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歷史 保衛共和

創建了共和國的布魯圖當選為第一任執政官。

執政官就是原來的羅馬王。不同的是,他的任期只有一年(可以多次當選),而且執政官有兩個。兩位執政官有著相同的權力,每個人都可以否決對方的決策。因此,他們不得不精誠團結,互相協商,誰都不能專橫跋扈。

當然,他們也無法濫用權力。

必須把權力關進籠子。這個現代國家反覆強調的政治理念,羅馬人在兩千五百年前就已經明白。

即便如此,當一名執政官,尤其是在共和之初,仍必須像中國的周公一樣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因為人民對這種新制度還不信任,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又變成國王,布魯圖和他的新制度都必須接受考驗。

考驗說來就來。

禍端是一群年輕人惹出的。他們不滿於元老院裡儘是些老傢伙,便密謀推翻共和政體,迎回被逐的塔克文。為此,他們秘密集會,並歃血為盟。

消息洩露後,小伙子們被押上了審判庭。

審判是在人民大會上進行的,被告則包括布魯圖的兩個兒子。所有的眼睛都看著執政官,另一位執政官的臉上則流下了眼淚,因為被告當中也有他的親戚。

看來,這些叛國者是死不了啦!按照規定,兩位執政官必須意見一致,否則判決無效。

布魯圖決定實行家法。

沒錯,在羅馬,家長對子女有生殺大權。

布魯圖問兒子:你們為什麼不為自己辯護?

兩個年輕人一言不發。

布魯圖連問三遍。

他的兒子還是選擇沉默。

布魯圖便對衛兵說:現在交給你們了。

刑罰當場執行。兩個年輕人被脫去衣服,雙手反綁接受鞭打。皮開肉綻之後,又被用斧頭砍下了腦袋。所有人都不敢正視這一場面,只有布魯圖鎮定自若地看著自己的兒子,直到行刑完畢才離開現場。

另一位執政官坐不住了。最終,他辭去了職務,並主動亡命國外,羅馬人也依法不再追究。

布魯圖大義滅親,是因為他有一種深深的憂慮:共和國樹欲靜而風不止,塔克文人還在而心不死。得到密謀失敗消息的塔克文,也果然捲土重來。最後,在保護共和國的戰鬥中,布魯圖壯烈犧牲。

現在,要接受考驗的是瓦萊裡烏斯。

瓦萊裡烏斯是在前面那位執政官辭職後補選的,並在反覆辟的鬥爭中與布魯圖並肩作戰,然而羅馬人卻對他產生懷疑並表示不滿。因為奏凱歸來時,他的戰車居然用了四匹白馬,他們家的住宅也氣勢不凡。

羅馬人懷疑:這傢伙莫非要稱王?

瓦萊裡烏斯聽到輿論,立即拆毀了自己的豪宅,然後在地價便宜的地方蓋了一座簡樸的房子。任何人都可以在那裡自由出入,他們家的大門永遠向羅馬公民敞開。

這讓我們想起了劉邦。

劉邦稱帝后,蕭何便在長安營建未央宮。對此,劉邦不以為然。他說,天下未定,民不聊生,怎麼能大興土木?蕭何卻說,正因為天下動亂,才需要建設帝都。更何況,沒有壯麗的宮殿,又豈能顯示天子的尊嚴?[1]

顯然,這裡面沒有道德問題,有問題的是制度。

瓦萊裡烏斯保衛共和,也正是從制度入手的。他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比方說,過去由國王掌管的國庫,改由財務官管理;對法務官做出的判決,公民可以向人民大會提起訴訟;如果有人覬覦王位,則剝奪其生命和財產。

這些法律讓羅馬人一片喝彩,瓦萊裡烏斯也被稱為「親民者」,意思是維護公共利益的人。

六年後,鞠躬盡瘁的瓦萊裡烏斯與世長辭。由於執政官並無薪水,這位親民者又早已家財散盡,他的家人連喪葬費都拿不出來。最後,是羅馬公民自發捐款,才總算為他舉行了葬禮。羅馬的女人,則為他服喪一年。

享受這一待遇的,此前還有布魯圖。

布魯圖犧牲了,瓦萊裡烏斯也已去世,共和政體卻在羅馬站住了腳跟,四百多年間無人敢動稱王的念頭。

羅馬人,選定了自己的路。

共和的羅馬異軍突起。他們征服意大利,稱霸地中海,吞併西班牙。公元前241年,也就是楚考烈王率領的六國聯軍在秦王嬴政的函谷關前不戰而走時,羅馬已經有了最早的海外行省西西里。兩年後,又有了薩丁尼亞及科西嘉。到張騫通西域時,這樣的行省有九個。希臘變成了他們的阿卡亞省,迦太基則變成了阿非利加。

地中海的歷史,只能由羅馬人來書寫了。

據鹽野七生《羅馬人的故事》。

在這個時候,羅馬人應該想起那些共和國的締造者和保衛者。他們不是一兩個人,也未必都是大人物,甚至可能只是普普通通的士兵,卻足以驚天地泣鬼神。

比如穆奇烏斯。

穆奇烏斯是在行刺波塞納時被俘的。後者是埃特魯斯坎聯邦的一個國王,也是一名驍勇的戰將。為了幫助塔克文奪回王位,波塞納親自帶兵前來攻打羅馬。他對穆奇烏斯的行刺怒不可遏,燃起大火準備動用酷刑。

然而穆奇烏斯卻毫不畏懼。他拿起一支火把放在了自己的右手心,人肉燒焦的氣味讓所有人都為之動容。面不改色的穆奇烏斯告訴波塞納:決心保衛共和的羅馬人並不怕死,國王陛下最好有足夠的思想準備。

波塞納放棄了幫助塔克文復辟的想法,再也沒人能夠動搖羅馬人的選擇,儘管後來他們自己改變了路線,羅馬共和國也最終變成了羅馬帝國。然而,正如共和的建立並非一人之功,走向帝制也不但有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有一大群人在推波助瀾。

但愷撒,則無論如何要算一個。

[1]見《史記·高祖本紀》。

《易中天中華史:兩漢兩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