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要說的這位珍妃,可能未必是中國後宮歷史上最有名的妃子,但至少是最受關注的妃子之一。因為她的聰慧,也因為她的悲情。
1
1876年2月27日這一天,是光緒二年的農曆二月初三。
原戶部右侍郎(相當於財政部和農業部的副部長)長敘得了一個女兒,這是他的第五個女兒。
長敘估計不會想到,13年之後,他這個叫「他他拉氏」的女兒,會被選入宮中。當然,和她一起選入宮中的,還有她的姐姐,只是姐姐遠沒有妹妹的名氣大。
因為這個妹妹,被後人稱為「珍妃」。而珍妃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她在24歲的花樣年紀,就香消玉殞。
珍妃之死,一直是後人爭議的一個話題。
珍妃應該拍過很多照片,但目前故宮博物院、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珍藏的清朝照片資料中均不見她的照片,只有在紫禁城東南的皇史宬裡保存著一張珍妃的半身肖像照,這也是唯一現存的珍妃照片
2
珍妃是13歲時被選入宮的。
珍妃和她的姐姐(瑾妃)從小在廣州隨伯父長善長大。長善是廣州將軍,但卻喜歡和文人打交道,給這兩個侄女聘請了一位叫文廷式的名士做老師(此人後來中了榜眼),所以這兩個女孩從小就知書達理。
更重要的是,廣州是當初五口通商裡最主要的口岸城市,與西方的接觸最早,受到的影響也最大,容易接觸到很多開放和先進的思想,這對珍妃的成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為她後來得到光緒的青睞埋下了伏筆。
1889年,也就是光緒十五年,小皇帝到了可以成親的年紀。當然,他是沒有選擇權的,這一切由他的姨媽(也是伯母)慈禧太后敲定。
慈禧選了自己弟弟的女兒,21歲的葉赫那拉氏作為光緒的正選妻子,也就是後來的隆裕皇后,而長敘的兩個女兒被選為妃子——15歲的四女兒被封為「瑾嬪」,13歲的五女兒,被封為「珍嬪」(清宮后妃分八個等級,分別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嬪為第五等)。
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還是一入宮門深似海?13歲的珍妃當時自然不知道,紫禁城內,究竟是什麼樣的命運在等待著自己。
3
美貌,有時候未必是能得到皇帝寵幸的必要條件。
不少史料顯示,光緒喜歡珍妃,最初是因為她長得漂亮。不過也有另一種說法,說當時18歲的光緒最初看中的其實是瑾妃。但無論如何,光緒最終在自己的「一後兩妃」中獨愛珍妃,是沒有什麼疑問的。究其原因,與其說是珍妃的容貌,倒不如說是她的性格。
相比於相對木訥的瑾妃和比自己大三歲的隆裕,天真活潑、思維活躍的珍妃無疑更討人喜歡。再加上珍妃琴棋書畫皆精,又來自當時領風氣之先的廣州,時值大清王朝內憂外患之際,身在深宮中的小皇帝本就有師夷長技、發奮圖強之意,兩個孩子意氣相投,自然很容易就走到一起。
更難能可貴的是,連一向挑剔的慈禧,也喜歡這個聰明伶俐的小女孩。
據曾侍奉珍妃的白姓宮女回憶:「珍妃貌美而賢,初入宮時,極為慈禧所鍾愛。」因為珍妃的字寫得不錯,所以有一段時間裡,慈禧賜群臣的「福」「壽」「龍」「虎」等字,都是由珍妃代筆的。為了提高珍妃的書畫水平,慈禧還特地指派才女繆嘉惠做她的書畫老師。
在珍妃後輩人唐海沂寫的《我的兩位姑母———珍妃、瑾妃》文中還提到,珍妃曾經替皇后主持過繼嗣典禮——這種級別的典禮,如果沒有慈禧點頭,珍妃是絕對不可能獲得資格的。
