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治國,也許來自周人的靈感。
沒錯,德這個字,殷商就有了,是甲骨文,並屢屢見於卜辭。它的字形,是路口或路上一隻眼睛。意思也有兩個。一個是「視線很直」,所以德通直,也讀「直」。另一個是「看見了什麼」,所以德通得,也讀「得」。在卜辭中,它還被借用來表示「失」。有得就有失,有治就有亂。在古文字中,得失治亂,都可以是同一個字。[10]
◎甲骨文「德」(粹八六四)羅振玉先生指出,卜辭中的「德」,都可以借用為「失」,可見其本義是「得」。很好!文化密碼,就在於此。
的確,德,首先是得與失。周公他們要考慮的,也首先是天命的得到和失去。而且,由於來之不易,由於轉瞬即逝,由於天命無常,由於天不可信,他們必須「有德」。
這就首先要「有心」。
於是,西周青銅器上的德,就在眼睛下面加了「心」,意思是「心中所見」,是內心世界的得失和曲直,也就是「心得」。這就已經非常接近今天所謂「道德」,儘管在周人那裡,道是道,德是德。但德字如作他用(比如人名),則仍是甲骨文字形,有路,有目,無心,德鼎和德方鼎就是。
有沒有「心」,很重要。
◎金文「德」(何尊)這是目前為止發現的最早表示道德之德的「德」字。「中國」二字的最早文字記載,也在這件青銅器上。◎金文「德」(德鼎)這裡的「德」,因為是人名,字形仍與甲骨文同,無「心」。目前發現的「有心之德」,最早的是在何尊,原文是「恭德裕天」。這是成王時期的禮器,記載了周公營建成周(洛陽)的史實。其中,還有「宅茲中國」四個字,是「中國」一詞目前發現的最早文字記載。這件出土文物雄辯地證明,周人在平息了武庚和三監的叛亂,完全有資格「居中國而治天下」時,「以德治國」的觀念就萌芽了。[11]
1963年陝西寶雞賈村塬出土。內底有銘文一百二十二字,證實了周武王滅商後籌遷洛邑以為東都,以及成王繼續營建成周的史實。銘文右起第七列前四字即「宅茲中國」。
顯然,以德治國,就是周人的政治思想。這個直到今天還在影響我們民族的觀念,是周文化和周制度的核心,也是他們的一大發明。周之前,是沒有的。[12]
不過麻煩也接踵而來。
沒錯,得失之得或曲直之直加上「心」,就成了「道德之德」。但道德既然在心裡,怎麼治國?唯一的辦法,是把無形之德變成有形之物,讓它看得見,做得了,也行得通。
周人解決了這個問題。
看得見的是聖人。聖,甲骨文和金文都有,字形中最醒目的符號是大耳朵。所以,聖(聖)、聲(聲)、聽(聽),在上古是同一個字,都從耳。聖的本義也是「聽覺敏銳」,後來變成「一聽就懂」,再後來變成「無所不通」,最後變成「眾望所歸」。或者用孟子的話說,就叫「人倫之至」。[13]
耳聰目明變成德高望重,無疑是一個重大轉變,卻也是不得不變。從此,被尊為聖人的,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文、周武、周公、孔子,無一不是道德高標。
◎甲骨文「聖」(乙六五三三)◎金文「聖」(尹姞鼎)這,就是中國獨有的「聖人崇拜」。
聖人崇拜成為風尚,雖然是由於後世儒家的鼓吹,但那意思周初就有了。是啊,改朝換代要有依據,以德治國要有榜樣,而榜樣的力量據說是無窮的。文王和武王,豈能不「乃聖乃神,乃武乃文」?就連革除夏命的商湯,也得是。
榜樣,是「看得見的力量」。
但,禹湯文武,只是統治者的榜樣;後來的孔子,也只是讀書人的楷模。教化大眾的「平民聖人」還沒出現,雖然遲早會被打造出來。在此之前,實施以德治國,就不但要靠「看得見的力量」,還得依靠「行得通的手段」。
那麼,它又是什麼呢?
禮樂。
[10]「德」在卜辭中被借用來表示「失」,見《古文字詁林》第二冊第470頁引羅振玉說。
[11]何尊,1963年陝西寶雞賈村塬出土,現藏寶雞市博物館。
[12]有學者認為,商人已有德治觀念,證據是《尚書》的《盤庚》多次提到這個問題。但此文是後人偽造,並不可靠。
[13]見《孟子·公孫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