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有大趨勢,也有小插曲。大趨勢就是中華帝國的統治階級終將由貴族地主(秦漢)變成士族地主(魏晉南北朝),最後變成庶族地主(隋唐以後)。小插曲則是秦漢與兩晉之間,三個「非士族政權」的同時並立。
這就是三國。
三國鼎立,關鍵人物是孫權。如果不是因為他毅然決定聯劉抗曹,那麼,劉備必將被剿滅。據有荊州的曹操插進長江中游,上游的劉璋,下游的孫權,也就遲早會成為張繡和呂布,整個中國將變成曹魏的一統天下。
這就是赤壁之戰的意義,也是孫權的意義。在《三國演義》中並不引人注目的孫權,其實至關重要。
夷陵之戰也如此。
這是官渡和赤壁之後的第三大戰役,戰爭的後續也有兩種可能。當時許多東吳將領要求乘勝追擊,劉備也來信揚言再戰,陸遜等人卻主張撤出戰爭。因為曹丕正在調兵遣將,名為助吳伐劉,實則包藏禍心,不可不防。[6]
孫權完全同意陸遜的決策,並與劉備講和。從此,曹魏「雄霸」於北部中國,蜀漢和東吳則分別「偏霸」於長江上游和中下游,誰也吃不掉誰。
三國,就這樣形成。
諸葛亮同樣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執政後,立即接受鄧芝的建議,與東吳重修盟好。諸葛亮說:使吳之事我考慮已久,可惜一直找不到合適人選,不過現在有了。
鄧芝問:丞相選中的人是誰?
諸葛亮笑著說:就是你呀!
鄧芝也不負厚望。他到東吳後,孫權滿腹狐疑,不肯立即接見。鄧芝便上表告訴孫權:使臣此番來吳,主要是為貴國著想,並非僅僅為了蜀國。
孫權問:此話怎講?
鄧芝說:貴我雙方,一家有「重險之固」,一家有「三江之阻」。如果互為唇齒,那就「進可並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相反,如果大王投靠曹魏,又還想保持獨立,則勢必兩面受敵,江南之地就不會再是大王的了。
孫權默然良久,然後回答:你說得對。[7]
其實,孫權的狐疑並非沒有道理。孫權不是袁紹,他沒有世家大族的背景;孫權也不是劉備,他沒有皇族宗室的光環;孫權更不是曹操,他沒有「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優勢。因此,他只能見風使舵,以求左右逢源。
事實上,孫權把「變臉」這一套玩得爛熟。赤壁之戰時,他大義凜然地宣稱:孤與老賊(曹操)勢不兩立。但為了從劉備手中奪取荊州,他又不惜向曹操稱臣,勸曹操稱帝,還把關羽的腦袋送到了曹操那裡。
這次也一樣。曹丕大軍壓境時,他可憐兮兮地表示要交出土地和人民,到地老天荒之處苟全性命。然而一旦與劉備言和,與諸葛亮結盟,他又是另一副嘴臉。
所以,曹操和曹丕也從來就沒有相信過孫權。
問題是,孫權何以能夠如此?
因為他不是理想主義者。所以,他並不在乎東漢是存是亡,也不在乎曹操是忠是奸,甚至不在乎自己的政權屬於士族還是庶族,只要他那一畝三分地姓孫就好。
實際上,孫權是無理想有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建號帝王以圖天下」。只不過,他知道自己勢單力薄,因此他並不著急。一直等到條件完全成熟,才肯戴上皇冠。
這一點,吳國君臣其實心中有數。
曹丕冊封孫權為吳王后,孫權派都尉趙咨使魏。曹丕問趙咨:你們吳王,是一個什麼樣的君主?
趙咨說:雄略之主。
曹丕問:什麼叫「雄略之主」?
趙咨答:虎視天下是雄心,屈身陛下是謀略。[8]
這可真是大實話。
實話實說的還有鄧芝。他第二次使吳時,孫權對他表示:將來滅了曹魏,貴我兩國分治天下,豈不很好?
鄧芝卻說:天無二日,士無二主。消滅曹魏以後,如果大王還不知道天命在哪裡,貴我兩國就只好各自都敲起戰鼓來。那個時候,戰爭可才剛剛開始呢!
孫權哈哈大笑說:你怎麼實誠到了如此地步![9]
然而五年過去,孫權當真稱帝時,就連諸葛亮也不說這樣的空話了。他力排眾議,毅然遣使祝賀,並與孫權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不但承認東帝(吳帝)與西帝(蜀帝)並尊,還在紙面上預先瓜分了曹魏的地盤。[10]
這時,由於丟失街亭而自貶三級的諸葛亮,剛剛恢復丞相職務。面對眾人的質疑,他的回答是:一個真正的政治家要考慮的,是國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匹夫之勇是沒有意義的,教條主義也沒有意義。[11]
沒錯,審時度勢,不等於不要原則。
孫權也是這樣。當他彎下腰來屈身事魏時,頭卻是抬著的。曹魏多次要他送兒子做人質,他就從不答應。可以說,他是卑躬不屈膝,屈膝不變心,有傲骨無傲氣。
他的使臣也不卑不亢。
還是上次趙咨使魏的時候,曹丕因為自己博古通今才華橫溢,曾不無嘲諷地問:吳王也懂學術嗎?
趙咨答:吳王博覽群書,卻不咬文嚼字。他守衛的是千里江防,統率的是百萬雄師,領導的是眾多賢才。經天緯地才是他的志向,尋章摘句不是他要做的事情。
曹丕又問:朕可以討伐吳國嗎?
趙咨答:陛下有陛下的軍隊,寡君有寡君的防備。
曹丕又問:吳國害怕我大魏嗎?
趙咨說:千軍萬馬,金城湯池,何懼之有!
曹丕再問:像先生這樣的人才,吳國有多少呢?
趙咨說:特別聰明的也就八九十個吧!至於像微臣這樣的,那是「車載斗量,不可勝數」。[12]
對於孫權,我們是不是該有新的認識?
看待劉備,也當如此。
[6]見《三國誌·陸遜傳》及裴松之注引《吳錄》。
[7]見《三國誌·鄧芝傳》。
[8]以上見《三國誌·吳主傳》。
[9]見《三國誌·鄧芝傳》。
[10]見《三國誌·吳主傳》。
[11]見《三國誌·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
[12]見《三國誌·吳主傳》裴松之注引《吳書》。