1894年,18歲的珍妃和姐姐一起,由「嬪」晉陞為「妃」,種種跡象表明,接下來的戲路,應該是按照「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套路往下走的。
但哪有那麼簡單。
4
後宮之中,沒有鉤心鬥角,是不可能的。
珍妃整天和光緒皇帝膩在一起,誰會最先不開心?當然是皇后隆裕。
《我的兩位姑母——珍妃、瑾妃》文中曾轉述白姓宮女的回憶:「白大姐說,隆裕為了報復,就和李蓮英及珍妃宮內的太監勾結起來,把一隻男人靴子放在珍妃的宮裡,妄圖污蔑她有姦情。為了這件事白大姐也受過拷打。
「後來又因珍妃有一件衣服的料子和經常進宮演戲的一個戲子的衣料一樣(據說戲子的衣料是光緒送的),隆裕抓著這件事又大做文章,致使珍妃遭受廷杖。」
珍妃身邊宮女的回憶,應該是有態度傾向的。但從當時後宮的關係來看,皇帝寵幸妃子而冷落皇后,皇后心中不爽自然是肯定的。即便隆裕皇后後來以賢惠溫和著稱,但也不代表她連這個也不會在意。至於平時在慈禧太后面前不會說珍妃什麼好話,這是完全可以推斷的(當然,珍妃在光緒面前也沒說隆裕的好話)。
但得罪皇后,最多也是一出「宮斗戲」。讓珍妃命運急轉直下的,是她得罪了慈禧太后。
5
慈禧無疑是喜歡珍妃天真活潑的,但超過她的三觀範疇,就另當別論了。
當時西洋的照相技術已傳入中國,但很多國人認為照相會取人魂魄,導致人損壽。思想開放的珍妃卻完全不以為然,她悄悄購置了一套照相機,在自己的寢宮景仁宮反覆練習,很快便學會了照相技術,成為清宮后妃中最早拍攝照片的人之一。
學會照相技術後,珍妃給光緒皇帝和宮內的其他人拍照,還教太監學會拍照,讓他們給自己照相。而她照相的時候「不拘姿勢,任意裝束」,甚至還會穿著男裝到處走動拍照。至於拍照的地點,不僅在自己的景仁宮,甚至還去了皇帝的養心殿,這無疑就讓慈禧大為反感(雖然慈禧本人也非常喜歡拍照)。
據說珍妃還曾暗中指使一個姓戴的太監,在東華門外開設了一個照相館,此事被慈禧聽說後,以「宮嬪不應所為」斥責珍妃。照相館被關閉,戴姓太監被打死。
如果珍妃的這些事尚且能被認為是「任性胡鬧」的話,那麼接下來,讓慈禧產生「嫉妒」,就有點糟糕了。
根據小德張(清末最後一任太監總管)過繼孫子張仲忱寫的祖父口述回憶錄《我的祖父小德張》記載,寵愛珍妃的光緒曾用庫存的珍珠、翡翠為她串制珍珠旗袍一件。有一天二人在御花園散步,正在興頭時,被慈禧撞見。慈禧大怒道:「好哇!連我都沒捨得用這麼多珍珠串珠袍,你一個妃子竟敢這樣做。想當皇后怎麼著,誰封的?皇帝也太寵你了!」
光緒和珍妃馬上跪在地上叩頭請罪。老祖宗立即叫隨身的太監二總管崔玉貴把旗袍扒下來。回宮後還打了珍妃30竹竿子。
《我的祖父小德張》的一些記載後來證明有失實之處,但慈禧身邊的女侍德齡所著的《瀛台泣血記》中也記錄過這一段,說明還是有可信度的。
這件事除了證明慈禧覺得珍妃「有失體統」之外,還傳遞了另一層意思:慈禧和光緒雖非親生母子,但無數史料證明,慈禧當初確實是把光緒當親生兒子養育的,母子之情碰上婆媳關係,大家都懂的。
天真任性,再加上婆媳關係搞僵,還不算什麼。讓珍妃罪加一等的是她開始觸犯大清律例了。
應該說,珍妃在未成年即進宮,又受萬千寵愛,尤其是得到皇帝恩寵,漸漸有些不知輕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珍妃選擇「賣官受賄」,就有些觸碰「高壓線」了。
當時後宮的后妃們每月用度,都是配額供給的,比如皇后是每年一千兩,外加些綢緞、獸皮、肉食等,然後逐級下降,到「妃」一級是三百兩。三百兩銀子,妃子自己開銷自然是夠了,但她們花銷最多的,是打點和賞賜身邊的人。珍妃生性大方,身邊又有不少太監順著她心意吹捧,再加上喜歡照相等各種西洋玩意兒,錢自然是不夠花了。
