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劍之謎

越王劍1965年12月出土於湖北省江陵望山的一號楚國貴族墓。考古工作者在墓主人身體的左手邊,發現一柄裝在黑色漆木箱鞘內的名貴青銅劍。青銅劍與劍鞘吻合得十分緊密。拔劍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無銹蝕,刃薄鋒利。劍全長為55.6厘米,其中劍身長45.6厘米,劍格寬5厘米。劍身滿飾黑色菱形幾何暗花紋,劍格正面和反面還分別用藍色琉璃和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紋飾,劍柄以絲繩纏縛,劍首向外形翻捲作圓箍,內鑄有極其精細的11道同心圓圈。《越絕書·寶劍篇》也記有名劍鑒賞家薛燭對越王勾踐的「純鈞」寶劍評論說:「手振拂,揚其華,淬如芙蓉始出。觀其鈑,爛如列星之行;觀其光,渾渾如水之溢於塘。觀其斷,巖巖如瑣石;觀其才,煥煥職冰釋……雖復傾城量金,珠玉竭河,猶不能得一物。」根據1977年12月上海復旦大學靜電加速器實驗室的有關專家進行的科學測定,越王勾踐劍的主要成分是青銅和錫,還含有少量的鉛、鐵、鎳和硫等,劍身的黑色菱形花紋是經過硫化處理的,劍刃精磨技藝水平可同現在精密磨床生產的產品相媲美,充分顯示了當時越國鑄劍工匠的高超技藝。越王劍自發現到20世紀90年代末之前,在國內一直是「藏而不展」的。直到1999年4月,新中國成立50週年大慶前夕,越王勾踐劍先是運抵首都北京做短期展出。1999年國慶節後運回武漢的湖北省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展覽。

越王劍自發現以來,至今仍有一些難解之謎。如該劍的不銹之謎。經檢測,越王勾踐劍表面黑色花紋處的含硫量只有0.5%,劍格表面略高,劍身其他部位都未檢測出有硫存在。這說明該劍不銹並非是因為經過硫化處理,完全是它所處的環境條件所致。古墓中屍體、絲綢、食物等腐爛後都會產生相當多的硫化物,這應該就是劍上硫的來源。該劍在江陵望山1號楚墓內棺中出土時,插在髹漆的木質劍鞘裡。墓葬深埋在數米的地下,一槨兩棺,層層相套,槨室四周用白膏泥填塞,其下部採用的還是經過人工淘洗過的白膏泥,緻密性更好。加上墓坑上部填土夯實,墓室幾乎成了一個密閉的空間。此外,該墓曾經長期被地下水浸泡,墓室內空氣的含量更少,且地下水基本為中性。這樣的環境條件非常有利於越王勾踐劍的保存。越王勾踐劍出土時並非完全沒有生銹,只是銹蝕程度十分輕微,難以看出。至今天,儘管妥善保管,該劍表面也不如出土時明亮了。

(高江濤)

《中國文化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