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年(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大月氏使者向博士弟子景廬口授《浮屠經》。
公元57-75年(東漢明帝時期),楚王劉英崇尚浮屠,傳說明帝派遣使者到印度尋求佛法。
125-144年(東漢順帝時期),張陵創天師道(五斗米道),於吉創太平道。
189年(東漢中平六年),董卓入京,天下大亂,分裂時代實際上開始。
220年(曹魏黃初元年),曹丕代漢,魏始。
258年(曹魏甘露三年),鮮卑拓跋部在陰山南麓的盛樂舉行大會,開始定居於此。
265年(曹魏鹹熙二年,西晉泰始元年)十二月,魏元帝禪讓,司馬炎稱帝,曹魏亡,西晉始。
304年(西晉太安三年),氐族豪帥李雄稱成都王,匈奴酋長劉淵稱漢王,五胡十六國始。
306年(光熙元年),李雄在成都稱帝,國號成。
308年(永嘉二年),劉淵稱帝,次年遷都平陽。
310年(永嘉四年),劉淵卒,子劉聰立。拓跋酋長被晉封代公。佛圖澄到洛陽傳教。
311年(永嘉五年),匈奴漢國將領劉曜、石勒等人攻陷洛陽,擄晉懷帝司馬熾。
314年(建興二年),西平公漢人張軌卒,子張寔(讀如實)繼位,建立割據政權。
316年(建興四年),劉曜攻陷長安,晉愍帝司馬業出降,西晉亡。
318年(東晉太興元年),司馬睿即帝位,東晉始。劉聰卒,子劉粲繼位,被殺,劉曜繼位。
319年(太興二年),劉曜改國號,史稱“前趙”。
329年(鹹和三年),石勒殺劉曜,前趙亡。
330年(鹹和五年),羯人石勒稱帝,史稱“後趙”。石勒稱帝之後,尊佛圖澄為大和尚。
335年(鹹康元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允許汪達爾人入居班諾尼亞(大部在今匈牙利和南斯拉夫境內)。
337年(鹹康三年),鮮卑豪帥慕容皝(讀如恍)稱燕王,都龍城(今遼寧朝陽),史稱“前燕”。
347年(永和三年),桓溫伐蜀,李勢投降,成漢亡。
350年(永和六年),後趙皇帝石虎養子漢人冉閔篡位稱帝,國號魏,史稱“冉魏”。
351年(永和七年),後趙亡。氐族豪帥苻健自稱天王大單于,都長安,國號大秦,史稱“前秦”。
352年(永和八年),冉魏亡。燕王慕容雋稱帝,都鄴,史稱“前燕”。同年苻健稱帝。
370年(太和五年),前秦大破燕軍,前燕亡。
374年(寧康二年),匈奴人越過伏爾加河,日耳曼蠻族諸部開始大舉入侵羅馬帝國,歐洲民族大遷徙。
376年(寧康四年),前秦伐前涼,前涼亡。之後,前秦又伐鮮卑拓跋部所建之代國,代亡。至此,中國的北方完全由前秦統一。同年,西哥特人渡過了多瑙河,因不堪羅馬人的壓迫掀起大暴動。
378年(太元三年),亞得裡亞堡戰役,羅馬皇帝瓦倫斯兵敗被殺。
383年(太元八年),秦晉淝水之戰。
384年(太元九年),前秦苻堅部將鮮卑人慕容垂自稱燕王,史稱“後燕”。慕容泓稱濟北王,史稱“西燕”。羌人姚萇稱秦王,史稱“後秦”。
385年(太元十年),姚萇擒殺苻堅。前秦部將鮮卑人乞伏國仁建國,史稱“西秦”。氐帥楊定自立為公,稱藩於晉,史稱“仇池”。
386年(太元十一年),鮮卑酋長拓跋珪在牛川(今呼和浩特)稱王建國,史稱“北魏”。後秦王姚萇入據長安稱帝。氐族人呂光建國,史稱“後涼”。
392年(太元十七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
394年(太元十九年),西秦滅前秦,前秦亡。後燕滅西燕,西燕亡。
395年(太元二十年),羅馬帝國分裂。
397年(隆安元年),鮮卑禿髮烏孤稱王建國,史稱“南涼”。後涼匈奴豪帥沮渠蒙遜建國,史稱“北涼”。
398年(隆安二年)十月,後燕慕容德稱王建國,史稱“南燕”。七月,北魏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十二月,拓跋珪稱帝。
399年(隆安三年),孫恩亂起。法顯赴印度求佛經。
400年(隆安四年),西秦王降後秦,西秦亡。北涼敦煌太守李暠(皓的異體字)建國,史稱“西涼”。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和朱特人開始入侵不列顛島。
