監及郡縣生員為繕寫,命光祿寺給予朝暮膳。參加編纂的官員前後多達3000餘人,歷時5年修成,朱棣改書名為《永樂大典》,並親自序文,稱讚這部書「上自古初,迄於當世,旁搜博采,匯聚群書,著為奧典」。

《永樂大典》汲取了韻書以韻檢字的優點,確定了「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的編撰方法,對每一個韻目,都是先注音後釋文,並附該字從鐘鼎文到行草的各種寫法,更便於檢索。全書按《洪武正韻》的76韻目編排,按韻分列單字,每一單字下,詳注音韻、訓釋,備錄篆、隸、楷、草各種字體,即以字系事。然後將有關天文、地理、人倫、國統、道德、名物以及奇聞異見、日、月、星、雨、風、雲、霜、露和山海、江河等均隨字收載。全書分門別類,大凡經史子集與道釋、醫卜雜家之書均予收輯,並加以匯聚群分,非常詳備。所有入輯的書,均按原書一字不差地整部、整編、整段分類編入。不過,《永樂大典》「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並不是始終如一的,有的以一字一句分韻;有的析取一篇,以篇名分韻;有的全錄一書,以書名分韻。但正因為這樣,宋元以前的佚文釋典,多得藉以保存和流傳,從而保存了明代以前的大量的哲學、歷史、地理、語言、文學、藝術、宗教、科學技術等方面豐富而可貴的資料。清代編撰《四庫全書》時,從《永樂大典》中輯出已經佚失的古籍共計385種,4926卷。《永樂大典》書面硬裱,以黃絹連腦包過。封面左上首簽題「永樂大典」四字。其篇幅之大,搜羅之廣,繕寫之工整,裝潢之精湛,為當時世界上罕見的珍品。

《永樂大典》於明永樂六年(1408年)修完之後,珍藏在南京的文淵閣東閣的下閣,永樂十九年北京紫禁城建成,朱棣遷都北京,《永樂大典》隨之運到了北京,長期儲藏於宮城內的文樓(即文昭閣)裡,很少利用。據《明實錄》載,直到弘治年間,明孝宗朱樘才查閱,並曾命人將其中所搜集的藥物、禁方抄出給御醫藥房,而且親自書寫書中的一些金匱秘方賜給太醫應用。明世宗入繼皇位後,為在大禮儀中取勝,曾多次翻閱古禮儀之書,以作為自己「繼統」的依據。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宮中火災,三殿和文、武兩樓等主要建築物全部焚燬,《永樂大典》由於明世宗特別督促搶救才倖免於災。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明世宗命文淵閣臣徐階、禮部侍郎高拱等召集儒臣照原本謄寫副本一部,隆慶元年(1567年)完成。正副兩部,分別珍藏在文淵閣和皇史兩處。

明末文淵閣被焚,《永樂大典》正本可能在這時毀於大火。現存的《永樂大典》為嘉靖重鈔本,清初移置翰林院,據史書記載,這部重錄副本在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開四庫全書館之際,曾在宮中清查,發現丟失1000餘冊,2422卷。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清政府纂修《四庫全書》時,《永樂大典》已散佚2000餘卷,剩下9677冊,但仍然從中輯出佚書500餘種。此後,該書又陸續丟失,其間經咸豐十年(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光緒元年(1875年)清點時已不足5000冊。到光緒二十年(1894年)僅存800餘冊。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永樂大典》遭浩劫,部分被燒燬,部分被搶走,餘者寥寥無幾。

《永樂大典》雖已殘缺不全,但它的價值仍不可否認。故新中國成立後,多方搜集整理。到1959年為止已搜集到《永樂大典》原本215冊,加上複製副本等,共得730卷。1960年,由中華書局影印出版,共裝訂成220冊,書前有郭沫若序。1977年中國台北世界書局又加印行。後又在國內外徵集到63卷。1986年,中華書局將已徵集到現存的《永樂大典》近800卷,縮印精裝出版。

(吳淑娟 洪秋蘭)

《中國文化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