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唐太宗 天可汗

李淵成在長安,楊廣敗在江都。[20]

沒錯,佔據長安,再加上尊奉隋室,就有了號令天下的有利地位。相反,背離了關中本位政策,則勢必被關隴集團集體拋棄。隋煬帝至死都不明白的問題,答案就在這裡。

但,楊廣不能不營建洛陽,不能不打通南北。他唯一的錯誤是不該視人民為土芥。因此,當他成為人民公敵時,也只能躲到江都。令人費解的是,他居然把首都長安留給一個十三歲的孩子,卻把太原給了李淵,這又是為什麼呢?

也許,是因為突厥(Turks)。

突厥是繼匈奴和鮮卑之後,對中華史影響重大的北方遊牧民族。可惜,我們對這個古老的民族知之甚少,只知道他們的起源地在準噶爾盆地以北,以狼為部落的圖騰,曾經臣服於柔然,為他們在阿爾泰山打鐵,因此得名突厥,進入中華史的視野則是在西魏文帝的大統八年(542)。

不過到北周時期,突厥已經建立了強大的汗國,轄境東至遼河上游,西至中亞里海,北至貝加爾湖。突厥人的國家之所以叫汗國,是因為國王叫可汗(讀如克寒)。這個稱號是他們從柔然那裡學來的,相當於匈奴的單于。

實際上從西魏末到隋初,突厥都是歐亞草原上最強大的國家,控制著東西方的交通和貿易。在西方,他們與拜占庭帝國眉來眼去,還相約共滅伊朗的薩珊王朝(Sassanid,又譯薩桑王朝)。在東方,他們當然免不了要越過長城前來拜訪,而且多半不懷好意,也不會空手而回。[21]

突厥,是匈奴之後的中華北方邊患。

幸運的是,由於種種原因,突厥在開皇三年(583)正式分裂為東西兩個汗國,這就給了隋帝國挑撥離間、分化瓦解的大好機會。結果是東突厥的啟民可汗俯首稱臣,西突厥的泥撅處羅可汗接受招撫,就連世世代代與西突厥為仇的波斯帝國也來表示友好,隋煬帝的外交大獲成功。

可惜在政治鬥爭中,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啟民可汗去世後,繼位的始畢可汗就跟煬帝翻臉。他甚至在大業十一年(615)八月以數十萬騎兵,將第三次北巡的隋煬帝圍在雁門(今山西省代縣),差點就要了他的命。

隋煬帝從此一蹶不振。[22]

始畢可汗卻學會了坐收漁翁之利。隋煬帝在他和西突厥之間翻雲覆雨,他則在隋帝國動盪之時渾水摸魚。誰來依附他,他就封誰為天子。那些反政府武裝力量,也樂意接受可汗的稱號。煬帝用於突厥的手段,被反治其身。[23]

難怪他要把李淵安排在太原,突厥不可不防。

但,突厥固然是北方的狼,李淵也不是看門的狗。他的野心比誰都大,也更狡猾。為了奪取天下,他不惜放下身段向始畢可汗俯首稱臣,而且此事的主謀就是李世民。[24]

這就在歷史上留下了案底,讓李唐君臣耿耿於懷。何況建國以後,始畢可汗仗著他跟李淵的特殊關係,向大唐索求無度,態度傲慢。他的繼承人也如此。尤其是頡利可汗(頡讀如鞋),更是三番五次前來騷擾。立足未穩的李淵,則不得不忍氣吞聲,委曲求全,虛與委蛇。[25]

顯然,不解決突厥問題,將國無寧日。

其實就連玄武門之變,也可能與突厥有關。當時,突厥鐵騎包圍了烏城(在今內蒙古烏審旗或陝西定邊縣),李元吉被任命為統兵元帥前往救援。李世民卻得到線人密報:太子將在為元吉餞行的宴會上謀殺自己,自己的愛將尉遲敬德等人則將由李元吉編入部隊,在戰場上秘密處決。[26]

這樣一來,李世民就不得不自衛反擊。

當然,這個情報未必可靠。甚至有沒有這個情報,恐怕都很可疑。但,玄武門事件之後,突厥就出兵大舉進犯則是事實。而且,在遭遇了尉遲敬德的抵抗和攔截後,頡利可汗仍然抵達渭水之北。朝野為之震驚,長安為之戒嚴。

此時,秦王李世民剛剛得到皇位。

實際上,京師戒嚴與太宗登基幾乎同時。這就說明形勢的緊迫已容不得李淵父子慢條斯理地行禮如儀,擊退突厥的希望則被寄托在一貫英勇善戰的李世民身上。問題是,既然猛將尉遲敬德的防線都被攻破,長安城內其實也並沒有多少兵力,唐太宗又靠什麼克敵制勝?[27]

勇敢和智慧。

八月二十八日,頡利可汗派了一名親信進入長安打探虛實耀武揚威。這名使者宣稱,可汗率領的百萬雄師已經全部到位。唐太宗則毫不客氣地痛斥來人:我與你們可汗曾當面締結盟約,為什麼卻不講誠信?爾等雖是戎狄,也應該長著人心吧?再若自誇強大,我現在就殺了你!