中坐者為慈禧,右一為隆裕,左一為瑾妃,左二為德齡——所以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有人說光緒最初看上的是瑾妃
據胡思敬所著的《國聞備乘》中記載,憑借和光緒皇帝關係近,能吹「枕邊風」,珍妃開始接受一些賄賂,讓光緒帝給人封官,有一次更是收取了4萬兩白銀的賄賂,最終東窗事發。(「初太后拷問珍妃,於密室中搜得一簿,內書某月日收入河南巡撫裕長饋金若干。」)
《國聞備乘》多少有點野史的味道,不過記錄這件事情的不止這本書一家,所以倒也不是完全不可信。
這就是破了大清「宮闈不能干政」的律例了。結合之前種種不快,慈禧決定一定要給珍妃來個「下馬威」——珍妃連同姐姐瑾妃,被施以「褫衣廷杖」的刑罰(脫去衣服直接對肉體施刑),這一刑罰主要針對朝中大臣,在此之前還沒有過對嬪妃施刑的先例。不僅如此,這一年(1894年)的十月二十九,珍妃和瑾妃雙雙被降為「貴人」。
毫無疑問,瑾妃基本屬於無辜,慈禧針對的,就是珍妃。
6
其實話說回來,「賣官鬻爵」這種事情,在清朝後期其實已經非常常見,甚至從康熙年間開始,就是被官方默許的。
所以,這也並非是珍妃命運轉向的真正原因。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關鍵還是珍妃的涉政,而且是深度涉政——影響光緒帝,試圖推翻慈禧。
珍妃被「廷杖」和降為「貴人」是在1894年,請注意這個年份,是中國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慘敗的這一年。
中日甲午戰爭一戰,很多人以為罪在慈禧,但事實上,慈禧那時候已經「歸政」光緒。當然,實權雖然依然掌握在幕後的老佛爺手裡,但甲午戰爭,站在前台指揮的一直是光緒帝自己。
在這場改變中日兩個國家國運的戰爭中,以光緒帝為代表的「帝黨」是堅決主戰的,而以慈禧為代表的「後黨」其實是主和的。當然,不能說當時以大清帝國之威(自我評估),主戰有什麼不對,但至少當時,「帝黨」和「後黨」之間的對立已經比較明顯。
光緒皇帝像
在這個過程中,珍妃毫無疑問是站在光緒一邊的。而且她憑借自己的影響,試圖一舉逆轉皇帝對太后長久以來的劣勢。比如,珍妃的啟蒙老師文廷式,以及他的堂兄志銳(當時的禮部侍郎),藉機參奏李鴻章求和賣國,惹惱了這位晚清第一權臣。李鴻章馬上反參「文廷式企圖支持珍妃奪嫡,取代隆裕皇后;反對慈禧聽政,支持光緒皇帝自主朝綱」。
結果果然激怒了正愁沒把柄的慈禧:文廷式被驅逐出宮,永不錄用;志銳被貶,放官邊疆(蒙古)。至於珍妃,自然是又打又降——不敢對皇帝怎樣,但用你的寵妃震懾一下你,我還不敢嗎?
但這個時候,慈禧和珍妃的婆媳關係畢竟還沒有惡劣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第二年,珍妃和瑾妃又恢復了「妃」的位分。
真正的問題出在1898年——這一年,發生了「戊戌變法」。
這一針給病入膏肓的大清強行注入的雞血,徹底讓慈禧和光緒這對母子翻了臉。尤其是「帝黨」試圖包圍頤和園的「圍園殺後」行動敗露(袁世凱對告密此事亦有貢獻),讓慈禧徹底寒了心——可以說,自那以後,慈禧對光緒已不再抱希望。
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怎麼會變成這樣?當媽媽的慈禧肯定也經過無數個輾轉反側之夜,找過很多原因。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自然會歸到珍妃頭上:我花了20多年讓他接受聖賢教育,你分分鐘就給他洗腦了?