402年(元興元年),桓玄之亂起,孫恩兵敗自殺。
403年(元興二年),南涼、北涼攻後涼,後涼舉國降後秦,後涼亡。晉安帝被逼禪讓,桓玄稱帝,國號楚。
404年(元興三年),劉裕討桓玄,桓玄兵敗被殺。
405年(元興四年,義熙元年),譙縱叛晉稱王,據成都,史稱“西蜀”。西涼遷都酒泉,以逼北涼。
406年(義熙二年),南涼遷都姑臧(甘肅武威)。
407年(義熙三年),後秦將軍匈奴人赫連勃勃叛後秦稱王,國號夏,史稱“胡夏”。後燕天王慕容熙被殺,後燕亡。高雲為燕帝,史稱“北燕”。
410年(義熙六年),南燕亡。西哥特人攻陷羅馬。
413年(義熙九年),劉裕遣軍攻西蜀,西蜀亡。
414年(義熙十年),西秦攻南涼,南涼亡。
417年(義熙十三年),東晉攻後秦,後秦亡。
418年(義熙十四年),東晉封劉裕為宋公,劉裕毒殺晉安帝司馬德宗,立其弟司馬德文,是為晉恭帝。
419年(元熙元年),西哥特王國建立。
420年(東晉元熙二年,劉宋永初元年)東晉亡。劉裕稱帝,國號宋,史稱“劉宋”。南朝開始。法蘭克人開始定居於高盧,勃艮第人開始定居於羅訥河流域。
421年(永初二年),北涼攻西涼,西涼亡。
422年(永初三年),武帝劉裕卒,少帝劉義符繼位。
423年(景平元年),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卒,子太武帝拓跋燾繼位。
424年(景平二年),劉宋少帝被廢殺,宣都王劉義隆繼位,是為宋文帝。寇謙之在北魏平城建天師道場,稱新天師道,也稱北天師道。
429年(元嘉六年),汪達爾人進入北非。
431年(元嘉八年),胡夏攻西秦,西秦亡。吐谷渾擊胡夏,胡夏亡。
436年(元嘉十三年),北魏攻北燕,北燕亡。
439年(劉宋元嘉十六年,北魏太延五年),北魏攻北涼,北涼亡。五胡十六國時代終,南北朝時代始。汪達爾人在迦太基的故址上建國。
442年(劉宋元嘉十九年,北魏太平真君三年)正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親至道壇接受符菉。
443年(劉宋元嘉二十年,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匈奴王阿提拉(上帝之鞭)兵進君士坦丁堡。
444年(劉宋元嘉二十一年,北魏太平真君五年),北魏開始禁佛教,為“三武滅佛”之一,亦為中國佛教史上第一次大法難。
446年(劉宋元嘉二十三年,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北魏太武帝下詔燒燬所有佛像經書,坑殺老少僧人,佛教幾乎遭遇滅頂之災。
450年(劉宋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殺崔浩。劉宋伐北魏。阿提拉率軍五十萬越萊茵河入侵高盧,抵奧爾良城。
451年(劉宋元嘉二十八年,北魏太平真君十二年),沙隆戰役,匈奴人與羅馬、西哥特和法蘭克聯軍激戰,雙方投入總兵力計百萬之眾。
452年(劉宋元嘉二十九年,北魏正平二年,承平元年,興安元年),北魏內亂,太武帝被殺,皇太孫拓跋濬繼位,是為文成帝。
453年(劉宋元嘉三十年,北魏興安二年),劉宋皇太子劉劭弒父,宋文帝卒。武陵王劉駿稱帝,是為孝武帝。孝武帝殺劉劭。阿提拉卒,匈奴帝國瓦解。
455年(劉宋孝建二年,北魏興光二年),汪達爾人攻陷羅馬城,大掠十四日。
464年(劉宋大明八年,北魏和平五年),劉宋孝武帝卒,子劉子業繼位。
465年(劉宋永光元年,景和元年,泰始元年,北魏和平六年),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卒,獻文帝拓跋弘繼位。南朝宋帝劉子業暴戾被殺,湘東王劉彧繼位,是為宋明帝。
466年(劉宋泰始二年,北魏天安元年),北魏馮太后發動宮廷政變,掌握政權。
471年(劉宋泰始七年,北魏皇興五年,延興元年),北魏獻文帝拓跋弘讓位,子拓跋宏繼位,是為孝文帝。
472年(劉宋泰豫元年,北魏延興二年),宋明帝劉彧卒,子劉昱繼位。