說完,唐太宗將此人關押在門下省,然後帶了五位大臣出玄武門,一行六人來到渭水邊,與頡利可汗隔水相望。突厥的各路酋長遠遠看見大唐天子騎在馬上,英姿颯爽,閒庭信步般走來,無不感到震撼,紛紛下馬向這位虛齡二十九歲的年輕皇帝行突厥大禮,弄得他們的可汗十分尷尬。

沒過多久,大唐部隊也來到渭水。他們的軍旗在秋風中高高飄揚,他們的盔甲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他們自己也陣容齊整步調一致,展示著中華帝國凜然不可侵犯的威嚴。

突厥酋長們再次感到了震撼。

太宗皇帝卻輕輕揮了揮手,讓部隊後退,並以戰鬥序列留在原地。自己則打馬向前,與頡利可汗單獨談判。正史沒有記載這次談話的內容。但我們知道,兩年前,頡利可汗入侵時,秦王李世民是提出過要單挑決鬥的。這一回,皇帝李世民應該是義正詞嚴地指責對方背信棄義吧?

兩天後,雙方簽訂了和平條約。

長安解圍了,大唐得救了,各族人民也避免了一場戰爭災難。這是太宗皇帝冒著生命危險換來的。事實上,當時就有大臣攔馬勸阻。李世民卻說:這是我深思熟慮的決定。突厥膽敢來犯,無非欺負我們國有內亂且朕初即位,想必無力反抗。因此,只要鎮定自若,強虜一定不戰而走。

那麼,突厥撤退時,該不該追呢?

太宗的主張是不追。他說,我已經在突厥的退路上埋伏了軍隊,消滅他們易如反掌。然而,一旦開戰,雙方都會有傷亡。不能解決問題,反倒結下仇恨,何必呢?現在國家尚未安定,百姓尚未富裕,還是清靜為好。至於突厥汗國,不過烏合之眾。到他們分崩離析時,再一網打盡不遲。[28]

原來,唐太宗打的是政治戰、心理戰。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懂政治,才戰無不勝。有內亂,則必敗無疑。實際上,事態的發展也正如太宗所料,突厥汗國作為依靠武力威脅和掠奪致富而建立的鬆散聯合體,很快就無法維持下去,大唐的反攻也在充分準備之後發動。

貞觀三年(629)十一月,戰爭全面展開。不到半年,大唐軍隊即大獲全勝。西起陰山北至大漠的廣闊地帶,都被收入唐帝國版圖,頡利可汗則成為俘虜,東突厥從此滅亡。

消息傳來,太上皇李淵非常高興。他說:當年,漢高祖被困於匈奴。今天,我兒子滅掉了突厥。我可是選對了接班人啊!於是,他召集王公貴族設宴凌煙閣。酒過三巡,太上皇自彈琵琶,唐太宗翩然起舞,歡聲笑語通宵達旦。

更讓太宗滿意的是,原本由突厥人統治的北方各族酋長一致推舉他為「天可汗」,亦即各族人民的「總皇帝」。這可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因此他笑容滿面謙虛地說:我是大唐天子,還可以再做可汗的事嗎?

得到的回答是:萬歲!萬歲!萬萬歲![29]

[20]這是陳寅恪先生的觀點:隋煬帝遠遊江左,所以卒喪邦家;唐高祖速據關中,所以獨成帝業。見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21]以上描述據《周書》之《突厥傳》、《宇文測傳》,《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民族卷》,林幹《突厥與回紇史》。據《周書·突厥傳》,阿爾泰山又名金山,金山的形狀類似於兜鍪(讀如謀),而當地人把兜鍪叫做突厥,突厥由此得名。

[22]以上請參看袁剛《隋煬帝傳》。

[23]請參看杜祐《通典》卷一百九十七。

[24]請參看陳寅恪《論唐高祖稱臣於突厥事》。

[25]頡利可汗是啟民可汗三子。啟民可汗去世後,長子繼位,是為始畢可汗。始畢可汗去世後,兒子尚小,弟弟繼位,是為處羅可汗(並非西突厥的處羅可汗,西突厥的全稱泥撅處羅可汗)。處羅可汗去世後,始畢可汗的兒子仍小,由三弟繼位,是為頡利可汗。

[26]見《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一。

[27]關於這次突厥的入侵,新舊 《唐書》 均稱起兵是在七月,日期不詳。但《資治通鑒》將突厥軍進武功、京師戒嚴和太宗登基,一併記在同一天,即八月九日。

[28]以上綜合《舊唐書·突厥傳》、《新唐書·突厥傳》、《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一。

[29]以上見《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三。

《易中天中華史:隋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