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

國子監是中國古代社會專門的教育行政管理機構。其名稱始於隋唐時期。

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後,在中央建立國子寺,隸屬於太常。隋文帝開皇十三年(593年),改國子寺為國子監,不再隸屬太常。這一做法,為學校教育最終成為國家政治部署的一個獨立成分,進行了初步的實踐。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年),鑒於當時學校的徒有虛名,隋文帝命令停辦太學、四門學,將國子學的學生減為70人。同年又改國子學為太學,不再設國子祭酒,只設博士5人,學生72人。因此,在隋文帝時期,較為獨立的中央官學管理機構並未存在很長時間。

隋煬帝即位以後,於大業元年(605年)重申學校教育之法,並訂立教學和考試制度。大業三年(607年),改國子學為國子監。國子監依舊設祭酒1人,另增設司業1人、丞3人,掌管國子學和太學的管理任務。國子學設博士、助教各1人,學生沒有一定的名額限制。太學設博士、助教各2人,學生500人。

國子監作為一種專門的教育行政管理機構,對後代中央官學的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不過,在隋代,國子監所發揮的管理作用也是極其有限的。它的管理範圍,實際只限於下設的幾種學校(隋代國子監實際只管理著國子學和太學),而不涉及其他中央部門(秘書省、大理寺等)中的教育設施和地方學校的教育。當然,在不同的朝代,國子監下設學校的類型和數量也不完全一樣,其管理範圍也有所不同。

至唐朝,唐高祖於開國之初即建立了國子寺,設祭酒,未設司業。國子寺下設國子學、太學和四門學,仍舊隸屬於太常寺管理。唐太宗貞觀(627-649年)初年,改國子寺為國子監。貞觀六年(632年),重設司業1人。從這時起,真正的比較穩固的中央官學管理機構國子監,才確立了它在國家政治制度中的地位。

唐代的國子監設有祭酒1人、司業2人,掌管國子監的教育行政事務;丞1人,掌管國子監學生考試的具體實施;主簿1人,掌管國子監的印鑒,並檢查學生是否遵守紀律;錄事1人,掌管國子監的文書佈告。

到了宋代,國子監開始只是一個無關宏旨的政府部門,負責教授官品較高的貴族子弟。以後,國子監的建制逐漸完備,不僅使作為行政管理機構的國子監和作為教學機構的國子學有了明確的區別,而且還將太學視為政府高等教育體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來加以管理。

國子監作為政府掌管的高等學府,一度改名為國子學。宋仁宗時設立太學。國子學和太學招收的學員不是一般人的子弟,只有一定官品的應蔭子孫享受這種教育。七品官員以上的子弟能夠進入國子學,八品以下官員的子弟可以進入太學。這一變化使國子監立即變成了協調和管理國子學與太學的行政機構。至宋元豐元年(1078年)中央政府官職改革,經過重新組織後,國子監在國家教育體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它開始掌管下列一般的和專門的學校,即國子學、太學、武學、律學、小學和辟雍學(1102-1121年),以及時興時廢的專門學校如書學、算學、畫學和醫學等。宋代大部分時期,國子監設有刻書機構。國子監除對京城地區的政府教育機構行使管理職權外,還從事儒家經典的編纂與整理工作。國子監所刻書籍,稱為「監本」,為一般藏書家所稱道。國子監刻書機構雖與教育無關,但其收支歸國子監掌管,接受國子監的管理。

除上述的各項職責外,國子監還直接參與一系列與其他政治部門有關的活動。由國子監刊印的經典自然受到敬重和信賴,常常被政府當作莊重的禮物分送給地方學校。因此,幾乎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國子監所產生的知識上的震懾力。

明代國子監分別有三:南京國子監是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明初的國子學而成;中部國子監設立於洪武八年(1375年),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廢除;北京國子監是永樂元年(1403年)設立的。由此可見,南京國子監和北京國子監存在時間長,規模大,影響廣,兩者同屬高等教育範疇,分別處在南北京畿。明代國子監的管理目標是培養德才兼備、以德為重、文武雙全、以文為主的人才。這個管理目標是明太祖朱元璋開國之初確立的。

清代的中央學校也為國子監。為了管理和教學的便利,國子監在監官設置上,對明代建制做了一些改動,除特設一個國子監大臣總管國子監的一切事務外,在祭酒、司業、監丞、博士、典簿的設置上,都是滿族、漢族各設一人。學生來源也因民族範圍的擴大而有所變化。

(張雨)

《中國文化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