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觀象台

秦代上天台遺址

上天台是秦阿房宮殿祭祀天神的建築物,可能就是秦朝觀察天象的建築基礎。古代先民認為,太平盛世,均是天神的恩賜和保佑。皇帝為了使自己的國家物阜民豐,四海長平,定期率領朝臣登壇祈禱天神。

上天台遺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阿房宮遺址內,是一座土築檯子,周長約310米,高約20米,全用夯土築起,殘高約10米,基底面積約6000平方米,遠望好像一座小山丘。1974年,曾經發現門和甬道的遺跡。出土過柱礎和下水管道。但由於遺址殘毀過甚,原來的情況還有待於進一步的考查和研究。

重現的上天台,是根據有關史料營造。規模為16.8米×16.8米,高19.8米。

東漢靈台遺址

靈台是東漢的國家天文觀測台。它始建於東漢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56年),一直沿用到西晉,毀於西晉末年的戰亂。

靈台遺址位於洛陽市東約15公里的漢魏故城遺址南部,是我國發現的最早一座天文觀測台遺跡,距今已有1900多年。遺址的範圍約44000平方米,中心建築是方形夯築高台,其基部長寬各約50米,現仍高出地面8.45米。其頂部原來置放儀器,是觀測天象的露天觀測台。土台四周各有上下二層平台,上層平台四周各有五間建築遺址,下層平台有迴廊建築遺址。台上是作為觀測的場所,四周建築是進行整理觀測記錄與研究的屋舍。

東漢時期傑出的科學家張衡(78-139年)曾兩度任太史令十多年,直接領導和參與了靈台的天象觀測和天文的研究工作,寫出了《靈憲》等重要著作,並創製出世界上最早用水力推動觀測天象的渾天儀和世界上第一台測報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

登封元代觀星台

我國保留下來最古老的天文台是河南登封市告成鎮的觀星台。相傳此處是周公以土圭測景(影)的地方。為紀念此事,唐玄宗開元年間,天文學家張遂(僧一行)在改革曆法時,即在此地建立了象徵性石表。石表連座高僅2.12米,正面刻行書「周公測景台」五個大字。在台後還有周公祠等建築。

元代初期,天文學家郭守敬和王恂在這石表的北面建立了永久性的大型測影台。當時在全國共設有24個天文觀測站,這個台是觀測的中心。檯子用磚石砌築,平面正方形,上小下大,台身為280平方米,高9.46米,連同明代在台頂增建的小房共高12.62米。明代改稱它為觀星台。1975年對它進行了全面修整。

登封觀象台是一座具有測影、觀星和記時功能的古天文台,檯子北面有東西踏道盤旋登上。台頂北壁中間有一磚砌上下直通之凹槽,用以測量日影的「景表」。在凹槽之下的檯子底部,有南北指向的石圭一個,用36方整齊的青石連成,長31.2米,方位與子午線相符。圭面刻有雙股水槽,水自南端注入,北端可洩出,表上刻有尺度以觀測水準。郭守敬當年在這裡通過測量,推出一個回歸年為365日24刻25分(每日分為100刻),合現在的365天5小時49分12秒。他所制定的授時歷和現在通用的公歷(格力高利歷)一年週期完全相同,但它比現行公歷早了300餘年。

北京古觀象台

北京古觀象台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建於明正統七年(1442年),明代為觀星台,清代為觀象台。台上安放有大型天文觀測儀器,台下有紫微殿和晷影堂等附屬建築物,在明代已大體形成現在的佈局。

在高達17.79米的古觀象台上,陳列有8件清代鑄造的巨型銅質天文儀器,分別為天體儀、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地平經緯儀、象限儀、紀限儀、璣衡儀、撫辰儀。這些儀器造型美、鑄造精、計量准,除在造型、花飾、工藝等方面具有中國的傳統特色外,在刻度、游表、結構等方面直接反映了西歐文藝復興時代以後至天文望遠鏡發明之前大型天文儀器的進展和成就,至今仍可運轉自如,如此古老而完整配套的巨型天文銅儀在世界上已是獨一無二了。

古觀象台

1442-1929年,這裡保持了近500年連續的天文觀測記錄,精確率極高,這在世界天文觀測史上也是稀有的。

如今在紫微殿院內還安放有新複製的明代渾儀、簡儀(原物的1/3)及正方案,晷影堂前設有銅圭表,台下的展室裡佈置有《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展覽。

北京古觀象台因歷史悠久、建築完整以及它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獨特地位而聞名中外,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馬一玲)

《中國文化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