於是,「戊戌變法」失敗後,珍妃再次遭罰廷杖,而且這一次,她被打入鍾粹宮後的北三所——一個當媽的,兒子都不要了,還會心疼兒媳婦?
據《故宮通覽》(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的介紹,珍妃被囚禁的那個小院,位於紫禁城最北,原來是明代宮廷奶媽養老居留的地方。珍妃入住後,正門被牢牢關上,打上內務府的十字封條,珍妃住在北房三間最西頭的一間,屋門從外面反鎖著,吃飯、洗臉等均由下人從一扇活窗中端進遞出。
珍妃每天吃的,就是普通下人的飯。平時不准與人說話。逢年過節或每月初一、十五,這些別人高興的日子,看守她的一名老太監就代表慈禧對她進行訓斥。訓斥在午飯時進行,老太監指著珍妃的鼻子列數罪狀,珍妃得跪著聽訓。訓斥結束,珍妃還必須向上叩頭謝恩。
沒錯,珍妃被打入了冷宮。
7
如果沒有1900年的八國聯軍打進北京,珍妃會不會在冷宮裡孤獨終老?沒有人知道答案,因為珍妃的生命,在這一年走到了盡頭。
關於珍妃的死因,一直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是八國聯軍兵臨城下,慈禧帶光緒西逃,臨行前珍妃不肯走,和老佛爺爭執起來,賭氣跳井,慈禧一個沒留神,沒攔住,就跳下去了。事後慈禧還表示相當惋惜。
這個說法出自隆裕太后的回憶,源頭自然是慈禧自己的敘述。考慮到隆裕太后向來溫順聽話,唯老佛爺是從,她的說法存疑。
而另一種說法,見諸各種野史和當時見證者的回憶,那就是珍妃是慈禧讓人給扔到井裡去的。
持這種說法的回憶很多,其中最有說服力的,無疑就是在場的當事人——當時奉命將珍妃投井的太監崔玉貴的回憶。
1985—1988年間,故宮博物院主辦的《紫禁城》雜誌連續20期刊載了由金易、沈義羚合著的《宮女談往錄》。這位「談往」的宮女,姓赫捨裡氏,先後在慈禧身邊服侍八年,是負責給慈禧點煙的貼身使女,在宮內慈禧叫她「榮兒」。
書中有一篇《崔玉貴談珍妃之死》,說的是崔玉貴離開清宮後,有一次來榮宮女家串門,提起了那段往事。而榮宮女本人恰恰在珍妃「落井」那天當值,侍候慈禧。
按照榮宮女的回憶,崔玉貴是這樣描述當時情景的:
七月二十日那天中午傳完膳後,老太后有片刻的漱口吸煙的時間,……就在這時候,老太后吩咐我,說是要在未刻召見珍妃,讓她在頤和軒候駕,派我去傳旨。
……
我們去的時候,景祺閣北頭的東北三所正門關著。我們敲了門,告訴管門的一個太監,請珍小主接旨。珍妃在接旨以前,是不願意蓬頭垢面見我們的,必須給她留下一段梳理工夫。由東北三所出來,經過一段路才能到頤和軒。我在前邊引路,王德環在後面伺候,我們伺候主子,向例不許走甬路中間,一前一後在甬路兩邊走。小主一個人走在甬路中間,一張清水臉兒,頭上兩把頭摘去了兩邊的絡子,淡青色的綢子長旗袍,腳底下是普通的墨綠色的緞鞋(不許穿蓮花底),這是一副戴罪的妃嬪的裝束。她始終一言不發,大概也很清楚,等待她的不會是什麼幸運的事。
到了頤和軒,老太后已經端坐在那裡了。我進前請跪安復旨。說,珍小主奉旨到。我用眼一瞧,頤和軒裡一個侍女也沒有,空落落的只有老太后一個人坐在那裡,我很奇怪。
珍小主進前叩頭,道吉祥,完了,就一直跪在地下,低頭聽訓。這時屋子靜得掉地下一根針都能聽得清楚。
老太后直截了當地說,洋人打進城裡來了,外頭亂糟糟,誰也保不定怎麼樣,萬一受到侮辱,那就丟盡了皇家的臉,也對不起列祖列宗,你應當明白!話說得很堅決。老太后下巴揚著,眼連瞧也不瞧珍妃,靜等回話。
珍妃愣了一下說,我明白,不曾給祖宗丟人。
太后說,你年輕,容易惹事!我們要避一避,帶你走不方便。
珍妃說,您可以避一避,可以留皇上坐鎮京師,主持大局。就這幾句話戳了老太后的心窩子了,老太后馬上把臉一翻,大聲呵斥說,你死到臨頭,還敢胡說。
珍妃說,我沒有應死的罪!
