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早的刑法

我國最早的刑法可以追溯到夏朝。「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左傳·昭公六年》)夏朝是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沒有立即制定完善的法律,多是將氏族習慣上升為國家形態的習慣法。夏朝的法律籠統地被叫作「禹刑」,它指的是夏朝所有的法律。但是從夏朝建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開始,我國古代社會一直堅持「以刑為主」的法律體系。所以,夏朝的法律裡包含了最初的刑事法律規範。「禹刑」承襲並發展了舜禹時代的處罰習慣,但內容已不可詳考,後人有「夏後氏正刑有五,科條三千」(《隋書·經籍志》)的說法。「正刑有五」是指夏朝初步確立了奴隸制五刑制度,有大辟(死刑)、臏(去膝蓋骨)、宮(毀壞生殖器)、劓(割鼻)、墨(刺面或額並塗墨)。「科條三千」的大意是可以適用這五刑的案例或罪名有3000條。《左傳》裡面引《夏書》說:「昏、墨、賊,殺。皋陶之刑也。」總之,夏朝已經有了我國最早的刑法規定。

(沈諍 楊琴)

《中國文化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