476年(劉宋元徽四年,北魏承明元年),北魏獻文皇帝卒,馮太后以太皇太后名義臨朝稱制,開始政治改革。日耳曼僱傭軍廢西羅馬帝國末帝,西羅馬帝國亡。
477年(劉宋元徽五年,升明元年,北魏太和元年),南朝劉昱暴戾被殺,弟劉准立,是為順帝。
479年(劉宋升明三年,南齊建元元年,北魏太和三年),劉宋封蕭道成齊王,蕭道成逼宋順帝禪讓,南朝劉宋亡。蕭道成稱帝,是為高帝。國號齊,史稱“南齊”。
482年(南齊建元四年,北魏太和六年),南齊高帝蕭道成卒,子蕭賾繼位,是為武帝。
490年(南齊永明八年,北魏太和十四年),北魏馮太后卒,孝文帝拓跋宏親政。
493年(南齊永明十一年,北魏太和十七年),南齊昭明太子卒,齊武帝蕭賾卒,子蕭昭業繼位。東哥特人攻陷羅馬城,建立東哥特王國。
494年(南齊隆昌元年,延興元年,建武元年,北魏太和十八年),南齊內亂,齊明帝蕭鸞立。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正式遷都洛陽。
496年(南齊建武三年,北魏太和二十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下詔改姓。
498年(南齊建武五年,永泰元年,北魏太和二十二年),齊明帝蕭鸞卒,子蕭寶卷繼位。
499年(南齊永元元年,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卒,子宣武帝繼位。
501年(南齊永元三年,中興元年,北魏景明二年),蕭衍立蕭寶融為帝,是為齊和帝。蕭寶卷被殺。
502年(南齊中興二年,南梁天監元年,北魏景明三年),南齊封蕭衍為梁王。蕭衍逼和帝讓位,南齊亡。蕭衍稱帝,是為武帝,國號梁,史稱“南梁”。
506年(南梁天監五年,北魏正始三年),仇池亡。
509年(南梁天監八年,北魏水平三年),北魏崇佛。
515年(南梁天監十四年,北魏延昌四年),北魏胡太后臨朝稱制。
527年(南梁普通八年,大通元年,北魏孝昌三年),梁武帝第一次捨身同泰寺。菩提達摩到廣州。
528年(南梁大通二年,北魏孝昌四年,武泰元年,建義元年,永安元年),爾朱榮殺胡太后,北魏大亂。
529年(南梁大通三年,中大通元年,北魏永安二年),梁武帝第二次捨身同泰寺。東羅馬帝國《民法大全》完成。
534年(南梁中大通六年,北魏永熙三年),北魏孝武帝自洛陽西奔長安,高歡另立皇帝,自洛陽遷都鄴城(今河北臨漳),史稱“東魏”。汪達爾王國被東羅馬帝國征服,汪達爾人逐漸與當地居民融合。
535年(南梁大同元年),北魏宇文泰立魏文帝,史稱“西魏”。北魏正式分裂。
546年(南梁大同十二年,中大同元年),梁武帝第三次捨身同泰寺。
547年(南梁中大同二年,太清元年),梁武帝第四次捨身同泰寺。
548年(南梁太清二年),侯景之亂起。
549年(南梁太清三年),三月,侯景攻陷台城,梁武帝任其為大丞相。五月,梁武帝慘死,子蕭綱繼位,是為簡文帝。
550年(南梁大寶元年),東魏亡。高歡子高洋稱帝,國號齊,史稱“北齊”。南梁封侯景為漢王。北齊和西魏分別封蕭綸和蕭察為梁王。
551年(南梁大寶二年),侯景廢殺梁簡文帝蕭綱,又廢蕭棟,自立為帝,國號漢。
552年(南梁承聖元年),侯景之亂止。
556年(南梁紹泰二年,太平元年),西魏亡。
557年(南梁太平二年),宇文覺稱天王,國號周,史稱“北周”。南梁敬帝讓位於陳霸先,陳霸先稱帝,國號陳。
574年(陳太建六年),北周武帝宇文邕禁佛教,為“三武滅佛”之二,亦為中國佛教史上第二次大法難。
577年(陳太建九年),北周攻陷北齊首都鄴城,北齊亡,北周統一北方。
578年(陳太建十年,北周建德七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卒,北周開始陷入混亂。
581年(陳太建十三年,隋開皇元年),北周靜帝讓位於隋王楊堅,北周亡。楊堅稱帝,是為文帝,國號隋。
582年(陳太建十四年,隋開皇二年),陳宣帝卒,子陳叔寶繼位,是為陳後主。
583年(陳至德元年,隋開皇三年),隋文帝遷都大興(在今陝西西安)。
589年(陳禎明三年,隋開皇九年),陳亡,隋統一中國,南北朝時代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