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動亂始末 肅宗即位

李亨離開父皇,看上去也是事出偶然。

六月十五日,玄宗一行準備離開馬嵬坡,但何去何從卻又成了問題。經歷了腥風血雨的皇帝變得謙和,甚至虛心地聽取了禁衛軍的意見。將士們卻七嘴八舌莫衷一是,有的說去隴西,有的說去靈武,有的說去太原,還有人主張殺回長安。最後,還是韋見素的兒子韋諤一錘定音:先去扶風避避風頭看看再說。這才有了前面所說分蜀錦的一幕。[46]

然而動身之時,鄉親們卻來了。

這些純樸的民眾是來挽留玄宗的。他們攔在馬前言辭誠懇地說:宮殿是陛下的家居,陵寢是陛下的墳墓。陛下拋棄家居和墳墓,要到哪裡去,又能到哪裡去?

玄宗無奈,只好留下太子做工作。

父老鄉親們又說:至尊一定要走,就請太子殿下率領我等收復長安。我等生於聖代,世為唐民,願同心同德,討伐逆賊。如果至尊和殿下都不留,誰為中原百姓做主?

這時,圍住太子的已有數千人。

太子只好不走。

不走也有三個原因。一是走不了,二是不想走,三是不敢走。長期以來,太子李亨先是受李林甫打壓,後是被楊國忠排擠,但兩任宰相都如此猖狂,不就因為他們的背後有父皇嗎?如果再跟父皇去蜀中,誰知道會是什麼下場?

更何況,此刻是多好的機會呀!楊國忠死了,楊貴妃也死了,一向強勢的父皇其實很受傷,也很清楚自己的鞭子現在有多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決不能錯失良機。

太子這麼想,太子黨就更是這麼想。李亨的兩個兒子和宦官李輔國抓住韁繩力陳利害,看出太子心中動搖的父老鄉親更是將他團團圍定,太子只好答應他們。於是,一直在遠處等待的唐玄宗得到消息:太子殿下走不了啦!

皇帝一聲長歎:天意![47]

天意即民意。正如李亨之子李倓(讀如談)所說,人心向背是最重要的,而當前的人心所向就是平叛。平叛就不能去蜀中,而應該去西北,去華北。只有高舉義旗,聯合西北和華北的力量,才能凝聚人心,重整河山。[48]

◎玄宗逃亡、李亨北上時間表

天寶十五載或至德元載(756) 時間 事件 六月 十三日 晨 玄宗從長安倉皇出逃 十三日 夜 玄宗到達金城(今陝西省興平市) 十四日 玄宗到達馬嵬驛,發生事變 十五日 玄宗與太子李亨分手 十六日 李亨到達新平(今陝西省彬縣) 十七日 玄宗到達扶風(今陝西省鳳翔縣) 李亨到達安定(今甘肅省涇川縣) 十八日 李亨到達彭原(今甘肅省寧縣) 十九日 玄宗到達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 李亨到達平涼(今甘肅省平涼市) 二十日 玄宗到達散關,重組禁衛軍 二十四日 玄宗到達河池(今陝西省鳳縣) 七月 十日 李亨到達靈武(今寧夏吳忠市北) 十三日 玄宗到達普安(今四川省劍閣縣) 李亨在靈武即位,改元至德 十九日 玄宗到達巴西(今四川省綿陽市) 二十九日 玄宗到達成都

據許道勳、趙克堯著《唐玄宗傳》第540頁圖所繪。

因此,太子與皇帝,只能分道揚鑣。

實際上,看看前面的圖和表就知道,儘管玄宗和李亨的前進速度幾乎一樣,走的卻是兩條不同的路線。皇帝走的是逃亡路線,太子走的是救亡路線。儘管李亨的才幹和魄力都遠不如父皇,但這一次的選擇,卻高下立判。

當然,李亨的正確也許是逼出來的。一開始,他也是在逃亡,既要逃離叛軍的兵鋒,也要逃離父皇的控制,因此頭幾天幾乎是一路狂奔。路途之狼狽,不亞於乃父。[49]

但是到了靈武,就完全不同了。

靈武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北,開元九年(721)帝國在這裡設置了朔方節度區。看看地圖就知道,由北向南的黃河以東,北邊是安祿山的根據地河東、范陽、平盧,中間是雙方交戰區,南邊是洛陽和長安兩大淪陷區,河西則是朔方節度區。以靈武為指揮部,朔方為大本營,東進可以直搗安祿山的老窩,南下可以收復兩京,可謂左右逢源。

朔方節度區條件也好。境內有大量的營田和牧場,雜居著突厥、鐵勒、黨項、吐谷渾等遊牧民族,以及善於經商的粟特人。因此,朔方軍跟安祿山的叛軍一樣,也是多民族之混編部隊。如果我們還知道,太子李亨曾經兼任朔方節度大使一職,便會覺得這種安排簡直就是天意。

李亨也沒有錯過機會。

天寶十五載(756)七月十三日,也就是跟玄宗分手差不多一個月後,李亨在朔方留守官員的擁戴下即皇帝位,是為唐肅宗。當日,改元至德,因此本年也叫至德元載。[50]