老太后說,不管你有罪沒罪,也得死!
珍妃說,我要見皇上一面。皇上沒讓我死!
太后說,皇上也救不了你。把她扔到井裡頭去,來人哪!
就這樣,我和王德環一起連揪帶推,把珍妃推到貞順門內的井裡(據回憶,還丟了兩塊大石頭)。珍妃自始至終嚷著要見皇上,最後大聲喊,皇上,來世再報恩啦!
這是到目前為止,最多人取信的一個版本。
根據崔玉貴的回憶,珍妃臨死前給他留下了印象最深的三句話:「我罪不該死!」「皇上沒讓我死!」「你們愛逃跑不逃跑,但皇帝不應該逃!」
由此可見,珍妃在臨死前,依舊對皇帝抱有期望。
而這,恰恰是珍妃不得不死的最主要原因。
慈禧垂簾聽政47年,其實很明白自己的權力終將失去,所以越到後面,她越在乎的是自己身後的權力運轉和評價體系。
故宮裡投珍妃的那口井
但恰恰她自己選定的光緒,並沒有顯示出會繼續走「慈禧路線」的意思,而他身邊的這位珍妃,又有主見,對光緒影響又大,一旦給了珍妃機會,肯定不會給自己什麼好臉色,甚至「開棺鞭屍」也未可知。
當時八國聯軍兵臨城下,誰都不知道大清帝國會不會就此覆滅,自己的性命是否還保得住(因為當時是慈禧力主向所有西方列強宣戰的。事實證明後來八國聯軍並沒有滅亡清朝,也沒想顛覆慈禧,這是讓老佛爺最欣慰的一件事)——所以不如事先把能安排的事都安排「妥當」(根據崔玉貴回憶,慈禧那天派人將珍妃投井絕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早有預謀)。
就連光緒本人,都在慈禧駕崩的前一天離奇去世(這又是一樁有爭議的懸案),怎麼還會憐惜你珍妃的一條性命?
8
1901年,虛驚一場的慈禧帶著光緒回京,命人從井裡撈出珍妃的屍體。據當時的人回憶,屍體浮腫,面目已不可辨認。
慈禧表示大為惋惜,追封珍妃為「珍貴妃」——毫無疑問,這是安撫光緒的一個動作。
打撈屍體的那天,光緒並沒有來。
但從那之後,光緒再也沒有親近過任何一個嬪妃。
饅頭說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對珍妃之死,甚是惋惜,甚至把她比為「聖女貞德」。
我個人覺得,倒也不至於。
珍妃死得可惜嗎?確實挺可惜的。一個妙齡女子,並沒有犯什麼大錯,就這樣莫名其妙丟了性命。
但真的要說她有安邦救國之志,輔佐明君之才,卻也未必,至少從現有的史料來看,證據不足。當然,給她證明的時間也不多。
很多後人之所以為珍妃惋惜,其實是在為光緒不平,與其說為光緒不平,倒不如說是在為大清扼腕。
但其實仔細想一想,就算光緒大權在握,親政臨朝,就真救得了大清?就憑一腔熱血對日宣戰?就憑康有為那套拍腦袋的「維新變法」?或者,就憑珍妃出謀劃策?
人家崇禎皇帝剛即位時起得比雞還早,睡得比狗還晚,結果呢?更何況相對於大明王朝,大清王朝已經被捲入整個世界發展的滾滾洪流,面臨千年不遇的大變局。
所以這事情,不怪珍妃,也不怪光緒,甚至怪不得那位殫精竭慮的老佛爺慈禧。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的大清王朝其實已經失去了自愈的能力,只能憑借外科手術進行一次徹底的革新。
所以,對珍妃,我只能發出一句最近比較流行的感慨:
來世莫生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