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孫劉聯盟 赤壁之戰

周瑜的話沒有錯,赤壁之戰以曹操大敗而告終。

赤壁之戰是劃時代的:此前則群雄逐鹿,此後則天下三分。然而戰爭本身的情況,包括時間、地點、規模和勝敗原因,歷史學家都有不同意見,堪稱眾說紛紜。[30]

但陳壽《三國誌》所言,應該大體不差。[31]

建安十三年(208)十二月,曹軍從江陵順江而下,孫劉聯軍從樊口逆流而上,兩軍在赤壁(今湖北赤壁)相遇。不出周瑜所料,曹軍在巴丘已大面積感染瘟疫。狹路相逢,曹軍敗北,只好退過江去,把戰艦停靠在赤壁對岸的烏林(今湖北洪湖)。[32]

這時已是寒冬。北風勁吹,船艦顛簸,曹軍中又病倒一片。於是曹操下令將戰艦連鎖在一起,陸軍則在岸邊安營紮寨。周瑜的部將黃蓋說:敵眾我寡,難以持久。但曹軍既然船艦首尾相接,不妨一把火把他們燒走。

周瑜然其計,黃蓋則假裝投降。數十艘戰艦裝滿柴草又澆了油,蒙上布幔,插上旗幟,浩浩蕩蕩駛向北岸。曹操部隊的官兵都跑了出來指指點點,伸長了脖子觀看黃蓋來降。沒想到黃蓋的艦船駛過來後,竟是一齊放火。

當時東南風勁吹,火勢一直蔓延到岸上。曹操的戰艦和軍營全部都被點燃,頃刻之間烈焰萬丈。曹軍有的被燒死,有的被淹死,人仰馬翻,曹操只好撤退。

撤退前,他把剩下的船也燒了。[33]

猝不及防的曹操丟盔棄甲,狼狽逃竄,在周瑜和劉備的夾擊下一路狂奔,幸得張遼、許褚等人的接應方才脫險。孫劉聯軍則水陸並進雙管齊下,追擊曹操直至南郡。曹操留征南將軍曹仁、橫野將軍徐晃守江陵,折衝將軍樂進守襄陽,自己帶著殘兵敗將退回北方。

曹操真是一敗塗地。

然而這一仗卻非打不可。實際上,除了必須奪取荊州和消滅劉表,曹操也還想威脅孫權。建安七年(202),曹操要孫權送兒子做人質,被孫權拒絕,曹操很可能就已經把他列入了黑名單。征荊州,滅劉表,至少可以警告孫權一下,這才有寫給孫權的那封恐嚇信。

可惜曹操的想法完全落空。孫權沒被嚇著,反倒與劉備聯合,一把火把他燒得焦頭爛額。劉表雖然死了,劉備卻強大起來。江陵雖然到手,卻又丟了,等於沒有。曹操得到的,只有襄陽。但是,江陵仍然在對方手裡,他的腳步卻再也不能邁過長江。

這一回,曹操失大於得。

賺得盆滿罐滿的是劉備。赤壁之戰前,他先是寄人籬下,後是如犬喪家。然而短短四五個月,就鹹魚翻身今非昔比。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范、零陵太守劉度紛紛投降。劉備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並自任荊州牧,治所公安(今湖北公安)。[34]

劉備變成了戰後的暴發戶。

孫權則由劉備上表朝廷,推薦為徐州牧。他甚至有可能遠遠見過曹操一面。建安十八年(213)春,曹操與孫權在濡須(今安徽無為)相持不下,孫權便坐了一條小船到曹操的水軍營中轉了一圈,還讓吹鼓手奏樂助興。於是曹操喟然歎息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後來孫權又給曹操寫了一封信,上面只有八個字: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另外又附了一張紙,上面也只有八個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曹操得信,立即撤軍。[35]

先後出土於蒲圻赤壁古戰場的箭鏃達數千枚,有三稜形、四稜形和六稜形等,有銅製亦有鐵製。赤壁市博物館藏品朱雀弩機,機身有錯銀朱雀圖案,又名鳳凰弩機。弩機在三國時是先進武器,有射程表尺,可連發十枝箭鏃。據《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

這就是赤壁之戰的餘波。

因此,赤壁之戰實在是三國史上的一個關鍵。由於這場戰爭,鼎立之勢已現,對峙之勢已成。此後,南方和北方也曾有過征戰,比如曹操南征孫權,關羽北戰襄樊,但不是無功而返(如曹操),便是自取滅亡(如關羽),誰都不能再向前邁出一步。

有成效的是東西之戰,即劉備的奪益州和孫權的奪荊州。建安十九年(214)夏,劉璋投降,劉備入成都,益州歸了劉備,劉備以荊州牧的身份兼領益州牧。建安二十四年(219)冬,關羽被殺,孫權入江陵,荊州大部歸了孫權,孫權以徐州牧的身份兼領荊州牧。

至此,長江一線三州的歸屬完全改變。原來的三個宗室州牧劉繇、劉表和劉焉父子先後淡出江湖,南方成了孫權和劉備兩大軍閥的舞台。

那麼,北方又如何?

[30]請參看拙著《品三國》。

[31]以下所述主要依據《三國誌·周瑜傳》,非此傳者另注。

[32]曹軍染病一事,《三國誌》之《周瑜傳》和《先主傳》均有記載,《郭嘉傳》則稱染病於巴丘。

[33]關於燒船問題,《三國誌》之《先主傳》說:「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併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郭嘉傳》說:「太祖征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吳主傳》說:「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俱進,遇於赤壁,大破曹公軍。公燒其餘船引退。」《周瑜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則稱事後曹操曾致函孫權,說是「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

[34]見《三國誌·先主傳》。公安原名油江口,劉備更名為公安。

[35]見《三國誌·吳主傳》裴松之注引《吳歷》。

《易中天中華史:三國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