這時,李亨到達靈武只有三天。

如此匆忙即位,是會引起懷疑的,這才有了煞費苦心想出的年號。至德來自《孝經》開宗明義第一章,意為最高道德就是孝。顯然,肅宗需要向天下人宣示,他的稱帝是為了領導平叛,以便盡快將父皇迎回長安。作為皇太子,這才是大孝,也才是至德,是沒有任何道德瑕疵的正當行為。

問題在於,領導平叛與當起皇帝來,並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玄宗對此也沒有明確授權,李亨反倒不無參與甚至主導馬嵬事變的嫌疑。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陳玄禮向唐玄宗提出誅殺楊國忠之前,是請示過太子的,只不過太子的態度不夠明朗。不明朗也可以有多種理解,比如默許,甚至是希望萬無一失,或者乾脆是後世史家的春秋筆法。[51]

但,陳玄禮為什麼要請示太子?

沒有證據顯示,兩人此前有過交集,唐玄宗也不會允許禁衛軍司令官與皇太子眉來眼去。實際上,事變之後他們就大路朝天各走一邊。陳玄禮對皇帝依然忠心耿耿,一路護駕去了蜀中。回到長安後,又被肅宗安排提前退休。[52]

陳玄禮不是太子黨。

可疑的是王思禮。這個曾經主張將楊國忠劫持到潼關殺掉的高麗人,在馬嵬坡事變前一天深夜來到金城,被玄宗任命為河西、隴右節度使以後又匆匆離去。問題是此人並沒有遵旨履新,而是在肅宗即位後追隨了新皇帝,官至司空,成為大唐開國以來唯一不曾擔任宰相而位至三公的人。[53]

這就難免讓人懷疑,王思禮究竟有什麼特殊貢獻?莫非在那不尋常的深夜,他與皇太子、高力士或者陳玄禮有過什麼密談,直接導致了第二天事變的發生?可惜,史書上一點兒蛛絲馬跡都沒有,我們也只能疑罪從無。[54]

可以肯定的是,陳玄禮清楚太子與楊家的關係。洛陽淪陷後,唐玄宗曾經打算御駕親征,令太子監國。楊氏兄妹得到消息抱頭痛哭,貴妃娘娘則嘴含土塊,以請求皇帝賜死的方式,梨花帶雨般地進行勸阻,太子監國終於泡湯。[55]

顯然,楊國忠固然是死敵,楊玉環也是障礙。這樣就能解釋,為什麼殺了楊國忠之後還要殺楊貴妃——如果留下這個女人,誰知道她什麼時候嘴裡又會含塊石頭呢?

楊玉環非死不可。

這一點,皇太子、高力士和陳玄禮都心知肚明。至於他們是進行了密謀,還是心照不宣地聽任禁衛軍鬧事,已經不再重要。就連唐玄宗,恐怕也看清楚了大勢所趨,這才不但在馬嵬坡放走了李亨,還對他的稱帝表示追認。

一切都那麼機緣巧合,又那麼順理成章。

當然,該上演的戲碼還得照演不誤。禮治的中國從來就是政治舞台,忸怩作態是必須要走的過場。因此,李亨即位之前,臣僚的勸進需要多達五到六次,太子才能裝著不得已而順從民意。總之,新歷史總算拉開了帷幕,儘管擁戴肅宗的官員其實寥若晨星,正如他的政府不過草台班子。

然而事實證明,這一步又走對了。肅宗即位的消息傳出以後,當月就有安祿山手下五千同羅將士向朔方投誠,大唐的京兆尹(首都市長)和長安縣令則在西市(外貿區)率眾歡呼,殺叛軍數千人,然後浩浩蕩蕩奔赴靈武。[56]

接著,李泌(讀如必)來了,帶來了平叛方略。郭子儀和李光弼也來了,帶來了精兵強將。這是肅宗時期最為重要的三個人物。有了他們,在靈武城樓草草登基的肅宗皇帝才不再是孤家寡人,大唐的復興也才有了希望,雖然這過程漫長曲折得就像黃河,必須走過九曲十八彎。

[46]見《舊唐書·韋見素傳》,《新唐書·韋諤傳》,《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載六月條。

[47]以上見《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載六月條,同時參看《舊唐書·肅宗紀》。

[48]見《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載六月條,同時參看兩《唐書》之李倓傳。

[49]見《舊唐書·肅宗本紀》。

[50]見兩《唐書》之肅宗本紀,《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載七月條。

[51]許道勳、趙克堯《唐玄宗傳》即認為「太子未決」是指沒有決定何時動手。

[52]見兩《唐書》之陳玄禮傳。

[53]見《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載六月條,兩《唐書》之王思禮傳。

[54]請參看彭麗華《安史之亂》。

[55]見兩《唐書》之楊貴妃傳,《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七天寶十四載十二月條。

[56]見《舊唐書·肅宗本紀》。

《易中天中華史:安史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