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世家

樣式雷

樣式雷指清代雷發達家族7代都是清代樣式房的掌案頭目人,因此被世人稱為「樣式雷」。

在清代200多年間,7代「樣式雷」都為設計修建皇家建築付出了畢生的心血。他們設計修建的建築包括暢春園、圓明園、靜宜園、清漪園、頤和園、北海、中海、南海以及京西的王府、御道、河堤等,他們遺留下來的作品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就有故宮、天壇、頤和園、避暑山莊、清東陵、清西陵等。另外,像中南海中毛澤東主席住過的菊香書院、周恩來總理住過的西花廳等,也都是「樣式雷」設計的。據2003年11月27日的《北京青年報》報道,世界有兩成的世界文化遺產出自「樣式雷」的手中。

清·避暑山莊金山亭

「樣式雷」的第一代為雷發達。清初,他因建築技藝高超應募到北京。後被康熙皇帝敕授公佈營造所長班。在清代,建築是個世襲職業,樣式雷第二代雷金玉子承父業,在營造所供職。當時的康熙皇帝決定在明代清華園舊址上修建新的皇家園囿「暢春園」作為「寧神怡性之所」。雷金玉承領楠木作工程。在為暢春園正殿九經三事殿上梁的建築施工中,因技術超群立下大功,被皇帝賞七品官銜。

樣式雷的名聲真正傳播開來是到了第四代——雷家璽及其兩個兄弟。他們所處的年代正值乾隆和嘉慶年間,工役繁興之世。海澱的皇家園林「三山五園」和承德避暑山莊相繼擴建,樣式雷當然是最繁忙的人。被後世稱為乾隆花園的寧壽宮,是雷家璽根據皇帝的旨意設計出來的。其堂閣錯落有致,遊廊曲折,山石逶迤,意境深遠,深得乾隆皇帝喜愛。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雷家璽又承擔了修築擴建萬壽山清漪園、玉泉山靜明園和香山靜宜園的工程。

樣式雷第五代雷景修主持了圓明園修繕、九州清宴、上下天光等的修築,其最大的成就是主持修建清定陵。樣式雷第六代雷思起接續建造定陵,因建陵有功,被賞賜五品官職。清同治年間,清政府決定重修圓明園,雷思起畫出了一幅幅建築圖樣。後來圓明園重修工程半途而廢,但樣式雷製作的數千張畫樣和燙樣卻保留下來,成為後人研究圓明園和清代建築工藝及造園藝術的寶貴資料。樣式雷第七代為雷廷昌,他主要負責設計和修建皇帝後妃的陵寢,惠陵、崇陵等都耗費了他無數的心血。

樣式雷為世人留下的最寶貴財產不僅有他們的建築,還有稀世珍寶——圖樣。如今,僅在國家圖書館,就珍藏著樣式雷的兩萬多張建築圖樣。這些圖樣對研究清朝歷史、建築文化發展脈絡有巨大的作用,同時也代表了中國古代建築設計的巨大成就。樣式雷畫出的圖紙類型齊全,如投影圖、正立面、側立面、旋轉圖等等。最難得的是陵墓的寶頂,它呈不規則的空間形體。樣式雷畫出等高線圖,在當時是非常高水平的。在樣式雷留下的圖樣中,有一部分是燙樣,它是用紙張、秫秸和木頭加工製作成的模型圖。因為最後用特製的小型烙鐵將模型熨燙而成,因此被稱為「燙樣」。燙樣給後人瞭解當時的科學技術、工藝製作和文化藝術都提供了重要幫助。

山子張

山子張是中國清代園林建築世家,始祖張然,字銓侯,號陶庵,為松江造園林建築藝術家張漣次子。張漣曾開創了一個園林流派,人稱「不問而知張氏之山」。據《清史稿·張漣傳》載,大學士馮銓聘赴京師,張漣以年老辭官,「遺其仲子行」,仲子即張然。《清史稿·張漣傳》又載:「後京師亦傳其法,有稱山石張者,世業百餘年未替。」張然先已在江南久負盛名,應召入京供奉內廷30餘年,南海瀛台、暢春園和玉泉山靜明園都是他所造。王熙怡園、馮溥萬柳堂、廣泉寺禪房疊石等也都出自於他手。死後由他的兒子張淑繼續供奉內廷(一說張淑字元瑋,一說張然又別有一子元瑋,也曾供奉內廷)。

張然父子都善詩畫,並非一般匠師,所以當時的名流都樂意與他們相交。張淑、張元瑋以後的山子張譜系雖已不明,但世代相襲,直到近代還有傳人。山子張為中國園林藝術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面人湯

面人湯是中國現代面塑藝術世家,具有享譽海內外的湯氏面塑藝術。

面人系用精製麵粉、江米(即糯米)粉、防腐劑等,用開水調合成麵團,在鍋內加溫後,根據創作需要分別放入各種顏料,所捏塑的各種人物形象。面人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自漢唐以來,一直以民間玩具的形式流傳。它多取材佛道故事、戲曲及歷史人物。捏塑手法簡練,所塑人物形象,雖大如手掌,小如果核,卻面部五官備賅,形象鮮明生動。面人藝術是一種小型的民俗雕塑藝術。

虎子面塑

作為中國現代面塑藝術世家的面人湯,第一代湯子博(藝名「面人湯」),為發展民族工藝美術事業勤奮創作,默默奉獻了畢生精力。他的作品多被選為國家禮品並常參加國內外展覽,曾獲「社會主義國家造型藝術展覽會」獎章。面人湯第二代傳人湯夙國,畢業於中央美院雕塑系。他自幼工詩文,善繪畫,得家父真傳,對面塑藝術承上啟下,從理論和實踐上不斷總結、創新、發展,使面塑藝術更具時代性和民族特點。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湯夙國「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泥人張

泥人張是中國近現代天津民間彩塑藝術世家的俗稱。天津泥人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已享有很大聲譽。使天津泥人大放異彩,並成為民族藝術奇葩的是「泥人張」的彩塑。自清代道光年間由天津民間藝人張明山始創後,代代相傳,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泥人張把傳統的捏泥人提高到圓塑藝術的水平,又裝飾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泥人張彩塑系用細泥,通過捏塑而成,作品一般高不過尺,多取材民間傳說、神話人物及中國古典戲曲、小說等文學作品,其形象塑造,常採用寫實手法,造型準確,人物形象生動逼真,不僅面目徑寸形神畢肖,而且栩栩如生,鬚眉欲動,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色彩講究舊、雅,自然諧調,深受人們的喜愛。

(蔡旭)

《中國文化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