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定陵的考古發掘

北京定陵遺址位於北京市中心以北40公里處的大峪山腳下,現已建設為遺址性專題博物館。定陵建於明萬曆十二年至萬曆十八年(1584-1590年),佔地面積18萬平方米,為明代萬曆皇帝朱翊鈞和孝端、孝靖兩皇后的合葬墓。主體建築由地上、地下兩部分構成。地上建築由石橋、碑亭、宮門、裬恩門、裬恩殿、方城明樓和寶城等構成;地下建築由五座互相通連的石結構拱形殿堂組成為玄宮,俗稱「地下宮殿」。

1955年10月,由郭沫若、沈雁冰、吳晗、鄧拓、範文瀾等提出申請發掘定陵,當年12月初,在吳晗的主持下成立了由六位發起人和夏鼐、鄭振鐸、王崑崙組成的「定陵發掘委員會」。從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的趙其昌擔任發掘工作隊隊長。1956年5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開始了對古代皇陵的第一次主動運用考古學方法進行的有計劃的科學發掘。1957年5月19日,經過一年的多次波折和艱苦發掘,定陵地下玄宮的入口金剛牆顯露在發掘隊員的面前。10月5日,發掘隊員進入地宮,中國古代帝王神秘莫測的地下宮殿終於重見天日,出土文物近3000件。1959年9月30日,在定陵原址上建立了博物館,郭沫若題寫館名「定陵博物館」,並於1959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定陵地宮是目前明十三陵中唯一被發掘的地下宮殿,它的地宮全部用石砌成,多為青石,面積為1195平方米。內無梁架,為石拱券,相當高大。地宮中有7座4噸重的漢白玉石門,設計巧妙,開閉靈活。地宮中又分為正殿、配殿、前殿,和地上建築完全一樣。中殿原狀陳列著祭器,那裡有三個漢白玉石座,座前各有一套黃色琉璃五供和一個青花大瓷缸,缸中原來盛滿長明燈燈油,供點長明燈用。後殿的棺床上停放著明萬曆皇帝和兩個皇后的棺木,棺旁放著裝滿陪葬品的26個紅漆木箱。定陵發掘後,有關部門對萬曆皇帝的遺骸和頭髮鑒定後得出結論,萬曆生前體形上部為駝背,身長1.64米,血型為AB型。「文化大革命」期間,保存在定陵博物館的萬曆皇帝及兩位皇后的屍骨,在定陵門前廣場被示眾批判後燒燬。

明定陵,建築精巧雄偉,為中國歷代皇陵之冠,如今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定陵發掘出土的這一大批珍貴的文物,使考古工作者掌握了眾多的第一手資料,引起了海內外考古學界和炎黃子孫的關注。然而,由於多方面的原因,許多文物未能完整保存下來,直至30多年後才完成有關發掘報告。

(高江濤)

《中國文化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